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身份犯与非身份犯的共同受贿问题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兴培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32-39,共8页
本文从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出发,指出在法律缺乏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不应该构成受贿的共同犯罪。从现实和理论的深层去思考,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受贿现象,其原因在于公权力异化的结果。... 本文从共同犯罪的一般原理出发,指出在法律缺乏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非国家工作人员不应该构成受贿的共同犯罪。从现实和理论的深层去思考,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共同受贿现象,其原因在于公权力异化的结果。所以一个想要建设现代法治社会的国家,必须学会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身份 共同犯罪 罪刑法定原则 共同受贿行为 中国 刑法
下载PDF
渎职罪中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宝富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在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的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是个难点。文章从对渎职罪中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基础性关系的形式分析入手,综合评析了渎职罪、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等刑法疑难问题错综交叉语境下罪名确定的正反观点... 在司法实践中,渎职犯罪的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是个难点。文章从对渎职罪中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基础性关系的形式分析入手,综合评析了渎职罪、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等刑法疑难问题错综交叉语境下罪名确定的正反观点,并对相关问题的刑法适用操作原则和具体认定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渎职罪 身份 身份 共同犯罪 罪名
下载PDF
在双线性对下基于身份的非交互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证明(英文)
3
作者 唐春明 裴定一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3-21,共9页
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证明(UDVSP)系统旨在保护签名拥有者的私有性,即从签名者得到有效签名的拥有者确信某个验证者他拥有有效签名,但是没有泄露签名的任何信息.与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相比,现有的UDVSP拥有指定的验证者不必预先建立自己的... 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证明(UDVSP)系统旨在保护签名拥有者的私有性,即从签名者得到有效签名的拥有者确信某个验证者他拥有有效签名,但是没有泄露签名的任何信息.与通用指定验证者签名相比,现有的UDVSP拥有指定的验证者不必预先建立自己的公私钥对的优点,以及如下缺点:①在签名拥有者和验证者之间存在一个交互协议;②签名拥有者不能验证指定验证者的身份.结果任意的攻击者都可以冒充指定验证者.文章给出了基于身份的非交互UDVSP和它的安全性定义.接着使用双线性对最早构造了基于身份的非交互UDVSP,该证明具有如下的优点:①指定验证者不需建立公私钥对;②证明是非交互的;③只有指定的验证者才能相信签名拥有者拥有签名者的有效签名.而且,在DLP,CDH,SDH和BPI是难的假设下,本系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DVS 基于身份交互UDVSP 双线性对 ∑-协议
下载PDF
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之本质——从一则典型案例谈起
4
作者 张二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8-22,共5页
共同犯罪在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尤其在涉及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的场合,要正确认定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本质,就必须对刑法中的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由身份来界定共同犯罪的本质。因为身份的本质是行为人犯罪时的特殊认... 共同犯罪在刑法理论上一直存在争议,尤其在涉及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的场合,要正确认定身份犯与非身份犯共同犯罪的本质,就必须对刑法中的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由身份来界定共同犯罪的本质。因为身份的本质是行为人犯罪时的特殊认识能力与控制能力。同样,身份犯与非身份分共同实施身份犯罪行为时的本质是他们对特定犯罪行为具有的特殊认识能力与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身份 身份 共同犯罪 本质
下载PDF
身份之困:高校“非编”青年教职工心理状态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严建雯 叶胜超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8-103,共6页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压力感知量表和工作效能感量表测量了188名高校青年教职工,探讨压力感知和工作效能感在身份类别和职业倦怠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校“非编”青年教职工职业倦怠、压力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在编青年教职工,工作效能感水...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压力感知量表和工作效能感量表测量了188名高校青年教职工,探讨压力感知和工作效能感在身份类别和职业倦怠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校“非编”青年教职工职业倦怠、压力感知水平显著高于在编青年教职工,工作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在编教青年职工;除直接影响外,身份类别还通过压力感知、工作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应间接影响高校青年教职工职业倦怠水平。提出如下建议:寻找编制身份之外的替代性方案,警惕稳定带来的“逆淘汰”机制,重视青年教职工的人文关怀与心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职业倦怠 压力感知 工作效能感
