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烃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柳 王春炅 朱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肝脏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由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肝脏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NAFLD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其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是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其在多种重要疾病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AHR激活促进了NAFLD的发病进展,对AHR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探讨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NAFLD的发病机理,为NAFLD的防治提出新的思路。本文就AHR与NAFLD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 芳香烃受体 肝细胞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的疾病负担及医疗费用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芳 李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流行病学情况以及NAFLD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NAFLD相关指南、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疾病负担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流行病学情况以及NAFLD的流行病学负担和经济负担,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NAFLD相关指南、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疾病负担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NAFLD在全球发病率逐年上升,NAFLD的疾病负担逐年增加。由NAFLD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逐年增高。NAFLD相关疾病的住院和门诊患者显著增加,其整体医疗费用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可能的原因与健康保健意识、新药研究、人口老龄化、过度医疗消费有关。另外,儿童及青少年NAFLD患者发生肝脏或肝外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通过了解NAFLD的流行病学趋势,对NAFLD的疾病负担以及影响其治疗费用增加的相关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进一步关注和加强NAFLD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遗传特征、发病机制、药物研发、早期诊断等研究是有必要的,同时儿童和青少年NAFLD群体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 流行病学负担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在NAFLD诱发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珍 洪小卫 +1 位作者 尹涛 刘海涛 《心脏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79-382,387,共5页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改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NAFLD)诱发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建立NAFLD的模型(模型组),并以正常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对照组,运用HE染色观察模型组与对照组肝脏组织形态的改变...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多样性的改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NAFLD)诱发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建立NAFLD的模型(模型组),并以正常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对照组,运用HE染色观察模型组与对照组肝脏组织形态的改变;通过Westernblot检测两组肝脏细胞内SREBP-1c蛋白水平的改变;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三甲胺以及氧化三甲胺的水平;运用16srDNA高通量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改变。结果通过高脂饲料的喂养,建立了NAFLD的大鼠模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细胞内脂肪过量堆积,炎性浸润增加(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增加(P<0.05),三甲胺以及氧化三甲胺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构发生改变,乳酸杆菌的数量及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NAFLD能够引起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发生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发生改变可能参与了NAFLD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心血管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 三甲胺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改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叶佳怡 冯金华 李卡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653-1659,共7页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变化机制及与胆囊切除术后结直肠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关系,以期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变化机制及与胆囊切除术后结直肠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关系,以期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胆囊切除术破坏了患者的肝脏-胆汁酸-肠道菌群轴,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多样性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导致结直肠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的发生,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胆囊切除术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可能为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管理、胆囊切除术后疾病或症状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但胆囊切除术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以及与疾病或症状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胃肠道微生物组 结直肠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脏疾病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