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生物环境因子对用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实验感染的中国对虾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昌彬 王金星 +3 位作者 刘存仁 吴中华 陈忠科 张红卫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保证有充足氧气的前提下 ,按正交设计 ,研究水质氨态氮浓度、pH值、盐度和温度四种环境因子 ,对实验感染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中国对虾发病的影响。在感染的不同时期 ,这四种环境因子对带毒对虾死亡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感染后 3~ 4天 ,... 在保证有充足氧气的前提下 ,按正交设计 ,研究水质氨态氮浓度、pH值、盐度和温度四种环境因子 ,对实验感染暴发性流行病病原的中国对虾发病的影响。在感染的不同时期 ,这四种环境因子对带毒对虾死亡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感染后 3~ 4天 ,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盐度、pH值、温度、氨态氮浓度 ,感染后 5天 ,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次序变为氨态氮浓度、pH值、温度、盐度。我们还进行了混合水平的正交实验 ,即在盐度水平不变 ,氨态氮浓度降到适宜的水平 ,再研究温度、pH值、氨态氮三种因子对带毒对虾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三种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温度、氨态氮浓度和pH值 ,这与我国养殖对虾发病时间从南到北推移的现象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暴发性流行病 正交设计 非生物性环境因子 温度 盐度 pH值 人工感染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