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刘晨晨 段兆涛 +5 位作者 袁芳岑 姜宗丹 汪志兵 杨小兵 王劲松 张振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838-3845,共8页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芬酸损伤组、瑞巴派特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应用双氯芬酸...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对大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双氯芬酸损伤组、瑞巴派特保护组,每组10只.通过应用双氯芬酸7.5 mg/(kg·d)灌胃,1次/d、连续4 d的方法制作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模型.瑞巴派特保护组在每次造模前1 h用100 mg/(kg·d)瑞巴派特对大鼠进行灌胃预处理,连续4 d.阴性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4天,处死所有大鼠,对其小肠损伤情况进行大体及病理观察并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肠黏膜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肠组织中Occludin蛋白、ERK、p38和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损伤组大鼠小肠大体和病理损伤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瑞巴派特组大鼠小肠大体和病理损伤评分均低于损伤组(P<0.05);Occludin蛋白在损伤组中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在瑞巴派特处理组中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中p-ERK蛋白和p-p38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瑞巴派特处理中的表达水平较损伤组降低(P<0.05).结论:瑞巴派特对大鼠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中ERK和p38蛋白的磷酸化,上调小肠黏膜中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小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巴派特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 OCCLUDIN MAPKS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魏丽娜 刘子燕 +1 位作者 郝晋雍 黄晓俊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小肠损伤的胶囊内镜下特点。方法:将小肠损伤患者74例根据1周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胶囊内镜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无症状为71.4%,高于对照组25.6%,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分析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引起小肠损伤的胶囊内镜下特点。方法:将小肠损伤患者74例根据1周前是否服用NSAIDs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胶囊内镜下的病变部位和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无症状为71.4%,高于对照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胶囊内镜下检查出溃疡率为22.9%,高于对照组的15.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出血率、孤立溃疡率较观察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糜烂2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的损伤主要为黏膜糜烂,其溃疡表现为直径<1 cm溃疡,多发,为表浅性溃疡,较未服用药者溃疡表现有较大差别,故胶囊内镜的使用有利于鉴别及相关治疗,且检查前服用胃肠汤剂可有效减少胶囊滞留的发生,并有益于病变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损伤 溃疡 非甾体 胶囊内镜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晨晨 樊叶 张振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2期5184-5189,共6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 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SAIDs有一定的消化系毒性,尤其会引起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发病率高、临床后果严重...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 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NSAIDs有一定的消化系毒性,尤其会引起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发病率高、临床后果严重,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过程.近来,研究显示环氧合酶、肠道菌群、炎症细胞、NSAIDs的肝肠循环、胆汁及线粒体损伤均参与了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发病.本文就NSAIDs相关性小肠损伤的机制及防治等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小肠损伤 环氧合酶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肝脏损伤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8期174-177,共4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的抗炎药物,具有镇痛、抗炎及退热等作用,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然而根据大量病例及临床研究显示,NSAIDs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NSAIDs引起的肝毒性占全部药物肝毒性事件的10%左右,...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的抗炎药物,具有镇痛、抗炎及退热等作用,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然而根据大量病例及临床研究显示,NSAIDs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脏损伤。NSAIDs引起的肝毒性占全部药物肝毒性事件的10%左右,但其肝损伤的机制目前并不明确。文章对NSAIDs在肝脏损伤中的应用进展作出综述,旨在更加了解多种常见的NSAIDs对肝脏损伤的作用,进而为临床合理应用NSAIDs提供有力依据,以降低NSAIDs肝脏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肝脏损伤 作用机制 应用进展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佳祎 潘莹倩 +1 位作者 张新军 余轩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9期135-138,共4页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炎、镇痛类药物,可用于慢性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其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心血管、肾脏等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小肠诊断技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炎、镇痛类药物,可用于慢性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但其会对患者的胃肠道、心血管、肾脏等造成损伤。近年来,随着小肠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NSAID相关小肠损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NSAID诱导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小肠损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小肠损伤及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雨宸 潘子倩 +1 位作者 肖梦雪 张媛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8,共9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应用中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NSAIDs-induced small intestinal injuries,NSIs)表现为出现空肠及回肠黏膜红斑、糜烂、溃疡、出血、肠壁穿...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应用中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NSAIDs-induced small intestinal injuries,NSIs)表现为出现空肠及回肠黏膜红斑、糜烂、溃疡、出血、肠壁穿孔、梗阻等。NSIs的病理机制复杂,且缺乏针对NSIs的有效预防或治疗手段。就近5年关于NSIs病理机制和米索前列醇、黏膜保护剂、抗生素及益生菌、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营养补充剂等药物防治NSI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SIs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小肠损伤 物防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胃黏膜保护还是抑酸?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建忠 李雷佳 +1 位作者 曾利娴 吴斌 《新医学》 2009年第6期404-407,共4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频繁地引发胃黏膜损伤,防治这种黏膜损伤是以胃黏膜保护为主,还是抑制胃酸为主尚存在争论。该文对2种不同的观点作一简介,以供临床讨论和参考。
