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8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对文化自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薛可 鲁晓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4,共17页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 随着沉浸式体验技术的广泛运用,如何通过虚拟空间提升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播效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对非遗虚拟空间生产问题进行探讨,关注其中各空间生产要素对于非遗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影响。本研究通过2×2×2组间实验(N=209)发现:非遗虚拟情境下空间生产体验具有具身性,空间真实度和参与度有助于提升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的传播效用;非遗虚拟场域下空间表征的效用是有条件的,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和文化度的叠加才能对非遗文化认同产生影响;虚拟空间生产体验中VR信息素养具有部分效用:体验者的VR信息素养影响非遗虚拟空间真实度体验的效用,但不影响非遗虚拟空间参与度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数字化传播 虚拟现实(VR)空间生产 非遗文化认同 文化自信
下载PDF
非遗在民族文化中的嵌入与流动:“三交”驱动和认同强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九霞 罗意林 《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回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可窥见以非遗为重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在跨地域流动中不断生成、演化、传播和应用的过程。首先,从演化历程看,非遗在跨越民族边界时同步实现了内涵强化与外延拓展,文化在族群内部也存在大量跨层次的... 回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可窥见以非遗为重要载体的民族文化在跨地域流动中不断生成、演化、传播和应用的过程。首先,从演化历程看,非遗在跨越民族边界时同步实现了内涵强化与外延拓展,文化在族群内部也存在大量跨层次的官民互动和上下联动。其次,在当代流动性背景下,生成并演化着的非遗印证了各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下相互包容的鲜活事实,面对现代化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自身能够持续吸收他文化要素并保持自身独特性,在交融碰撞中形塑了对我族、他族、地域乃至国家的多元认同。最后,文化认同的漩涡结构可作为非遗在民族文化中嵌入与流动的新认知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非遗 非遗文化嵌入 旅游驱动“三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非遗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传播逻辑与文化传承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竟涵 王赫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1期83-85,共3页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 非遗微纪录片,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事象、传承主体在微纪录片的形式下进行叙事建构的文化影像志。借助于影像人类学对特定社群文化的研究与表述能力,表达出具有丰富文化描述和理论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从叙事策略、传播逻辑、文化传承三个不同侧面出发,以影像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微时代下非遗微纪录片生产、传播、延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人类学 非遗文化 微纪录片 叙事策略 文化传播
下载PDF
AIGC技术+动画对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默尘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动画创作作为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直追求提高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平衡。非遗文化动画创作领域,AIGC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和... 动画创作作为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一直追求提高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平衡。非遗文化动画创作领域,AIGC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AI技术来提升效率和创造力,动画创作作为一种复杂而耗时的艺术形式,也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本文将探讨AIGC技术+动画对非遗文化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动画创作 非遗文化 数字经济 影响
下载PDF
数字营销背景下非遗文化消费升级与品牌塑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金福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
信息化时代,如何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发展中有效保护、传承、传播并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关键问题。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苏,令老字号焕发新生,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对品牌的精心打磨,... 信息化时代,如何在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发展中有效保护、传承、传播并发展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关键问题。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苏,令老字号焕发新生,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对品牌的精心打磨,有助于新品牌崭露头角。数字赋能推动非遗文化产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升级阶段,创造新的服务供给模式,并规范市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为了更好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需要改进传统消费模式,引入新兴媒体技术,以拓宽传播渠道,并通过丰富品牌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销 营销背景 非遗文化 消费升级 品牌塑造
下载PDF
谈AIGC动画在非遗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峰 李啸寒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3,共10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通常引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的定义,“公约”将非遗确定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通常引自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的定义,“公约”将非遗确定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近年来,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保护非遗文化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在我国,由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5月25日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要求加强非遗项目的保护。在此基础之上,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战略 应用创新 非遗文化 手工艺品 数字化手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下载PDF
潍坊市杨家埠村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途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夏远利 王梦 《现代农机》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优秀非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杨家埠村将年画、风筝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分析其现状发现问题,探讨相应对策,提出构建文化旅游多元化格局、培养非遗文化继承人、提高创新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丰富... 优秀非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杨家埠村将年画、风筝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分析其现状发现问题,探讨相应对策,提出构建文化旅游多元化格局、培养非遗文化继承人、提高创新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丰富非遗开发项目、重视非遗文化旅游营销、扩大宣传、打造特色民宿等发展途径,为其他地方的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乡村旅游 发展途径 杨家埠村
