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7例疗效及术后并发症与复发风险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光 李红阳 +4 位作者 宋殿宾 马红亮 李俊鹏 辛立升 王志勇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04-808,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94例高危NMIBC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观...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94例高危NMIBC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行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计数、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膀胱肿瘤抗原(BTA)、糖链抗原19-9(CA19-9)]、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尿管留置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10±4.12)mL、(18.65±6.74)min、(19.57±3.48)h、(8.01±1.69)d,均优于对照组的(43.25±6.78)mL、(24.78±8.12)min、(35.24±5.12)h、(15.32±2.89)d(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7.23%高于对照组68.09%(P<0.05);术后72 h观察组外周血CTCs计数为5.47±2.00,低于对照组的8.96±3.12(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血清BTA、CEA、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8%(3例)低于对照组23.40%(11例)(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病人1年无复发生存率97.83%(45/46)与对照组90.91%(4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整块切除术可提高高危NMIBC病人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进程,并可减少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钬激光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直出式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围手术期疗效的比较
2
作者 汪群锋 梁朝朝 +1 位作者 朱劲松 陈志洁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直出式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安庆市立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80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 目的比较直出式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安庆市立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80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采用直出式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出血、闭孔神经反射和膀胱穿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出式绿激光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NMIBC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更安全、有效,具有微创、出血少、并发症风险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出式绿激光 等离子电切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谢恩杰 吴杰民 黄毅彬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剜除术(Tm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剜除术(Tm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二次电切情况、复发率.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1天Hb下降量TmLRBT组较TURBT组低(P<0.05),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TmLRBT组均明显短于TURBT组(P<0.05).TmLRBT组术中出现闭孔反射、膀胱穿孔,术后出现膀胱刺激征的概率明显低于TURBT组(P<0.05),TmLRBT组术后血尿持续时间也明显少于TURBT组(P<0.05).TmLRBT组切除标本含有逼尿肌的比例明显高于TURBT组,术后二次电切的比例小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mLRBT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但经尿道膀胱肿瘤铥激光剜除术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更为安全,出现并发症概率更小,术后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铥激光剜除 TmLRBT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下载PDF
经尿道整块剜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黄沛东 林楚琪 +2 位作者 林坤城 陈晓生 卢勇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对比经尿道整块剜除术(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B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目的对比经尿道整块剜除术(en bloc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EB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于揭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分为EBRBT组和TURBT组,每组29例,分别行EBRBT和TURBT。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后肌层侵犯率及术后1年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RBT组术中出血量为(10.71±4.78)ml,较TURBT组(16.58±6.27)ml少,EBRBT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3.23±1.66)d及(4.92±1.06)d,少于TURBT组的(4.75±1.71)d及(5.87±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RBT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5%(1/29),比TURBT组的20.69%(6/2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BRBT组肌层侵犯率、肿瘤复发率分别为92.59%和6.9%,显著低于和TURBT组的62.07%和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RBT相较于TURBT安全性更好,患者预后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整块剜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以金 唐静 +17 位作者 杨超 徐凯 张梦蝶 高健 吴晓丽 张粤 牛晓兵 蒋鹤松 茆飞 周闪 姜熙 郭忠英 孙苏安 徐明 徐宗源 王恒兵 李歆 傅广波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探讨黏膜下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SIOG)联合TURBT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270例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 213例,S...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探讨黏膜下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SIOG)联合TURBT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270例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 213例,SIOG+TURBT 5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以1∶1的比例匹配,每组病例为52人,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核算其成本,构建1年为循环周期,1 000人10年的Markov模型对2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TURBT组患者3、6、12个月肿瘤未复发率和SIOG+TUR BT组患者3、6、12个月肿瘤未复发率分别为90.38%vs 100.00%、84.62%vs 98.08%、78.85%vs92.31%,术后6个月时肿瘤未复发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r a n k检验,2组1年时肿瘤未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URBT方案和SIOG+TURBT方案累积人均成本分别为217 117.20元和190 701.12元,获得的健康效果分别为5.56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和5.77QALYs。与TURBT治疗方案相比,SIOG+TURBT治疗方案提高了0.21QALYs,节约了26 416.08元。SIOG+TURBT方案对于TURBT方案具有成本-效用优势。结论 与TURBT相比,SIOG+TURBT治疗中高危NMIBC具有更优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吉西他滨 黏膜下注射 MARKOV模型 临床研究 药物经济学评价
