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泉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糖脂代谢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范国洽 曹柳 刘珊 《中国药业》 CAS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玉泉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糖脂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2月至12月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各剔除1例,最终各纳入49例。两组... 目的探讨玉泉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糖脂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2月至12月收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各剔除1例,最终各纳入49例。两组患者均予二甲双胍,并结合饮食控制,观察组患者加用玉泉胶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体质量指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超声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和肝肾回声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24%比8.16%,P>0.05)。结论玉泉胶囊治疗T2DM合并NAFLD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NAFLD进展,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泉胶囊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脂代谢 肝功能
下载PDF
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NLRP3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余敏 罗翱 +6 位作者 李钢 钟馨仪 杜曜宇 周敏 黄云龙 韩洁 伍丽 《上海针灸杂志》 2025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和炎性细胞因子[白...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予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1组、电针2组,每组15只,各组再按干预时间的不同(2、3、4周)分为3个亚组(每组5只)。电针1组和电针2组均取丰隆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电流强度分别为4 mA、2 m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肝脏IL-1β和IL-18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NLRP3阳性细胞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1组和电针2组干预2、3、4周后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电针1组比较,电针2组2、3、4周后大鼠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电针1组干预4周后肝脏NLRP3、IL-1β和IL-18 mRNA与蛋白表达均最低(P<0.05)。结论不同强度、时间电针可影响NAFLD大鼠治疗效果,其中电流强度4 mA且干预4周的作用更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减少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大鼠
下载PDF
丹酚酸B调控脂质代谢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研究
3
作者 张佳健 郭梦茹 +1 位作者 梅金玉 陈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可能通过调控Lcn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8周龄♂C57BL/6J小鼠用普通维持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8周龄ApoE-/-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alB组。在饲养8周后,SalB组小鼠用SalB灌胃,低...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可能通过调控Lcn2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体内实验,8周龄♂C57BL/6J小鼠用普通维持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8周龄ApoE-/-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alB组。在饲养8周后,SalB组小鼠用SalB灌胃,低剂量为15 mg·kg^(-1)·d^(-1),高剂量为30 m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肝脏转录组测序结果揭示模型组和SalB组的差异表达基因,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肝组织的脂质、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RT-qPCR检测Lcn2、SREBP-1C以及脂质合成相关酶的mRNA水平。体外实验,用棕榈酸(PA)诱导L02和LX-2细胞24 h建立NAFLD模型,用SalB(30μmol·L^(-1))和PA(0.2 mmol·L^(-1))共孵育检测SalB体外改善NAFLD的情况。试剂盒检测L02细胞TC、TG的含量,细胞油红O染色试剂盒检测L02细胞的脂质积累,RT-qPCR检测LX-2细胞Lcn2、SREBP-1C以及脂质合成相关酶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肝脏的生化指标异常,肝组织脂质、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出现大面积脂肪空泡和大量的脂质沉积,PA诱导的L02细胞也出现大量的脂质积累,在SalB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SalB可以调控肝脏脂质代谢和炎症。肝脏和LX-2细胞mRNA水平显示模型组Lcn2、SREBP-1C以及脂质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明显上调,SalB干预后均能降低这些基因的表达。结论丹酚酸B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Lcn2、SREBP-1C和脂质合成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B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质代谢 Lcn2 SREBP-1C 脂质合成相关酶
下载PDF
苦参总黄酮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及斑马鱼实验验证
4
作者 古玉凤 邓丙英 +5 位作者 李倪仁 曾译萱 鲁思凡 朱晨 陈磊 刘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69-2978,共10页
背景:苦参总黄酮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方法及斑马鱼实验验证苦参总黄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非... 背景:苦参总黄酮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方法及斑马鱼实验验证苦参总黄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模型,观察苦参总黄酮治疗后斑马鱼肝脏脂质累积情况、病理形态改变,以及脂质累积、炎症基因的表达变化。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Bat-man数据库获取苦参总黄酮活性成分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GSE33814数据集,筛选出“苦参总黄酮-非酒精性脂肪肝”交集靶点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运用R4.3.2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通过验证集GSE89632验证核心基因;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核心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苦参总黄酮能够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肝脏脂质累积,显著抑制斑马鱼脂质和转氨酶水平的升高(P<0.05);调节炎症和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②网络药理学中获得168个共同靶点,Cytoscape拓扑分析综合筛选出排名前10的核心基因分别为HSP90AA1、STAT3、PIK3R1、MAPK1、AKT1、RXRA、PIK3CA、EGFR、JAK2、ESR1;GO和KEGG分析通路主要集中在胰岛素抵抗、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生物信息分析共获得59个“苦参总黄酮-非酒精性脂肪肝”差异表达基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及验证集验证得到6个核心靶点在健康人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③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苦参总黄酮能够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斑马鱼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以上结果表明,苦参总黄酮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抑制脂质累积从而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总黄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斑马鱼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JAK2 STAT3
下载PDF
