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的验证与测量
1
作者 熊伟 黄媚娇 +1 位作者 钟诗瑶 罗筱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3-889,共7页
饮食在地域之间不断交融,跨越国界、民族及社区,既成为一种表征的文化意义结构,也成为非表征的日常参与和实践,在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与具体内容值得探讨。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对饮食地域刻板... 饮食在地域之间不断交融,跨越国界、民族及社区,既成为一种表征的文化意义结构,也成为非表征的日常参与和实践,在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的存在与具体内容值得探讨。为了厘清这一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对饮食地域刻板印象进行验证和测量。子研究1使用了问卷调查法检验外显层面的饮食地域刻板印象,子研究2采用语义启动的实验范式检验内隐层面的饮食地域刻板印象。研究发现,被试在内隐和外显层面均持有饮食地域刻板印象,主要包括主食偏好、口味偏好、份量偏好和具体菜品4个维度。本研究验证了饮食地域刻板印象具有外显和内隐、经验与情景并存的特征,这扩展了表征与非表征理论相结合的饮食社会文化地理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非表征 饮食地域刻板印象 网络文本分析 语义启动范式
下载PDF
非遗旅游街区旅游者地方认同的建构及验证——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的双重视角
2
作者 宋晓 王淑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4,138,共7页
基于表征和非表征双重视角,以西安永兴坊为研究案例,以物质景观吸引力、非物质文化氛围和消费空间在地化3个方面代表非遗旅游街区文化表征体系下的符号感知,以人际互动、共同生产和个性化经历3个方面代表非表征的旅游者实践,建立非遗旅... 基于表征和非表征双重视角,以西安永兴坊为研究案例,以物质景观吸引力、非物质文化氛围和消费空间在地化3个方面代表非遗旅游街区文化表征体系下的符号感知,以人际互动、共同生产和个性化经历3个方面代表非表征的旅游者实践,建立非遗旅游街区旅游者地方认同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1)物质景观吸引力、非物质文化氛围和旅游消费空间在地化对旅游者实践的影响不同。其中,物质景观吸引力对旅游者实践的3个方面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非物质文化氛围只对共同生产有显著正向影响,消费空间在地化对人际互动和个性化经历有显著正向影响。(2)人际互动、共同生产和个性化经历对旅游者地方认同都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者实践在符号感知与旅游者地方认同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历史文化街区引入非遗项目、提升旅游者地方认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旅游街区 地方认同 表征 非表征 西安永兴坊
下载PDF
表征与非表征:市郊乡镇“家”的营造——以安徽省三合镇为例
3
作者 刘敬杰 张富申 +1 位作者 龚传康 周林波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人文地理学视角下,“家”是一种审视人地关系的微观空间,从微观角度重审人地关系.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以安徽省阜阳市三合镇为典型代表的市郊乡镇“家”的营造与实践过程,探究了消解“家”营造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在... 在人文地理学视角下,“家”是一种审视人地关系的微观空间,从微观角度重审人地关系.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以安徽省阜阳市三合镇为典型代表的市郊乡镇“家”的营造与实践过程,探究了消解“家”营造的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在表征营造中,乡镇空间以建筑群呈现出差异性景观;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益宣传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经济活动中,居民参与赶集,完成交易、体验生活.在非表征营造中,日常实践以集市居民的社交互动为基础,并长久维持.地方认同既可丰富“家”的意义,也可消解“家”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非表征 市郊乡镇 三合镇
下载PDF
非表征视域下数字影像的审美重构
4
作者 李鲤 钟紫菱 《新媒体与社会》 2024年第1期81-89,392,393,共11页
非表征视域下的数字影像将“日常世界中无意的、非话语的、难以捉摸的”性质引入作品创作之中。在这一尺度中,数字影像不再囿于一味客观地描绘真实世界,而是造就了一种连接现实的新型关系。虚拟现实技术链接了身体在场、综合感官元素、... 非表征视域下的数字影像将“日常世界中无意的、非话语的、难以捉摸的”性质引入作品创作之中。在这一尺度中,数字影像不再囿于一味客观地描绘真实世界,而是造就了一种连接现实的新型关系。虚拟现实技术链接了身体在场、综合感官元素、媒介化的空间,并将其渗透到主客体交融的日常生活创作之中,以此型构了数字影像审美的新路径,赋予影像创作与研究崭新的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表征理论 数字影像 审美直觉 审美体验 审美升华
下载PDF
旅游世界的美食意象及旅游者的美食具身体验——基于表征和非表征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14
5
作者 朱宇轩 谢彦君 王一雯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132,共18页
