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与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陕西风翔泥塑及其建筑环境保护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豪中 张蔚萍 卢渊 《建筑与文化》 2007年第6期36-3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其本体及价值主体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及价值主体是非物质性的,但常以物质性的方式出现。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更密切,其发展过程中的演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其本体及价值主体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及价值主体是非物质性的,但常以物质性的方式出现。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更密切,其发展过程中的演变也更加剧烈。论文针对以上特征,阐明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结合陕西凤翔泥塑的制作过程与其建筑环境间的联系,揭示其相互依托关系,并对与凤翔泥塑相关的非物质性与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物质文化遗产 凤翔泥塑 民居
下载PDF
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晓 《音乐创作》 200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音乐性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当中。本文试从音乐院校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入手,认为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出以下两种特性:其一,形式上的非独立性;其二,是生存状态的原生性。所以,音乐学院与音乐性... 音乐性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当中。本文试从音乐院校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入手,认为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出以下两种特性:其一,形式上的非独立性;其二,是生存状态的原生性。所以,音乐学院与音乐性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存在着两个层次的矛盾。音乐学院应规避矛盾,从静态保护、保护和管理人才培养及宣传普及保护意识三个方面,为音乐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自身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学院 独立 原生
下载PDF
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桂林平乐妈祖文化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梅 《办公室业务》 2021年第12期70-72,共3页
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多层级联网型非遗信息数据库,建立妈祖生态博物馆,成立非遗数字化传承教育基地,培养新型后备人才等保护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平乐妈祖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键词 地方物质文化遗产 平乐妈祖文化 保护
下载PDF
大学生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创新--以“南京白局”艺术传承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毕清波 岳鹏 薛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6-39,共4页
引导当代大学生对以南京白局为代表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重要体现。这一职能不仅仅着眼于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实践和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更加注重... 引导当代大学生对以南京白局为代表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重要体现。这一职能不仅仅着眼于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实践和传承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更加注重引领大学生在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开拓传承路径、创新传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南京白局 地方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引量:19
5
作者 谭启术 《学习月刊》 2007年第13期27-28,共2页
5月23日至6月10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热情似火的巴西桑巴舞与凉州彝族朵乐荷歌舞交相辉映、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莽号与大气磅礴的晋南威风锣鼓齐声共鸣……此次活动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 5月23日至6月10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热情似火的巴西桑巴舞与凉州彝族朵乐荷歌舞交相辉映、古老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莽号与大气磅礴的晋南威风锣鼓齐声共鸣……此次活动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举办的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文化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原生态 文化低保 非物质性文化
下载PDF
浅析地方媒体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雅惠 《新闻传播》 2012年第9期107-107,109,共2页
本文以同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褒歌的宣传报道为例,阐述了地方媒体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分析指出了地方媒体在其中的贡献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对如何传承保护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的看法及建议。
关键词 地方媒体 物质文化遗产地域 传承和保护 建议和对策
下载PDF
城市地缘文化的整合与传承
7
作者 陈茜 刘敏 《山西建筑》 2008年第6期67-69,共3页
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阐释了城市地缘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地缘文化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特征在创造城市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由此通过挖掘城市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建筑及非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地域潜质,达到发扬与传承地域文化精神... 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阐释了城市地缘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城市地缘文化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特征在创造城市特色方面的重要作用,由此通过挖掘城市山水、城市空间形态、建筑及非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地域潜质,达到发扬与传承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与价值,规避糟粕,重塑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缘文化 物质文化 非物质性文化
下载PDF
粮油检验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维荣 《轻工科技》 2012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实验实训室的文化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实验实训室文化包括物质性文化和非物质性文化,良好的实验实训室文化氛围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形成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 实验实训室 专业文化 物质文化 非物质性文化
