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激光照射人体劳宫穴和非穴位区的反射光谱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祖德 郭周义 +5 位作者 魏华江 刘汉平 钟会清 杨洪钦 谢树森 刘颂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30-2933,共4页
研究了人体劳宫穴及其周边的非穴位组织受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波长为808nm功率分别为20,50,100mW)照射前后在400~1000nm光谱范围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AvaSpec-2048光纤光谱仪测量系统获取劳宫穴和非穴位... 研究了人体劳宫穴及其周边的非穴位组织受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波长为808nm功率分别为20,50,100mW)照射前后在400~1000nm光谱范围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实验采用带积分球附件的AvaSpec-2048光纤光谱仪测量系统获取劳宫穴和非穴位组织的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在半导体激光照射前,劳宫穴与非穴位的反射光谱的光谱轮廓相似,波谷均出现在423,544,577,980nm处,劳宫穴和非穴位在对应波谷的反射率值分别为17.1%,26.1%,25.9%,35.0%和17.1%,27.6%,28.1%,36.5%。在475~1000nm,合谷穴的反射率比非穴位小。分别经过20,50和100mW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后,劳宫穴反射率较照射前明显下降,并且随着照射功率增大,反射率减小的幅度越大。而非穴位组织经过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照射后反射率较照射前稍有下降,但远不及劳宫穴下降明显。由此可见劳宫穴与非穴位的反射光谱存在差异,并且劳宫穴对半导体激光照射的刺激比非穴位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宫穴 非穴位 反射光谱 半导体激光 照射
下载PDF
应用pH传感针对穴位与非穴位pH值的测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喻凤兰 江琦 +3 位作者 孔鄂生 沈杰 陈兴平 任恕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3-375,共3页
本文采用pH传感针,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72例慢性腰腿痛与肩臂痛者曲池穴和非穴位的pH值,结果:①63.3%的健康人pH值穴位低于非穴位(P<0.05);②患者的穴位与非穴位pH值差异与正常人基本一致,穴位低于非穴位占72%,穴位高于非穴位占28%... 本文采用pH传感针,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72例慢性腰腿痛与肩臂痛者曲池穴和非穴位的pH值,结果:①63.3%的健康人pH值穴位低于非穴位(P<0.05);②患者的穴位与非穴位pH值差异与正常人基本一致,穴位低于非穴位占72%,穴位高于非穴位占28%;③对同一穴位进行提插捻转治疗,运针后pH值明显上升(P<0.05);④患者与健康人曲池穴与非穴位pH值比较,显示出患者穴位与非穴位pH值均低于健康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传感针 PH值 穴位 非穴位
下载PDF
心包经穴位及非穴位点注射给药调节心脏功能的药效比较(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倪峰 林静瑜 +2 位作者 周春权 姚欣 胡翔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8期2518-2519,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心包经上穴位及非穴位点给药产生的药效是否相同,探讨其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采用家兔肌肉注射乌头碱造成心律失常模型,分别在心包经上的两个穴位(曲泽、天泉)及经脉线上的两个非穴位点注射利多卡因,观察其对抗心律... 目的通过观察心包经上穴位及非穴位点给药产生的药效是否相同,探讨其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采用家兔肌肉注射乌头碱造成心律失常模型,分别在心包经上的两个穴位(曲泽、天泉)及经脉线上的两个非穴位点注射利多卡因,观察其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与肌肉注射组比较。结果心包经脉线上的穴位及非穴位点给药均能增强利多卡因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其中以穴位的效果更强。穴位注射组与肌肉组比较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指数与恢复率,均有显著性差异(t=3.49~3.65,P<0.01;u=2.52,P<0.05).天泉与曲泽两穴位注射利多卡因对心律失常的纠正作用大于肌肉注射组,尤其是在65min以后,其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心包经具有整体效应性,是作为一条经脉参与心脏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经 穴位注射给药 非穴位点注射给药 心脏功能 药效 心律失常 利多卡因
下载PDF
穴位和非穴位刺激影响运动员神经传导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瑛 马海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48,66,共4页
采用实验法,对运动员分别进行穴位刺激和穴位旁开两寸的相同刺激,观察运动员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说明穴位刺激和非穴位刺激对肌肉收缩机制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穴位刺激能够使胫神经H反射速度加快,使胫神经H反射动作电位波幅... 采用实验法,对运动员分别进行穴位刺激和穴位旁开两寸的相同刺激,观察运动员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说明穴位刺激和非穴位刺激对肌肉收缩机制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穴位刺激能够使胫神经H反射速度加快,使胫神经H反射动作电位波幅显著增加。非穴位刺激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各项指标影响不显著,穴位刺激更能对人体神经传导产生良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中医 穴位刺激 非穴位刺激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近红外激光照射人体合谷穴与非穴位区的温度和背向散射光强度的时间相关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芳 魏华江 +4 位作者 郭周义 李昂 杨宁宁 杨洪钦 谢树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66-2371,共6页
