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眶下神经相关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溃变、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祥玉 吴泗龙 赵淑敏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死,于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结果发现:(1)眶下神经的跨节溃变、以突触小泡聚集、融合、空泡形成为主要特征,无...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死,于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结果发现:(1)眶下神经的跨节溃变、以突触小泡聚集、融合、空泡形成为主要特征,无微丝增生现象:(2)部分溃变终末内的线粒体明显肿胀变暗.呈球形改变:(3)大致密核心小泡的溃变时间远滞后于突触小泡.两者并不同步进行;(4)轴突终未在溃变过程中,其内的大致密核心小泡仍然进行非突触部位胞吐;(5)溃变纤维终末于胶状质内分别形成轴一树、轴一体、轴一轴三种类型的突触、并参与了突触复合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三叉神经 大鼠 非突触部位胞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大颗粒小泡的非突触部位胞吐及膜再循环的形态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朱培纯 许红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48-52,121,共6页
在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的刺激下,从常规醛-锇酸固定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1.大颗粒小泡轴突终末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2.含致密物质的大有衣小泡,由终末质膜内陷而成,提示大颗粒小泡在终末通过有衣小泡进行膜再循... 在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的刺激下,从常规醛-锇酸固定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1.大颗粒小泡轴突终末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2.含致密物质的大有衣小泡,由终末质膜内陷而成,提示大颗粒小泡在终末通过有衣小泡进行膜再循环;3.大颗粒小泡也可由含致密物质的平滑内质网样的管状结构形成。本研究支持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通过胞吐释放递质或神经调节物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尾侧亚核 大颗粒小泡 非突触部位胞吐 膜再循环 大鼠
下载PDF
大致密核心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孔祥玉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8-80,共3页
大致密核心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的研究进展解剖学教研室孔祥玉关键词非突触部位胞吐,大致密核心小泡,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无疑主要是借助突触完成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大致密核心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的研究进展解剖学教研室孔祥玉关键词非突触部位胞吐,大致密核心小泡,大鼠,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无疑主要是借助突触完成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11],某些神经元间的信息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突触部位胞吐 大致密核心小泡 胞吐
下载PDF
针刺麻醉中有衣大致密核心小泡非突触部位的胞吐 被引量:1
4
作者 孔祥玉 赵淑敏 +1 位作者 谢洪林 杨振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进一步证实在针刺镇痛中有衣的大致密核心小泡 (CL DV)通过非突触部位胞吐递质参与疼痛的调节 ,为疼痛生理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取大鼠的“人中”、“四白”穴进行针刺镇痛 ,并将针刺显效时间分别延长至 0 .5、1、2、3、4小... 目的 :进一步证实在针刺镇痛中有衣的大致密核心小泡 (CL DV)通过非突触部位胞吐递质参与疼痛的调节 ,为疼痛生理研究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取大鼠的“人中”、“四白”穴进行针刺镇痛 ,并将针刺显效时间分别延长至 0 .5、1、2、3、4小时 ,各组动物时间一致 ,立即杀死取材 ,制作电镜样品 ,电镜下观察、记录各针刺时间段内动物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胶状质亚核中间部分神经元的 CL DV于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影像。结果 :在三叉神经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发现了各阶段 CL DV的胞吐影像 ,实验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别 (P<0 .0 1)。结论 :在针刺镇痛中 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致密核心小泡 针刺镇痛 非突触部位胞吐 三叉神经脊束交状质亚核 疼痛
下载PDF
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的胞吐——论神经肽释放的另一种形式
5
作者 朱培纯 Å.Thureson-Klein +1 位作者 R.L.Klein J.Yang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161-167,265,共8页
本文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1—24小时之后,术侧延髓后角浅层大颗粒小泡胞吐比对照侧明显增多(P<0.01),术后3—9天复又下降(近似... 本文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1—24小时之后,术侧延髓后角浅层大颗粒小泡胞吐比对照侧明显增多(P<0.01),术后3—9天复又下降(近似对照动物),术后14—15天又急剧上升(P<0.01)。这些胞吐大部分出现于延髓后角浅层四种轴突终末的非突触部位,少最也发生于树突及轴突中。从术后第6天开始,术侧P物质明显减弱,而甲硫-脑腓肽略有增强。研究结果提示;1)后角浅层胞吐增多,P物质下降及脑腓肽增高,反映了中枢内不同神经元对去传入神经的功能调整作用;2)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释放神经肽,弥散地作用于远距离的受体,可能起着神经调制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小泡 非突触部位胞吐 神经肽释放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