下载PDF
小议陶瓷文化的功能与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姜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6-68,74,共4页
陶瓷文化的积淀、凝聚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可谓蔚为大观、纷繁芜杂。就陶瓷文化的功能而言,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物质性的文化功能,这主要指它为人类生活提供的物质基础,这便形成了最初的陶瓷文化功能;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性文... 陶瓷文化的积淀、凝聚与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可谓蔚为大观、纷繁芜杂。就陶瓷文化的功能而言,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物质性的文化功能,这主要指它为人类生活提供的物质基础,这便形成了最初的陶瓷文化功能;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性文化功能,主要指它为人类生活提供的认知与感观基础。陶瓷文化表达,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以一定的存在为形式,来体现陶瓷文化的功能,便形成陶瓷文化表达。陶瓷文化表达既是物质的、又是非物质的。因此,陶瓷文化表达形式的种种是其文化功能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文化功能 陶瓷文化表达 陶瓷文化物质 陶瓷文化物质
下载PDF
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应用于高职历史课堂初探——以运城地区为例
10
作者 郅永果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第8期182-183,共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堪忧,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一些所谓的“副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认...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堪忧,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一些所谓的“副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认为,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增强历史课的鲜活性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堂 物质文化资源 非物质性文化资源 鲜活 运用原则
下载PDF
上海西郊农民画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基于经济民俗学认同性经济的理论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柯 《文化遗产》 CSSCI 2016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基于经济民俗学认同性经济的理论框架,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现实语境中,为回应、解决上海西郊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何以可能,即要探究西郊农民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认同性积淀及其认同性在当下消费市场中的内涵表现。西郊农... 基于经济民俗学认同性经济的理论框架,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现实语境中,为回应、解决上海西郊农民画产业化发展何以可能,即要探究西郊农民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认同性积淀及其认同性在当下消费市场中的内涵表现。西郊农民画自开创伊始建构的政治认同、艺术认同、乡土认同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初叶而臻于顶峰。随后在西郊的城市化进程中,又迅速遭遇断裂、消解,直至本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运动的开启才获重构契机,并被赋予新的意涵。西郊农民画曲折演进、积淀至今的认同性的具体内涵,在当下消费市场中有三大面向:由西郊农民画最鲜明的艺术认同出发,可发掘其原真性、稀缺性、独特性、审美性、参与性、衍生性及保值性内涵;由西郊农民画最本质的乡土认同出发,可发掘其历史性、趣味性、现代性内涵;由西郊农民画最坚实的政治认同出发,则可发掘其实用性和思想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经济 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 西郊农民画 产业化发展的可能
下载PDF
皖南古村落水景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姝莹 陈永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天下渚水,汇之汪洋,但是不同地域的水景观却显示出其独具的特征。皖南古村落"即山为城,因溪为隍",受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聚居环境,其先民也以"智者乐水"的情怀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水景观... 天下渚水,汇之汪洋,但是不同地域的水景观却显示出其独具的特征。皖南古村落"即山为城,因溪为隍",受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聚居环境,其先民也以"智者乐水"的情怀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水景观。选取皖南具代表性的古村落进行调查研究,将水景观的特征归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形态多样、以静为主、水质优良;同时,水景观的形成又与皖南先民的精神文化、社会生活及水利技术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古村落 水景观 物质特征 非物质性文化 风景园林
下载PDF
试论功能主义在设计中的延续与发展
13
作者 廖亦彩 《美术大观》 2008年第7期168-,共1页
  20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促使设计观念一时多举,诸如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似平将产业界弄得无所适从.其实不然,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尽管在设计思想上"百花齐放",但是,"百家争鸣...   20世纪工业革命的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促使设计观念一时多举,诸如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似平将产业界弄得无所适从.其实不然,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尽管在设计思想上"百花齐放",但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人类所追求的设计目的.功能主义仍然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 艺术 劳动 非物质性文化
下载PDF
和谐的乡土家园之美:云南壮族农民版画中的农民审美解读
14
作者 陈东博 《北京文化创意》 2021年第3期52-59,共8页
云南马关县阿峨壮族农民版画是2016年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之一,然而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的创作技艺并非纯然是民间原生传习的传统文化,而是一种非本族群所特有的、后天习得的壮族农民版画艺术,其最初兴起的目的是... 云南马关县阿峨壮族农民版画是2016年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之一,然而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的创作技艺并非纯然是民间原生传习的传统文化,而是一种非本族群所特有的、后天习得的壮族农民版画艺术,其最初兴起的目的是作为宣传国家政治导向的艺术文化符号,其发展初期曾经受到学院派美术的教育与指导,但是阿峨版画师傅们却打破了学院派美术的表现方法,采用自创的农民审美风格和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自信感进行木雕版画的制作,通过乡村环境艺术再现方式——如空间建构、空间艺术特点和空间艺术表达的环境因素,表达出壮族农民崇尚生命繁衍、热爱家乡、充满感激与积极向上的质朴情感和家园情怀,也让阿峨壮族版画这一外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峨壮族农民版画 农民审美 乡土家园情怀 外援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