研究了人体合谷穴以及周边的非穴位组织受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808nm功率分别为15,25,35mW)照射前后,穴位和非穴位组织的温度和在不同深度处的背向散射光强度的时间相关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红外热成像和光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人体穴... 研究了人体合谷穴以及周边的非穴位组织受不同功率的半导体激光(808nm功率分别为15,25,35mW)照射前后,穴位和非穴位组织的温度和在不同深度处的背向散射光强度的时间相关性及其差异。实验采用红外热成像和光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获取人体穴位区和非穴位区的温度及其背向散射光强度。结果表明,在808nm激光照射前,穴位区和非穴位区的温度和背向散射光强是基本相同,照射后,穴位区的温度和背向散射光强明显地高于非穴位区的温度。在照射后的0~40min内,穴位区和非穴位区的温度和背向散射光强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波动地缓慢下降。实验结果表明,合谷穴的穴位区与非穴位区对近红外激光照射前后的温度与时间的相关性和不同深度处的背向散射光强度的时间相关性有明显的差异,且穴位区对半导体激光器的照射反应比非穴位区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穴 非穴位 红外热成像 光相干层析成像 半导体激光 照射
下载PDF
穴位注射和非穴位注射治疗大鼠肝损伤作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苑如 王冬冬 +2 位作者 宋小莉 韩涛 韩晨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6,37,共4页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较非穴位注射对大鼠肝损伤治疗是否存在优势作用。方法:随机分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非穴位注射组以及非穴位注射穴位刺激组用四氯化碳造模。除模型组外,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注射不同部位治疗,后测ALT...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较非穴位注射对大鼠肝损伤治疗是否存在优势作用。方法:随机分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穴位注射组和非穴位注射组以及非穴位注射穴位刺激组用四氯化碳造模。除模型组外,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注射不同部位治疗,后测ALT、AST及肝体指数,肉眼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除模型组外均能显著减轻实验大鼠肝细胞病变,同时能降低血清ALT,AST的含量;且穴位注射组和非穴位注射组对于各指标也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肝损伤的效果优于非穴位注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非穴位注射 穴位刺激 肝损伤
下载PDF
穴位与非穴位之间理应有效应差异
7
《中医药国际参考》 2006年第5期21-23,共3页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受疾病模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崇尚自然疗法,同时化学药物的副作用和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也促使人们努力寻找疗效好、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的替代疗法。在这个背景下,针灸疗法越来越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受疾病模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崇尚自然疗法,同时化学药物的副作用和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也促使人们努力寻找疗效好、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的替代疗法。在这个背景下,针灸疗法越来越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然而,替代疗法的疗效是否确切,一直是国际主流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为了确切的证明针灸疗法的作用,从2002年开始,在德国进行了一项三家医疗机构携手、1万名医生参与、涉及50万患者、历时3年的大规模针灸疗效的临床验证。在这项可能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有关自然疗法的试验调查中,确实证明了针灸疗法的疗效。试验中,那些患有偏头痛的患者在接受针灸疗法之后,有50%的病人症状得到缓解;而那些患有背痛或者膝盖疼痛的患者,许多人的病情也都在接受针灸疗法之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这种作用与同期的药物治疗对比,作用是相似的。这个结果,使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接纳针灸疗法成为可能。我们十分赞同德国同行们的这一研究成果,它将为针灸疗法在德国的推广普及、为德国国民更好地享有无毒、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差异 非穴位 针灸疗法 自然疗法 西方发达国家 针灸疗效 医疗保险体系 医疗费用 毒副作用 替代疗法
下载PDF
家兔穴位和经线上非穴点与相应对照点深部温度测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华 刘又香 +2 位作者 章汉平 邱茂良 孙国杰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7-51,共5页
温度是反映能量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相对皮温而言,皮下较深组织温度较为稳定。为了了解穴位、经线上非穴点和相应对照点能量代谢特点,作者应用先进的温度传感针(其特点是仅针尖部对温度敏感)及其配套的精密测温仪,对10只家兔的20... 温度是反映能量代谢水平的重要指标。相对皮温而言,皮下较深组织温度较为稳定。为了了解穴位、经线上非穴点和相应对照点能量代谢特点,作者应用先进的温度传感针(其特点是仅针尖部对温度敏感)及其配套的精密测温仪,对10只家兔的200个穴点不同深度(皮下0.5cm和1cm处)温度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穴位和经线上非穴点深部温度较相应对照点深部温度为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穴位和经线上非穴点深层组织能量代谢较为旺盛。测定结果还表明,所测穴点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1cm深度处温度较0.5cm深度处温度为高,提示针刺时在一定深度行针刺手法或留针有其生理意义;左右两侧同名穴位深部温度无明显差异,提示左右同名穴位深部组织的能量代谢水平相当,表现出良好的对称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非穴位 深部温度