高血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共病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崔博宇 李鸣远 阿里旦·艾尔肯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257-262,268,共7页
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两种慢性疾病,两者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及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如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高血压与NAFLD不仅有多个共同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其相互作用还... 高血压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两种慢性疾病,两者可能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及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如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高血压与NAFLD不仅有多个共同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其相互作用还可能加快彼此的疾病进程,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和肝脏并发症发生。因此,深入研究高血压与NAFLD的共病机制、全面了解高血压与NAFLD交互作用的深层机制,可以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慢性炎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基于张仲景肝脾同调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6
作者 孙晓夏 王旭 孙晓聪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6-10,共5页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厚腻之品郁滞中焦变生脂浊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病机,肝脾失调是其发病关键。张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出肝脾同调理论,治肝兼顾实脾,治脾兼顾疏肝,增强肝脾一体的协同作用,使...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厚腻之品郁滞中焦变生脂浊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病机,肝脾失调是其发病关键。张仲景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出肝脾同调理论,治肝兼顾实脾,治脾兼顾疏肝,增强肝脾一体的协同作用,使肝脾调和,糖浊得消。肝阴亏损及脾证,宜益胃调脾养肝阴,方选乌梅丸;肝蕴湿热犯脾证,宜降胃下火泻肝热,方选大柴胡汤;肝滞痰凝困脾证,宜疏肝和脾消痰浊,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肝旺气滞耗脾证,宜运脾理气平肝逆,方选四逆散加减;肝血瘀结阻脾证,宜益脾调肝化浊瘀,方选桃核承气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脾同调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丁山 王金灿 +2 位作者 王钰钦(综述) 许丽 刘义庆(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76-279,共4页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以肝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NAFLD发病机制不明确且诊疗方法局限,其缺乏高效、准确的疾病分型以及进展程度判断的方法,发病率近年来仍持续上升,现...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以肝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NAFLD发病机制不明确且诊疗方法局限,其缺乏高效、准确的疾病分型以及进展程度判断的方法,发病率近年来仍持续上升,现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该文主要以当下热点标志物为切入点,从不同诊疗思路出发,重点叙述了血清学、微生物学相关标志物以及循环生物标志物与NAFLD发病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总结了不同标志物的诊断原理和预期诊疗实施方法。虽然目前大多数新型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多未达到预期,且寻找新的技术突破难度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蛋白质-转录组学等各种新兴方向会为临床提供巨大帮助。由于现有实验数据的不足,该文所汇总的热点标志物的诊断应用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实验考证。该文希望通过总结血清学标志物、微生物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循环生物标志物,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清学标志物 微生物相关生物标志物 循环生物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叶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SOD、GSH-Px、GSH、MDA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张菁楠 王慧然 +1 位作者 郑帅 于雪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叶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叶酸低剂量组(10 mg/kg)、叶酸中... 目的研究叶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用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NAFL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叶酸低剂量组(10 mg/kg)、叶酸中剂量组(20 mg/kg)、叶酸高剂量组(40 mg/kg)、奥利司他组(阳性对照药物,60 mg/kg),每组10只,再次取10只SD大鼠用正常饲料喂养8周作为对照组,使用叶酸和奥利司他分组处理后检测大鼠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采用HE染色、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形态及脂肪变性,比较各组NAFLD活动度积分;采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及肝组织SOD、GSH-Px、GSH、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发生明显脂肪变性与病理损伤,血清TC、LDL-C、TG、FFA、ALT、γ-GT与AST水平、NAFLD活动度积分、血清与肝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叶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与病理损伤均减轻且其减轻程度随剂量升高而增强,血清TC、LDL-C、TG、FFA、ALT、γ-GT与AST水平、NAFLD活动度积分、血清与肝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GSH水平均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叶酸高剂量组相比,奥利司他组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叶酸可降低NAFLD大鼠血脂水平,增强其抗氧化酶活性并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抑制其氧化应激,进而减轻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病理损伤并改善其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养阴运津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9
作者 刘娟 《新中医》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养阴运津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T2DM伴NAFLD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 目的:观察养阴运津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安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T2DM伴NAFLD气阴两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分别有3例、1例被剔除,最终分别纳入52例、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现代医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运津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糖脂代谢水平、肝功能水平、NAFLD超声分度情况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神疲乏力、口渴多饮及气短自汗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NAFLD超声分度重度比例较治疗前降低,NAFLD超声分度轻度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NAFLD超声分度轻度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3/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5/5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运津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T2DM伴NAFLD可有效控制临床病情,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肝脏脂肪沉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气阴两虚证 养阴运津方 糖脂代谢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李冬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级纯化水)、模型组(一级纯化水)、给药组[柴胡疏肝散(10 mg/mL)+二甲双胍(0.2 g/kg)],各12只。