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6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超声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对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祝芹 徐小慧 邓琦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非超声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PICC置管,观察组行非超声引导下... 目的探讨非超声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传统PICC置管,观察组行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两组一次PICC置管成功率,记录两组穿刺点出血、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4%,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38%、4.76%、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1.86±0.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可提高一次PICC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 非超声下 一次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频率和功率可调非接触供电超声电源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建新 董博博 +4 位作者 刘礼平 林彬 房丰洲 朱学明 杨兰旗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3,共10页
为解决接触式供电中漏电、磨损、电能传输不良以及超声电源在加工中谐振频率漂移、跟踪速度慢、输出功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以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设计了一种频率和功率可调的非接触供电超声电源。根据采样反馈电路采集的电压电流... 为解决接触式供电中漏电、磨损、电能传输不良以及超声电源在加工中谐振频率漂移、跟踪速度慢、输出功率不稳定等问题,文章以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系统,设计了一种频率和功率可调的非接触供电超声电源。根据采样反馈电路采集的电压电流相位差和有效值信号,采用锁相环和模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频率进行跟踪,并用传统PI控制法控制输出功率。在Matlab软件中搭建电源仿真模型,利用附加电阻、附加电感和附加电容模拟加工过程中负载参数的突变,对有频率调节和功率控制子系统以及没有子系统的电源模型分别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源输出功率稳定在248 W。当负载参数发生改变时,电源的谐振频率发生漂移,经过频率自动跟踪子系统的调节后,电源在0.01 s后重新回到谐振状态。此控制算法实现了频率快速跟踪和功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供电超声波电源 负载参数 频率快速跟踪 功率控制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强 赵延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研究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研究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的眼部指标、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眼部指标视力水平(0.46±0.11)优于对照组(0.32±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56,P<0.05)。研究组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100.00%)明显高于参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17,P<0.05)。研究组硬核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参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恢复眼部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 硬核白内障患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用于非接触超声洁牙的压电换能器设计
4
作者 任滢 秦智 +3 位作者 袁宝 李成皓 周静 沈杰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85,391,共6页
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超声洁牙装置。通过12个超声变幅单元并联组合成牙套式阵列结构,突破了口腔有限空间内对换能器声发射能力的限制。采用声-结构耦合有限元模拟和回归分析,在300~400 kHz工作频段优选PZT-5H为压电相,优化了透声层内... 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超声洁牙装置。通过12个超声变幅单元并联组合成牙套式阵列结构,突破了口腔有限空间内对换能器声发射能力的限制。采用声-结构耦合有限元模拟和回归分析,在300~400 kHz工作频段优选PZT-5H为压电相,优化了透声层内空心圆锥形变幅杆设计。其辐射到牙列表面的平均声功率为2.32 W,正、负相最小声压幅值分别为794.668 kPa、-800.854 kPa。声场分布分析表明,在300~400 kHz频段内扫频激励产生的混响声场可以覆盖整个牙列,实现全方位的超空化非接触式洁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超声清洗 有限元模拟 牙套式超声洁牙装置 弯曲振动压电换能器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
5
作者 康中华 刘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52-0055,共4页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筛选2020年01月一2023年01月13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65例,前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较...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 筛选2020年01月一2023年01月13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65例,前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较常规组,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视力水平更优,角膜散光度更低;术后生活质量优,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患者视觉功能方面,对提高患者预后生存品质有明显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作用分析
6
作者 陈晓慧 宋建军 姜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2-0025,共4页
在于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了2022年2月到2023年5月院内的白内障病患包含46例,分两组,例数均分;常规组所用的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组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明确治... 在于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了2022年2月到2023年5月院内的白内障病患包含46例,分两组,例数均分;常规组所用的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组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明确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状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的角膜散光度下井,而对比并没有无差异(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较常规组比较少,有差异(P<0.05)。结论 组相比,治疗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活质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治疗方面的效果都令人满意,对于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手术 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黄卫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裸眼视力、眼压)水平、角膜功能指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泪膜破裂时间)水平、炎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裸眼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IL-1β、MMP-9、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临床指标和角膜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传统超声乳化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超声乳化术 视力 角膜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Phaco dril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汪军红 屈晶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Phaco dril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4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haco组(n=25)和小切口组(n=35)。小切... 目的:探讨Phaco dril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4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haco组(n=25)和小切口组(n=35)。小切口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组给予Phaco drill。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眼睛恢复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Phaco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密度均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角膜散光度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 d、术后1个月,Phaco组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aco drill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促进患者恢复,近期对角膜散光度的影响较小,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co drill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硬核白内障 最佳矫正视力 角膜散光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探究
