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0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规范: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
1
作者 亓华 刘安祺 陈振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3期66-81,共16页
研究首次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测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把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细分为体态语、副语言、服饰仪表语、工具语、空间语和时间语6大类,一级指标共27个,二级指标共为86个,这6类86个指标承载着29种功能... 研究首次构建了《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测量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把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细分为体态语、副语言、服饰仪表语、工具语、空间语和时间语6大类,一级指标共27个,二级指标共为86个,这6类86个指标承载着29种功能,并配套独立的6个观测量表及使用说明。文章整合十多年的研究成果,分别总结列举了课堂体态语和副语言行为个案量化指标的研究范例,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体态语行为群体量化指标的比较研究范例,以及三组不同国别留学生对教师服饰仪表语的研究范例,为全面分析国际中文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提供了科学规范、便捷实用的研究工具和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师 非言语行为 规范 指标体系 量化分析
下载PDF
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中的性别差异及刻板印象
2
作者 蒋重清 龙彦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
刻板印象在性别认知和社会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孔和语言通道,关于声音通道的研究较少。因此,为探究刻板印象对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非言语情绪声音库作为实验材料,招募被试完成性别偏向迫选... 刻板印象在性别认知和社会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孔和语言通道,关于声音通道的研究较少。因此,为探究刻板印象对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非言语情绪声音库作为实验材料,招募被试完成性别偏向迫选任务和符合度7点评分任务,并以性别偏向击中率为因变量,以声音情绪类型、声音性别和听者性别为自变量进行了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声音能有效地传递发声者的性别信息,同时也受到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显著影响。具体而言,人们更倾向于将愤怒声音与男性化相联系,而将恐惧、悲伤声音与女性化相联系,这种刻板印象在男性听者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 非言语情绪声音知觉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小班师幼互动中教师非言语语使用现状研究
3
作者 师梦娇 《艺术科技》 2024年第9期220-222,234,共4页
目的:了解小班幼儿教师采用非言语语和幼儿进行互动的质量和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小班幼儿教师使用非言语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更有效地进行师幼互动,顺利开展相应活动,助力幼儿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目的:了解小班幼儿教师采用非言语语和幼儿进行互动的质量和现状,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小班幼儿教师使用非言语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促进更有效地进行师幼互动,顺利开展相应活动,助力幼儿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方法:为了探究相关问题,文章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开展研究,观察小班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采用非言语语与幼儿互动的情况,了解小班幼儿教师使用非言语语的现状。结果:小班幼儿教师使用非言语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教师对非言语语的认识不足;二是教师缺少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缺少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具体表现为,教师使用的非言语语种类单一、具有性别和远近距离的偏好等情况。小班幼儿教师使用非言语语进行师幼互动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趋于简单化、表面化和随意化。结论:分析观察内容和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四个影响小班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使用非言语语的因素:一是非言语语的相关素养;二是教师自身的工作量;三是幼儿园的培训力度;四是社会认知的不同。并提出四个解决措施:一是教师应提高对非言语语的认识水平;二是教师应促进平等师幼关系的建立;三是教师应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四是教师应创造性地提供各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 师幼互动 现状
下载PDF
中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非言语理答行为的调查研究——以A市X幼儿园为例
4
作者 张心怡 《教育进展》 2024年第5期777-783,共7页
理答是一种别样的师幼互动,积极有效的理答既能表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又能够拉近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A市X幼儿园中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非言语互动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对非言语理答行为... 理答是一种别样的师幼互动,积极有效的理答既能表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又能够拉近师幼之间的心理距离。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对A市X幼儿园中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非言语互动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对非言语理答行为的认识停留于表面;教师的理答刻意追求预设的活动目标;教师理答的对象固定且单一,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教师给予幼儿的候答时间较短;教师在活动中普遍采用终止性理答方式。因此提出:幼儿园为教师创造条件,加深教师对非言语理答的认识;加强自身学习,缩小理念认识与实际做法之间的差距;教师要兼顾言语与非言语理答,发挥非言语理答的作用;有效利用非言语理答,传达教师的心理期望;教师应具备理答的公平意识,兼顾全体幼儿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教学活动 理答 非言语理答行为
下载PDF
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中央执行系统缺陷
5
作者 史都苑 张红霞 +2 位作者 肖泽梅 胡春秀 付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36-842,共7页
目的:考察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中央执行系统是否存在缺陷。方法:通过数字转换任务、数值-大小Stroop任务和字母活动记忆任务分别对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中央执行系统的3个子功能(转换、抑制、刷新)进行测量。结果:非言语... 目的:考察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的中央执行系统是否存在缺陷。方法:通过数字转换任务、数值-大小Stroop任务和字母活动记忆任务分别对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中央执行系统的3个子功能(转换、抑制、刷新)进行测量。结果: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在数字转换任务(t_(30)=4.11,P<0.001)、数值-大小Stroop任务(t_(30)=2.87,P<0.01)和字母活动记忆任务(t_(30)=3.93,P<0.001)中的正确率都显著低于典型发展儿童,其中,在数字转换任务上的缺陷效应量(Cohens’d=1.47)最大。结论: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在中央执行系统的三类子功能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其中转换功能是其核心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学习障碍儿童 中央执行系统 转换功能 抑制功能 刷新功能