关键词 非甾体 胃黏膜损伤 黏膜保护 抑酸剂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嘉珩 曹海龙 +1 位作者 陈雪 王邦茂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30-233,共4页
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引起的小肠黏膜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活性氧生成增加、胆汁酸、Toll样受体4的活化、Ⅰ型胶原合成的下调、自噬反应的抑制等机制可能参与了NSAID对小肠的损伤。药物防治小肠损伤是目前实现安全使用NS... 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引起的小肠黏膜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活性氧生成增加、胆汁酸、Toll样受体4的活化、Ⅰ型胶原合成的下调、自噬反应的抑制等机制可能参与了NSAID对小肠的损伤。药物防治小肠损伤是目前实现安全使用NSAID的重要措施,临床常用的药物有黏膜保护剂、部分抗生素及益生菌等。此文就近年来NSAID小肠黏膜损伤的机制及药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小肠 物毒性 防治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8
9
作者 覃园 陈国纯 刘伏友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临床表现多样,诊治困难,易被漏诊或误诊。随着NSAIDs相关性AK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医师需要重新了解NSAIDs相关性AKI的发生发展机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其临床诊治特点。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临床表现多样,诊治困难,易被漏诊或误诊。随着NSAIDs相关性AK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医师需要重新了解NSAIDs相关性AKI的发生发展机制,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其临床诊治特点。本文总结近年来有关NSAIDs相关性AKI的资料,探讨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预后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急性肾损伤 前列腺素 环氧合酶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德新 吕成倩 马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余各治疗组在此基础... 目的:比较不同药物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法莫替丁组和铝碳酸镁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余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加服奥美拉唑20mg1次/d;埃索美拉唑20mg1次/d;法莫替丁20mg2次/d和铝碳酸镁500mg2次/d。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对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黏膜损伤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疾病 奥美拉唑 非甾体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洋 朱兰平 +3 位作者 雷月 赵经文 王邦茂 陈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0期1191-1200,共10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种抗炎镇痛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NSAIDs的长期应用,其并发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在临床上关注较多的是其导致的上消化道并发症,但随着内窥...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种抗炎镇痛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但随着NSAIDs的长期应用,其并发症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在临床上关注较多的是其导致的上消化道并发症,但随着内窥镜如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等的普及,人们发现NSAIDs引起的小肠损伤也并不少见.虽然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或复杂的溃疡,需要进行治疗干预.然而,针对NSAIDs相关性肠病的药物尚未被研发,因此,进一步研究NSAIDs相关肠病的发病机制并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是有必要的.本文对NSAIDs所致小肠损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为NSAIDs的使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小肠损伤 干预治疗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文慧 赵艳 和水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85-587,共3页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黏膜的损伤。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日益普及,NSAIDs对小肠黏膜的损伤也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黏膜的损伤。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日益普及,NSAIDs对小肠黏膜的损伤也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目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因对上消化黏膜有保护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但其对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存在争议。本文系统回顾分析了PPI对服用NSAIDs的实验动物、健康志愿者及服用NSAIDs的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发现PPI对服用NSAIDs的实验动物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与对健康志愿者或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黏膜损伤 质子泵抑制剂 非甾体
下载PDF
非甾体类消炎药相关性小肠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文鹏 郭春林 +2 位作者 丁瑞峰 郭元虎 王永福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处方药物,广泛应用于风湿、类风湿、解热镇痛、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等。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居高不下,据美国FDA统计,Nsaids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1/3,其中胃肠道损伤最明显。随着內镜... 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处方药物,广泛应用于风湿、类风湿、解热镇痛、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等。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居高不下,据美国FDA统计,Nsaids不良反应占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的1/3,其中胃肠道损伤最明显。