下载PDF
共情视域下非遗文化短视频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喜杰 殷晟宇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我国对于非遗文化始终高度重视,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我国对于非遗文化始终高度重视,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共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成为世界各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该名录(名册)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时代更迭与传媒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既要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更要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如今,短视频作为一种大众且易于接受的传播形式,在数字化浪潮中已然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催化剂,更是重要的“讲故事”载体。借助其优势赋能非遗文化传播,在共情视角下讲好中国非遗故事,将非遗文化“活化”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群众需求,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文化传承 短视频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基于体验的非遗文化数字化展陈设计创新 被引量:2
9
作者 尹浩英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研究基于体验的非遗文化数字化展陈设计创新,并探索其在文化传承、文化教育方面的应用,从研究成果、体验策略设计和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对展陈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非遗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数字化 体验设计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中非遗文化助力农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阜南县H镇柳编为例
10
作者 张甜甜 张军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4-35,共12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在各个产业当中广泛渗透、深度融合,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重塑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同时其依托的数字技术也为柳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撑。以阜南县H镇非遗产业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在各个产业当中广泛渗透、深度融合,已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重塑乡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力量,同时其依托的数字技术也为柳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撑。以阜南县H镇非遗产业柳编为着眼点,研究发现非遗文化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时存有如下短板:柳编传承面临困境、企业运行受到限制以及政策与环境的约束。为切实弥补现存短板,应当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多措并施加强柳编文化传承;激发企业运行活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筑牢政策支持基础,优化发展环境,从而推动非遗文化有效助力农村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非遗文化 柳编 乡村产业
下载PDF
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夏青 《文化产业》 2024年第5期124-126,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新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一方面,人们开始通过非遗文化回归传统、追求本土文化认同,寻找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另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新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一方面,人们开始通过非遗文化回归传统、追求本土文化认同,寻找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也在适应和融入现代多元生活方式的需求,通过传承和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新的依存关系有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美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共鸣 精神文化需求 美好生活 非遗文化 回归传统 依存关系 身份认同 传承和创新
下载PDF
非遗文化传承下数字化产品设计路径分析——以古法造纸技艺为例
12
作者 王颇 李磊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为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古法造纸技艺创新性发展,使古法造纸技艺及古法造纸产业摆脱传统手工造纸经营模式的束缚,对我国典型的古法造纸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数字化产品设计思维给当前我国古法造纸带来的积极影响,构建了非遗文化... 为实现非遗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古法造纸技艺创新性发展,使古法造纸技艺及古法造纸产业摆脱传统手工造纸经营模式的束缚,对我国典型的古法造纸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了数字化产品设计思维给当前我国古法造纸带来的积极影响,构建了非遗文化传承下古法造纸技艺数字化产品设计的基本路径,总结了数字化视角下古法造纸技艺元素的提取和转化方法,以案例的形式对非遗文化传承下古法造纸技艺数字化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数字化产品设计 古法造纸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传统医药非遗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3
作者 杜晓平 《国医论坛》 2024年第5期62-64,共3页
将传统医药非遗文化精髓融入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强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度,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医疗卫生人才。传统医药非遗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 将传统医药非遗文化精髓融入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强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度,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医疗卫生人才。传统医药非遗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人本精神,精勤不倦、医乃仁术的职业操守,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哲学智慧,注重整体、辨证论治的系统思维。传统医药非遗文化融入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建设教师队伍、着力整合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着力统一理论和实践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药 非遗文化 同仁堂 达仁堂 雷允上
下载PDF
技术可供性的实践: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展演与仪式化建构
14
作者 陈红 王奕诺 《传媒》 2024年第17期91-93,共3页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非遗的活态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非遗文化有了新的展演形式。作为一种自带仪式属性的特殊文化记忆,非遗的数字化展演重新建构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仪式,通过仪式化的建构,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本...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非遗的活态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非遗文化有了新的展演形式。作为一种自带仪式属性的特殊文化记忆,非遗的数字化展演重新建构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仪式,通过仪式化的建构,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未来,技术可供性将提供给非遗传承更多的可能,这提醒我们需要不断关注技术与文化共生互构的关系,以媒介化手段推进非遗文化的创造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可供性 非遗文化 数字化展演 传播仪式
