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相/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必桂 于云江 +4 位作者 向明灯 余乐洹 李良忠 鞠勇明 玉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6-476,共11页
近10多年来随着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的发展,使得高通量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得以实现,并在环境研究、食品监管、药物研发以及生物代谢物研究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 近10多年来随着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和数据库的发展,使得高通量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得以实现,并在环境研究、食品监管、药物研发以及生物代谢物研究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基于气相/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技术的非目标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析方法策略、流程及其在环境研究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了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为环境中的新兴污染物及其代谢转化产物、关键致毒物的甄别、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等提供一种新兴的高通量分析鉴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化合物分析 目标化合物分析 高分辨率质谱 解卷积软件 数据库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生物样品中新污染物筛查:透析和凝胶渗透色谱联用净化方法
2
作者 娄小涵 佟宇俊 +1 位作者 程飞 游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2-1219,共8页
以河蚬为代表,建立了一种能有效去除生物样品中脂肪及其它内源性干扰物,并保留性质广泛的新污染物的净化方法。选择理化性质迥异的35种污染物(log Kow为-1.30~8.41),优化生物样品萃取、透析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离方法,并验证了方法可... 以河蚬为代表,建立了一种能有效去除生物样品中脂肪及其它内源性干扰物,并保留性质广泛的新污染物的净化方法。选择理化性质迥异的35种污染物(log Kow为-1.30~8.41),优化生物样品萃取、透析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分离方法,并验证了方法可行性。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样品先后采用正己烷、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体积比2∶2∶1)和乙腈加速溶剂萃取,提取液经4次透析后再用GPC净化,目标物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分析。采用香兰素-磷酸法测定每一净化步骤后样品的脂肪含量,并结合色谱-质谱全扫描分析,检验干扰物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净化后河蚬提取物中残余的脂肪含量小于1.06%,GPC中待测分析物的流出时间为8~20 min,平均回收率为55.1%±13.0%,相对标准偏差为1.4%~9.2%。净化后的河蚬生物样品中脂肪和部分内源性物质被有效去除,宽泛程的目标物的回收率均达到环境样品痕量新污染物检测的要求,所建方法可用于生物样品非目标筛查的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 透析 凝胶渗透色谱 净化 非目标分析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海参中风险物质的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马畅 曹蓉 +4 位作者 孙帅 张海军 陈吉平 熊志立 卢宪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44-951,共8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良QuEChERs的样品前处理新方法,并通过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 HRMS)对海参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类(OCPs)、多环芳烃类(PAHs)、酞酸酯类(PAEs)、多氯联苯类(PCBs)及其他农药类(ACs)等10大类289种具... 建立了一种基于改良QuEChERs的样品前处理新方法,并通过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 HRMS)对海参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类(OCPs)、多环芳烃类(PAHs)、酞酸酯类(PAEs)、多氯联苯类(PCBs)及其他农药类(ACs)等10大类289种具有健康风险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高通量高精准的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通过将传统的QuEChERs方法与柱净化方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良QuEChERs的简便生物样品制备新方法,经弗洛里硅土(Florisil)柱净化后脂含量降低了99.9%,显著减少了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干扰,可在高分辨质谱(6万分辨率)全扫描模式下对289种目标化合物同时进行高精准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该方法定量限约0.56~57.8 pg/g,线性范围约6个数量级,回收率范围为40%~120%。由于Q Exactive GC-Orbitrap HRMS具备较高的质量分辨率和灵敏度,因此对目标化合物的定量限显著优于常规的色谱和质谱分析方法,常规方法无法检出的超痕量有机污染物利用该研究开发的方法可进行精准定量。基于此高覆盖度多目标分析方法对养殖场采集的海参样品进行分析,共从海参体内检出100种有机污染物,其中PAHs、ACs、PAEs、OCPs类检出总含量相对高于其他类污染物,总含量均值分别为157.8、153.2、64.4和46.4 ng/g dw。9-氯芴、5-氯苊、3-甲基胆蒽等多种新污染物首次在海参样品中检出,但含量都非常低。该方法简单高效,定量限低,线性范围宽,结果准确。此高覆盖度多目标分析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品中风险物质的广谱筛查和精准定量,为食品安全和绿色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QUECHERS 非目标分析 环境污染物 海参
下载PDF
发现新型化学污染物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泳峰 阮挺 江桂斌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1-1162,共12页
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特性(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和长距离迁移能力)的新型化学污染物日益受到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分析方法学的研究是发现新型化学污染物的关键,其主要难点在于无指定的目标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有机污... 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特性(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和长距离迁移能力)的新型化学污染物日益受到政府和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分析方法学的研究是发现新型化学污染物的关键,其主要难点在于无指定的目标化合物为研究对象,有机污染物环境赋存浓度往往处于痕量水平,且基质干扰效应严重.因此需综合运用前沿技术手段,拓展识别分析的新方法体系.本文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引导发现策略的设计、多重结构信息的获取和整合三方面介绍了部分关键技术途径和研究进展,并初步探讨了当前的知识空缺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化学污染物 分析方法 样品前处理 非目标分析 色谱保留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