下载PDF
以非诗人的身份与诗人对话——学院诗人陈建军及其诗论
6
作者 邹建军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1-45,116,共6页
中国新诗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现代诗歌的技巧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延续?本文通过对陈建军诗作艺术技巧的论述来回答这个问题。陈建军诗歌最大的技巧就是出人意料的逆向思维,尽可能地形成并呈现全新的意象,并在以非诗人的身份与诗人对话... 中国新诗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的传统,现代诗歌的技巧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延续?本文通过对陈建军诗作艺术技巧的论述来回答这个问题。陈建军诗歌最大的技巧就是出人意料的逆向思维,尽可能地形成并呈现全新的意象,并在以非诗人的身份与诗人对话而形成的对话结构,对当代诗人的批判性视角方面形成了少有的优势,让读者总是刮目相看。一个诗人的作品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要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就会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身份 当代诗歌 艺术技巧 逆向思维
下载PDF
非接触式身份识别的深度学习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余星达 陈文杰 +2 位作者 王鼎 曹仰杰 陈荟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27,共6页
针对传统基于Wi-Fi的身份识别方法手工编码特征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WiID)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子载波中信道状态信息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用于深度学习的输入矩阵;采用二维卷积运算从... 针对传统基于Wi-Fi的身份识别方法手工编码特征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WiID)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子载波中信道状态信息数据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用于深度学习的输入矩阵;采用二维卷积运算从相邻子载波中提取局部空间特征;构建门限循环单元层,从时间维度对空间特征进行时序建模,完成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的步态特征提取,实现端到端的非接触式身份识别,有效减少了数据预处理工作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算法相比,该算法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在6种不同的实验场景下,该算法的身份识别准确率介于92.9%~95.6%之间,具有良好的身份识别效果及算法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身份识别 深度学习 信道状态信息
下载PDF
第三元流力——侨易学视域下的米亚诺的“边界身份”书写
8
作者 李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6-74,共9页
“黑人移民性”作家是一个典型的“侨易共同体”,移民伴随着想象与世界观的改变,使他们摆脱了非洲作家前辈的意识形态限制,卸下了沉重的历史重负,更多地走向自我。本文以莱奥诺拉·米亚诺为个案,借助侨易学的独特视角与研究方法,剖... “黑人移民性”作家是一个典型的“侨易共同体”,移民伴随着想象与世界观的改变,使他们摆脱了非洲作家前辈的意识形态限制,卸下了沉重的历史重负,更多地走向自我。本文以莱奥诺拉·米亚诺为个案,借助侨易学的独特视角与研究方法,剖析作家如何在文学创作中对其身份进行解构与重组,寻找非洲、欧洲之外的第三维身份空间,同时思考她的移民书写所带来的美学表现上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奥诺拉·米亚诺侨易 -欧边界身份 民文学
下载PDF
国家身份变迁:新中国援非政策与“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博 朱丹炜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96-112,I0004,共18页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对非援助实践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不同历史时期对非战略与援助政策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国家身份的转变。改革开放前,"革命者"的国家身份,塑造了中国"国际主义"色彩浓厚的援非政策...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对非援助实践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不同历史时期对非战略与援助政策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国家身份的转变。改革开放前,"革命者"的国家身份,塑造了中国"国际主义"色彩浓厚的援非政策;改革开放后,"负责任大国"的国家身份,使得"互惠互利"乃至"共同体"的设想成为中国援助非洲、深化与非洲合作的指导性原则。新时期"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同样与国家身份密不可分。探究国家身份内涵的变迁,可以发现,国家身份的变化是中国援非政策发生转变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身份政策 关系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盐铁会议再探究——论“非身份性”地主的转化
10