下载PDF
虚拟膀胱镜技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分型中的初步应用
6
作者 夏启东 孟晓岩 +7 位作者 胡恒龙 宋文 胡嘏 李凡 叶章群 李震 王少刚 刘征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浅探基于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维重建的虚拟膀胱镜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手术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8月收治的3例NMIBC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采集检... 目的浅探基于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三维重建的虚拟膀胱镜检查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手术分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8月收治的3例NMIBC患者的资料。术前均行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采集检查数据,使用3D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对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构建高精度的虚拟膀胱镜模型,在术前用于激光切除术的手术规划。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20、55、60 min。术后病理报告切缘均为阴性,围手术期3例患者均无Clavien-DindoⅡ级及以上的并发症。术后2~7d恢复出院,其中1例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术后1个月定期行卡介苗灌注治疗,另外2例均为低危NMIBC,术后定期行吉西他滨或沙培林维持灌注,定期随访至今,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基于超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高精度虚拟膀胱镜技术对于NMIBC患者的激光切除术前预分割、减少手术时间有临床辅助意义,同时有待未来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来明确术前虚拟膀胱镜技术的应用是否有助于降低NMIBC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膀胱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多参数磁共振 激光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7
作者 于国强 魏曙光 +2 位作者 贾招辉 张晨阳 刘刚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3379-3382,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HOL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N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URBT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OLRBT治疗,治疗出院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肉眼血尿持续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分别为(1.35±0.42)d、(2.55±0.47)d、(1.58±0.4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6±0.48)d、(3.05±0.56)d、(1.96±0.4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16.32±2.48)mg/L、(39.48±3.60)pg/mL、(54.02±4.7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3±2.75)mg/L、(46.21±3.79)pg/mL、(61.27±5.1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为2.56%,略低于对照组的10.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BT相比,HOLRBT治疗NMIBC患者效果明显,对患者损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炎症因子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万繁 袁仁斌 +2 位作者 徐何 曹敏 卓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20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20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3~5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24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患者予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疗效较好,可改善术后免疫功能,降低肿瘤远期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俞炼锋 商琼 +3 位作者 吴永 毛祺琦 张国平 金晓东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2314-2316,2319,共4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嵊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6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嵊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16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52例,为观察组;TURBT 64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包括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尿道狭窄)以及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1%比26.56%,P=0.021)。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NMIBC的疗效优于TURBT,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肿瘤复发 并发症
下载PDF
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研究
10
作者 潘腾飞 武立新 +1 位作者 刘祥鹏 陈冬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评价化疗药物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术后行吡柔比星灌注组(THP组)、术后行吉西他滨灌注组(GEM组),术后行吡柔比... 目的:评价化疗药物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序贯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术后行吡柔比星灌注组(THP组)、术后行吉西他滨灌注组(GEM组),术后行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交替灌注组(序贯组),观察三组患者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和生存时间差异。结果:序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THP组和GE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in-Meier生存分析提示,THP组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中位值28.0个月,术后THP组第1、2年的肿瘤无复发率分别为69.2%、35.9%;GEM组的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中位值为34.8个月,第1、2年肿瘤无复发率分别为66.7%、47.2%;序贯组肿瘤无复发生存时间中位值为35.0个月,第1、2年肿瘤无复发率分别为88.6%、80.0%。术后第2年,序贯组患者复发率低于GEM组和TH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和肿瘤的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吡柔比星和吉西他滨序贯膀胱灌注治疗可减少灌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膀胱癌远期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灌注
下载PDF
基于CTU三维模式下肿瘤体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预测模型
11
