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非遗文化传播研究——以皖西乡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辉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乡土性与实用性、集体性与公共性、稳定性与持久性、分散性与差异性、历史性与民间性、流变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在乡村非遗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承人、非遗形态、传承方式、乡村社会结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乡土性与实用性、集体性与公共性、稳定性与持久性、分散性与差异性、历史性与民间性、流变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在乡村非遗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承人、非遗形态、传承方式、乡村社会结构都存在着特殊性,它们决定了乡村非遗文化传播活动的乡土性规律。以皖西乡村的非遗资源为例,对非遗文化传播的特征、特殊性与主客体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乡村非遗文化传播的内在逻辑,为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播 乡土性逻辑 皖西乡村 半熟人社会
下载PDF
非遗文化传播下赣南采茶戏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黄硕 樊凤龙 《当代音乐》 2019年第3期53-54,共2页
民间文化组成了我国深厚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地方曲艺带有当地的特色,具备浓郁的乡土气息,赣南采茶戏是当地人们所青睐的剧种,其是戏曲和茶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本文分析了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下的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 民间文化组成了我国深厚的优秀文化,大部分地方曲艺带有当地的特色,具备浓郁的乡土气息,赣南采茶戏是当地人们所青睐的剧种,其是戏曲和茶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本文分析了基于非遗文化传播下的赣南采茶戏现状与发展,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播 赣南 采茶戏 传承发展
下载PDF
鄂西南非遗文化传播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梦卓 《科技传播》 2021年第11期37-39,共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力量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有着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力量对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针对鄂西南地区展开论述,阐释其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承载的文化地域自信与个性特质、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并思考在融媒体生态下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南非遗文化资源 非遗文化传播 乡村振兴战略
下载PDF
MCN模式下抖音短视频的非遗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晓冲 《今古文创》 2020年第12期58-59,共2页
随着互联网终端迅猛发展,短视频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内容消费选项。抖音短视频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抖音短视频中非遗文化播的特点,浅析MCN模式下抖音短视频进行非遗文化传... 随着互联网终端迅猛发展,短视频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内容消费选项。抖音短视频将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抖音短视频中非遗文化播的特点,浅析MCN模式下抖音短视频进行非遗文化传播的路径,以供非遗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对策,从而提升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模式 抖音短视频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非遗文化传播类网络节目的互动仪式策略研究——以《指尖上的非遗》为例
5
作者 许德强 《新闻世界》 2022年第9期71-75,共5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极大延展了非遗文化传播的空间,非遗文化传播类网络节目凭借沉浸式的视听呈现和独特的“网感”元素吸引了众多青年观众。鉴于此,本文选取网络节目《指尖上的非遗》为例,结合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去尝试分... 移动互联网技术极大延展了非遗文化传播的空间,非遗文化传播类网络节目凭借沉浸式的视听呈现和独特的“网感”元素吸引了众多青年观众。鉴于此,本文选取网络节目《指尖上的非遗》为例,结合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去尝试分析归纳该类节目的互动仪式构成、结果、问题。面对青年群体关于非遗文化的情感能量消失过快、关注焦点偏移等问题,从线下互动、话题引导角度出发提出互动仪式优化策略,提升青年群体对于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推动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类网络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节目 互动仪式 情感认同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后非遗时代下研学旅行中非遗文化的传播研究——基于身体传播的视角
6
作者 吴凯 阴乐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12期81-84,共4页
文章通过梳理非遗文化的相关研究及结论,发现当前非遗文化的保护呈现由“重申报”向“重保护”转变的鲜明特征。同时,文章从身体传播的视角梳理媒介发展的历史可知,“身体”作为媒介的观念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逐渐被重视,并体现... 文章通过梳理非遗文化的相关研究及结论,发现当前非遗文化的保护呈现由“重申报”向“重保护”转变的鲜明特征。同时,文章从身体传播的视角梳理媒介发展的历史可知,“身体”作为媒介的观念在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逐渐被重视,并体现“具离”相融的文化传播现状。由此,文章得到结论,即当非遗文化传受双方的身体踏入具体的非遗研学情境中时,非遗文化便能通过两者身体间的深入互动在时空纬度上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时代 非遗文化传播 身体传播 研学旅行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非遗档案文化传播路径设计
7
作者 陈晓龙 陈琳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26,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创新非遗档案文化传播路径,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分析当前非遗档案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在阐述非遗档案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创新非遗档案文化传播路径,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分析当前非遗档案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在阐述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多维度价值和大数据技术独特优势的基础上,设计大数据环境下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旨在推动大数据与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档案 非遗档案文化传播 大数据 档案文化传播路径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下载PDF