以高脂饮食喂养(...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级纯化水)、模型组(一级纯化水)、给药组[柴胡疏肝散(10 mg/mL)+二甲双胍(0.2 g/kg)],各12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自由饮食)4周以复制NAFLD模型,对照组大鼠予常规食物;建模成功后灌胃一级纯化水或药物,每天1次,连续7周,同时继续喂饲相应食物。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采用Jc-1荧光探针测定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Ⅱ(LC3-Ⅰ/Ⅱ)、P62、转录因子EB(TFEB)、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炎性损伤和小叶内脂滴;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上述变化显著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TG、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LC3-Ⅰ/Ⅱ、p-AMPK/AMPK、TF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AMPK/TFEB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大鼠 柴胡疏肝散 二甲双胍 自噬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转录因子EB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
11
作者 瞿毅 汪谭 龚新月 《河南中医》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Nod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Nod样受体-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脱落6例,中药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治疗的是对照组51例,中药组53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葛根芩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外周血NLRP3、IL^(-1)β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口苦、脘腹胀满、胁痛、食欲不振等主症积分及次症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GT、AST、ALT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GGT为(41.13±5.69)U·L^(-1)、AST为(41.74±5.72)U·L^(-1)、ALT为(42.32±6.01)U·L^(-1),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LRP3、IL^(-1)β表达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中药组NLRP3为(73.18±9.51)ng·L^(-1)、IL^(-1)β为(35.02±4.18)ng·L^(-1),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NASH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胁痛、脘腹胀满等症状及肝功能,降低外周血中NLRP3、IL^(-1)β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葛根芩连汤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Nod样受体-3 白细胞介素-1Β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炎症活动度相关A指数在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价值
12
作者 陈洁 张波 +4 位作者 周彪 马姣姣 席雪华 孙脉 卢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索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炎症活动度相关A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代谢减重中心2020年10月—2021年4月住院患者的临床基线、超声联合弹性成像A指数、实验室检查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数据。比较NASH组和非... 目的:探索超声联合弹性成像炎症活动度相关A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分析代谢减重中心2020年10月—2021年4月住院患者的临床基线、超声联合弹性成像A指数、实验室检查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数据。比较NASH组和非NASH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NASH组和非NASH组A指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探索A指数对于NASH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研究的53名患者中,NASH组有18例,非NASH组35例,平均年龄34.8±9.3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37.0±5.5kg/m^(2)。A指数的中位数为1.02,范围0.62~1.33。NASH组和非NASH组A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指数诊断NASH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临界值为1.035时,诊断的灵敏度为0.722,特异度为0.800。结论:联合弹性成像炎症活动度相关A指数能够较好地鉴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单纯性脂肪肝和NASH,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弹性成像 A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下载PDF
MRI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评估中的作用
13
作者 李卫侠 陈克敏 《肝脏》 202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随着全球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肝脏疾病。目前在NAFLD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评估诊断中应用较多的MRI成像技术有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测量、定量MRI T1 mapping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 随着全球肥胖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上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肝脏疾病。目前在NAFLD肝脏脂肪变性及纤维化评估诊断中应用较多的MRI成像技术有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测量、定量MRI T1 mapping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本文就MRI成像技术在NAFLD患者肝脏评估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MRI成像技术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和疾病表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丽 熊伟 +7 位作者 胡宇 兰昀羲 唐宋琪 贾波 陈云慧 张晓丹 刘兴隆 黄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0,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患病率的不断增高,NAFLD已成为全人类的健康问题。在NAFLD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中,动物模型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和预防的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堆积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患病率的不断增高,NAFLD已成为全人类的健康问题。在NAFLD数十年的研究历史中,动物模型在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和预防的研究设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NAFLD的动物模型种类繁多,按照动物的品种品系、造模时间和方法、造模判定指标进行总结,根据不同动物和方法得到的模型进行评估,比较模型与人类NAFLD的相似度和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动物 模型 表型
下载PDF
