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黎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5-72,共8页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存在的问题和用户体验感,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了APP设计的交互要素及层次,并利用正交实验法构建了组合方案,采用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APP交互界面的设计。最后,分享了敦煌文化APP的设计案...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存在的问题和用户体验感,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了APP设计的交互要素及层次,并利用正交实验法构建了组合方案,采用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APP交互界面的设计。最后,分享了敦煌文化APP的设计案例。本研究使设计师更好地了解用户对非遗APP交互界面的偏好,提高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从而达到传播非遗的目的,并为同类APP界面设计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分析法 物质文化遗产 app交互界面设计 用户偏好度
下载PDF
基于UCD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的痛点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兰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2,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已成为政府部门、出版社、文化机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途径。非遗APP想要拥有更大的用户规模、更强的用户黏性,应解决非遗APP的痛点。文章从UCD视角切入,解决非遗APP设计与使用中用户关注的问题,增强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已成为政府部门、出版社、文化机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途径。非遗APP想要拥有更大的用户规模、更强的用户黏性,应解决非遗APP的痛点。文章从UCD视角切入,解决非遗APP设计与使用中用户关注的问题,增强非遗APP的市场生存能力,以数字化的传承方式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D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 用户 痛点
下载PDF
基于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 《工业设计》 2020年第5期141-142,共2页
在当今社会中,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而APP应用程序已成为传输信息的主要窗口。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APP的现状资料梳理,分析出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意义,并提出基于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 在当今社会中,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而APP应用程序已成为传输信息的主要窗口。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APP的现状资料梳理,分析出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意义,并提出基于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策略。即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出发点、以用户研究为切入点、以游戏机制为落脚点和以用户体验为支撑点。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游戏借助APP应用程序,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 设计
下载PDF
基于游戏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欣欣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1期84-86,共3页
智能手机在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APP应用是信息传播的主要窗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迅速普及,其应用场景覆盖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断在创新,智能手机逐渐... 智能手机在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而APP应用是信息传播的主要窗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迅速普及,其应用场景覆盖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不断在创新,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主流媒介形式之一,并占据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 设计策略
下载PDF
青少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达 陈博 孙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第21期118-119,138,共3页
为促进传统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青少年群体对剪纸艺术的关注度。本文探究了App对于剪纸艺术的必要性,总结分析了剪纸艺术数字化依托青少年群体的优势,深入研究了剪纸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与开发方式。文章以青少年剪纸非... 为促进传统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高青少年群体对剪纸艺术的关注度。本文探究了App对于剪纸艺术的必要性,总结分析了剪纸艺术数字化依托青少年群体的优势,深入研究了剪纸文化资源的发展现状与开发方式。文章以青少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App设计为方向,运用设计方法论,以提高青少年对剪纸文化参与感为目的,从精简无广告原则、趣味性原则、文化性原则三个原则方面,对本App进行功能设计。构建出合理的思路框架,整合出青少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App的设计思路。笔者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其他传统文化推广提供可行思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app设计 剪纸 物质文化遗产 体验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设计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以新疆毛皮画推广APP为例
6
作者 孙一尧 刘馨 +1 位作者 刘晓丹 李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5期151-153,共3页
本文针对毛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所面临的市场困境,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毛皮画推广APP的路径,助力毛皮画的宣传。文章运用5S分析模型结合情感化交互设计原则,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毛皮画推广APP,以期让广大群众了解新疆毛皮... 本文针对毛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所面临的市场困境,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毛皮画推广APP的路径,助力毛皮画的宣传。文章运用5S分析模型结合情感化交互设计原则,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毛皮画推广APP,以期让广大群众了解新疆毛皮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画 人工智能 大模型 推广 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6
7
作者 易玲 纪孟汝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2024年第2期53-63,共11页
步入数字时代,随着技术与经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既回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 步入数字时代,随着技术与经济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与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既回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利益平衡需求相契合。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权利主体模糊、权利客体形态复杂、权利内容不清及权利交易不畅的现实困境。对此,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发展,可以从明晰相关权利主体、构建分层保护体系、廓清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边界及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入手,破解当前的保护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保护与传承 知识产权保护
下载PDF
价值链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新茹 沈佳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6,共1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内容中存在过度娱乐化、传播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从价值链视角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可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全样本检验表明,传播主体可靠性、传播渠道技术性正向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传播内容中存在过度娱乐化、传播方式单一化等问题,从价值链视角构建非遗数字化传播影响因素模型,可探究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全样本检验表明,传播主体可靠性、传播渠道技术性正向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态度与行为,而传播主体权威性、传播渠道多样性对非遗数字化传播的影响并不显著;传播内容质量对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产生了正向作用,传播内容类型影响了非遗数字化传播态度和行为;受众需求可以改变非遗数字化传播认知和态度,而受众行为习惯主要影响非遗数字化传播行为。异质性检验表明,偏爱民间文学的群体更关注非遗数字化传播内容的数量,偏爱传统技艺的群体则更关注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类型。因此,在推动非遗数字化传播过程中,应协同多元传播主体,生产高质量传播内容,创新非遗数字化传播平台载体,强化数字化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链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创新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姚利权 郑旖旎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未能深入保护并充分挖掘非遗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发展资源。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非遗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与传播途径比较单一,未能深入保护并充分挖掘非遗资源的内涵,部分非遗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迹象。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对非遗进行数字化采集、保存、管理、修复、再现、展示、传播,有利于民族地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瑞 顾天飞 卫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于核密度、空间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与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显示:①非遗和传统村... 基于核密度、空间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与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显示:①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分别为“两核一带多点”和“北疏、南密、中空”;②两者的总体空间错位特征明显,各州市在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和类型上均具有差异性;③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都受到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上,非遗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和经济发展,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 空间错位 影响因素 云贵川
下载PDF