旅游者的美食体验与其他旅游体验类型相比显然具有更强的具身性。同时,旅游者在美食体验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体验转向也表明,它也是旅游者借以探索旅游地传统人文特质的一把符号性的钥匙。旅游者美食体验的这种具身性和符号化特点,显... 旅游者的美食体验与其他旅游体验类型相比显然具有更强的具身性。同时,旅游者在美食体验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体验转向也表明,它也是旅游者借以探索旅游地传统人文特质的一把符号性的钥匙。旅游者美食体验的这种具身性和符号化特点,显示出针对旅游者美食体验的研究不仅可以从表征视角下的符号意义入手,也可以从非表征视角下的情境与具身观点出发予以展开。基于此,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美食体验魅力的新疆为案例地,综合表征与非表征两个理论视角,利用访谈和网络游记得来的文本材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旅游者的美食体验认知一般会经历一个结构-解构-再结构的过程。在首个结构化过程中,旅游者借助于目的地美食景观的话语表征,构建其对目的地的美食符号意象。在其后的解构化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其具身性美食体验行为,借助向目的地美食背后所存在的广泛的社会文化关系进行“索引式”的探求,将先期产生的符号化意象不断地消解在具体的旅游场景当中,使旅游者的美食体验不断突破单一的、刻板化的美食景观意象,凸显了旅游者美食具身体验的解构性,完成了其美食体验的具身性延展。在最后的再结构化过程中,尽管旅游者美食体验的刻板意象会消解于具身体验当中,但不可避免地,具身体验的结果将重新成为影响旅游者未来美食体验的结构化认知基础。由此可见,旅游者的美食体验是一个心理场和物理场之间动态化平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美食体验 美食迷思 表征 非表征 具身体验
下载PDF
非表征理论视角下中心城区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以广州农讲所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铭亮 杨晓婷 王敏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105,共14页
教育是纪念场所旅游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增长,遗留于中心城区的纪念场所的休闲功能也日益凸显,其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纪念场所的教育意义不是以单向和线性的方式传递,而是透过旅游场域中游客... 教育是纪念场所旅游的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人们对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增长,遗留于中心城区的纪念场所的休闲功能也日益凸显,其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正在发生重构。纪念场所的教育意义不是以单向和线性的方式传递,而是透过旅游场域中游客身体与场所的邂逅和互动,因而从非表征理论视角理解游客在纪念场所的空间感知、体验和实践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非表征理论,建立起“心智-身体-环境”的分析框架,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例,从游客的视觉生产和视觉感知两个过程,运用自助摄影、眼动实验和访谈等方法探讨纪念场所的意义重构。研究发现,游客对农讲所休闲类景观和呈现历史场景的教育类景观有更强烈的视觉兴趣,农讲所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的边界正在模糊化;游客心智、身体与纪念场所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在重构农讲所的地方意义,在超越表征到回归表征过程中重塑纪念场所的教育与休闲功能的关系。因此,文章呼吁,无论是从理论层面对纪念场所旅游体验的剖析,还是从实践层面纪念对场所的地方营造,都应从超越表征的视角去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将教育元素融入休闲旅游的情境之中,实现纪念场所教育纪念与旅游休闲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场所旅游 非表征理论 视觉研究 眼动实验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下载PDF
身体与地方:非表征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泸州油纸伞为例
7
作者 陈怡君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4期76-80,共5页
从非表征视角出发,对国家目前唯一的伞类非遗——泸州油纸伞展开研究。首先从具身、情感、展演三个维度对油纸伞传承过程中的实践主体进行分析,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泸州油纸伞生传承过程中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将这两者联... 从非表征视角出发,对国家目前唯一的伞类非遗——泸州油纸伞展开研究。首先从具身、情感、展演三个维度对油纸伞传承过程中的实践主体进行分析,并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对泸州油纸伞生传承过程中的客观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将这两者联系起来探析油纸伞所承载的意义。一方面,作为实践主体的身体生于地方,长于地方,必然受到地方的规训,因而油纸伞的出现天然带有人地关系的缩影,具有自然属性和民俗文化属性。另一方面,身体也在凭借长年累月的具身实践影响着地方,并由此塑造出泸州油纸伞的商业属性与国家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油纸伞 非表征 身体 地方
下载PDF
地方感·体验式·非表征:新世纪以来青年导演的影像空间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青青 肖依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120,127,共8页
