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非遗”保护三个基本问题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范生彪 何荣誉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话语研究不仅关心人们如何言说,而且更为重视分析决定言说方式的深层动因。"非遗"保护既是一个社会各阶层权力角逐的场域,又是一个可通过不断协商达成共识的平台。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认识人言言殊的根本原因在于... 话语研究不仅关心人们如何言说,而且更为重视分析决定言说方式的深层动因。"非遗"保护既是一个社会各阶层权力角逐的场域,又是一个可通过不断协商达成共识的平台。人们对于"非遗"保护的认识人言言殊的根本原因在于参与"非遗"保护的社会各阶层各自的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非遗"保护工作正是在争论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实施方案,体现了极强的话语建构性。"非遗"作为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隐形载体,活态传承性是其精髓与灵魂;"非遗"保护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让"非遗"与现实的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和耦合,"非遗"保护才可能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的价值与目的 非遗保护的原则与措施 非遗保护主体与权益
下载PDF
档案部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巧玲 孙爱萍 陈考考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文首先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北京市档案部门自2006年开始介入非遗保护工作,在档案业务与非遗保护工作高度契合的具体领域都有参与开展相关工作,但整体来看,参与面相对较窄、参与状态相对比较被动。其次... 本文首先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现状:北京市档案部门自2006年开始介入非遗保护工作,在档案业务与非遗保护工作高度契合的具体领域都有参与开展相关工作,但整体来看,参与面相对较窄、参与状态相对比较被动。其次,论文分析了导致档案部门相对被动参与状态的三个方面的重要原因。最后,论文还就如何推进档案部门参与非遗工作提供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部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遗保护主体 档案部门参与非遗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保护主体之解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韩成艳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2,158,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主体 非遗保护主体 民间文化 公共文化事业
原文传递
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非遗保护的角色与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龙光 杨晖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充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空间、保护主体与交流中心三个角色,相应地发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展示、教育传习与传播保护三个主要功能。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于一种独特的非遗保护新模式,其作为民... 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充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空间、保护主体与交流中心三个角色,相应地发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展示、教育传习与传播保护三个主要功能。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属于一种独特的非遗保护新模式,其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域,或隐或现涉及学界、社会、政府与商界等多方主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变迁、文化表述与身份认同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民族文化传习馆 非遗保护主体 教育传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