下载PDF
高校健美操实践课非言语性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爱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
随着健美操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生艺术感染力、表现力的不断提升,非言语性教学影响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表现力和团队配合力方面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重。该文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非言语性教学手段的使用成效... 随着健美操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生艺术感染力、表现力的不断提升,非言语性教学影响在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表现力和团队配合力方面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更重。该文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非言语性教学手段的使用成效和课堂表现方面,探索非言语性教学在健美操教学中的特色教学应用模式,并拟从非言语性教学手段的构建、教学实施和教学组织3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教学整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践课 健美操 非言语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非言语工作记忆在朝汉单双语儿童句法加工中的作用
7
作者 秦红芳 严秀英 申悦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0,共7页
汉—朝、朝—汉分属于深度和中度语言接触类型,但两种语言的透明相似度较低。为明晰朝汉双语者的句法加工认知技能和句法判断的关系,本文主要考察非言语工作记忆在朝—汉单双语者句法加工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朝汉双语者存在双语加工优势... 汉—朝、朝—汉分属于深度和中度语言接触类型,但两种语言的透明相似度较低。为明晰朝汉双语者的句法加工认知技能和句法判断的关系,本文主要考察非言语工作记忆在朝—汉单双语者句法加工中的影响。结果表明,朝汉双语者存在双语加工优势,其在语法判断任务中的表现好于单语者;非言语工作记忆在双语者和句法加工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加工 非言语工作记忆 朝汉单双语者 双语优势
下载PDF
高校健美操非言语教学体系构建与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8
作者 李爱霞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学生艺术感染力、表现力和创编能力的欠缺是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面临的主要教学瓶颈。而非言语性教学手段在教学管理、知识传授和学生艺术感知与表达能力习得过程教育中,较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高效管理、及时肯定激励和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参... 学生艺术感染力、表现力和创编能力的欠缺是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面临的主要教学瓶颈。而非言语性教学手段在教学管理、知识传授和学生艺术感知与表达能力习得过程教育中,较传统教育手段具有高效管理、及时肯定激励和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多重功效。因此,该文着力从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实施策略三大方面探索非言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实施策略,以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学在教学管理、知识传输、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转化和构建学生群体艺术感染力、表现力等方面的教育成效,改善当前健美操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健美操 非言语教学体系 教学实施 策略
下载PDF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 被引量:11
9
作者 谭晓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51,共6页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谭晓玉华东师大教育系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 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谭晓玉华东师大教育系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课堂就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交流 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信息 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 文化个性 基本特征 交际过程 言语符号 行为表现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社会性别定型分析——以问候类礼节身势为例
10
作者 刘星 周民权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82-89,共8页
非言语交际符号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工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以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为语料来源,探讨“握手”“鞠躬”等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同时辅以适量的俄语、汉语对比研... 非言语交际符号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工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以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为语料来源,探讨“握手”“鞠躬”等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同时辅以适量的俄语、汉语对比研究,以期给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拓宽非言语交际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符号 问候类礼节身势 社会性别定型 多媒体俄语语料库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生学术英语口语非言语特征研究——基于多模态视角
11
作者 臧悦 刘芹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自建多模态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运用多模态互动分析方法,对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学术英语口语中的非言语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非言语模态结构配置、模态特征和模态协同。结果显示:目光交流和声调为高强度模态,与主模态为补缺关系;手势... 基于自建多模态学术英语口语语料库,运用多模态互动分析方法,对中国理工科大学生学术英语口语中的非言语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非言语模态结构配置、模态特征和模态协同。结果显示:目光交流和声调为高强度模态,与主模态为补缺关系;手势、面部表情、身体移动和头部活动为次要模态,其中手势与主模态成强化关系,其他模态与主模态成交叠关系。学生在学术英语口语表达中倾向于运用目光交流和声调变换构成非言语交际,也有意识使用手势强化表达内容,但存在语气平淡、表情不自然、身体僵硬、缺乏情感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学术英语口语 理工科大学生 非言语特征
下载PDF
助人者的非言语行为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红霞 《校园心理》 2012年第4期263-264,共2页
非言语信息主要涉及的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1],因此非言语沟通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言语沟通的作用,而且许多属于心理层面的丰富内涵是言语信息难以表达的,往往是通过非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对于来访者,助人者的非言语行为在心理咨... 非言语信息主要涉及的是潜意识层面的东西^[1],因此非言语沟通的作用有时甚至会超过言语沟通的作用,而且许多属于心理层面的丰富内涵是言语信息难以表达的,往往是通过非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对于来访者,助人者的非言语行为在心理咨询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咨询中助人者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直接影响着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心理咨询 非言语信息 非言语沟通 潜意识 来访者
下载PDF
