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转型与区域均衡发展——基于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异质性分析
1
作者 余紫瑛 《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11-18,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低碳转型对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探索低碳转型对区域均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中国低碳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正,但短期内低碳转型抑制区域经济发展,长期来看有...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低碳转型对资源型和非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探索低碳转型对区域均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中国低碳转型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正,但短期内低碳转型抑制区域经济发展,长期来看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低碳转型的短期“痛苦”值得;低碳转型可有效增加资源型城市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诅咒”;非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短期内显著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但随着时间推移,促进效应不断减弱。因此,应加强政府对初期的“减痛”的引导,资源型城市加快能源转型获得“发展祝福”,非资源型城市在充分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建设省际间新型能源流通工程,助推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 经济增长 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三生空间的演变与区域差异——基于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的对比 被引量:55
2
作者 李江苏 孙威 余建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85-2299,共15页
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脆弱性较典型的国土空间范围,流域内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差异大,研究两者三生空间的演变与区域差异,对认知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很重要。在三生空间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泰尔指数,测... 黄河流域是中国生态脆弱性较典型的国土空间范围,流域内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差异大,研究两者三生空间的演变与区域差异,对认知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很重要。在三生空间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泰尔指数,测度了流域内两类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均变化较大,生活空间上升显著,资源型城市生态空间被生活、生产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非资源型城市生产空间被生活、生态空间挤压的时段更长。(2)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具有空间聚集特征,三生空间的高密度区和低密度区较稳定。(3)对于影响两类城市三生空间区域差异的要素(经济和人口)而言,经济发展更易扰动三生空间变化。在经济和人口要素的影响下,非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较大,而资源型城市的区域差异较小,其可能的原因与非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多样而资源型城市相对单一有关。黄河流域所有城市三生空间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两类城市内部。资源型城市生产、生态空间的区域差异,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生活空间的区域差异,对黄河流域所有城市三生空间的区域差异产生主要影响。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管控与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三生空间 区域差异 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非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妍 王士君 梅林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08-820,共13页
引用环境规制、资源依赖等属性指标,通过多元回归等方法比较2000—2017年东北地区非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均呈现阶段性提升,2017年... 引用环境规制、资源依赖等属性指标,通过多元回归等方法比较2000—2017年东北地区非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差异,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均呈现阶段性提升,2017年非资源型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效果已无明显差距。②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发展较非资源型城市相对滞后,平均水平偏低,高水平的城市个数少且固定,与非资源型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尽相同。③环境规制与所有制结构能够促进东北地区产业转型,而地区经济发展、资源依赖,对外开放分别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技术进步、资本投资等因素作用与城市类型、产业转型维度有关。基于研究结果,今后可考虑依据影响要素的作用差异制定和构建东北地区产业转型的分类措施和外部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非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西北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对策探析——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4
作者 张小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
甘肃省天水市作为西北内陆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既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又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应结合市情,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全盘考虑,从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体对策可划分为六大体系,具体对策可划分为... 甘肃省天水市作为西北内陆非资源型中等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既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又有一定的制约因素。应结合市情,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上全盘考虑,从总体对策和具体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体对策可划分为六大体系,具体对策可划分为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四个层面,从而构建出一个由宏观的总体对策和微观的具体对策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系统的对策体系,促进天水市循环经济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资源型中等城市 天水 循环经济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
5
作者 王韶华 李璐 张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6,共19页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尚未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维度来看,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数字技术应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分位点位置的上升,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特征,使京津冀地区存在数字鸿沟的风险。此外,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跨过门槛值时,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增强;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投资拉动和金融发展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市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在其影响中起到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结构升级 京津冀 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 金融发展效率
下载PDF
基于VAR的废铜进口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以台州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泓成 《资源与产业》 2017年第6期30-36,共7页
基于C-D生产理论,文章运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对台州市2000—2013年共14年的废铜进口总值和阀门出口总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台州市废铜进口不仅是阀门出口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对阀门出口的影响具有... 基于C-D生产理论,文章运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法,对台州市2000—2013年共14年的废铜进口总值和阀门出口总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台州市废铜进口不仅是阀门出口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对阀门出口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衰退性。台州市要发展绿色可持续经济,需要维持废铜进口量来满足本地制造业对金属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资源型城市 再生金属产业 VAR模型
下载PDF
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萌 谢宇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6期154-154,共1页
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城市出口结构的升级,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下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城市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和城市创新水平提升是城市... 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开通对中国城市出口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表明,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城市出口结构的升级,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下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城市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和城市创新水平提升是城市开通中欧班列促进出口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中欧班列开通的影响效应存在非均衡性特征,西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节点城市更易享有政策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模型 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出口 政策红利 中欧班列 影响效应 非资源型城市
原文传递
资源依赖视角下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范瑞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8-321,共14页
【目的】旨在引导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通过合理布局金融资源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以2007—2019年中国153个非资源型城市和113个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资源依赖视角下金融集聚对... 【目的】旨在引导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通过合理布局金融资源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以2007—2019年中国153个非资源型城市和113个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资源依赖视角下金融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结果】(1)整体来看,在非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在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2)构建以金融集聚为门槛的面板门槛模型时,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金融集聚区间为[0.000,0.475],在资源型城市中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金融集聚区间为[0.000, 0.385]和[0.475,+∞]。(3)构建以资源依赖为门槛的面板门槛模型时,在非资源型城市中,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资源型城市中,当资源依赖程度大于0.018时,金融集聚将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4)在成长型、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只有在再生型资源型城市中,金融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结论】地方政府在合理规划金融资源集聚的过程中,应兼顾地区资源依赖程度进一步因地施策,为推动非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 资源依赖 金融集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门槛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