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视阈下的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价值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江华彬 《陶瓷》 CAS 2021年第4期135-136,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精神遗产。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敬业的职业品质、严谨敬业的工作品质、追求完美的人文素质,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精神和意识。“工匠精神”融入了明清传统陶瓷粉彩绘画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精神遗产。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敬业的职业品质、严谨敬业的工作品质、追求完美的人文素质,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精神和意识。“工匠精神”融入了明清传统陶瓷粉彩绘画和古代制瓷技法。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构建文化教育体系,有效促进工匠精神的培养,建立良好的传承和保护机制,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视阈 工匠精神 粉彩 古彩 陶瓷 艺术价值
下载PDF
非遗视阈下“津派花丝制作技艺”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商箫怡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承久远的手工艺,与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宫毯、京绣并称为"燕京八绝",是我国传统首饰制作技艺中的代表,在历代一直为宫廷御用,作品造型立体生动,精致高雅,金银通过拔丝、掐丝等技法变得柔和... 花丝镶嵌是一门传承久远的手工艺,与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宫毯、京绣并称为"燕京八绝",是我国传统首饰制作技艺中的代表,在历代一直为宫廷御用,作品造型立体生动,精致高雅,金银通过拔丝、掐丝等技法变得柔和轻盈,与镶嵌的宝石相映成辉。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高超的工艺水平。诞生于天津的"津派花丝制作技艺"继承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精美细致的特点,同时结合了独有的"天津卫"风格,独树一帜。上世纪出口创汇时期,花丝镶嵌在国际工艺品市场上曾经一度辉煌,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天津地区花丝从业人员的失业,以及人才培养周期长、材料昂贵、师带徒传承模式的限制等原因,花丝制作技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这一契机下,花丝技艺传承人纷纷进行创新与传承。但是现代珠宝饰品简约化、批量生产化仍给花丝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视阈 津派花丝制作技艺 传承 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