9
作者 张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7-0150,共4页
探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ECCE)治疗硬核白内障(缩写 cat)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于临床眼科选2022.2-2024.2硬核cat患者,例数:200,数字表法分组,一组100,对照组: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白内障ECCE,比较2组间视力、眼压、角膜厚度、... 探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ECCE)治疗硬核白内障(缩写 cat)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于临床眼科选2022.2-2024.2硬核cat患者,例数:200,数字表法分组,一组100,对照组:白内障摘除术,研究组:白内障ECCE,比较2组间视力、眼压、角膜厚度、术式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ECCE治疗效果更佳(视力改善率﹥对照组),研究组手术用时更短、视力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共2例),发生率低于另一组,计算上述百分比,P<0.05;术后2组硬核cat视力、眼压均得到改善,研究组眼压低,视力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研究组角膜指标改善,各指标(平均面积、密度、厚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内障ECCE手术治疗效果更佳,手术治疗安全性更强,术后并发症率低,患者视力可得到明显改善,角膜厚度、内皮细胞面积均下降,适宜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 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临床效果 并发症 视力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张向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2-0014,共3页
探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应用。方法 对2022年1-2023年1月间80名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成2个组别,探讨常规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不同类型的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 探讨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的应用。方法 对2022年1-2023年1月间80名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分成2个组别,探讨常规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不同类型的小切口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觉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观察组40名患者视力都达到了0.6以上,且只有4名患者发生了并发症,比对照组少了一倍(P<0.05)。结论 本研究认为,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后,能使患者视力恢复较显著且预后较好,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超声乳化 效果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陆吉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3-0066,共4页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84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接受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84例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参照组接受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较参照组更好,(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裸眼视力、调节其角膜散光问题以及大幅增强手术效率。同时,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尤其是视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从而取得理想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并发症 散光度 裸眼视力
下载PDF
对比分析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王纲 徐先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69-0072,共4页
进行对照试验,以评价超声乳化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的起点选择2023年2月,终点选择2024年2月,患者为在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白内障的老年患者,数量为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5... 进行对照试验,以评价超声乳化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的起点选择2023年2月,终点选择2024年2月,患者为在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白内障的老年患者,数量为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5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中,其他50例则被分到研究组中,分别为两组患者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术。统计手术相关费用、治疗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裸眼视力、眼压及角膜散光度在手术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将以上指标均纳入组间对比。结果 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不同(92%与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2,P=0.727>0.05)。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眼压及角膜散光度在术前的检查结果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进行手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在裸眼视力方面,研究组相对更高;在眼压及角膜散光度方面,研究组则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为研究组相对更低(4.00%<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5,P=0.025<0.05)。研究组的手术费用为(2912.58±614.76)元,高于对照组的(1562.35±207.2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17,P=0.000<0.05)。结论 相较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术虽然价格高,但对老年性白内障有更加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患者的裸眼视力、散光程度、眼压水平均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超声乳化术 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率影响分析
13
作者 黄景胜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视力改善情况、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角膜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远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散光度、角膜厚度、细胞平均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对照组(P<0.05),泪液分泌试验(SIT)、主观干眼症状问卷积分(SDE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远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能维持前房稳定,减轻角膜内皮损伤,对泪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并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硬核白内障 泪膜功能 视力恢复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牛慧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17-0020,共4页
