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语》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欣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0年第8期148-149,共2页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论语》中的隐喻句进行了分析,将它们划分为三类,为解读经典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关键词 《论语》 扩展隐喻 扩展隐喻 创造相似性隐喻
下载PDF
汉英日移动动词跨语言多义变体类型学考察
2
作者 赵玲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80,共8页
词汇语义学的各种主流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词义的非隐喻扩展致因,而鲍查德的语言符号理论却能阐述跨语言视角下语义不对称的机理,并且提供函数模式化分析框架。根据语言符号理论,一种语言的多义词与其跨语言对等词的词义无法完全重叠,原... 词汇语义学的各种主流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词义的非隐喻扩展致因,而鲍查德的语言符号理论却能阐述跨语言视角下语义不对称的机理,并且提供函数模式化分析框架。根据语言符号理论,一种语言的多义词与其跨语言对等词的词义无法完全重叠,原因有二:其一,从核心意义来讲,跨语言多义对等词仅有单一抽象的概念原语;其二,从互动接口来看,语言的符号属性是知觉—运动系统与概念—意象系统交互的结果,在跨语言表征时必会受到外部非语言系统的制约。本文借用鲍查德语言符号理论中表示原语的一组函数,解构6个英、汉、日移动动词多义变体的本源以及词义差异描写元素,将其表示为左向、左/右向、右向的3种类型。籍此分析移动动词的跨语言变体类别,构建符号模型,从而拓展语言符号理论在跨语言情境下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动词 多义词 跨语言变体 非隐喻扩展 类型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