作者 温昕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37-140,145,共5页
秦朝到西汉初期,地主阶级中就一直存在着“身份性”地主和“非身份性”地主这两个阶层的划分,即贵族官僚和一般地主之分。汉武帝时期,削弱地方诸侯势力从而削弱了“身份性”豪强地主势力,而置《五经》博士、兴太学,使“非身份性”地主... 秦朝到西汉初期,地主阶级中就一直存在着“身份性”地主和“非身份性”地主这两个阶层的划分,即贵族官僚和一般地主之分。汉武帝时期,削弱地方诸侯势力从而削弱了“身份性”豪强地主势力,而置《五经》博士、兴太学,使“非身份性”地主得以通过“明经入士”与政权相结合。在此背景之下,盐铁会议于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对西汉中后期的财政经济、统治思想和民族政策有所影响,更是对西汉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身份性”地主和“非身份性”地主之间的转化和合流。研究盐铁会议对地主阶级内部的组成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研究两汉豪强地主与王权体系的关系和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担任的角色,起到了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铁会议 明经入士 不与民争利 身份性”地主 身份性”地主
下载PDF
利用视频开展非面对面客户身份识别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健 《青海金融》 2018年第11期46-48,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视频开展非面对面客户身份识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德国在利用视频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一整套成熟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工作要求、建立视频识别客户身份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约束机制等政策... 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用视频开展非面对面客户身份识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德国在利用视频开展客户身份识别的一整套成熟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相关法规、明确工作要求、建立视频识别客户身份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约束机制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对面客户身份识别 经验借鉴 反洗钱监管
下载PDF
专项资金补贴型渎职共同犯罪中非身份犯的认定
12
作者 梁雪彬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34期111-112,共2页
专项资金补贴领域渎职和贪污贿赂案件呈高发态势,刑法学界多探讨渎职共犯中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犯的定性,而忽略非身份犯,导致非身份犯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各异。本文拟从明晰共同犯罪与身份、罪数等刑法基本理论的角度论证非身份... 专项资金补贴领域渎职和贪污贿赂案件呈高发态势,刑法学界多探讨渎职共犯中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犯的定性,而忽略非身份犯,导致非身份犯在司法实践中处理各异。本文拟从明晰共同犯罪与身份、罪数等刑法基本理论的角度论证非身份犯在专项资金补贴领域共同犯罪中的司法判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渎职共同犯罪 共犯关系 身份
下载PDF
非转基因身份保持(IP)体系简介
13
作者 钱中亮 陈历程 《中国检验检疫》 2005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转基因产品 安全性 IP控制体系 转基因身份保持体系
下载PDF
真正身份犯中无身份共同正犯的处罚依据——兼论贪污罪的司法适用
14
作者 刘涛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2-78,共7页
身份犯中的纯正的身份犯是指身份具有不法构成要件要素性质的犯罪,如贪污罪,非具有身份者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正犯。非身份共同正犯的处罚依据并不在于形式的不法与有责身份分离说,也不能从基础单薄的法律拟制说... 身份犯中的纯正的身份犯是指身份具有不法构成要件要素性质的犯罪,如贪污罪,非具有身份者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正犯。非身份共同正犯的处罚依据并不在于形式的不法与有责身份分离说,也不能从基础单薄的法律拟制说中找寻正当依据。承认非身份共同正犯责任的连带属性,可以为处罚找到适当依据,解决相关身份犯罪非身份共同正犯的处罚困境与错误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正身份 非身份者 身份分离 拟制身份 连带责任
下载PDF
真正身份犯中无身份共同正犯的处罚依据——兼论贪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
15
作者 刘涛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31-37,共7页
身份犯中,纯正的身份犯其身份具有构成要件要素的性质,如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非具有身份者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刑法规定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正犯,但其处罚依据在学理上存在疑问。处罚非身份共同正犯的依据并不在于形式的不... 身份犯中,纯正的身份犯其身份具有构成要件要素的性质,如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非具有身份者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刑法规定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正犯,但其处罚依据在学理上存在疑问。处罚非身份共同正犯的依据并不在于形式的不法与有责身份分离说(结果无价值论),也不能从基础单薄的法律拟制说中找寻正当依据。承认真正身份犯中非身份行为人责任与具有身份的行为人责任具有连带性质,是解决此类身份犯处罚依据的可行理论途径,此解释路径也可纠正相关身份犯罪非身份共同正犯的司法适用中的错误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正身份 非身份者 身份分离 拟制身份 连带责任
