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安竹林 徐勇军 +1 位作者 李晓维 陈灿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2-1148,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时间同步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算法步骤的描述。同时分析了如何在WSN节点上实现该算法,引入了不应期来解决由于延迟带来的节点之间重复激发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时间同步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证明,给出了算法步骤的描述。同时分析了如何在WSN节点上实现该算法,引入了不应期来解决由于延迟带来的节点之间重复激发问题,并讨论了模型中各参数对同步的影响。非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采用线性的动态函数描述振荡器的状态变化,从而解决了经典的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因采用非线性动态函数而使计算量过大的问题,使得基于该模型的时间同步算法可以在WSN节点上高效运行。通过测试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 生物同步 漏电脉冲耦合振荡器模型 时间同步
下载PDF
圆轴扭转的蠕变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钟菊芳 李相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8年第B12期23-26,共4页
采用非耦合模型,对圆轴扭转的蠕变损伤过程进行研究,推求了其损伤的潜破损时间和破损时间。
关键词 圆轴扭转 蠕变损伤 潜破损时间 破损时间 损伤力学 非耦合模型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段纳污能力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钱小娟 陈艳 顾爱辉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根据长江口北支水流、水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长江口北支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1000m污染带控制长度下长江北支自海门汤加镇至启东灯杆港江段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江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3... 根据长江口北支水流、水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建立二维非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应用该模型模拟长江口北支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1000m污染带控制长度下长江北支自海门汤加镇至启东灯杆港江段的纳污能力,结果表明,该江段对COD的纳污能力为3659t/a,对NH3-N的纳污能力为265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北支 二维稳态水流-水质耦合模型 水域 纳污能力
下载PDF
基于稳健复线性回归的高速动车组谐波建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越 王科 +3 位作者 李朝阳 唐力 何正友 胡海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197,共5页
精确的高速动车组谐波模型是分析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问题的关键之一。结合CRH2A型动车组现场实测的电压、电流数据,分析了6种典型稳态运行工况下动车组的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及其交互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精确的高速动车组谐波模型是分析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问题的关键之一。结合CRH2A型动车组现场实测的电压、电流数据,分析了6种典型稳态运行工况下动车组的谐波电压、谐波电流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及其交互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耦合谐波诺顿等效模型,并应用稳健复线性回归方法求解等效谐波电流常量和谐波导纳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谐波模型能准确地表征高速动车组的谐波电流输出特性,可用于精确地评估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 谐波建模 稳健复线性回归 耦合谐波诺顿等效模型
下载PDF
枢纽牵引供电系统谐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越 《电工技术》 2020年第15期50-52,共3页
针对枢纽牵引供电系统严重的谐波问题,基于实测数据进行剖析、分类,建立枢纽牵引供电系统数学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建立牵引负荷非耦合谐波诺顿模型。最后,仿真分析了多种枢纽牵引供电系统实际运行工况,得到了其谐波特性。
关键词 枢纽牵引供电系统 耦合谐波诺顿模型 谐波特性
下载PDF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韧性断裂微观机理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哲 穆磊 臧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54-1467,共14页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同时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高强度-质量比金属板材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传统冲压成形过程中,上述板材(如先进高强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等)会出现无明显缩颈的韧性断裂行为.特别是发生在纯剪切... 为实现汽车轻量化,同时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碰撞安全性,高强度-质量比金属板材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传统冲压成形过程中,上述板材(如先进高强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等)会出现无明显缩颈的韧性断裂行为.特别是发生在纯剪切加载路径附近的剪切型韧性断裂行为超出了传统缩颈型成形极限图的预测范围.此外,在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单点渐进成形中,缩颈失稳被抑制,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明显缩颈的韧性断裂.以上问题对基于缩颈失稳的传统成形极限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限制了高强度-质量比金属板材的应用及其新型成形工艺的研发.为此,世界各国学者开始普遍关注金属材料韧性断裂预测模型的开发及其应用研究.本文首先从孔洞的演化行为方面出发,对金属韧性断裂的微观机理研究进行了介绍.随后重点评述了韧性断裂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对韧性断裂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以为金属韧性断裂模型的选择、应用及其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极限 韧性断裂 耦合模型 非耦合模型 孔洞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