下载PDF
人体劳宫穴、少府穴与手掌部非穴位区的太赫兹光谱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舟南 邱烈泽 +3 位作者 范志文 黄志军 李姝池 章文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研究人体劳宫穴、少府穴与手掌部非穴位区的太赫兹光谱特征。方法:运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50名在校大学生的右手劳宫、少府穴与非穴位部位(掌心大鱼际部位正中距离劳宫穴1cm)分别进行太赫兹波检测。结果:发现手掌所检测部位的太赫... 目的:研究人体劳宫穴、少府穴与手掌部非穴位区的太赫兹光谱特征。方法:运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对50名在校大学生的右手劳宫、少府穴与非穴位部位(掌心大鱼际部位正中距离劳宫穴1cm)分别进行太赫兹波检测。结果:发现手掌所检测部位的太赫兹波辐射光谱在0.90~3.60THz,最高峰值在3.05THz;劳宫穴太赫兹辐射量显著大于非穴位区太赫兹辐射量(P<0.01);少府穴太赫兹辐射量显著大于非穴位区太赫兹辐射量(P<0.01)。结论:人体太赫兹辐射量的个体差异以及穴位与非穴位区的太赫兹辐射量的差别都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较小,表明人体手掌部太赫兹辐射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穴位具有太赫兹波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特异性 非穴位部位 太赫兹波光谱 劳宫 少府
原文传递
非正经穴位刺激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雷华平 杨松柏 梅志刚 《湖北中医杂志》 2014年第8期79-80,F0003,共3页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起疲劳感、全身不适、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1]。针灸治疗失眠安全有效,传统针法多循正经取穴,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报道显示,非正经穴位在失...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起疲劳感、全身不适、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1]。针灸治疗失眠安全有效,传统针法多循正经取穴,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报道显示,非正经穴位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也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针灸 正经穴位
下载PDF
非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恢复期6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涂一世 谢华 《中医儿科杂志》 2013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非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非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每3 d敷1组穴位,连续7次为1个疗程,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21例(占32.81%),显效34例(占53.13%),... 目的观察非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采用非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4例,每3 d敷1组穴位,连续7次为1个疗程,1年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痊愈21例(占32.81%),显效34例(占53.13%),有效5例(占7.81%),无效4例(占6.25%),总有效率为93.75%。与治疗前比较,患儿IgA,IgG,IgM水平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能增强小儿的机体抵抗力,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起到预防性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时令序贯穴位贴敷疗法 恢复期
下载PDF
艾灸刺激循督脉线及其旁开非经对照点反应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20
12
作者 兰彩莲 潘晓华 +1 位作者 许金森 郑淑霞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5,45,共3页
目的比较艾灸刺激督脉命门穴及其旁非经对照点时经与非经部位传热特性的异同。方法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用无烟艾条加热督脉线上的命门穴与旁开非经非穴位点,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背部图像,同体对照观察二者加热时皮温扩散的特点。结果... 目的比较艾灸刺激督脉命门穴及其旁非经对照点时经与非经部位传热特性的异同。方法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用无烟艾条加热督脉线上的命门穴与旁开非经非穴位点,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背部图像,同体对照观察二者加热时皮温扩散的特点。结果①3名男性受试者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观察到与督脉路线一致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艾灸命门穴后该轨迹变得更加规整连续,且IRRTM强度增加;艾灸同体对照点时,皮温扩展没有方向性,未能在某个方向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红外辐射轨迹;②6名受试者在自然状态下,督脉线上的IRRTM不清晰,模糊或断续不连贯,艾灸命门穴后可诱发出沿督脉路线通达全程或2/3程以上连续IRRTM。艾灸同体对照点,5名受试者的表现与结果①相一致,但其中1名受试者加热后皮温传导轨迹先斜向左上,继而循膀胱经垂直向上传导达膀胱经全程;③1名受试者艾灸命门穴及旁开非经非穴对照点后,二者的皮温扩展无明显改变。结论艾灸督脉线上命门穴可以诱发出与古典督脉路线完全一致的的IR-RTM,效果明显,在非经对照点艾灸,皮温是以加热点为中心沿四周扩展,没有方向性,经脉线上导热性能优于非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督脉 艾灸 命门穴 非穴位
下载PDF
浅谈对针刺穴位的认识
13
作者 李俊逸 《饮食科学》 2017年第10X期91-91,共1页