新世纪以来青年导演对创造有意味的影像空间情有独钟,更多的边陲地区被纳入关注视野,由此开启艺术探索的新阶段。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方感”作为兴趣方向,以“体验式”的人地关系确立全新的感知态度,最后通过日常、涉身与展演,... 新世纪以来青年导演对创造有意味的影像空间情有独钟,更多的边陲地区被纳入关注视野,由此开启艺术探索的新阶段。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方感”作为兴趣方向,以“体验式”的人地关系确立全新的感知态度,最后通过日常、涉身与展演,形成“非表征”的呈现方式。从影像空间的角度切入对青年导演的研究,把握其整体性和独特性的特征,进而把对21世纪中国电影的认识引向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导演 影像空间 地方感 体验式 非表征
下载PDF
论创新行动的表征性和非表征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三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7-46,共10页
创新,最初在社会学中表现为技术发明及其社会影响,后通过经济学演变成为今天流行的表征性话语。这种表征性创新话语将创新从其实践背景分离出来以表征其生产的功能、效益、影响和意义是必要的,但技术一类的东西首先是生成之物,然后才有... 创新,最初在社会学中表现为技术发明及其社会影响,后通过经济学演变成为今天流行的表征性话语。这种表征性创新话语将创新从其实践背景分离出来以表征其生产的功能、效益、影响和意义是必要的,但技术一类的东西首先是生成之物,然后才有经济和社会的突破或变革。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把技术创新看作是生成事件的奇点涌现,而使这种奇点涌现成为可能的条件是要创造各种物质连接。这种连接要求通过共生和联合关系,使自然和社会要素聚合起来。这种聚合在于一种自然-社会人工转换,最终实现某种跨背景转换,因此所谓创新行动是一种人工转换事件。这样来看待创新便构成了创新行动的非表征性话语,它表明我们决不能把创新看作是既有技术的应用,而是要面对一种包含各种人与非人要素的无缝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行动 生产表征 非表征 自然-社会转换
下载PDF
基于非表征理论大运河空间营造的两种路径——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尚意 纪凤仪 成志芬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24-30,共7页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空间营造是北京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实践手段之一。目前大运河流经的地区,多以博物馆、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保护单位、遗产公园等作为空间营造形式。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营造应当体现哪些大运河文化?从何处发掘大运... 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空间营造是北京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实践手段之一。目前大运河流经的地区,多以博物馆、不可移动的文物遗迹保护单位、遗产公园等作为空间营造形式。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营造应当体现哪些大运河文化?从何处发掘大运河文化?我们以大运河(北京段)为例,收集相关文献,开展实地调查,并运用非表征理论开展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大运河文化既需要从历史文献的表征文化中发掘,也需要从非表征文化中发掘,否则就会忽视日常生活文化的重要性。第二,应将日常生活中的非表征文化转换为表征文化,进而指导大运河文化带的空间营造。第三,应在大运河沿岸营造优美的开敞空间,使之成为人们依水而乐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而让大运河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广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表征 非表征 空间营造
下载PDF
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维度 被引量:25
11
作者 郭文 朱竑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39-1049,共11页
采用文献归纳和理论思辨法,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和非表征表达、关系转换及权力政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表征的本质是作为替代品指代实物符号化的实践,非表征是动态性隐蔽对象显性化的实践。表征与非表征是社会文... 采用文献归纳和理论思辨法,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和非表征表达、关系转换及权力政治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表征的本质是作为替代品指代实物符号化的实践,非表征是动态性隐蔽对象显性化的实践。表征与非表征是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重要维度,两者具有同构性和互补性;出于差异化的逻辑抽象方式,两者又存在较大的表达区分。表征主要是对特殊意义"知识节点"的关注,具有共享性、社会性、说明性和稳定性;非表征主要是对非稳定性流动知识、活力性知识和关联性知识的关注,具有经验性和情境性、具身性和体验性、结构性和交互性;表征与非表征不仅具有内在关联性,也存在转换的必要性,这是人们积极应对社会文化地理知识认识论危机的一种可能方案,也是人们更加精确认识地理知识生产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后现代地理学语境的兴起,以及人们对话语、身份等要素的关注,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征与非表征方式受到了权力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使表征和非表征实践具有了表达协商的意蕴,这一研究发现将创新并拓展对表征和非表征的传统理解。未来研究应多聚焦在表征和非表征的内涵解读、内容和方法呈现层面,这既有利于丰富社会文化地理知识生产的表达方式,也有利于人们科学指导地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地理 知识生产 表征 非表征 权力政治
下载PDF