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方面的影响及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方法 从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硬核白内障病人中的70名进行研究。我们依据随机发卡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 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治疗硬核白内障疾病方面的影响及价值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方法 从2022年7月到2023年7月,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硬核白内障病人中的70名进行研究。我们依据随机发卡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治疗手段,而实验组则选择小切口的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随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在角膜的散光度评估和不良反应发生频率上基本持平,这一差异在科学上的研究价值并不高(p>0.05)。但治疗进行3个月后,实验组在角膜散光度的改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这种改善在统计分析中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其研究意义显著(p<0.05)。实验组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同样在统计分析中被确认为较高的价值(p<0.05)。结论 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技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的散光问题,而且副作用的出现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因此此技术值得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硬核白内障 效果
下载PDF
硬核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孙英娟 袁慧艳 魏青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22-0025,共4页
研究硬核白内障患者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为治疗方案对症状改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的研究时段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眼科符合研究内容的硬核白内障患者48例为此次目标,将不同治疗方式作为... 研究硬核白内障患者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为治疗方案对症状改善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的研究时段在2022年5月—2023年6月,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眼科符合研究内容的硬核白内障患者48例为此次目标,将不同治疗方式作为分组的主要依据,每组人数相同,均为24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性的超声乳化手术,研究组则予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的效果以及对症状改善的作用,并做对比性的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与常规组计算、分析、对比有效率,结果得出P>0.05,无极为显著性的差异存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均无差异,治疗后可见两组多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改善较多,但研究组的效果更高,在与常规组的数据对比后,P<0.001极具显著性;研究组未出现并发症,常规组出现4例,因此两组经过对比性分析后得出P<0.05的结果,差异表示有显著性存在。结论 性核性白内障患者在眼科治疗时,予以超声乳化术虽然在效果上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同样均可达到摘除晶状体核的效果,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对患者眼部造成的创伤小,手术以后症状改善更佳,并发症少,眼科临床在制定方案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术 硬核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效果比较研究
16
作者 邸彦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76-0078,共3页
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使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随机分组,A组(ECCE手术40例)和B组(Phaco手术42例),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切口长度... 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使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随机分组,A组(ECCE手术40例)和B组(Phaco手术42例),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角膜散光度、较A组更低(P<0.05);B组治疗总费用、治疗后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眼压、视力优于A组(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使用ECCG手术、Phaco手术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疗效,相对而言Phaco手术的近期疗效更佳,而ECCE手术治疗总体花费较低,设备价值不高,基层医院普及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老年性白内障 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指标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爽 张满红 +4 位作者 韩英军 罗立娟 赵欣 刘大美 陆馥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55-957,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10/2014-01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56眼白内障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组)28例28眼和B组(超声乳化手术组)28例28眼,对两组...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10/2014-01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56眼白内障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组)28例28眼和B组(超声乳化手术组)28例28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水平,两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虽略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及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的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术 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青光眼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李长兵 王斌 胡俊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17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围术期2、6、12、24、48 h眼压变化、术后1 w、1个月、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各时间点视力改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w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角膜水肿、瞳孔变化、虹膜损伤、前房积水以及后囊破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具有围术期眼压升高慢、术后视力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超声乳化吸除术 白内障
下载PDF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晓玲 刘彦才 +1 位作者 缪爱红 梁仲琪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角膜内皮细胞 白内障患者 小切口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手术 内皮细胞计数 年龄相关性 手术方式 术前术后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与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国梁 秦礼宝 +1 位作者 薛源 刘霞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9期53-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白内障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白内障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2组术后视力>0.5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d视力>0.5的比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1周、1个月时,2组视力>0.5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较好,且费用低、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超声乳化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视力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