近年来,西方用现代临床试验方法研究针刺治疗疾病得出了一系列不尽人意的结果,使人对针刺疗效的信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中包括穴位是否有特异性,为什么东方临床经验同西方研究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等。本文试图从针灸目前的现状和腧穴起源... 近年来,西方用现代临床试验方法研究针刺治疗疾病得出了一系列不尽人意的结果,使人对针刺疗效的信任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其中包括穴位是否有特异性,为什么东方临床经验同西方研究结果存在巨大差异等。本文试图从针灸目前的现状和腧穴起源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了人们对针刺穴位概念的长期误区,以此来重新认识和解读为何西方临床研究数据同中国传统针灸理论和实践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 非穴位 疗效 特异性 特异性
下载PDF
针灸临床试验中安慰针的设计与选用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宏伟 唐金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7-250,共4页
关键词 针灸治疗 临床实验 安慰针 针刺部位 针刺深度 辅助工具 皮表针 非穴位点深刺针 非穴位点浅刺针 特异穴位点皮表套迭式钝头针 模拟皮表电刺激
下载PDF
电信号能量在人体经络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永红 龚燕燕 +1 位作者 陈辉 董瑞丽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3-646,共4页
通过对人体手太阴肺经进行电刺激,测取特定穴位以及非穴位响应.为了研究电信号在经络系统中的能量传输特性,我们定义了能量传输增益,并用此来度量经络穴位点和非经络点电信号能量传输效率,有关实验分析结果显示经络穴位点的能量增益均... 通过对人体手太阴肺经进行电刺激,测取特定穴位以及非穴位响应.为了研究电信号在经络系统中的能量传输特性,我们定义了能量传输增益,并用此来度量经络穴位点和非经络点电信号能量传输效率,有关实验分析结果显示经络穴位点的能量增益均大于非经络点的能量增益,由此可以解释经络是人体内能量传递的一种便捷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穴位 非穴位 能量传输增益
下载PDF
ERK在大鼠浅筋膜中的表达及针刺后的改变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雪梅 杨春 +6 位作者 原林 刁建新 张学全 黄泳 戴景兴 邱小忠 余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SD大鼠浅筋膜层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和针刺1、2、3、4、5组,每组大鼠3只。针刺各组在大鼠腹股沟区给予电针治疗后,分别在针刺后0、1、6、12和36h等5个时间点... 目的探讨针刺对SD大鼠浅筋膜层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和针刺1、2、3、4、5组,每组大鼠3只。针刺各组在大鼠腹股沟区给予电针治疗后,分别在针刺后0、1、6、12和36h等5个时间点取以针刺点为圆心,直径约1.5cm处的浅筋膜,对照组也在针刺点相应的部位和足三里穴区取材。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的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穴位和非穴区的浅筋膜的ERK1/2和p-ERK均有表达,但两者未见明显差异,针刺后各组针刺侧的ERK1/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自身对照侧。结论正常的疏松结缔组织中可能通过ERK细胞信号转导蛋白的磷酸化来参与组织的增殖和分化;而针刺对于ERK信号转导有促进作用,这也可能是针灸对机体的病理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筋膜 穴位/
下载PDF
针刺对大鼠局部筋膜和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P38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雪梅 原林 +5 位作者 张学全 杨春 黄泳 戴景兴 吴金鹏 余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3-976,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拉伸大鼠皮下筋膜对局部筋膜和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筋膜结缔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通过随机分组,每组5只,针刺后三里组和针刺非穴位... 目的:观察针刺捻转拉伸大鼠皮下筋膜对局部筋膜和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及筋膜结缔组织的形态学变化。方法:20只SD大鼠通过随机分组,每组5只,针刺后三里组和针刺非穴位组进行手针捻转,拉伸刺激组进行拉伸刺激,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筋膜和脊髓组织中细胞信号蛋白的变化;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拉伸刺激组局部皮下筋膜形态学变化。结果:组织学改变:拉伸刺激组皮下筋膜的纤维以拉伸点为中心呈向心性分布,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增大,细胞骨架和胞核重构成"扁梭形"。细胞信号蛋白变化:针刺组筋膜结缔组织ERK1/2和P38MAPK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加,但以非穴组增加显著;ERK1/2与P38MAPK在脊髓中的表达位置由胞质转向胞核,ERK1/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38MAPK的表达有所增加。结论:针刺对局部浅筋膜的ERK1/2和P38有上调作用,但与脊髓中的信号蛋白增加幅度并不完全一致,提示筋膜结缔组织支架可能在微观的信号转导层面对局部细胞分化与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筋膜/针刺 信号转导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丝裂酶原活化蛋白激酶 穴位/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康复干预在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刘奎泉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康复干预在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宫内膜炎患者80例,按蒙特卡罗随机数表法划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康复干预在子宫内膜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3月期间曲阜市人民医院收治宫内膜炎患者80例,按蒙特卡罗随机数表法划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与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盆腔隐痛、月经期腹胀、分泌物异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康复干预应用于子宫内膜炎患者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临床症状的消失,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低频脉冲电刺激 低频脉冲非穴位电刺激 康复干预 子宫内膜炎
