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转向与成因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艳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1,共9页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实践随之兴起,并迅速发展。伴随非遗研究的深入和保护实践的推进,既有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维度以及研究态势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研究逐渐转向了文献与田野并重...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实践随之兴起,并迅速发展。伴随非遗研究的深入和保护实践的推进,既有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维度以及研究态势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研究逐渐转向了文献与田野并重的立体研究;单向研究逐渐转向了多维的整体研究;理论研究逐渐转向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研究。这些转向使非遗由工作概念逐步发展为学术、学科概念,不仅促进了非遗研究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成为推动非遗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维度 研究态势
下载PDF
媒体融合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的效益研究--以新乐本土非物质文化进行探索分析
2
作者 白敏 《河北画报》 2023年第2期16-19,共4页
总书记提出,媒体的发展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核心点是在融为一体、合并为一、集中发展、... 总书记提出,媒体的发展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核心点是在融为一体、合并为一、集中发展、有的放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发展。以政策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不同发展路线图,引领国家媒体发展走向更新的阶段。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功能特点和生态特点,保障相关文化规划的发展设计能够与当地的情况相适应。既要突出当地乡村特色、保护乡村生态、重视乡村文化传承更要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质,让媒体融合真正纵深发展良性影响当地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更要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与其他发展规划实现效果最大的对接。要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鼓励老百姓们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让当地百姓有充分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时要通过正面宣传引导,让群众有选择权、知情权;积极投身传统非物质文化建设中去。美丽乡村建设在总体规划、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后期管理、保护等方面,尊重村民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美丽乡村建设 物质文化效益研究 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例
3
作者 朱旭 梁斌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7期169-173,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涵丰富,包括种类众多。在国际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国际沟通桥梁,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能够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涵丰富,包括种类众多。在国际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国际沟通桥梁,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能够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英译案例,在外宣翻译视角下,译者总结非遗英译难点如非遗名称翻译准确性、非遗相关翻译、标准与形式的统一规范,探讨可采用的翻译策略,以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专有项的英译达到更好的外宣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翻译实践 外宣翻译 文化专有项 汉英翻译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 被引量:49
4
作者 余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20,共14页
自从2001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发布活动开展,使包括中国昆曲在内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特别是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 自从2001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发布活动开展,使包括中国昆曲在内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特别是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中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成为一场热烈的"学术运动"。回顾十年来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出现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学术路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科意识、问题意识、学者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学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权玺 《文化遗产》 CSSCI 2016年第2期15-22,共8页
论文以CNKI中1997-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按照文献的时序和词频分布,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研究分期;同时,在对研究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后,推导出... 论文以CNKI中1997-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按照文献的时序和词频分布,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研究分期;同时,在对研究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后,推导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两个主导性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之上,从传播学的视角切入,进一步探究了2007年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聚类,并提出:传播学视域下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本遵循业已形成的两大主流话语体系;未来,随着新媒体传播生态的演进,将会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研究分期 可视化图谱 主导性研究领域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三种趋向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菲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自2003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已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藉此,论文旨在总结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向,展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以期为非物质... 自2003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已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藉此,论文旨在总结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向,展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学理上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趋向 展望
下载PDF
重视“徐州唢呐艺术”的研究——有感于徐州唢呐艺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作者 赵宴会 赵康延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5期90-91,共2页
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唢呐艺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影响颇大,在农村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地位重要,影响特殊。遗憾的是,这一颇具特色的徐州地域文化现象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作者认为.对徐州唢呐艺术的研究.... 作为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唢呐艺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影响颇大,在农村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中地位重要,影响特殊。遗憾的是,这一颇具特色的徐州地域文化现象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作者认为.对徐州唢呐艺术的研究.既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需要,又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徐州唢呐艺术研究意义
下载PDF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观念考辨
8
作者 王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文化诗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层面,它提倡非物质文化研究重新回到文艺传播的社会空间,关注文化生产的民间经验;在理论范式层面,它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和传播结构,突出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建构和历史传... 文化诗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层面,它提倡非物质文化研究重新回到文艺传播的社会空间,关注文化生产的民间经验;在理论范式层面,它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和传播结构,突出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建构和历史传播;在价值体系层面,它主张从文化符号转向社会文化,从历史传统转向文化认同。文化诗学为非物质文化所提供的,不仅是活态历史的理论视角,而且是民间经验的诗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非物质文化研究 文艺形式 民间经验 文化生态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要成果
9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2002年,王季思教授主编的《全元戏曲》获全国高校优秀人史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全书分12卷,610万字,包括了整个元代杂剧与南戏剧本.是中山大学几代戏曲研究学者历时13年的心血结晶,是中山大学传统戏曲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关键词 中山大学 中国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学术水平
