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湿地淹水与非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俊凯 陈旭 +4 位作者 胡婷婷 廖轶颖 邹龙 简敏菲 刘淑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63-5070,共8页
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被称为微塑料,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选取鄱阳湖碟形湖湿地为研究区,以碟形湖湿地淹水和非淹水状态下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为研究对象,采集沉积物、水体以及淹水和非淹水状态下沉积物中微塑料... 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微粒被称为微塑料,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且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选取鄱阳湖碟形湖湿地为研究区,以碟形湖湿地淹水和非淹水状态下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为研究对象,采集沉积物、水体以及淹水和非淹水状态下沉积物中微塑料样品.利用16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沉积物、水体和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特征.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微塑料表面存在显著差异,淹水和非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均低于周围环境.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非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受沉积物影响较大,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受水体影响较大.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结构和周围环境亦表现出明显差异,与水体和沉积物样品相比,非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增加.沉积物中细菌主要由大量丰度<1%的其他细菌属组成,而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有明显优势种.非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属水平主要由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马赛菌属(Massil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组成,淹水状态下微塑料表面细菌属水平中黄杆菌属相对丰度最高.假单胞菌属是未来塑料生物降解的重点研究对象.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的认识,并为湖泊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非淹水 微塑料 细菌
原文传递
非均质水淹层测井及解释 被引量:4
2
作者 常明澈 邵丰 谢荣华 《国外测井技术》 1997年第3期43-55,共13页
本文针对大庆油田“稳油控水结构调整”的高含水后期的开发方针及剩余油在空间上呈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了相适应而可大面积推广实施的测井系列。介绍各种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的方法及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的效果分析。
关键词 均质 测井技术 测井解释 测井曲线 高分辨率处理 高含后期
下载PDF
薄层非均质水淹层电测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绍民 王雷 朱怡翔 《国外测井技术》 1997年第3期35-42,共8页
本文针对薄层非均质水淹层提出了高分辨率,能准确划分薄层的井像测井方法和针对油田注水及泥浆侵入引起地层径向电阻率变化而提出了评价地层径向电阻率分布状态的全梯度合成测井方法。 数学模拟与现场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求解单... 本文针对薄层非均质水淹层提出了高分辨率,能准确划分薄层的井像测井方法和针对油田注水及泥浆侵入引起地层径向电阻率变化而提出了评价地层径向电阻率分布状态的全梯度合成测井方法。 数学模拟与现场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求解单一薄层及径向电阻率的分布进行了全面阐述。 两种方法的组合即全梯度——井像阵列电极系测井方法,对薄层非均质水淹层评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均质 井像测井方法 油田注 泥浆侵入 地层径向电阻率 全梯度-井像阵列电极系测井方法
下载PDF
应用产剖资料确定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 被引量:9
4
作者 任杰 唐敬 +1 位作者 陈彬 赵伟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文东油田是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温、高压、高盐低渗透砂岩油藏,应用传统的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以及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效果不佳。在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 文东油田是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温、高压、高盐低渗透砂岩油藏,应用传统的套后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技术以及利用常规电阻率测井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效果不佳。在利用产出剖面资料确定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水淹层水淹程度的非均匀特征导致水淹层内剩余油饱和度的差异,通过面积等效法构建非均匀水淹层饱和度模型图,应用此改进方法确定出非均匀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方法改进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改进后的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水淹层的整体剩余油饱和度,与储层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进而可准确掌握区域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规律,为油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饱和度 均匀 产出剖面 面积等效法 程度 文东油田
下载PDF
黄河口盐地碱蓬湿地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耀平 白军红 +3 位作者 肖蓉 高海峰 黄来斌 黄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83-3091,共9页
以黄河口盐地碱蓬湿地为例,评价了淹水和非淹水区湿地表层土壤As、Cd、Cu、Cr、Pb和Zn 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分析了不同积水深度和土壤理化性质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土... 以黄河口盐地碱蓬湿地为例,评价了淹水和非淹水区湿地表层土壤As、Cd、Cu、Cr、Pb和Zn 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富集特征,分析了不同积水深度和土壤理化性质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土壤或沉积物质量标准相比,黄河口盐地碱蓬湿地土壤受As和Cd污染最严重,而其它重金属污染较轻;非淹水土壤Cd、Cr和Zn含量高于淹水湿地,而As、Cu和Pb则较低;而且淹水土壤As含量随积水深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积水深度对其他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受土壤关键影响因子的不同重金属(除As外)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Cd、Cr和Zn,这些重金属含量受土壤pH值和盐分影响较大,且相互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它们可能有相同的来源;第二类为Pb和Cu,它们受土壤pH值、盐分和有机质的影响,且Pb和Cu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除Cr、Cu和Zn外,重金属在盐地碱蓬的根系内一般不发生显著富集,但绝大多数重金属都表现出地上部分的含量比根系更高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壤 植物 非淹水 重金属含量 黄河口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位调度对消落带生态修复中物种筛选实践的影响 被引量:69
6
作者 樊大勇 熊高明 +3 位作者 张爱英 刘曦 谢宗强 李兆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6-432,共17页
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面临多个生态学问题,对消落带进行生态修复的实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筛选物种是生态修复的关键,但多年的群落学观察结果与采用模拟淹水试验、短期定位观测等方法所获结果不一致。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许多... 三峡库区消落带形成后面临多个生态学问题,对消落带进行生态修复的实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筛选物种是生态修复的关键,但多年的群落学观察结果与采用模拟淹水试验、短期定位观测等方法所获结果不一致。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模拟淹水试验方案在淹水季节性、水淹周期和水淹深度等方面的设计与三峡库区实际调水节律不一致。对重庆忠县4年的水位变化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实际调水节律与理论调水方案之间差异巨大;海拔146、152、158、164、170和176m处,非生长季淹水时间分别为294、266、223、167、101和0天,生长季淹水时间分别为68、20、11、1、0、0天。海拔164 m以下,出现生长季频繁淹水胁迫。目前许多模拟淹水试验方案只考虑生长季短期浅淹胁迫,而未考虑非生长季长期深淹胁迫。研究表明生长季淹水和非生长季淹水、深淹和浅淹胁迫对植物适应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模拟淹水试验仅考虑一次淹水过程,不足以反映种的长期适应性。并且,模拟淹水试验仅考虑了种的水淹耐受性,而未考虑现实生境中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组配过程。因此,模拟淹水试验对物种筛选实践的指导意义有限。在未来进行物种筛选时,需重视:1)非生长季淹水胁迫下物种适应机制;2)植物出露后的恢复生长、扩展和拓殖能力;3)消落带形成多年后,植物群落调查、实地种植植物的长期观察。根据消落带不同区域受水淹胁迫的程度,筛选反映植物生活史对策的关键功能性状,并进行植物功能型组划分,以研究消落带不同区域物种分布、种群和群落动态、景观格局规律,这对于消落带生态修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消落带 生长季和生长季胁迫 植物功能型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