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时代高校非通用语专业的课程思政融合——以朝鲜语(韩国语)专业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晓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9期184-188,共5页
新媒体时代为外语教育带来了许多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元的学习方式。但是对于直接接触外国语言和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具有正确的思维判断。课程思政要深入每一门课程、每一... 新媒体时代为外语教育带来了许多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元的学习方式。但是对于直接接触外国语言和非通用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具有正确的思维判断。课程思政要深入每一门课程、每一个课堂。思政为"道"、为"德",专业为"术"、为"才",两者相融,才是外语人才。外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采取不同的新媒体教学方式,才能因材施教。混合式教学及国内外联合共建课程,都是新媒体时代确保课程思政效果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通用语类专业 课程思政 新媒体
下载PDF
非通用语“专业导论”课的新建设与新评价
2
作者 邓晓正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9期30-37,共8页
外语类专业,尤其是非通用语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涉外人才的重要来源。他们的人文素养要求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更为重要。“专业导论”是专业学习的入门指导课程,是建构其知识、能力、素养的起点课程。在《国标》和新文科、“大外语”... 外语类专业,尤其是非通用语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涉外人才的重要来源。他们的人文素养要求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更为重要。“专业导论”是专业学习的入门指导课程,是建构其知识、能力、素养的起点课程。在《国标》和新文科、“大外语”的理念下,该课程不仅包含了既有的专业解读的内容,同时新增最具特色的三语对比、阅读分享、成长规划等模块,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为中心的研讨式、分享式为课堂组织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目标展开评价,并且以等级制评价方式作为评定标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外语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国标》中提升思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自主学能力等人才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通用语类专业 专业导论”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评价
下载PDF
对我国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现状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丁超 《中国外语教育》 CSSCI 2017年第4期3-8,86,共7页
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必备的语言能力和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非... 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必备的语言能力和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也受到国家特别的重视,迎来了一个重新布局、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概述2015年以来全国非通用语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变化,在对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非通用语种类专业建设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通用语类专业 “一带一路” 建设现状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