“互联网+”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关于铅山县连四纸保护与传承研究
8
作者 何佳雯 《造纸信息》 2024年第8期137-138,共2页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文章以铅山县连四纸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遗留问题、新的发展趋势、“互联...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文章以铅山县连四纸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遗留问题、新的发展趋势、“互联网+”非遗文化智慧供应链构建,以及“互联网+”非遗文化效益5方面人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视域下的活态传承展开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播 铅山县连四纸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以宁夏麻编文化传播为例
9
作者 李世举 马凡丁 《传媒论坛》 2024年第7期92-94,共3页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凸显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是当前传承非遗文化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现状,以宁夏麻编文化的传播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在对其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寻非遗文化传播的经... 在不断迭代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凸显非遗文化的赋能作用是当前传承非遗文化亟待思考的问题。基于我国非遗文化传播现状,以宁夏麻编文化的传播作为分析案例,试图在对其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寻非遗文化传播的经验规律,以期为我国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思路借鉴。研究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应兼顾大战略与小故事,多层次丰富非遗故事;借力各种媒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覆盖;秉持守正创新理念,打造特色非遗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传播 宁夏麻编
下载PDF
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
10
作者 钱旭 李戈 《工业设计》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也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现状的调查,发现数字化传播存在受众局限、信息碎片化和推广方式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中提出了宋代点茶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即利用数字平台搭建、动画制作和IP塑造,结合元宇宙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数字化技术与点茶文化相结合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为非遗点茶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宋代点茶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数字化:元宇宙赋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11
作者 李苑莹 《声屏世界》 2024年第4期32-34,共3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两年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也引发热议。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现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方面也面临着困境,部分濒临消失。对此,文章...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两年被称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元宇宙也引发热议。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态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现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方面也面临着困境,部分濒临消失。对此,文章以元宇宙为背景,把数字技术作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方面的现实梗阻,进而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创新性传播,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非遗文化传播 数字化 创新
下载PDF
5G传播时代下温州瓯塑文化的创新应用与设计推广研究
12
作者 成超 匡甜甜 +1 位作者 范霖 王禧燕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瓯塑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承载了丰富的温州地域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瓯塑非遗文化在5G传播时代下面临着内容及形式创新与推广方面的困境。研究通过分析5G传播的概念、技术框架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扎根温... 瓯塑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承载了丰富的温州地域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瓯塑非遗文化在5G传播时代下面临着内容及形式创新与推广方面的困境。研究通过分析5G传播的概念、技术框架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扎根温州本地,结合瓯塑非遗文化的特点和推广现状,提出5G传播在瓯塑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加强温州瓯塑文化的创新应用与推广,实现瓯塑非遗文化的活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塑 5G传播技术 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
下载PDF
齐鲁民间艺术传播的新媒介--基于非遗动漫化的文化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龙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2期104-105,共2页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民间艺术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播。动漫艺术作为新型的艺术形态,在这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民间艺术动漫化的历史并不短暂,同时也有过辉煌的成就。在新时...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民间艺术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播。动漫艺术作为新型的艺术形态,在这方面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民间艺术动漫化的历史并不短暂,同时也有过辉煌的成就。在新时代,民间艺术的动漫化在面对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民间艺术的神韵、如何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与效益等问题中面临全新的挑战。在民间艺术动漫化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意处理好动漫与民间艺术的互动关系,多渠道、多途径地发挥动漫艺术在传播民间艺术、保护非遗文化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动漫化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短视频传播: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群 《城市党报研究》 2022年第11期89-91,共3页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的诞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乘着融媒体的“春风”,重新活跃在大众视野下,在短视频“红利”的刺激下,孵化出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为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带来了新希望。
