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聚集金纳米棒比色传感器测定半胱氨酸
1
作者 焦莉 黄立漳 +3 位作者 蒋淑恋 刘佳铭 张丽红 郑志勇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13年第1期17-23,共7页
基于半胱氨酸(Cys)中的-SH与Hg2+配合生成稳定的Hg(Cys)2,有效抑制抗坏血酸(Vc)还原Hg2+生成Hg0,进而抑制Hg0与金纳米棒(AuNRs)纵向部位的Au作用而生成金汞齐,导致AuNRs的纵向等离子体共振(Longitudin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 基于半胱氨酸(Cys)中的-SH与Hg2+配合生成稳定的Hg(Cys)2,有效抑制抗坏血酸(Vc)还原Hg2+生成Hg0,进而抑制Hg0与金纳米棒(AuNRs)纵向部位的Au作用而生成金汞齐,导致AuNRs的纵向等离子体共振(Longitudin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吸收峰红移,相应的吸光度(A)增大,并且伴随着溶液颜色的显著变化,同时随着Cys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也逐渐增大,据此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抑制Vc还原Hg2+非聚集AuNRs比色传感器测定Cys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比色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5~3.0μmol/L,量化限可达到0.030μmol/L,并成功应用于尿液中Cys的测定,结果与ICP-MS相吻合.此外,探讨了比色传感测定Cys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抑制汞齐生成 非聚集金纳米棒比色传感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测定铬(Ⅵ)非聚集比色传感器及其分析应用
2
作者 蒋淑恋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于Cr(Ⅵ)的氧化性对金纳米棒(GNRs)的轴端产生强的蚀刻作用及其引起的溶液颜色变化,开发了一种测定痕量Cr(Ⅵ)的非聚集比色传感器。该比色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μM-20μM,检出限为8.8×10-8M,除了Cu2+和Fe3+加入氨水可消除铁与铜... 基于Cr(Ⅵ)的氧化性对金纳米棒(GNRs)的轴端产生强的蚀刻作用及其引起的溶液颜色变化,开发了一种测定痕量Cr(Ⅵ)的非聚集比色传感器。该比色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μM-20μM,检出限为8.8×10-8M,除了Cu2+和Fe3+加入氨水可消除铁与铜的干扰外,常见的离子不干扰。本方法用于水体中Cr(Ⅵ)的比色检测,其结果与等离子体-质谱法相吻合。同时,探讨了非聚集比色传感测定Cr(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 聚集比色传感器 纳米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吸附金纳米颗粒比色传感检测组胺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倩 鲁迨 +1 位作者 黄晨涛 石星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309,共7页
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吸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方法特异性检测组胺的方法。利用组胺的双重作用,1)能与其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暴露AuNPs表面;2)多余组胺中的咪唑环结构能取代AuNPs表面的柠檬酸根离子,破坏AuNP... 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吸附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方法特异性检测组胺的方法。利用组胺的双重作用,1)能与其适配体特异性识别,暴露AuNPs表面;2)多余组胺中的咪唑环结构能取代AuNPs表面的柠檬酸根离子,破坏AuNPs间的相互静电作用,导致聚集现象,进而引起从红到蓝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组胺的定量检测。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度计考察AuNPs的吸光度变化,得出比色方法的检测限为8.89 nmol/L,线性范围为50 nmol/L~1.2μmol/L(R^(2)=0.999)。同时,利用手机成像样品,并利用Image J软件分析各样品的红(R)、绿(G)、蓝(B)各通道的值,选用G/R作为检测信号,得出RGB方法的检测限为24.91 nmol/L,线性范围为150 nmol/L~1.0μmol/L(R^(2)=0.997)。此外,该方法对组胺具有很好的选择性,两种信号输出方式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82%~102.27%、98.96%~102.89%;在鱼肉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9.77%~108.92%、88.96%~109.82%。本方法简单、快速、便携,尤其RGB方法无需借助精密仪器,即能实现现场即时分析样品的需求,以期该方法能推广于高灵敏监测动物源性食品的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纳米颗粒 聚集 组胺 比色传感器 RGB
下载PDF
一种新的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新星 蒋淑恋 +4 位作者 黄立漳 许碧燕 吴晓梅 何小云 廖嘉丽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基于金纳米棒(AuNRs)的纵向表面等离子吸收峰(LPAW)的蓝移量(λL)、横向等离子吸收峰(TPAW)的红移量(λT)与维生素C(Vc)的浓度(CVc)的线性关系,以及溶液明显的颜色变化,建立了AuNRs非聚集比色传感测定Vc的新方法.其中,CVc在0.110-110μ... 基于金纳米棒(AuNRs)的纵向表面等离子吸收峰(LPAW)的蓝移量(λL)、横向等离子吸收峰(TPAW)的红移量(λT)与维生素C(Vc)的浓度(CVc)的线性关系,以及溶液明显的颜色变化,建立了AuNRs非聚集比色传感测定Vc的新方法.其中,CVc在0.110-110μM范围内与λL呈线性关系,在85.0-425μM范围内与λT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灵敏(检出限为0.021μM Vc,λL和172μM,λT)、线性范围宽,选择性好,可用于测定实际样品中Vc的含量,结果与聚集传感器相吻合.同时,探讨了非聚集比色传感测定Vc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等离子共振吸收峰 比色传感器 维生素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