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稳定状态α-布朗桥极大似然估计的精细大偏差展开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廷 赵守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用测度变换和泰勒展开方法研究非稳定状态α-布朗桥极大似然估计的精细大偏差展开,得到其估计量指数型收敛速度的精细刻画.
关键词 非稳定状态α-布朗桥 极大似然估计 精细大偏差展开 TAYLOR展开
下载PDF
组合体航天器输入-状态稳定姿态接管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跃勇 方慧 +1 位作者 秦堂皓 郭延宁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73-880,共8页
本文针对具有对抗性力矩输出能力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研究了基于输入-状态稳定理论的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接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相互作用力矩实时计算的组合体姿态激励-响应映射关系,实现了对组合体航天器姿态运动的准确描述;然后,... 本文针对具有对抗性力矩输出能力的空间非合作目标,研究了基于输入-状态稳定理论的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接管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基于相互作用力矩实时计算的组合体姿态激励-响应映射关系,实现了对组合体航天器姿态运动的准确描述;然后,基于输入-状态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不依赖系统模型参数的姿态接管控制器并给出了参数选择范围,实现了对存在有界不确定对抗力矩非合作目标的姿态接管;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体航天器 合作目标 输入-状态稳定 姿态接管控制 激励-响应映射
下载PDF
基于行人动力学模型的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琼 南娜娜 +1 位作者 朱前坤 杜永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3-100,共8页
基于行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行人动力学模型采用以行人步频和体重表示的刚度-质量-阻尼(SMD)模型,人行桥假定为Euler-Bernoulli梁模型,建立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控制方程。采用状态空间法进行非比例阻尼系统瞬... 基于行人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行人动力学模型采用以行人步频和体重表示的刚度-质量-阻尼(SMD)模型,人行桥假定为Euler-Bernoulli梁模型,建立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控制方程。采用状态空间法进行非比例阻尼系统瞬时模态的求解,得到系统的时变频率和阻尼比;利用变步长四阶五级Runge-Kutta-Felhberg算法求解时变控制方程,对比分析考虑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和只在人行荷载作用下人行桥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考虑人-桥动力相互作用,人行桥自振频率略有降低,阻尼有显著增大;当行人以人行桥的频率行走时,考虑人-桥竖向动力相互作用结构的动力响应比不考虑人-桥相互作用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工程 行人动力学模型 -动力相互作用 时变比例阻尼系统 状态空间法
下载PDF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静风稳定性精细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新军 余天程 李旭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9,共7页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期结构柔性大,静风作用下结构大变形和刚度变化以及桥址区域内风速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可能会对其静风稳定性造成影响。考虑结构非线性、静风效应和风速空间非均匀分布等因素,建立了精细化的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静风分...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期结构柔性大,静风作用下结构大变形和刚度变化以及桥址区域内风速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可能会对其静风稳定性造成影响。考虑结构非线性、静风效应和风速空间非均匀分布等因素,建立了精细化的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静风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分析程序。以润扬长江大桥南汊悬索桥为例,模拟加劲梁从跨中向两侧桥塔和由两侧桥塔向跨中对称拼装两种主梁架设顺序,分析了施工全过程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并探明了风速空间分布非均匀性对成桥和施工状态悬索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劲梁采用从两侧桥塔向跨中对称架设时,悬索桥可以获得较好的静风稳定性,尤其在施工初期;风速沿竖向高度变化和风速空间分布宽度对成桥和施工状态悬索桥的静风稳定性影响不大,但风速非对称分布因素影响则比较显著,须在分析中重视和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 静风稳定 施工状态 风速空间均匀分布
下载PDF
铝合金立式连铸等待拉坯时间的研究
5
作者 沈兰 尹延国 成剑锋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0,23,共6页
针对连续铸造过程中开始阶段如何成功拉出连铸坯的问题,利用Pro CAST软件中的混合拉格朗日-欧拉算法(Mixed Lagrangian-Eulerian,MiLE)对立式连续铸造开始阶段的非稳定状态的初始凝固点的位置以及固-液两相区的长度进行数值模拟,在确定... 针对连续铸造过程中开始阶段如何成功拉出连铸坯的问题,利用Pro CAST软件中的混合拉格朗日-欧拉算法(Mixed Lagrangian-Eulerian,MiLE)对立式连续铸造开始阶段的非稳定状态的初始凝固点的位置以及固-液两相区的长度进行数值模拟,在确定合理连铸速度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待拉坯时间,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等待拉坯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熔体在结晶器内过度凝固,从而在浇口部位出现拉断的现象;等待拉坯时间过短,会造成固-液两相区长度过长,从而在固-液两相区被拉断。铸件的最佳等待拉坯时间为40 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始阶段 等待拉坯时间 稳定状态 初始凝固点 -液两相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