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四顺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对促进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互动发展视角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全国重点旅游村... 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对促进乡村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互动发展视角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全国重点旅游村东开张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模型。研究发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具有良好互动基础,但也存在乡村居民主体意识不强、非遗展示体验感不强等问题;丰富乡村非遗旅游业态、多产业联动、创新旅游开发方式及增强乡村居民主体性认知是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互动发展的有效策略;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园是一种行之有效促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高质量互动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旅游 文化旅游产业园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错位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彭保发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湖南雪峰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错位,采用GIS分析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表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重合... 以湖南雪峰山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平均最近邻、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空间错位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错位,采用GIS分析和定性分析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上表现“小聚集、大分散”特征,重合度较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2)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空间分布错位特征,县区间存在较强的空间错位度。(3)雪峰山地区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错位特征受到地形地势、城市辐射、社会经济、人口因素及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区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错位 传统村落 物质文化遗产 影响因素 雪峰山
下载PDF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戈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我国体育非遗保护现状、困境,并提出保护路径。现状:完善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保障,多样化的保护措施构建了多元化保护模式,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困境:机制建设不完善,业态融合不足...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我国体育非遗保护现状、困境,并提出保护路径。现状:完善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政策保障,多样化的保护措施构建了多元化保护模式,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困境:机制建设不完善,业态融合不足,保护场域受限制,传承主体难以为继。路径:加强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业态融合,全面激活动力;融入当代生活,展现时代价值;完善传承机制,增强存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体育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要精神及其对完善中国非遗法治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云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和相关法治建设中,确立保有群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关注他们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在保有群体和外部使用者、开发者之间建立非遗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期更好地调动各方保护利用非遗的积极性,实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共治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物质文化遗产 权益保障 惠益分享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红卫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7期88-90,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普及,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保护、传播和传承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逐渐普及,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播手段被革新和颠覆,大众传播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媒体技术具有超越时空、便捷高效、形式多元、富于体验的传播特性,可有效赋能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立体传播。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非遗保护和传承模式,探索数字化传播路径,可以助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技术 数字化传播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虚拟社区传承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红 《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数字化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然从保存、宣传等保护措施扩展到传承、振兴等措施。非遗项目不仅以数据形态得以记录保存、展示传播,且正在不断嵌入数字经济业态和虚拟社会形态之中,这些基于网... 数字化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然从保存、宣传等保护措施扩展到传承、振兴等措施。非遗项目不仅以数据形态得以记录保存、展示传播,且正在不断嵌入数字经济业态和虚拟社会形态之中,这些基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互动实践开始成为非遗项目活态存续的重要动力来源。非遗出现了所在地缘社区的线上延伸、非遗植入网络原生虚拟社区等新生现象,具有贸易虚拟化、产品虚拟化、要素虚拟化和实践虚拟化等四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网络虚拟世界 网络虚拟社区 数字化 传承
下载PDF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詹一虹 赵禹晨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3期472-480,共9页
旅游开发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顺应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评估旅游开发适宜性是开发工作的首要前提。通过引入WSR系统方法论,建立民间文学类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和应用性评分表,对湖北省内9项国家级非遗和7项省级... 旅游开发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顺应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评估旅游开发适宜性是开发工作的首要前提。通过引入WSR系统方法论,建立民间文学类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和应用性评分表,对湖北省内9项国家级非遗和7项省级非遗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第I类非遗得分较高,具有丰富的物理、事理和人理条件,适宜旅游开发;②第Ⅱ类非遗应在补齐产品衍生性、游客体验性和可展示性等短板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③第Ⅲ类非遗需在强调“保护为先”的原则下,对其经济价值适度挖掘,同时探索非遗传承的多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适宜性 评价体系 WSR系统方法论
下载PDF
重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年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艳芳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4,共10页
自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引介到国内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迅速跟进,经历了从非遗概念研究到辩证关系思考,从“物观”主导到“人观”引导,从基本理论到非遗实践,从研究之“学”到学科之“学”的研究进程。对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关... 自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引介到国内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迅速跟进,经历了从非遗概念研究到辩证关系思考,从“物观”主导到“人观”引导,从基本理论到非遗实践,从研究之“学”到学科之“学”的研究进程。对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关注及对海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在地化活化运用是研究取得不俗成绩的关键。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重复研究的频繁、研究视野的不开阔和研究指导性的不足。鉴于此,未来的非遗研究应秉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研究取向,以推动非遗学科的建设发展,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遗保护 遗实践 学科建设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一波 《文化遗产》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代语境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同时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传播渠道不够多元、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传播学理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即加强传播主体建设,聚合对外传播力量;深挖非遗精华,精选对外传播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宽对外传播渠道;构建对外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科学分析受众心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物质文化遗产 对外传播 传播现状 传播路径
下载PDF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及意义——以西湖绸伞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冰清 钟健丽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55,共12页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呈现,也是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隐性元素。西湖绸伞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凭借其精妙的制作技艺和装饰工艺,被誉为“西湖之... 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深厚的传统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呈现,也是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隐性元素。西湖绸伞作为国家级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竹作骨,以绸张面,凭借其精妙的制作技艺和装饰工艺,被誉为“西湖之花”。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和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涌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模式和传播生态。在数字化语境下,日益多元化的数字传播矩阵使西湖绸伞实现常态化的数字化传播,走出了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借助数字化场景、数字交互产品和数字藏品多条路径,让“西湖之花”重新“绽放”于大众视野,展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工艺价值,并多方位、多角度地使受众与西湖绸伞建立起更深刻的联系,不仅促进了西湖绸伞的活态传承与多样化传播,增加了传播者与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矩阵,助推了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技艺 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传播 西湖绸伞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