作者 徐忠乐 席俊华 张艳斌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三维模式下肿瘤体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12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CTU,在CTU构建的三维模式中勾画出感兴趣区域,...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三维模式下肿瘤体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124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完成CTU,在CTU构建的三维模式中勾画出感兴趣区域,测得肿瘤的长、宽、高,利用公式计算出肿瘤有效体积(TV)。根据术后2年随访的结果分为复发组(n=25)和非复发组(n=99),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并对有意义的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独立预测因素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最佳临界值及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24例患者术后3个月、2年复发率分别为4.8%(6/124)、20.1%(25/124)。复发组的肿瘤体积[2.9(1.8,4.7)cm^(3)]和肿瘤分级高级别比例(40%)均高于非复发组[分别为1.4(0.6,2.3)cm^(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3)。结论:肿瘤体积可以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肿瘤体积 复发 预测因素 三维模式
下载PDF
卡介苗用于我国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灌注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12
作者 苏志铖 李璐 +2 位作者 姚强 朱彩蓉 贾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73-2778,共6页
目的对卡介苗(BCG)与表柔比星用于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基于ChiCTR-IIR-16008357研究构建Markov队列模型。以质量调整生命... 目的对卡介苗(BCG)与表柔比星用于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基于ChiCTR-IIR-16008357研究构建Markov队列模型。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作为健康产出,意愿支付阈值设定为1倍202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QALY)。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比较BCG方案相对表柔比星方案用于我国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BCG方案相比于表柔比星方案的增量成本为34309.51元,增量效用为0.800 QALYs,ICER为42871.33元/QALY,低于意愿支付阈值。当意愿支付阈值为89358元/QALY时,概率敏感性分析中BCG方案可被接受的概率为77.70%,高于表柔比星方案,且BCG方案的可接受性随意愿支付阈值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以1倍2023年我国人均GDP为意愿支付阈值时,相比表柔比星,BCG用于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灌注 表柔比星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温逸群 苏学锋 +1 位作者 庄伟 黄思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123-1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NMIBC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光动力组(试验组,n=12...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光动力疗法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4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NMIBC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光动力组(试验组,n=12)以及膀胱肿瘤电切组(对照组,n=18)。试验组治疗方案为光动力照射治疗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术后同样行膀胱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水平、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的尿液肿瘤标志物NMP 22敏感度偏差较大。结论光动力联合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NMIBC复发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 膀胱灌注化疗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型腔内治疗研究进展
14
作者 蒙泽纪(综述) 吴开杰(审校)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0-565,共6页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约7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然而其在5年内复发率高达31%~78%,且17%~45%的患者会在后续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目前,传统的化学药物和卡介苗(BCG)灌注治疗已经不能满...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约70%的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然而其在5年内复发率高达31%~78%,且17%~45%的患者会在后续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目前,传统的化学药物和卡介苗(BCG)灌注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新型腔内疗法包括各种免疫基因疗法、光动力治疗以及新型药械组合已投入应用,本文将综述这些最新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临床NMIBC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卡介苗治疗失败 新型腔内治疗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吉西他滨耐药的免疫相关标志物
15
作者 谢文亮 李明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4年第1期49-51,共3页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2020年全球185个国家约有573278个新发病例和212536个死亡病例[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是膀胱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原发性膀胱癌的70%。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见癌症,2020年全球185个国家约有573278个新发病例和212536个死亡病例[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是膀胱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占原发性膀胱癌的70%。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是目前治疗NMIBC的主要方法。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NMIBC患者的5年复发率为31%~78%[2]。吉西他滨是NMIBC患者术后的一线化疗药物,研究表明,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即刻行膀胱内灌注吉西他滨药物化疗,可以降低5年复发率35%[3]。然而,长期的膀胱内灌注化疗会导致NMIBC患者对吉西他滨逐渐产生耐药性,进而导致肿瘤复发。因此,探索导致NMIBC患者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导致NMIBC患者对吉西他滨产生耐药性的免疫相关核心基因,旨在提高对吉西他滨耐药的NMIBC患者的精准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药物化疗 膀胱内灌注 一线化疗 吉西他滨 肿瘤复发 精准治疗
下载PDF