下载PDF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简介
10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有传统戏曲、口传文艺与民俗、非物质遗产保护对策三个研究方向。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9人;兼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11人。中心主任为康保成教授,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黄天骥、叶春生...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设有传统戏曲、口传文艺与民俗、非物质遗产保护对策三个研究方向。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4人,其中教授9人;兼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11人。中心主任为康保成教授,主要学术带头人有黄天骥、叶春生、康保成、欧阳光、高小康等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中国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队伍建设 学术水平
下载PDF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汉剧研究新成果--读陈志勇《汉剧与汉派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晶晶 《长江文艺评论》 202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汉剧与汉派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是刘祯教授主编的“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中的一部,作者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陈志勇副教授。此书是国内首部专题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 《汉剧与汉派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版)是刘祯教授主编的“中国戏曲艺术与地方文化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中的一部,作者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陈志勇副教授。此书是国内首部专题研究汉剧与汉派文化的著作,鲜明地展现出作者的学术风格与“丛书”的编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汉剧 汉派文化 陈志勇 文化丛书 学术风格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下载PDF
近五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乐丹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4,共6页
对文献的研究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有助于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与把握相关学科。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以CAJD为数据源,对近五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按年代、著者、期刊、主题进行统计,以定量数据来分析现状和发展态势。结果... 对文献的研究能够反映科学前沿的发展动态,有助于比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与把握相关学科。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以CAJD为数据源,对近五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献按年代、著者、期刊、主题进行统计,以定量数据来分析现状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等院校是理论研究主力军;不同地区对该领域关注程度存在差异;研究涉及多学科,具有跨学科性;研究热点集中在基础研究,对保护的方法研究和经营研究还较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文献计量分析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文化遗产》稿约
13
《文化遗产》 CSSCI 2021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 《文化遗产》(双月刊)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一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平台。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文化 学术平台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专业性学术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山大学 公开发行
下载PDF
长江大学桑俊教授“荆河戏研究”系列著作出版
14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3-13,共1页
近日,《湖北荆河戏调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桑俊教授“荆河戏研究”系列著作《图说荆河戏》《荆河戏论文集(1982—2019)》《湖北荆河戏调查》撰写完成并顺利出版发行。荆河戏发端于明永乐年间,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 近日,《湖北荆河戏调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桑俊教授“荆河戏研究”系列著作《图说荆河戏》《荆河戏论文集(1982—2019)》《湖北荆河戏调查》撰写完成并顺利出版发行。荆河戏发端于明永乐年间,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2006年,荆河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桑俊教授团队依托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长江大学),积极投身于非遗保护之中,在荆河戏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 荆河戏 著作出版 明永乐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遗保护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15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研究、...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法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审计高质量发展研究等栏目,着重选用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引证可靠、表达流畅、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稿注意事项:1.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稿注意事项 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学术期刊 乡村振兴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学术研究成果 研究导向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下载PDF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16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研究、...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法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审计高质量发展研究等栏目,着重选用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引证可靠、表达流畅、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学术期刊 乡村振兴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学术研究成果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17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研究、...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73年,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我刊关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常设文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法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审计高质量发展研究等栏目,着重选用观点明确、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引证可靠、表达流畅、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学术期刊 乡村振兴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学术研究成果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18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8-28,共1页
近日,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公布了第七届高校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检查与评估结果,《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坛”栏目获得“特色栏目奖”。
关键词 优秀社科期刊 集美大学 学报研究 质量检查 特色栏目 高等学校 高校社科学术期刊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下载PDF
守正为基,传承创新--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乐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5-150,共6页
自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受到了党中央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自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受到了党中央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有力提升[2]。而随着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尤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种分类体系的出现[3]313-315,其分类体系之一的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创新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分类体系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可见度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原文传递
河北平山文庙乐舞初探
20
作者 王晶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36,共3页
文庙曾经是历代祀圣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而立的庙宇。平山县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大量文庙相关资料,内容详尽完整实属罕见,是现有公布信息中距今最近的古代资料之一,是河北地方发现... 文庙曾经是历代祀圣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而立的庙宇。平山县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大量文庙相关资料,内容详尽完整实属罕见,是现有公布信息中距今最近的古代资料之一,是河北地方发现此类资料的首例。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为推进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做出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山音乐文化 文庙乐舞 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