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视觉细胞光信号转导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角建瓴 刘承宜 +1 位作者 李艳玲 刘颂豪 《广州医药》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非视觉细胞光信号转导 应用 医学
下载PDF
布格替尼致罕见光敏性皮疹并发视觉障碍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慧 沈珠 +3 位作者 陶宏 潘杰 毛娇娇 曹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40-1242,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身高155 cm,体质量49 kg。2017年因咳嗽入院,CT检查发现肺占位伴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活检病理示:浸润性肺腺癌,基因检测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突变,诊断:肺恶性肿瘤(T_(X)N_(X)M_... 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身高155 cm,体质量49 kg。2017年因咳嗽入院,CT检查发现肺占位伴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活检病理示:浸润性肺腺癌,基因检测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突变,诊断:肺恶性肿瘤(T_(X)N_(X)M_(1)Ⅳ期)伴骨和淋巴结转移。2017年8月医嘱予克唑替尼250 mg,bid,靶向治疗,定期复查,病情稳定。2020年12月出现头晕,复查头颅CT提示脑转移,于外院行伽马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替尼 ALK抑制剂 细胞肺癌 敏性皮疹 视觉障碍
下载PDF
非成像视觉的光信号转导与环路结构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欢 马玉乾 +4 位作者 安楷 胡佳希 才源 鲍进 薛天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7,共9页
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响应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而感光是多数生物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生命体为此特化出了复杂的感光机制,不仅用于形成图像视觉,也帮助生物根据光环境调节相应的生理功能,如瞳孔光反射和生物节律的光授时.这些感光功能统称... 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响应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而感光是多数生物最重要的感知觉之一.生命体为此特化出了复杂的感光机制,不仅用于形成图像视觉,也帮助生物根据光环境调节相应的生理功能,如瞳孔光反射和生物节律的光授时.这些感光功能统称为非成像视觉功能,主要由一类新近发现的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所介导.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别于传统的视锥视杆细胞,自发现以来,逐渐积累的研究证实了这类神经元投射到丰富的皮层下结构,并参与包括睡眠节律和情绪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旨在回顾有关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光信号转导与皮层下环路的重要发现和最新进展,并针对领域的趋势和待解决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视觉 自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信号转导 脑环路 神经生理
原文传递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凌颖 毕爱玲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8-1652,共5页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是近20a来新发现的一类感光细胞。它们通过视色素黑视蛋白发挥感光功能,并将光信号传递至非成像功能脑区如视交叉上核(SCN)、橄榄前盖核(OPN)以控制昼夜节律光夹带和瞳孔对光反射;还有少部分信号投射...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是近20a来新发现的一类感光细胞。它们通过视色素黑视蛋白发挥感光功能,并将光信号传递至非成像功能脑区如视交叉上核(SCN)、橄榄前盖核(OPN)以控制昼夜节律光夹带和瞳孔对光反射;还有少部分信号投射至大脑成像区域如背外侧膝状核(dLGN)和上丘(SC)参与成像视觉。目前已发现6种ipRGC亚型(M1~M6),每种亚型都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这些细胞除了接收来自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信号输入,也在视网膜内部通过化学突触和电突触调节视网膜内信号转导,在视觉信号传递和视觉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ipRGC与多种眼科及全身性疾病存在重要联系。由此可见这是一类复杂且重要的细胞类型,本文从ipRGC的发现、一般生理特性、信号转导和与疾病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黑视蛋白 昼夜节律 成像视觉功能
下载PDF
照明环境、计量和非视觉响应
5
作者 吕克·施兰根 卢克·普莱斯 +5 位作者 徐俊丽(译) 郝慧羽(译) 童蝶宏(译) 郝洛西(校) 孔祥振(校) 汪统岳(校) 《照明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1-17,共17页
国际标准CIE S 026:2018为时间生物学领域的照明专业人员和现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表征非视觉光感受与响应方面的光照量。该标准定义了五种光谱灵敏度函数,以描述光辐射刺激五种α响应视网膜光感受器的能力,这些光感受器通过内在... 国际标准CIE S 026:2018为时间生物学领域的照明专业人员和现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表征非视觉光感受与响应方面的光照量。该标准定义了五种光谱灵敏度函数,以描述光辐射刺激五种α响应视网膜光感受器的能力,这些光感受器通过内在光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对人类产生非视觉效应。CIE最近还发布了一个开放获取的α响应工具箱,基于测量(用户自定义)的光谱或工具箱中内置的标准照明体(A、D65、E、FL11、LED-B3),计算光度量、辐射度量和光子系统中α响应计量的数量和比率。基于视黑素蛋白的ipRGCs光感受已被广泛证明可以解释非视觉响应的光谱敏感性,包括改变夜间睡眠的时间、褪黑素分泌和调节稳态瞳孔直径。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感光色素视黑素蛋白也在视觉响应中发挥作用,并且基于视黑素蛋白的光感受可能对亮度感知和空间视觉方面有重要影响。虽然在非视觉效应方面,关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与ipRGCs如何交互的认识不断发展,最近CIE的一份关于应用“在合适的时间推荐合适的光照”的立场声明中使用了视黑素响应日光(D65)等效照度来指导调节非视觉响应。关于这种方法的详细说明,可以通过第二届昼夜节律和神经生理光度学国际研讨会(曼彻斯特,2019年8月)的同行评审出版物了解*。CIE S 026新的α响应计量方法实现了可追踪测量,并对个人光照量、光干预和照明设计进行了正式的量化规范。通过使用这个工具箱,将这种计量方法应用于日常光源,包括动态变化的日光、LED照明光源以及智能手机屏幕等。这些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视黑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光照,以更好地支持人类健康与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黑素蛋白 内在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 昼夜节律 褪黑素 视觉感知 成像效应 睡眠
下载PDF
光的非视觉效应在感光细胞和大脑间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昕悦 吴胜男 顾瑛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84-290,共7页
光在调节大多数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可产生视觉及非视觉效应。视觉效应是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外界变化的信息通过视网膜的感光成像作用经由视觉传导通路最终传导到视皮层,获取物体的空间和颜色特征。非视觉效应... 光在调节大多数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方面起着核心作用,可产生视觉及非视觉效应。视觉效应是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外界变化的信息通过视网膜的感光成像作用经由视觉传导通路最终传导到视皮层,获取物体的空间和颜色特征。非视觉效应主要表现为参与瞳孔对光反应、调节睡眠或活动时的神经内分泌以及调控昼夜节律,使机体的生理和行为与外界光环境保持协调。本文针对光的非视觉效应在感光细胞和相关投射脑区间的信息传递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效应 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