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类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广超 陈贝贝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8-47,共10页
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在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类文化遗产主要有民族服饰体验式、生产式、沉浸式的三种旅游模式。其目前保护利用现状主要表现为民族服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矛盾性;民族服饰生产与旅游的融合本真性;民族服... 基于"非表征理论"的审视,在文化旅游情境中民族服饰类文化遗产主要有民族服饰体验式、生产式、沉浸式的三种旅游模式。其目前保护利用现状主要表现为民族服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矛盾性;民族服饰生产与旅游的融合本真性;民族服饰质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鉴于此,初步提出可行性保护措施及利用途径:建立"体验+感知化生存"的空间系统;完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整合体系;建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区域旅游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 非表征理论 文化遗产 旅游
下载PDF
非表征视角下的汉服文化意义建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倬霖 杜瑞雪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8-63,共6页
汉服及汉服运动作为当今我国一个重要的新兴服饰文化现象,针对汉服在文化认同中面临分歧与共识缺失的问题,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非表征理论,采用了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汉服着装者进行调查,探究了汉服在日常实践中的文化意义建构... 汉服及汉服运动作为当今我国一个重要的新兴服饰文化现象,针对汉服在文化认同中面临分歧与共识缺失的问题,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非表征理论,采用了参与式观察、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对汉服着装者进行调查,探究了汉服在日常实践中的文化意义建构,以图挖掘发掘并传递出更加认同性与普适性的文化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着装的感知、行动和情感维度,服饰的日常着装围绕功能适用、行为规训,以及情感寄托建构出非表征文化。因此,建议通过关注服饰在日常生活实践的非表征文化,挖掘服饰文化与空间中的身体、环境交互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表征理论 汉服 服饰文化 文化意义 表征
下载PDF
上书房行走:家空间视野下书房的表征与非表征
14
作者 宋佳倪 刘培学 +2 位作者 张建新 何家伟 李佳敏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家”的地理学是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书房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特定家屋空间值得关注。本研究以空间表征与非表征为视角,深入探讨家空间视野下高校知识分子的书房空间。研究发现,高校知识分子的书房空间以“文... “家”的地理学是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的热点话题之一,其中书房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特定家屋空间值得关注。本研究以空间表征与非表征为视角,深入探讨家空间视野下高校知识分子的书房空间。研究发现,高校知识分子的书房空间以“文化与情怀”为符号表征,并呈现出“暂时性书房”—“准书房”—“独立书房”的阶段性、扩张性空间建构过程,部分出现了“超书房”空间建构;在高校知识分子的空间实践与情感氛围下,书房成为其身份建构下的物质文化空间、记忆怀旧空间以及情感象征空间。情感意义丰富但边界模糊的书房塑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矛盾的“家”空间,本研究将家空间研究延伸向书房微空间,并在中国视角下进一步延伸了“家”的意义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空间 表征 非表征 书房空间 高校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非表征理论视角下金水桥的图像制作与视觉表征
15
作者 王一凡 《荣宝斋》 2024年第5期166-171,共6页
对于图像的分析研究,画面的形式构成通常更引人关注,而以文化研究为切入点,通过非表征理论视角,进行以视觉呈现为核心的跨学科图像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围绕社会背景、视觉技术等,讨论图像作为表征物的建构过程,以及图像呈现过程中作者受... 对于图像的分析研究,画面的形式构成通常更引人关注,而以文化研究为切入点,通过非表征理论视角,进行以视觉呈现为核心的跨学科图像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围绕社会背景、视觉技术等,讨论图像作为表征物的建构过程,以及图像呈现过程中作者受到的内外因素影响,关注在世界性文化交流背景下,同一事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跨时空图像意义,并以金水桥为例阐释在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图像制作过程中的象征意义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非表征理论 视觉文化 金水桥
原文传递
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民族村寨居民灾后情感恢复机制研究——以报京侗寨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超 李瑞 +3 位作者 杨火木 谢梦月 殷红梅 覃颖 《人文地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8,91,共11页
