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区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冉靓 赵春生 +4 位作者 耿福海 彭丽 周广强 俞琼 许建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为了研究大气中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总体现状、组成特点和不同物种臭氧产生潜力,以便在臭氧产生对NMOCs敏感的区域制定有效的臭氧控制政策,对上海市区徐家汇从2005年11月6日到2007年8月10日进行了每日24小时NMOCs采样。数据分析表明... 为了研究大气中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总体现状、组成特点和不同物种臭氧产生潜力,以便在臭氧产生对NMOCs敏感的区域制定有效的臭氧控制政策,对上海市区徐家汇从2005年11月6日到2007年8月10日进行了每日24小时NMOCs采样。数据分析表明,上海市区NMOCs的日平均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约在50nL/L,主要由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组成。反应活性和浓度水平都较高的芳香烃类对臭氧光化学产生的贡献占主导性地位。甲苯、二甲苯、乙基苯、丁烯和丙烯是臭氧产生潜力最大的几个物种。上海市区大气中的NMOCs以人为排放为主,主要来自城市机动车尾气、建筑材料和有机溶剂的挥发以及南部金山化工区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 臭氧产生潜力 上海
下载PDF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对北京大气臭氧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安俊琳 王跃思 孙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8-1324,共7页
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 以2005年北京大气中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NMHCs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夏季O3及其前体物的变化特征以及O3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大气中O3体积分数较高,最高φ(O3)为199.79×10-9。按丙烯等量体积分数计算,大气中NMHCs体积分数以苯乙烯体积分数最高。AHC占总NMHCs的大部分,而AHC中以R-AROM最高。大气氧化剂OX产生率随着NOx的增加而递增,平均产生率为12.5×10-9h-1,而O3产生效率平均为4.0。O3净产生率在正午12:00最大,O3产生的过程中以过氧氢自由基的光化学生成反应为主。敏感性试验发现,大气中O3体积分数主要受NMHCs体积分数的控制,其中以R-AROM和R-OLE对大气中O3产生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HCs) 臭氧产生效率 相对增量反应性
下载PDF
上海市大气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钱群 张大年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9期400-403,共4页
研究了上海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学院区)大气中NMVOC的组成特点。各功能区大气中的有机物先用高分子聚合物Tenax-TA在常温下富集,再经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中的NMVOC有282种;工业区和商业区的NMVOC主要来自... 研究了上海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学院区)大气中NMVOC的组成特点。各功能区大气中的有机物先用高分子聚合物Tenax-TA在常温下富集,再经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中的NMVOC有282种;工业区和商业区的NMVOC主要来自人为源,而学院区的NMVOC则来自天然源和生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挥发性有机物 空气污染 污染源调查 上海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垃圾填埋场空气中非甲烷有机物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能权 陈利平 +1 位作者 童映芳 黄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9-31,共3页
气相色谱法测定垃圾填埋场空气中非甲烷有机物叶能权,陈利平,童映芳,黄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510300)垃圾填充场在垃圾堆放及填充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及甲烷,同时也产生微量的非甲烷有机物... 气相色谱法测定垃圾填埋场空气中非甲烷有机物叶能权,陈利平,童映芳,黄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510300)垃圾填充场在垃圾堆放及填充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及甲烷,同时也产生微量的非甲烷有机物。国外有人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垃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测定 垃圾填埋场 空气 甲烷有机物
下载PDF
填埋场好氧稳定化非甲烷有机物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涛 王凯楠 +4 位作者 白冬锐 孙煜璨 郑钧文 陈坦 杨婷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740-2747,共8页
非甲烷有机物(NMOCs)是生活垃圾填埋场释放的重要恶臭物质及臭氧前体物,好氧快速稳定化可有效缩短垃圾稳定化周期.为了解该过程中NMOCs的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及潜在环境影响,在河北省某生活垃圾腾退填埋场采集曝气和非曝气阶段场地表面、... 非甲烷有机物(NMOCs)是生活垃圾填埋场释放的重要恶臭物质及臭氧前体物,好氧快速稳定化可有效缩短垃圾稳定化周期.为了解该过程中NMOCs的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及潜在环境影响,在河北省某生活垃圾腾退填埋场采集曝气和非曝气阶段场地表面、堆体内部及覆膜破损处的10个气体样品,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其中NMOCs的组分和浓度.结果表明:①共检出57种NMOCs物质,曝气阶段NMOCs总浓度(10555.88μg/m^(3))比非曝气阶段(32358.81μg/m^(3))低67%,曝气有效降低了NMOCs的释放浓度.②所有样品的烯烃平均浓度在NMOCs总平均浓度中占比(42.6%)最高,其中丙烯(1007.28μg/m^(3))和正丁烯(822.77μg/m^(3))的平均浓度最高.③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曝气阶段各类物质来源相似或受同一环境因素影响,非曝气阶段卤代烃与其他NMOCs来源有显著差异.④分别以等效丙烯浓度法和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曝气阶段臭氧生成潜势较非曝气阶段分别降低了71%和73%,快速稳定化可有效控制臭氧前体物的释放浓度.烯烃是好氧快速稳定化中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物质,占臭氧生成总潜势的86%.