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细胞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泽民 于开涛 +1 位作者 刘宝林 孙沫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1-683,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 目的 :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块中细胞存活能力及数量与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 :取狗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 ,在离体 2 5~ 15 0min的不同时间点 ,消化骨块获得细胞 ,进行活细胞计数。对消化获得细胞体外培养2 4h后 ,再进行活细胞计数 ,分析细胞存活与离体时间的关系。结果 :在离体 2 5~ 15 0min时间内 ,骨块细胞的存活率从 91.96%降至 9.5 2 %。统计学检验 ,2 5min组与 70min以前组之间没有统计上的差别 ,P >0 .0 5 ;2 5min组与 70min及其以后组之间有明显差别 ,P <0 .0 1。培养 2 4h后 ,以上各时间点的细胞存活率则从88.73 %到 3 .88% ,组间差别与刚离体时相同 ,但 70min后的各组活细胞率明显下降。结论 :非血管化狗游离髂骨块的离体时间对其中的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 ,离体 70min可能是其关键点 ;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 ,尽量缩短骨块的离体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离体时间 活细胞
下载PDF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同期种植骨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泽民 刘宝林 +1 位作者 于开涛 孙沫逸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种植的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细胞活力及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粘膜完全愈合后,截除长度3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髂骨全层,植入直径2mm带自攻螺纹的纯钛种植体2~3枚,分...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骨移植同期种植的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细胞活力及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粘膜完全愈合后,截除长度3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髂骨全层,植入直径2mm带自攻螺纹的纯钛种植体2~3枚,分别在离体60、120分钟内植入下颌缺损区。术后4、8周取出植骨块,观察游离移植的非血管化骨块内细胞活力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同期种植恢复了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连续性。游离骨块在离体60分钟植入体内4~8周为活骨块,可见到大量成活的骨细胞,并有数量不等的新骨形成。离体120分钟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8周为死骨块,其中未见成活骨细胞,部分骨块中见到破骨细胞。结论在以狗为对象的实验中,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移植同期种植可以修复长度3cm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植入体内骨块能否成活与其离体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移植 种植体 细胞活力
下载PDF
离体时间对同期种植非血管化游离骨内血供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泽民 于开涛 +1 位作者 刘宝林 李彭军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93-496,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的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植入体内后血管形成的情况,进而评价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后成活的影响。【方法】截除狗下颌骨的无牙颌骨段,取自体髂骨块,在离体10、20和80min内植入纯钛金属种植体,修...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的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植入体内后血管形成的情况,进而评价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后成活的影响。【方法】截除狗下颌骨的无牙颌骨段,取自体髂骨块,在离体10、20和80min内植入纯钛金属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的节段性缺损处,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分别在术后1、2、4周处死动物,取材前用墨汁行血管灌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行Ⅷ因子抗原染色血管标记。【结果】在游离骨移植术后1、2、4周的时间点,可见非血管化骨块内墨汁灌注的血管数逐渐增多,标志血管的内皮细胞由团块状,同心圆状,逐渐向中空的血管样演变,离体10min和20min组之间有所差别,但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80min组墨汁灌注血管较少,Ⅷ因子抗原染色标记的血管出现较晚,计数较少,与离体10和20min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时,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是影响血管生成的主要因素,离体时间越短越有利于血管的生成和移植骨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离体时间 牙种植体 血管生成
下载PDF
不同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同期种植血供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泽民 于开涛 +1 位作者 刘宝林 李彭军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在体内血管形成的情况,了解非血管化游离骨块离体后时间的长短对其植入体内后成活的影响。方法:截除狗下颌骨的无牙颌骨段,取自体非血管化的髂骨块,在离体10、20和80分钟内植入纯钛金...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在体内血管形成的情况,了解非血管化游离骨块离体后时间的长短对其植入体内后成活的影响。方法:截除狗下颌骨的无牙颌骨段,取自体非血管化的髂骨块,在离体10、20和80分钟内植入纯钛金属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的节段性缺损处,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分别在术后1,2,4周处死动物取材前用墨汁灌注和八因子抗原染色进行血管标记。