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受控衰减参数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脂肪变程度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萌 郭琦 张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变程度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78例,均接受肝脏超声检查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 目的分析应用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测的受控衰减参数(CAP)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脂肪变程度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78例,均接受肝脏超声检查和超声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AP诊断NAFLD患者肝脂肪变程度的效能。结果肝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78例NAFLD患者中包括轻度肝脂肪变41例、中度肝脂肪变23例和重度肝脂肪变14例;重度肝脂肪变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77.2±14.9)U/L和(59.1±11.7)U/L,显著高于中度肝脂肪变患者【分别为(40.1±8.3)U/L和(35.9±6.2)U/L,P<0.05】或轻度肝脂肪变患者【分别为(26.7±5.5)U/L和(23.3±4.8)U/L,P<0.05】;重度肝脂肪变患者血清TG水平和CAP分别为(3.5±0.7)mmol/L和(317.7±27.6)dB/m,显著高于轻度肝脂肪变患者【分别为(1.6±0.6)mmol/L和(259.9±27.5)dB/m,P<0.05】或中度肝脂肪变患者【分别为(2.7±0.6)mmol/L和(292.1±30.7)dB/m,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为(0.8±0.4)mmol/L,显著低于轻度肝脂肪变患者【(1.3±0.3)mmol/L,P<0.05】或中度肝脂肪变患者【(1.1±0.3)mmol/L,P<0.05】;以CAP>285.4dB/m为截断点,诊断NAFLD患者中度肝脂肪变,以CAP>309.1dB/m为截断点,诊断NAFLD患者重度肝脂肪变,结果发现轻度肝脂肪变39例,中度肝脂肪变22例,重度肝脂肪变17例,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3(95%CI:0.669~0.896)、78.3%和75.6%,和0.696(95%CI:0.515~0.876)、78.6%和69.6%(P<0.05)。结论应用CAP诊断NAFLD患者肝脂肪变程度可能比超声检查更准确,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 超声瞬时弹性成像 受控衰减参数 诊断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丽 王晨菲 +1 位作者 陆春晖 宇文彬雅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诊治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二甲双胍降血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肝功能、肝脏硬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P=3.411/<0.001,2.926/0.005,3.578/<0.001,2.672/0.01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t/P=2.873/0.008,2.435/0.013,4.878/<0.001,3.997/<0.001,2.265/0.025,1.997/0.038);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总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低于对照组(t/P=5.737/<0.001,4.971/<0.001,3.258/<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降低,SOD及APN升高,且研究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t/P=2.453/0.021,3.842/<0.001,3.927/<0.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便秘、体质量增加、贫血以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水飞蓟宾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肝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损伤,提高AP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达格列净 水飞蓟宾 糖脂代谢 肝功能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HEM2M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肝脏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孔祥 张腾 +5 位作者 张妍 高灵犀 汪文 汪梦燕 王国栋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HFD组。12周后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肝功能指标,制备肝脏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M1型(TNF-α、iNOS和IL-6)和M2型(Arg-1、YM-1和IL-10)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T-AKT、NLRC4、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测定肝脏组织caspase-1活性。结果与HFD喂饲的WT小鼠相比,MYKI+HFD小鼠肝功能损伤减轻(P<0.01),肝脏脂肪变缓解,肝脏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减少(P<0.01),M2型mRNA表达增加(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NLRC4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0.01),活性caspase-1减少,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HEM2M降低NAFLD小鼠肝脏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脏NLRC4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肝细胞焦亡,最终改善NAFLD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HEM2M 巨噬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下载PDF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静 范建高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53-557,共5页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随着对该疾病流行病学和自然史的深入研究、更名、诊断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NAFLD的诊疗领域经历了显著发展。最近...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随着对该疾病流行病学和自然史的深入研究、更名、诊断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NAFLD的诊疗领域经历了显著发展。最近,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更新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发布了《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2024年版指南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疾病更名与分类、筛查和监测、诊断和评估、治疗和随访等重要临床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该文旨在通过对该诊疗指南的重要更新点进行解读,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指南,并将其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指南
下载PDF
铁死亡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艳新 刘岩 +1 位作者 许岭翎 周亚茹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 铁死亡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为铁过载及脂质过氧化。铁死亡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铁过载可通过芬顿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在脂氧合酶的作用下,肝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肝细胞死亡,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阻断铁死亡可能成为保护肝细胞的治疗策略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质过氧化 铁过载
下载PDF
2015 JSG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6
20
作者 董志霞 陆伦根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西方和许多亚洲国家,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增加,也导致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显著增加。N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种临床形式。NAFLD是目前最... 在西方和许多亚洲国家,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增加,也导致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显著增加。N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两种临床形式。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需要NAFLD/NASH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然而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可以用于制定指南。此外,关于以酒精摄入的阈值来定义“非酒精性肝病”,并从NAFLD到组织学上定义的NASH中排除其他肝病亦无明确的共识,因此,2015年2月,日本胃肠病学会(JSGE)发布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总结了1983年至2012年1月底的研究数据。本文在已发表的NAFLD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 解读 NAFLD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肝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