但所采集10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的臭氧生成潜势可能诱发空气质量问题,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O_(3)二级浓度限值(200μg/m^(3))的1~525倍.研究显示,烯烃是好氧快速稳定化过程释放的主要非甲烷有机物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好氧快速稳定化 甲烷有机物 恶臭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总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佳 陈勇 +5 位作者 张渝 邢利利 张晓旭 谢永洪 谢翔 吴晓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5-82,共8页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及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都是表征气体中有机化合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二者的物质组成存在差异,但二者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关性。为研究二者量值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采...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及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NMHC)都是表征气体中有机化合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二者的物质组成存在差异,但二者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关性。为研究二者量值之间的相关性,该文采用3种方法测定不同VOCs标准气体的非甲烷总烃值,并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hydrogen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直接测定VOCs标样中各组分的峰面积,通过对比分析标样的VOCs理论值和非甲烷总烃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成功建立二者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双柱法测定值与修正理论值之比为98.1%~100%,模型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GC-FID 相关性
下载PDF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总烃的定量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明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年第8期51-52,共2页
在日常的监测和监管中,常用非甲烷总烃作为监测因子来评价挥发性有机物,而文献中对非甲总烃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首先给出了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总烃的定义,发现二者与检测方法密切相关,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种... 在日常的监测和监管中,常用非甲烷总烃作为监测因子来评价挥发性有机物,而文献中对非甲总烃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首先给出了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总烃的定义,发现二者与检测方法密切相关,由于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较复杂,各行业之间的排放化合物种类多,差别大,对于只含有碳氢元素的烃类化合物可以用非甲烷总烃作为监测因子来评价挥发性有机物,而非甲烷总烃分析方法对大多数含氧化合物测定值都要比实际值低,因此实际采用非甲烷总烃指标作为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时,应掌握其类型、种类,当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含氧化合物等时,应对测定值进行一定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总烃 挥发性有机物 定量关系
下载PDF
大气评价因子挥发性有机物与非甲烷总烃的异同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楠 乔志英 《河南科技》 2020年第31期151-153,共3页
从概念、监测与分析方法、评价标准等角度深入分析非甲烷总烃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为涉及有机废气的建设项目开展环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监测方法
下载PDF
环境管理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非甲烷总烃的异同点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苏 《清洗世界》 CAS 2022年第8期45-47,50,共4页
总结各评价标准中关于挥发性有机物和非甲烷总烃的定义,找寻两者之前异同点。同时对不同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对环境管理提出建议,希望对... 总结各评价标准中关于挥发性有机物和非甲烷总烃的定义,找寻两者之前异同点。同时对不同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非甲烷总烃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产生差异性的原因。对环境管理提出建议,希望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表征能够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并建议完善固定污染源有组织和无组织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环境管理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非甲烷总烃与挥发性有机物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玉兰 韩颖 《区域治理》 2020年第4期187-189,共3页
本文从定义、分析方法、排放标准中综合性控制指标等角度详细分析了非甲烷总烃(NMHC)与挥发性有机物(VOC_S)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非甲烷总烃涵盖范围越接近挥发性有机物越利于管理,并在实验中选取空玻璃柱作为总烃柱... 本文从定义、分析方法、排放标准中综合性控制指标等角度详细分析了非甲烷总烃(NMHC)与挥发性有机物(VOC_S)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非甲烷总烃涵盖范围越接近挥发性有机物越利于管理,并在实验中选取空玻璃柱作为总烃柱,采用非甲烷总烃的分析原理,定性分析了部分挥发性有机物,根据实验验证结果与非甲烷总烃进行比较,为人们更清晰地认识NMHC和VOC_S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总烃 NMHC 挥发性有机物 VOC_S
下载PDF