结果:在术后1、2、4周的时间点,可见非血管化的骨块内墨汁灌注的血管数逐渐增多,标志血管的内皮细胞由团块状,同心圆状,逐渐向中空的血管样演变,离体10分钟和20分钟组之间有所差别,但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80分种组墨汁灌注血管较少,八因子标记的血管出现较晚,计数较少,与离体10和20分钟组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时,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是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之一,离体时间越短越有利于血管的生成和移植骨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离体时间 牙种植体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同体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中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尹禄 潘慧 +1 位作者 韩泽民 刘宝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黏膜完全愈合后,截除狗长度3.0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全层髂骨,分别在离体40min、120min内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4、8周取出植骨... 目的观察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在不同离体时间点植入体内后成骨情况。方法拔除狗前磨牙。口腔黏膜完全愈合后,截除狗长度3.0cm的无牙下颌骨段,取不带血管和软组织的全层髂骨,分别在离体40min、120min内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4、8周取出植骨块,观察移植骨块内细胞活力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移植骨同期恢复了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连续性。离体40min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周和8周时仍为活骨块,可见到大量成活的骨细胞,并有数量不等的岛状软骨形成。离体120min的游离骨块植入体内后4周和8周时为死骨块,其中未见骨细胞成活,部分骨块中见到破骨细胞。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髂骨块在较短的离体时间内同体移植可以修复狗长度3.0cm的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在修复过程中可见岛状的软骨形成。新骨形成与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 移植 细胞活力
下载PDF
绿色荧光小鼠非血管化游离股骨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成 刘宝林 +5 位作者 曹丽萍 刘晓辉 谢光远 韩泽民 杨耀武 陈小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检验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的活力,观察新骨来源和生成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的愈合机制。方法:取15只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C57BL/6小鼠,截取一侧5mm股骨(完整保留骨膜及部分肌肉附着),植入同近交系非荧光小鼠的5mm股骨缺损... 目的:检验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的活力,观察新骨来源和生成情况,进一步探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的愈合机制。方法:取15只转染绿色荧光蛋白的C57BL/6小鼠,截取一侧5mm股骨(完整保留骨膜及部分肌肉附着),植入同近交系非荧光小鼠的5mm股骨缺损区,术后3d、1、2、3、4周连续组织学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术后3d:移植组织及其周边表现为炎症反应:出血、炎细胞浸润、移植骨少量吸收。1周时骨吸收达到高峰,破骨细胞大量增生,未分化间充质细胞聚集,新骨开始形成。1例新生骨在术后2周开始大量增生,1例3周时逐渐矿化成熟,1例4周时新骨与余留移植骨已不易区分。部分移植肌肉和新生骨组织术后有绿色荧光表达。结论:完整保留骨膜和部分肌肉附着的非血管化游离植骨块在短期内可以部分保留自身活力。新生骨大部分源于移植骨本身,移植骨膜在新骨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
下载PDF
骨膜对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袁蒙姜 王娅 +2 位作者 姚瑶 唐休发 华成舸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 目的探讨骨膜对游离移植骨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部分截断,一侧保留完整骨膜(试验侧),另一侧剥离骨膜(对照侧),分别植入兔的双侧咬肌区,术后3d以及1、2、3、4、6周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血管墨汁灌注、CD34免疫组化染色、四环素荧光标志等方法检测移植骨微血管密度和四环素荧光标志积分光密度值,观察移植骨的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d至1周,试验侧和对照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及新骨形成速度无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2周开始出现再血管化和新骨形成;术后2~6周,试验侧的再血管化程度和新骨形成速度高于对照侧(P<0.05)。结论骨膜能使非血管化自身游离移植骨再血管化程度增加,血管生成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新骨形成加快,从而加速移植骨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自身游离移植 血管 血管密度
下载PDF
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血供重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成 刘宝林 +4 位作者 刘晓辉 谢光远 韩泽民 曹丽萍 陈小文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7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血供重建的时间和规律,探讨血供和新骨生成的关系。方法:选用杂种犬6只,造成一侧下颌骨2.5cm全层骨缺损,自体游离髂骨移植。术后1、2、4月摄X线片、行下牙槽动脉血管造影后处死动物,明胶墨汁颈总动脉灌注... 目的:研究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血供重建的时间和规律,探讨血供和新骨生成的关系。方法:选用杂种犬6只,造成一侧下颌骨2.5cm全层骨缺损,自体游离髂骨移植。术后1、2、4月摄X线片、行下牙槽动脉血管造影后处死动物,明胶墨汁颈总动脉灌注。标本作组织学观察,行微血管记数。结果:术后1月:移植骨大部分被吸收,网状骨小梁增生,骨间隙内大量微血管新生。术后2月:植骨区大部分为新生骨所占据,新生骨小梁粗大,新生血管数目增多。X线示移植区低密度影。术后4月:新生骨基本矿化成熟,新生血管数目下降。X线示移植区高密度影。6例血管造影均未见下牙槽动脉再通。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新生血管术后1月开始大量增生,2月时数目最多,4月时趋于正常水平。新骨的生长是以微血管为中心,以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多生长点成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 血供重建 血管计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