非言语交流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3
作者 石成舫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3-25,共3页
非言语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和语言信息一样,非言语信息在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行为科学家们认为非言语交流的能力是我们与身俱来的,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所以,了解和运用非言语交流对我们... 非言语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和语言信息一样,非言语信息在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行为科学家们认为非言语交流的能力是我们与身俱来的,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所以,了解和运用非言语交流对我们改进交流水平,获得更正确可靠的信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作为面对面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也离不开非言语交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注重和利用非言语交流必然会对教学的过程与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交流 非言语信息 英语教学 教师 面部表情 非言语行为 教学过程 行为科学家 形体动作 反馈信息
下载PDF
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非言语行为研究
14
作者 党德强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7-31,共5页
在现代司法理性主义下,刑事案件的证据要求尽可能客观、具体,同时还要求以可描述性为其本质特征,最终实现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应有价值。但在刑事办案和侦查讯问实践中,语言表述其实仅仅是证据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非言语因素也是一种不可... 在现代司法理性主义下,刑事案件的证据要求尽可能客观、具体,同时还要求以可描述性为其本质特征,最终实现其在刑事诉讼中的应有价值。但在刑事办案和侦查讯问实践中,语言表述其实仅仅是证据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非言语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刑事司法习惯性对非言语因素及犯罪嫌疑人外在情态的漠视,在刑事案件侦查中获取口供的传统证据模式往往忽视非言语因素的价值,不利于对案件事实真相的挖掘。侦查讯问中,应该充分认识犯罪嫌疑人非言语行为的重要价值,客观全面捕捉讯问中的非言语因素,并对其做出准确解读和研判,才能提高侦查讯问效果,实现高质量办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侦查 犯罪嫌疑人 非言语行为 讯问笔录
下载PDF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诊断标准研究综述
15
作者 穆妮热•买买提艾力 《教育进展》 2023年第6期3418-3422,共5页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一直被认为是学习障碍的一种亚型,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本文简单梳理了关于非言语型学习障碍的诊断标准相关研究,并总结出了目前的研究空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 诊断标准 视–空间加工障碍
下载PDF
探究中职心理课堂师生非言语沟通技巧
16
作者 汤苏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文章从教师角度探究师生沟通障碍的原因,以心理课为例探讨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通过巧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副语言和视觉符号、非暴力沟通技巧和“纸”上谈心,以及四种基本教学方法即呈现方法、实践方法、发现方法和强化方法,结合自我激励... 文章从教师角度探究师生沟通障碍的原因,以心理课为例探讨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通过巧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如副语言和视觉符号、非暴力沟通技巧和“纸”上谈心,以及四种基本教学方法即呈现方法、实践方法、发现方法和强化方法,结合自我激励法激发学生自我内驱力,合理化认知法培育认知风格,沉浸式体验教学能动建构刺激—反应学习模式,实现课堂上的有效沟通、师生间沟通的深度融合,达成教育教学效果,以期对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者以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心理课堂 师生沟通 非言语沟通
下载PDF
口语传播中的非言语传播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晓晖 韩雪峰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5,共3页
口语传播是指通过"说话"来制造意义的过程。在口语传播过程中,人们还不断地进行着非言语传播。非言传播在口语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口语传播 非言语传播 非言语行为
下载PDF
非言语交际与教师“威望”的树立
18
作者 任梦雨 《海外英语》 2023年第11期76-78,共3页
现代演讲学认为,演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对演讲者的总体印象,或者演讲者在听众心目中的“威望”(credibility)。文章基于当代著名演讲学家卢卡斯(Lucas)和亨特(Hunt)的观点,一方面论述教师这种特殊类型演讲者的授课效果与教... 现代演讲学认为,演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对演讲者的总体印象,或者演讲者在听众心目中的“威望”(credibility)。文章基于当代著名演讲学家卢卡斯(Lucas)和亨特(Hunt)的观点,一方面论述教师这种特殊类型演讲者的授课效果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之间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阐述非言语交际对于树立教师“威望”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 非言语交际 教师“威望”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言语行为运用分析
19
作者 杨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在当代社会,素质教育是普遍的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声的言语行为是发挥主要教学作用的,然而,非言语行为对于数学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当前数学学科非言语行为教学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一类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因此,本... 在当代社会,素质教育是普遍的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声的言语行为是发挥主要教学作用的,然而,非言语行为对于数学教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当前数学学科非言语行为教学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一类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以期望对小学数学教师在今后的非言语行为教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非言语行为 课堂教学
下载PDF
非言语沟通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许晓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164-169,共6页
非言语沟通在人们信息传递过程中并非处于辅助性或支持性的地位,而是与语言沟通一起成为人际沟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十年间,对非言语沟通的研究大致上是从行为角度、语用学角度、神经生物学角度等三个方向上进行的。非语言沟... 非言语沟通在人们信息传递过程中并非处于辅助性或支持性的地位,而是与语言沟通一起成为人际沟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十年间,对非言语沟通的研究大致上是从行为角度、语用学角度、神经生物学角度等三个方向上进行的。非语言沟通的信息传递渠道通常被认为是无声与有声的非语言符号所构成。对他人的非语言行为的精确性加工是与更多有意义的支持性的人际互动相关的。神经科学上的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生理角度研究非言语沟通缺陷的途径。非言语沟通的已有研究结论,将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良性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并且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开拓了多种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 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信号 沟通缺陷 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