燃煤机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超 刘卫平 +6 位作者 汤国锋 丁一 张建伟 朱希峰 王家伟 汪涛 张永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为了解不同容量燃煤机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性和不同尾部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APCDs)对VOCs的控制作用,在福建省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公司400 MW亚临界对冲燃烧机组和1 000 MW超超临界切圆燃烧机组进行在线法和离线法采样测试... 为了解不同容量燃煤机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特性和不同尾部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APCDs)对VOCs的控制作用,在福建省国投云顶湄洲湾电力公司400 MW亚临界对冲燃烧机组和1 000 MW超超临界切圆燃烧机组进行在线法和离线法采样测试,获取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和其他VOCs的全流程浓度。结果表明,1 000 MW机组SCR前的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24.66 mg/m^(3))低于400 MW机组(33.36 mg/m^(3))。由于1 000 MW机组负荷和炉膛温度高,且煤在切圆燃烧炉内比对冲燃烧停留时间长,故煤燃烧更彻底。两机组SCR系统均能脱除超过70%的非甲烷总烃,400 MW和1 000 MW机组的SCR脱除效果分别为88.43%和74.32%。而在静电除尘过程(ESP)中,高压静电场可能会导致飞灰释放部分VOCs,增加烟气VOCs浓度。经所有APCDs后,400 MW机组和1 000 MW机组的VOCs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8.40和8.47 mg/m^(3),整体脱除率为73.98%和63.02%,几乎未检出甲烷。离线测试结果:印尼煤燃烧后VOCs主要为正己烷、苯系物和苯甲醛。各固体样品(如煤、灰、石膏)有机物浓度分析显示,VOCs种类与机组大小无明显关联。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燃煤电厂对空气质量影响及优化污染控制设备设计。燃煤电厂实际运营中需依具体情况优化污染控制设备,以达到最大脱除效果,也需考虑机组大小和运行效率,有效控制VOCs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性 印尼煤 机组容量 燃煤烟气 甲烷总烃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催化剂的性能及工业应用
12
作者 李苗苗 崔煜 +5 位作者 王昆 李晶蕊 江岩 谷丽芬 张媛 巫树锋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338-341,共4页
评价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催化剂的性能,并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考察了其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自研催化剂活性组分涂层脱落率仅为0.19%;在反应温度低于200℃时,自研催化剂的C_(6)H_(6)转化率为50%和... 评价了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催化剂的性能,并在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考察了其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自研催化剂活性组分涂层脱落率仅为0.19%;在反应温度低于200℃时,自研催化剂的C_(6)H_(6)转化率为50%和90%时的反应温度分别为155,176℃,高于进口催化剂的;在反应温度为252~451℃,体积空速为9000~13000 h^(-1),催化氧化装置进口废气中非甲烷总烃(NMHC)质量浓度为27~1300 mg/m^(3),C_(6)H_(6)质量浓度为10~1000 mg/m3的条件下,在100 d长周期工业运行过程中,NMHC去除率稳定在97%以上,C_(6)H_(6)去除率稳定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催化氧化催化剂 甲烷总烃 C_(6)H_(6)去除率 工业应用
下载PDF
烧结燃料对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俊杰 魏进超 +4 位作者 王毅璠 罗云飞 余正伟 李杰民 龙红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2-2070,共9页
采用PF-300便携式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测试仪对烧结杯试验产生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混合料水分、固体燃料质量分数和燃料种类对烧结烟气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在烧结过程中持续释放,在... 采用PF-300便携式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测试仪对烧结杯试验产生的烟气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混合料水分、固体燃料质量分数和燃料种类对烧结烟气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物在烧结过程中持续释放,在烧结过程的后1/3段其排放浓度明显降低;适宜的水分、较低的固体燃料消耗有利于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同时,煤粉作为燃料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明显比焦粉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高且排放总质量与固体燃料的挥发分正相关,而非甲烷总烃的产生量不受燃料种类的影响,说明挥发分不是非甲烷总烃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固体燃料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 甲烷总烃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测定中气袋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宋钊 曹爱丽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7-61,共5页
使用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采样使用的气袋和阀体材质、进样前加热温度、样品保存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选择石化储运、涂料生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4类典型行业进行了实际样品的验证。结... 使用挥发性有机物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采样使用的气袋和阀体材质、进样前加热温度、样品保存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选择石化储运、涂料生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4类典型行业进行了实际样品的验证。结果表明:FEP-进口和PVDF-进口气袋空白值最低;各类气袋样品加热至80℃的偏差均大于60℃,建议加热温度控制在60℃;对于成分复杂的样品,建议保存时间应在8 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总烃 废气 气袋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规律及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史晓宏 刘俊 +2 位作者 廖海燕 余学海 张永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5-410,共6页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布及排放情况,在廊坊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和50000 m^(3)/h烟气污染物控制中试平台上开展了烟气中CH 4、非甲烷总烃(NMHCs)和多种典型VOCs的全流程浓度监测。