以报京侗寨为例,基于人类情感理论、表征与非表征分析视角,探讨民族村寨居民灾后情感恢复中身体实践、展演过程与表征建构。研究发现:(1)情感唤醒驱动下,个体受灾居民身体实践实现家的物质空间重塑与身体、物品归置,促成灾后情感初次恢... 以报京侗寨为例,基于人类情感理论、表征与非表征分析视角,探讨民族村寨居民灾后情感恢复中身体实践、展演过程与表征建构。研究发现:(1)情感唤醒驱动下,个体受灾居民身体实践实现家的物质空间重塑与身体、物品归置,促成灾后情感初次恢复,推动家的情感复苏;(2)受灾家庭通过日常生活与生计恢复实践消解灾后家的情感脱节与不适,促成家的情感空间重建,延续家的情感意义,强化情感恢复水平;(3)民族节庆仪式中社区集体参与氛围的营造构建个体、群体互动空间,实现受灾居民群体归属需要的满足,节庆仪式的文化性得以突显,并于维系受灾居民文化身份稳定中生成文化身份认同,推动社区社会关系重构。研究在串联个体、家庭、社区尺度上构建出“情感唤醒—身体展演与实践—表征建构”恢复机制,实现由非表征到表征转化的实证探索,可为民族社区灾后情感恢复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京侗寨 情感恢复 非表征实践 表征建构 互动
原文传递
非表征理论的源流、面向与进路
17
作者 文湘龙 胡翼青 《传媒观察》 2023年第11期39-46,共8页
近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均对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的“表征”产生了质疑,提出了“非表征”的理论取向,这与传播学前沿的物质性研究相交汇。本文尝试对非表征理论进行溯源,讨论其地理学、现象学哲学和人类学的源流以及它们的交集。此外,文... 近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均对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的“表征”产生了质疑,提出了“非表征”的理论取向,这与传播学前沿的物质性研究相交汇。本文尝试对非表征理论进行溯源,讨论其地理学、现象学哲学和人类学的源流以及它们的交集。此外,文章总结了非表征理论的方法论,并尝试探微不同取向的非表征理论对“行动”、“地方”与“关系”等关键概念的征用方式,以期廓清非表征可能的理论与实践进路。高度跨学科和现实化导向的非表征理论给传播学带来了更多的想象力,对于理解媒介在传播过程之外的社会意义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表征理论 表征 奈格里·斯里夫特 媒介中心
原文传递
“表征/非表征”视域下乡村影像的文化实践探析——基于“丁真现象”的田野考察
18
作者 李林容 张靖雯 《上海文化》 2023年第2期85-93,共9页
在乡村振兴被写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乡村影像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已然改写。本文在表征(权力/文化)和非表征(实践/身体)的双重理论指引下,通过爬梳影像中的乡村,探析其表征与功能演进,并依托于对“丁真现象”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考... 在乡村振兴被写入国家发展战略的今天,乡村影像之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已然改写。本文在表征(权力/文化)和非表征(实践/身体)的双重理论指引下,通过爬梳影像中的乡村,探析其表征与功能演进,并依托于对“丁真现象”的实地调研与深度访谈,考察乡村中的影像实践,以追问乡村影像的非表征、实践逻辑与现实意涵等问题,探索在理论融合视角下的乡村影像的诸多文化问题,为乡村影像更好地助力乡村发展提供个案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非表征 乡村影像 乡村传播 丁真现象
原文传递
纳米FeSe_(2)正极材料制备与镁电池中性能表征
19
作者 王利诚 徐昊 +1 位作者 李钊 邹建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5-731,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升高,在循环48次后获得最大放电比容量628 mAh/g,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00次循环后仍保持581 mAh/g的放电比容量。非原位TEM、XPS和同步辐射软X射线吸收谱分析表明,FeSe_(2)正极在循环过程中,铜集流体会参与正极电化学反应并形成含铜化合物,在正极材料中形成导电通路,这有利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因此,FeSe_(2)纳米颗粒充分参与正极转化反应,并展现出高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为镁电池中的集流体和硒族化合物的匹配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FeSe_(2) 铜集流体 原位表征
下载PDF
新文化地理学中的非表征与再物质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20
作者 王敏 江荣灏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文化地理学以往对表征和话语的过度重视,引起了部分学者对"非表征"和"再物质化"的思考,呼吁关注日常生活中即时的、动态和无法被表征捕捉的实践和情绪,并重视物质实体的展演性、流动性、情绪塑造和符号交换的意义,... 文化地理学以往对表征和话语的过度重视,引起了部分学者对"非表征"和"再物质化"的思考,呼吁关注日常生活中即时的、动态和无法被表征捕捉的实践和情绪,并重视物质实体的展演性、流动性、情绪塑造和符号交换的意义,引发和促进了新文化地理学对于情感、身体、实践、展演和日常生活等议题的关注。论文对"非表征"和"再物质化"的概念和核心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身份、认同及空间的构建""情感与空间氛围""身体与展演及意义"以及"权力与网络"4个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国内文化地理学对感知的、即时的和物质性的空间要素进行关注,并对新文化地理研究方法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表征 再物质化 新文化地理学 对话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