下载PDF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 as promising treatment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被引量:1
19
作者 Ali Etemadi Boroujen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Methods:Twenty-three participants were subjected to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 for 3 sessions...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Methods:Twenty-three participants were subjected to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 for 3 sessions.The second session was performed one month after the first session and the third session two months after the second session.Three months after the third session of catgut-embedding therapy,the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fibroscan analysis.A total of 20 acupoints were selected in three sessions.Same acupoints were selected for all the patients at the same session but different points were selected at different sessions.Results:Of the 23 participants,5 case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nd 8 cases showed moderate improvement as the steatosis stage was reduced by 1 or 2 degrees.The whol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patient score,fat percentage,NAFLD steatosis stage,weight loss and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reduction after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all P<0.05).Conclusion:The acupoint catgut-embedding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edding Therapy EMBEDDING THREAD Acupoint Therapy Weight Los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point application at Shenque(CV 8)plus moxa-salt hot compress for preven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for non-Hodgkin Iymphoma 被引量:1
20
作者 Guo Yan-fei Hu Qun-ling +1 位作者 Cai Yang-yang Fu Xiao-we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18年第4期248-252,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oint application with De Huang(Rhizome Rhei Crude)powder at Shenque(CV 8)plus moxa-salt hot compress on the umbilicus for preventing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f...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oint application with De Huang(Rhizome Rhei Crude)powder at Shenque(CV 8)plus moxa-salt hot compress on the umbilicus for preventing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for non-Hodgkin lymphoma(NHL).Methods:A total of 60 cases with NHL under chemotherap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hospitalization order,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point application with Da Hueng(Rhizome Rhei Crude)powder plus moxa-salt hot compress on the umbilicus,to compare the effect in preventing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occurrence rates of constipation,nausea,vomiting and poor appetite on the second day and fifth day after chemotherapy were obvious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all P〈0.05).Conclusion;The point application with De Hueng(Rhizome Rhei Crude)powder at Shenque(CV 8)plus maxa-salt hot compress on the umbilicus can produce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prevent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chemotherapy for NHL than routine nursing.Moreover,it is simple and easy to be used and popul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NT Shenque(CV 8) Acupoint Therapy Acupoint Sticking Therapy Lymphoma NON-HODGKIN CHEMORADIOTHERAPY Drug Therapy Drug-related Sid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