测试结果发现,在50%、100%负荷...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布及排放情况,在廊坊某电厂300 MW燃煤机组和50000 m^(3)/h烟气污染物控制中试平台上开展了烟气中CH 4、非甲烷总烃(NMHCs)和多种典型VOCs的全流程浓度监测。测试结果发现,在50%、100%负荷条件下,燃煤机组烟气NMHCs分别为3.5、10.8 mg/m^(3),烟气中NMHCs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上升;烟气中VOCs以苯、甲苯、苯甲醛等为主;经现有污染物治理设备处理后,燃煤机组烟气中80%以上的NMHCs被协同脱除,NMHCs排放量在0.5~1.1 mg/m^(3),12种VOCs排放量均在20μg/m^(3)以内,均远低于中国目前工业源废气VOCs排放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中试平台 超低排放 甲烷总烃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进展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兴春 《环境保护》 CSSCI 2016年第13期38-42,共5页
石化行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重点行业。本文梳理了国家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政策要求和标准规范,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总体进展、挥发性有机物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石... 石化行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重点行业。本文梳理了国家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政策要求和标准规范,对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总体进展、挥发性有机物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石化行业企业实际,提出了推进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石油化工 排放源 甲烷总烃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定义、监测方法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丁佩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21期32-33,62,共3页
挥发性有机物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侧重点不同,各国家、地区、组织对挥发性有机物有不同的定义。常使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等。国家对非甲烷总烃、TVOC制定了... 挥发性有机物因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侧重点不同,各国家、地区、组织对挥发性有机物有不同的定义。常使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等。国家对非甲烷总烃、TVOC制定了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有吸附法、催化燃烧法、生物降解法等,应根据废气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定义 监测方法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钱晓霞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4期96-99,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的原理分析及相关实验,评估了国外分析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基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评价企业排放废气中VOCs反应活性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实验对比现行非... 通过对国内外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方法的原理分析及相关实验,评估了国外分析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基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生成潜势(OFP)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评价企业排放废气中VOCs反应活性的综合性指标。通过实验对比现行非甲烷总烃监测方法和OFP法在评价固定污染源排放废气中VOCs污染程度的差异,验证了固定污染源中OFP评价方法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固定污染源中VOCs的OFP方法能较好弥补现行固定污染源VOCs监测中的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监测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测算评价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铁军 邱大庆 《环境影响评价》 2014年第2期32-33,共2页
针对目前部分地区较为严重的雾霾现象,本文简述了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危害,从其定义和表征指标入手,初步分析了排放量测算与达标评价方法,最后分析了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控制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标准体系现存问题,并总结了常用的工程处理措施。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烷总烃 测算方法 控制措施
下载PDF
炼油厂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处理工艺改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漆小川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实现达标排放,某炼油厂根据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不同排放点源,确定了适宜的治理方案,并对相应的装置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通过将火车装车VOCs治理装置由吸收-吸附工艺改造为吸收-膜分离-变压吸附工艺,工业污水VOCs治理装置在生物... 为了实现达标排放,某炼油厂根据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不同排放点源,确定了适宜的治理方案,并对相应的装置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通过将火车装车VOCs治理装置由吸收-吸附工艺改造为吸收-膜分离-变压吸附工艺,工业污水VOCs治理装置在生物-深度处理工艺后新增催化燃烧单元,氮封储罐采用吸收-直接燃烧工艺,三苯储罐采用外收集-加热炉燃烧工艺的改造后,各治理装置排放均可满足GB31570-2015的要求,实现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炼油工业 甲烷总烃 工业污水 三苯储罐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