随着內镜技术的发展,发现小肠组织比胃组织更易受到Nsaid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发病机制 小肠损伤 相关性 物不良反应 NSAIDS 心脑血管事件 美国FDA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损伤的特点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牡丹 马文慧 +5 位作者 卢桂芳 李雅睿 麻婧 任莉 和水祥 卢新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的患者,根据胶囊内镜检查前2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服药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病变分布及病理特点。结果服药组及对照组胶囊内镜下小肠各类病变发现率分别为90.4%和88.8%(P=0.850)。其中,糜烂发生率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溃疡发现率、出血率服药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4.2%vs.19.4%;14.3%vs.25.0%,P>0.05)。病变部位分布,服药组近端小肠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vs.25.0%,P=0.015);小肠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1.9%vs.33.3%,P=0.036)。结论 NSAIDs相关的OGIB患者小肠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胶囊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病灶主要分布于小肠上段,且以重度为主。胶囊内镜检查有利于NSAIDs相关小肠损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小肠损伤 胶囊内镜
下载PDF
尿囊素铝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慧萍 吴明东 +1 位作者 黎红光 汪望月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尿囊素铝片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尿囊素铝组53例(予尿囊素铝片0.1 g,po tid),雷贝拉唑组54例(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po qd),疗程均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 目的:探讨尿囊素铝片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尿囊素铝组53例(予尿囊素铝片0.1 g,po tid),雷贝拉唑组54例(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po qd),疗程均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用药8周末,尿囊素铝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5.66%,雷贝拉唑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和5.56%,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囊素铝组药物费用显著低于雷贝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囊素铝预防NSAIDs相关性溃疡安全、有效、经济,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囊素铝 雷贝拉唑 非甾体相关性溃疡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郑力搏 张晓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74-2278,2283,共6页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re powerful in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d antirheumatic effects,and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s. Over the years, many new dosage forms and st...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re powerful in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and antirheumatic effects,and widely used in treating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s. Over the years, many new dosage forms and structures of NSAIDs appear since aspirin was developed 112 years ago. However, the universal use of NSAIDs produces unavoidable mucosal lesions i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s yet,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has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pathy induced by NSAID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dvances in prevention of NSAIDs-induced gastropathy by proton pump inhibi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非甾体相关性胃病
下载PDF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中虚气滞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建平 李建军 司淑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2431-2433,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中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SAIDs相关性溃疡中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治疗,2组...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中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NSAIDs相关性溃疡中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溃疡面积等指标。结果 2组中医证候积分、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2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疗效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NSAIDs相关性溃疡中虚气滞证疗效显著,优于盐酸雷尼替丁,可以缩小患者的溃疡面积和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 盐酸雷尼替丁 非甾体相关性溃疡 中虚气滞
下载PDF
非停药情况下雷贝拉唑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永强 夏惠治 +1 位作者 刘鹏飞 项斌 《现代医学》 2005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评价雷贝拉唑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61例胃镜确诊的NSAIDs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分为A组3 1例,治疗前停服NSAIDs ;B组3 0例,继续服用NSAIDs。两组患者均口服雷贝拉唑钠片10mg·次-1,1次·d-1... 目的 评价雷贝拉唑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61例胃镜确诊的NSAIDs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分为A组3 1例,治疗前停服NSAIDs ;B组3 0例,继续服用NSAIDs。两组患者均口服雷贝拉唑钠片10mg·次-1,1次·d-1,疗程6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A组痊愈率为5 1.6% ,愈合率为96.8% ;B组痊愈率为40 % ,愈合率为86.7%。A组痊愈率和愈合率稍高于B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疗效满意,能在不停用NSAIDs情况下促进胃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 相关性 疗效观察 NSAIDs 胃溃疡患者 雷贝拉唑钠 胃溃疡愈合 痊愈率 愈合率 临床症状 治疗前 B组 治疗后 显著性 组间差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球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特点
19
作者 张莉 吕愈敏 《胃肠病学》 2002年第B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非甾体 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球溃疡 出血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肠黏膜损害
20
作者 杨大明 《交通医学》 2002年第3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非甾体相关性胃肠黏膜损害 诊断 治疗 病因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