下载PDF
模因视域下“身份仿拟”本质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心恒 刘绍忠 刘铁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506-510,共5页
针对比比皆是的"身份仿拟"现象,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会话结构外的"身份仿拟"行为的本质特征。依据社会学方法计算,发现"身份仿拟"行为同时具备实施身份建构、模因、履行预期语用用意和人际修辞等行为特... 针对比比皆是的"身份仿拟"现象,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会话结构外的"身份仿拟"行为的本质特征。依据社会学方法计算,发现"身份仿拟"行为同时具备实施身份建构、模因、履行预期语用用意和人际修辞等行为特征。研究结果为人们的"身份仿拟"行为作出了解释,为模因论关于模因的行为论述作了有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身份仿拟 人际修辞 预期用意 现存身份功能
下载PDF
身份犯及其共犯的定罪与量刑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斌 张本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73,共14页
纯正身份犯与非纯正身份犯的划分、无身份者能否构成纯正身份犯的共犯、无身份者与身份者共犯以及不同身份共犯情况下的定罪量刑是身份犯研究的主要问题。司法实务对上述问题往往是选择重法,即无身份者均可成为身份犯的共犯、不同身份... 纯正身份犯与非纯正身份犯的划分、无身份者能否构成纯正身份犯的共犯、无身份者与身份者共犯以及不同身份共犯情况下的定罪量刑是身份犯研究的主要问题。司法实务对上述问题往往是选择重法,即无身份者均可成为身份犯的共犯、不同身份者共同犯罪按照主犯或按照重犯定罪和量刑,有重刑主义和司法擅断的特点。目前刑法学界多从已然角度去考察国外身份犯理论,并以我国刑法第382条或者相关司法解释为基础,审视身份犯的共犯问题。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割裂了我国刑法中有关共犯问题的具体规定,也未充分关注国外无身份者按身份犯定罪后在量刑上的实质平衡,更不用说考察我国自唐代以来刑法中关于身份犯共犯的合理规定了。从应然的角度审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贪污罪不属于纯正身份犯;无身份者不能成为纯正身份犯共犯;除法律明文规定外,无身份者与非纯正身份犯共犯以及不同身份者共犯应各定其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正身份 纯正身份 身份犯共犯 共犯从属性 主要实行行为 分别定罪
下载PDF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身份犯性质的质疑
18
作者 黎邦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8-61,共4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被设定为与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视为身份犯。不过本罪所欲保护的法益是公务员对自身合法职权的行使的排他性而非受贿罪所要求的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故其不属于身份犯;另外,"密切关系...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被设定为与国家工作人员具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视为身份犯。不过本罪所欲保护的法益是公务员对自身合法职权的行使的排他性而非受贿罪所要求的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故其不属于身份犯;另外,"密切关系人"这一概念的内涵无法被明确界定,缺乏被界定为身份的可操作性。因此应该合理地将本罪解释为非身份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身份 身份 密切关系人
下载PDF
通过接入信号监测获取5G-SA终端设备身份信息
19
作者 吴聪 石荣 邓科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3,共7页
针对5G移动通信终端报送设备身份信息的时机与特点,利用主动有源电子对抗侦察的方法,在终端从其他网络重新接入5G网络的过程中,通过时频匹配检测手段从侦收信号中快速定位终端随机接入及注册入网流程中与基站的交互信号,并对承载调度信... 针对5G移动通信终端报送设备身份信息的时机与特点,利用主动有源电子对抗侦察的方法,在终端从其他网络重新接入5G网络的过程中,通过时频匹配检测手段从侦收信号中快速定位终端随机接入及注册入网流程中与基站的交互信号,并对承载调度信息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承载设备身份信息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有关信号进行非合作解调解码与信令解析,从而提取出目标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最后针对实际的中国移动5G终端开展实验,在独立组网模式下成功完成5G终端设备国际移动设备识别号的非合作提取,验证所用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5G终端监视与管控设备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主动有源电子对抗侦察 终端接入与注册入网 设备身份信息的合作提取 时频匹配检测 接入信号监测 合作解调解码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号
下载PDF
自助测温身份识别仪的研发方案
20
作者 贺晓龙 《电子制作》 2020年第4期25-26,共2页
2019年底到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政府采取了隔离加进入登记的举措,但登记的过程比较原始,采用纸记录加人工测量体温的方法,存在交叉感染以及效率较低的弊病。公共场所测温需要考虑... 2019年底到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政府采取了隔离加进入登记的举措,但登记的过程比较原始,采用纸记录加人工测量体温的方法,存在交叉感染以及效率较低的弊病。公共场所测温需要考虑快速非接触避免交叉感染。自助测温身份识别仪使用先进的红外温度测量技术,非接触身份读取技术、物联网通讯技术、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实现快速的身份识别、体温检测、人员身份查询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测温身份识别仪 红外黑体辐射矩阵测温 接触身份读取技术 物联网通讯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