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播 短视频 活化作用
下载PDF
大连市非遗文化产业传播发展研究
15
作者 陈荟晔 侯卫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1年第7期150-151,共2页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非遗文化不仅要求物质本身的传承,更要求了民族个人与审美“活”的体现。本文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深度访谈、实地调研与信息搜集,聚焦大连市非遗文化传播发展的现实表现,针对目前大连非遗文化发展的瓶颈,设计了“...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非遗文化不仅要求物质本身的传承,更要求了民族个人与审美“活”的体现。本文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深度访谈、实地调研与信息搜集,聚焦大连市非遗文化传播发展的现实表现,针对目前大连非遗文化发展的瓶颈,设计了“互联网+非遗”的发展新方向,同时对非遗产业化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研究认为,当前大连非遗文化发展依旧处于传统形态:传播途径较为有限,市场化程度不高,单靠地方财政扶持发展极为有限;而“互联网+非遗”为非遗传播市场化提供平台,也为非遗产业化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传播 互联网+非遗 非遗产业化 非遗市场化
下载PDF
基于伏羲文化视域下IP形象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乐乐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19期45-47,共3页
本文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出发,通过对伏羲文化的内涵价值进行IP形象设计的开发与探究,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构建伏羲文化视域下IP形象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比法、总结归纳法等,分析确立IP形式设计的发展趋势,发掘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趋势和... 本文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出发,通过对伏羲文化的内涵价值进行IP形象设计的开发与探究,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构建伏羲文化视域下IP形象设计的方法。通过对比法、总结归纳法等,分析确立IP形式设计的发展趋势,发掘非遗文化传承的新趋势和新路径。总结出非遗文化发展新思路以及设计方向,为非遗文化IP形象的设计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文化 IP形象设计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基于“人、物、场”的乡村AR剧本游体验设计——以余杭纸伞AR剧本游为例
17
作者 刘耘彤 郝诺瑶 张姮 《设计》 2024年第9期140-142,共3页
本文从“人、物、场”的关系构建出发,针对乡村AR剧本游所涉及的人、物、场要素进行解构、重构、创构,以余杭纸伞非遗AR剧本游体验设计为例,探索面向Z世代的乡村文化旅游数字化可持续设计路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虚实融合的沉浸式... 本文从“人、物、场”的关系构建出发,针对乡村AR剧本游所涉及的人、物、场要素进行解构、重构、创构,以余杭纸伞非遗AR剧本游体验设计为例,探索面向Z世代的乡村文化旅游数字化可持续设计路径。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带来的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互动体验与乡村特色文化剧本内容创意结合形成AR剧本游设计对乡村文旅体验提升,AR虚实场景叠加带来的多元创新游戏化体验可激活年轻群体对乡村文化的好奇与深度体验互动,助力乡村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发展,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旅 Z世代 AR剧本游 体验设计 非遗文化传播
下载PDF
“仪式观”理论下非遗短视频文化传播力研究
18
作者 张光洁 《声屏花》 2023年第10期43-45,共3页
通过深入分析非遗短视频的当前发展态势与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这一新媒介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必要性。着重考察了非遗短视频的定义、特点及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及挑战。进一步地研究探讨了“仪式观”理论如何促进非遗短视频的创新,包括理... 通过深入分析非遗短视频的当前发展态势与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这一新媒介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必要性。着重考察了非遗短视频的定义、特点及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及挑战。进一步地研究探讨了“仪式观”理论如何促进非遗短视频的创新,包括理论在优化非遗短视频制作和传播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该理论提升非遗短视频的受众接受度和文化传播力。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仪式观”理论在非遗短视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从而为非遗短视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观”理论 非遗短视频文化传播 传播策略 受众接受度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
19
作者 罗榕 《消费导刊》 2015年第5期330-331,共2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远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老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到37项,成为了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远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老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达到37项,成为了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保持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这对于弘扬我国民族文化,维护我国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知识产权
下载PDF
非遗文化的声音传播创新路径——以《广西记忆·听见非遗》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妍薇 《新闻潮》 2019年第6期49-52,共4页
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在2018年集合融媒体传播特点,推出了广播线性节目《广西记忆·听见非遗》,从小故事入手,体现大家风范。文章认为,该节目重新塑造了非遗文化项目及传承人的形象,以多种有声语言,多角度挖掘素材,多方面展现事... 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在2018年集合融媒体传播特点,推出了广播线性节目《广西记忆·听见非遗》,从小故事入手,体现大家风范。文章认为,该节目重新塑造了非遗文化项目及传承人的形象,以多种有声语言,多角度挖掘素材,多方面展现事物的听觉节目形态。文章提出,此举是新时代传统媒体融媒体传播文化类节目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线性 融媒体 非遗文化传播 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