血清CXCL5、sICAM-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其军 魏文焕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NMIBC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无瘤生存期。比较... 目的探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术后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1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NMIBC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无瘤生存期。比较不同CXCL5、sICAM-1水平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无瘤生存期情况;采用COX回归验证血清CXCL5、sICAM-1水平与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不同CXCL5、sICAM-1水平患者的无瘤生存期。结果经双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NMIBC患者血清CXCL5、sICAM-1水平之间呈正相关(γ=0.328,P<0.001)。血清CXCL5、sICAM-1高表达组中NMP22≥10 U/ml、低分化患者占比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CXCL5、sICAM-1不同表达组的年龄、性别、TNM分期、病灶大小及病灶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NMIBC患者中,经为期1年的随访,有34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8.8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5、sICAM-1水平与NMIBC患者无瘤生存情况有关(P<0.05);血清CXCL5、sICAM-1水平高表达组的总体无瘤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XCL5、sICAM-1水平与NMIBC患者术后转归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手术 趋化因子配体5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生存分析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李铮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BT)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NMIBC患者分为两组(n=47)。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TURBT和HOLBT。...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HOLBT)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9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NMIBC患者分为两组(n=47)。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TURBT和HOLBT。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1周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血清肿瘤标志物(IGF-1、VEGF、IGFBP-3)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均较优(P<0.05);术后1周两组MDA水平上升,SOD、GSH-Px水平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MDA上升和SOD、GSH-Px下降幅度均较小(P<0.05);术后1周两组IGF-1、VEGF水平降低,IGFBP-3水平上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IGF-1、VEGF水平较低,IGFBP-3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17.02%、23.40%)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和1年内复发率(23.40%)均较低(P<0.05)。结论相较于TURBT,对NMIBC患者给予HOLBT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使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18
作者 李连红 施柳辉 王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6-0140,共5页
调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294例行膀胱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D)、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 调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焦虑、抑郁的状况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294例行膀胱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D)、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测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化疗期间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 纳入294例患者中,通过情绪量表测评得知,化疗过程中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较高,其中抑郁发生率31.97%;焦虑发生率37.07%;合并焦虑、抑郁患者21.76%。膀胱癌患者焦虑组与非焦虑组(除角色功能P=0.327、恶心呕吐症状外,P=0.360)、抑郁组与非抑郁组(除恶心呕吐症状P=0.920、便秘症状P=0.832)在QLQ-C30各领域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存在抑郁、焦虑负性情绪。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情绪状况,给予必要的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化疗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Anktiva(nogapendekin alfa inbakicept-pmln)与卡介苗联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19
作者 夏训明(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7-27,共1页
美国FDA于2024年4月22日批准nogapendekin alfa inbakicept-pmln(商品名Anktiva,研发商Altor BioScience,LLC;Nogapendekin alfa的CAS登记号为1622189-43-8;inbakicept的CAS登记号为2135939-52-3)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 美国FDA于2024年4月22日批准nogapendekin alfa inbakicept-pmln(商品名Anktiva,研发商Altor BioScience,LLC;Nogapendekin alfa的CAS登记号为1622189-43-8;inbakicept的CAS登记号为2135939-52-3)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联用用于成人治疗卡介苗无反应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原位癌,无论是否伴有乳头状癌均适用。Anktiva是一种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受体激动剂,用法为稀释后经膀胱灌注。Anktiva最常见(发生率≥15%)的副作用(含生化指标异常)有肌酐水平升高、排尿困难、血尿、尿频、尿急、尿道感染、血钾水平升高、肌肉骨骼痛、发冷、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无反应性 肉骨骼 膀胱灌注 卡介苗 尿道感染 原位癌 排尿困难
下载PDF
血清sB7-H3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BRT后膀胱内注射卡介苗治疗应答和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张成波 刘佳杰 +1 位作者 王以金 刘国路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系物3(sB7-H3)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内注射卡介苗(BCG)治疗应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标准的TURBT和术后辅助膀胱内灌...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系物3(sB7-H3)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膀胱内注射卡介苗(BCG)治疗应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标准的TURBT和术后辅助膀胱内灌注BCG治疗的10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别在BCG诱导治疗前3天(T1)、诱导治疗2次后(T2)、诱导治疗4次后(T3)、诱导治疗完成后(T4)采集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B7-H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评估血清sB7-H3作为BCG治疗应答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效能。结果35例患者治疗无应答。在T1、T3、T4时间点,血清sB7-H3在治疗应答组患者中水平更低(P<0.05)。在治疗应答和无应答患者中,只有(T4-T1)血清sB7-H3变化差值具有差异(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s模型结果显示血清sB7-H3(T1)、sB7-H3变化值(T4-T1)是影响治疗应答的因素(P<0.05)。随访期间,37例患者疾病进展,35例患者肿瘤特异性死亡。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B7-H3(T1)、sB7-H3变化值(T4-T1)是影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期(DSS)的因素(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sB7-H3(T1)和sB7-H3变化值(T4-T1)与更短的DSS和DFS有关。结论诱导治疗前和诱导治疗期间血清sB7-H3水平可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接受膀胱内BCG免疫治疗应答的预测因素,高血清sB7-H3水平预示着患者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可溶性B7同系物3 治疗应答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