下载PDF
非遗文化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协同推进
15
作者 黄自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7-I0007,共1页
在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分别作为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遗文化通过技艺、传统、仪式等形式代代相传,而历史建筑则以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结构风格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文化。... 在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分别作为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遗文化通过技艺、传统、仪式等形式代代相传,而历史建筑则以极具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结构风格记录着当地的历史文化。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些文化遗产的存续与维持变得日益复杂和紧迫。协同推进非遗文化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可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提升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建筑保护 整体提升 协同推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 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体系中非遗文化的渗透与传承研究
16
作者 王雨辰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53-55,共3页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文化素养的培育使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通过对非遗文化内容的有效渗透,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供良好保障。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发展的现状,把握音乐... 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文化素养的培育使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修养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通过对非遗文化内容的有效渗透,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供良好保障。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发展的现状,把握音乐教学中非遗文化渗透的时代价值,才能在找到非遗文化渗透与传承有力支撑的同时,以实践助力非遗文化,实现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音乐教学 非遗文化 渗透与传承
下载PDF
非遗文化在高校美育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17
作者 宋冬慧 张艺端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71-73,共3页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其蕴含的丰富美育价值为高校美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重要内容,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了途径和方法。该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依托地...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其蕴含的丰富美育价值为高校美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与重要内容,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了途径和方法。该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依托地域优势和非遗特色,围绕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实践活动四个方面,探索非遗文化与高校美育融合的实施路径,构建多层次美育体系,推动美育彰显电子信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高校美育 美育浸润 实践路径
下载PDF
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路径探析——以“苏绣小镇”为例
18
作者 杨飞飞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乡村旅游为非遗提供了应用场景与市场机遇,非遗的融入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势必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苏绣小镇通过打造丰富的苏绣跨界文创产品、培育特色非遗旅游路线、设立非遗工坊与传... 乡村旅游为非遗提供了应用场景与市场机遇,非遗的融入能够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势必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苏绣小镇通过打造丰富的苏绣跨界文创产品、培育特色非遗旅游路线、设立非遗工坊与传承体验点等方式,因地制宜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剖析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实践路径,对非遗旅游小镇的建设与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乡村旅游 苏绣小镇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路径——以龙岩采茶灯为例
19
作者 陈丽华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7期54-56,82,共4页
龙岩采茶灯作为福建龙岩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说唱、戏剧、舞蹈为一体,具有闽西地区独特的民风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地区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将龙岩采茶灯融入当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本土课程... 龙岩采茶灯作为福建龙岩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说唱、戏剧、舞蹈为一体,具有闽西地区独特的民风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地区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将龙岩采茶灯融入当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本土课程资源,开展有关龙岩采茶灯的音乐课程、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等,传承龙岩本土文化,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该文以龙岩采茶灯为例,调查龙岩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展现状,进一步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利用非遗文化开发园本课程的幼儿园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非遗文化 学前教育 园本课程 龙岩采茶灯
下载PDF
湖南省语言类非遗文化IP智造研究
20
作者 肖慧 《新丝路》 2024年第17期0107-0109,共3页
作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的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文章对湖南省语言类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模式——IP智造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内涵与价值,探讨了其实施逻辑,并提... 作为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的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文章对湖南省语言类非遗文化对外传播的新模式——IP智造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内涵与价值,探讨了其实施逻辑,并提出其实施路径,即组建专业团队,推动信息化IP智造;促进跨界合作,构建多元化体验空间;利用数字媒体,拓宽国际化传播渠道;搭建宣传矩阵,提升全球化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类非遗文化 对外传播 IP智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