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诗化戕害新诗的生命
1
作者
陆耀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阶级斗争
中国现代新诗
“革命文学”
非诗化倾向
宣传品
历史贡献
中国新诗
文学品格
郭沫若
“拉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年中国》与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确立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学祖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诗歌,弃置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切审美原则,使得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的新诗理论先天性缺养。《少年中国》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基础上,不但找到了胡适理论模式的缺陷及其症结所在,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胡适理论模式的理论设想。...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诗歌,弃置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切审美原则,使得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的新诗理论先天性缺养。《少年中国》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基础上,不但找到了胡适理论模式的缺陷及其症结所在,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胡适理论模式的理论设想。《少年中国》对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开拓与确立,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统
非诗化倾向
审美形式观念
格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罗诗派诗歌创作得失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龙泉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3-80,共8页
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形成,普罗诗派则体现了这一运动的主要趋向。普罗诗派的主要诗歌形态——政治抒情诗,侧重严酷现实斗争生活的反映和无产阶级革命情绪的呼唤与鼓荡。普罗诗...
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形成,普罗诗派则体现了这一运动的主要趋向。普罗诗派的主要诗歌形态——政治抒情诗,侧重严酷现实斗争生活的反映和无产阶级革命情绪的呼唤与鼓荡。普罗诗派的唯宣传的诗歌观念,使其诗美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作为一种复杂的诗歌历史现象,普罗诗派的成败得失,正面效应与负面影响都明显地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诗派
政治抒情诗
非诗化倾向
历史因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诗化:诗歌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
4
作者
姚尧
《诗刊》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46,共1页
黄辛力认为,非诗化倾向是当今诗歌沉寂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当今不少诗歌作品偏离了诗的本质,过多的非诗因素充斥诗体内部,造成诗体的膨胀、变形。诗人在玩弄技巧、玩弄形式的同时,也产生了形式与内容,语言与思堆,诗人与读者的断...
黄辛力认为,非诗化倾向是当今诗歌沉寂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当今不少诗歌作品偏离了诗的本质,过多的非诗因素充斥诗体内部,造成诗体的膨胀、变形。诗人在玩弄技巧、玩弄形式的同时,也产生了形式与内容,语言与思堆,诗人与读者的断裂或疏离。这种非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1)语言诗性的严重颠覆。……中国的诗歌素来注重语言的含蓄、精练和音乐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诗化倾向
诗歌作品
形式与内容
主要表现
读者
语言诗性
汉语言
诗体
音乐感
本质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回顾与前瞻
5
作者
陈敢
林莹秋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
新诗几乎可以说是20世纪的同龄人,它是在20世纪初经过一场诗体和诗学的革命而蜕变诞生的。自由体新诗和现代格律诗,是“新诗的两条腿”: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反传统的产物,现代格律诗是对自由体新诗散漫无依的非诗化...
新诗几乎可以说是20世纪的同龄人,它是在20世纪初经过一场诗体和诗学的革命而蜕变诞生的。自由体新诗和现代格律诗,是“新诗的两条腿”: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反传统的产物,现代格律诗是对自由体新诗散漫无依的非诗化倾向的纠偏和反思,因而较之自由体新诗显得更加冷静和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格律诗
回顾与前瞻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
非诗化倾向
自由体
新诗
同龄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联结点──论“五四”白话新诗的艰难突围
6
作者
龙泉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0-36,共7页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白话新诗
非诗化倾向
文言文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非诗化戕害新诗的生命
1
作者
陆耀东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阶级斗争
中国现代新诗
“革命文学”
非诗化倾向
宣传品
历史贡献
中国新诗
文学品格
郭沫若
“拉普”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年中国》与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确立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学祖
机构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2,共4页
文摘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诗歌,弃置中国传统诗歌的一切审美原则,使得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的新诗理论先天性缺养。《少年中国》在重新审视传统的基础上,不但找到了胡适理论模式的缺陷及其症结所在,而且提出了一系列纠正胡适理论模式的理论设想。《少年中国》对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开拓与确立,功不可没。
关键词
诗歌传统
非诗化倾向
审美形式观念
格律
Keywords
pretry traditions
non-poetry tendency
concept of aesthetic form
metrical pattern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罗诗派诗歌创作得失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龙泉明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4期73-80,共8页
文摘
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运动的形成,普罗诗派则体现了这一运动的主要趋向。普罗诗派的主要诗歌形态——政治抒情诗,侧重严酷现实斗争生活的反映和无产阶级革命情绪的呼唤与鼓荡。普罗诗派的唯宣传的诗歌观念,使其诗美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作为一种复杂的诗歌历史现象,普罗诗派的成败得失,正面效应与负面影响都明显地存在着。
关键词
普罗诗派
政治抒情诗
非诗化倾向
历史因由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诗化:诗歌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
4
作者
姚尧
出处
《诗刊》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46,共1页
文摘
黄辛力认为,非诗化倾向是当今诗歌沉寂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当今不少诗歌作品偏离了诗的本质,过多的非诗因素充斥诗体内部,造成诗体的膨胀、变形。诗人在玩弄技巧、玩弄形式的同时,也产生了形式与内容,语言与思堆,诗人与读者的断裂或疏离。这种非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1)语言诗性的严重颠覆。……中国的诗歌素来注重语言的含蓄、精练和音乐感。
关键词
非诗化倾向
诗歌作品
形式与内容
主要表现
读者
语言诗性
汉语言
诗体
音乐感
本质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回顾与前瞻
5
作者
陈敢
林莹秋
出处
《中外诗歌研究》
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
文摘
新诗几乎可以说是20世纪的同龄人,它是在20世纪初经过一场诗体和诗学的革命而蜕变诞生的。自由体新诗和现代格律诗,是“新诗的两条腿”: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反传统的产物,现代格律诗是对自由体新诗散漫无依的非诗化倾向的纠偏和反思,因而较之自由体新诗显得更加冷静和客观。
关键词
现代格律诗
回顾与前瞻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
非诗化倾向
自由体
新诗
同龄人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联结点──论“五四”白话新诗的艰难突围
6
作者
龙泉明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0-36,共7页
关键词
五四运动
白话新诗
非诗化倾向
文言文
文学研究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诗化戕害新诗的生命
陆耀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少年中国》与中国新诗审美形式观念的确立
陈学祖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普罗诗派诗歌创作得失论
龙泉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诗化:诗歌疏离读者的一大症结
姚尧
《诗刊》
北大核心
1998
0
原文传递
5
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回顾与前瞻
陈敢
林莹秋
《中外诗歌研究》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联结点──论“五四”白话新诗的艰难突围
龙泉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