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的设防地震下楼面水平加速度分析
1
作者 刘伟 冯蜀逸 《四川水泥》 2024年第9期27-29,共3页
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例,建立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使用Midas 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2种模型进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得到其楼面水平加速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震动输入下,楼面水平加速度随楼层的增高而增大;非隔震模型、隔... 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例,建立隔震模型和非隔震模型,使用Midas 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2种模型进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得到其楼面水平加速度。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震动输入下,楼面水平加速度随楼层的增高而增大;非隔震模型、隔震模型最大楼面水平加速度分别为33.7m/s^(2)、1.997m/s^(2),隔震模型的加速度明显降低且满足限值3.0m/s^(2)要求。因此采用隔震装置可有效降低结构楼面水平加速度,保证其在地震中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地 模型 非隔震模型 水平加速度 正常使用
下载PDF
小高层同户型保障房隔震与非隔震经济性分析
2
作者 廖光荣 《住宅与房地产》 2016年第4X期9-,82,共2页
本文通过对相同户型、相同高度和层数、相同装修标准相同使用功能,但采用了隔震与非隔震(传统常规设计)两种结构设计方法,并建成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案列进行经济性分析,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否采用隔震技术提供案例参考。
关键词 非隔震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博物馆新馆基础隔震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鄢兴祥 朱玉华 《结构工程师》 2010年第5期79-84,共6页
云南省昆明博物馆新馆位于高烈度区,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及普通橡胶隔震支座混合基础隔震体系。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 v9.5.0对其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及其相应的非隔震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两... 云南省昆明博物馆新馆位于高烈度区,采用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及普通橡胶隔震支座混合基础隔震体系。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 v9.5.0对其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及其相应的非隔震结构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讨论了隔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隔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基础隔震结构能够满足高烈度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需求,且基础隔震结构的水平地震响应明显低于非隔震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在地震易发区,采用基础隔震结构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昆明博物馆 基础结构 线性动力分析 Yunnan Province Structure New 铅芯橡胶支座 罕遇地作用 非隔震结构 高烈度区 有限元分析软件 三维实体模型 基础体系 时程分析法 效果 性能 分析结果 多遇地 响应
下载PDF
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理论与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2 位作者 刘文光 魏陆顺 刘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70,共7页
为了分析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支座耗能机理及支座受拉性能,对一缩尺1∶4的锥形非固结隔震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水平和竖向单向地震波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及强度的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上部及隔震层地震反... 为了分析锥形非固结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支座耗能机理及支座受拉性能,对一缩尺1∶4的锥形非固结隔震钢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了水平和竖向单向地震波输入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及强度的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上部及隔震层地震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结构模型在8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与其台面输入加速度峰值相比,其隔震层的加速度峰值减小10%~20%,上部结构顶层加速度峰值增加10%~50%,但和普通抗震结构相比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在不同单向地震作用下,锥形非固结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匀称;其上下盖板会在地震作用下产生错动位移,同时挤压粘弹性体消耗地震能量,耗能机理明确;地震波特性对支座受拉性能影响明显,但没有出现倾覆倒塌现象。锥形非固结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对低层建筑结构的减震具有明显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固结支座 振动台试验 反应 效果 滞回曲线
下载PDF
典型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分析(一)
5
作者 夏昌 《福建建筑》 2006年第2期30-31,共2页
利用权威软件ETABS对一座典型隔震结构进行了隔震和非隔震设计的对比计算分析
关键词 非隔震 ETABS
下载PDF
竖向近断层地震下隔震结构-非结构系统耦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德稳 赵洁 刘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30-136,177,共8页
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易造成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系统产生地震响应放大现象。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的动力反应控制机理,建立了竖向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耦合系统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分析... 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易造成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系统产生地震响应放大现象。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的动力反应控制机理,建立了竖向地震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耦合系统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附加竖向准零刚度系统的非结构元件的响应控制效果。基于能量分析方法建立了竖向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内部非结构耦合系统能量平衡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自振频率的隔震系统,当采用竖向准零刚度对非结构元件进行地震响应控制时,减震效果较好。有控系统的竖向弹性恢复能和阻尼耗能要大于无控结构,通过选取合适的阻尼比可有效控制非结构元件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近断层地 结构-结构耦合系统 响应控制
下载PDF
博物馆结构隔震前后楼层反应谱及设计谱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亚 杨维国 +1 位作者 王萌 刘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5-132,共8页
为得到博物馆隔震前后的楼层反应谱及设计谱以进行附属结构的防震设计,首先建立了非隔震、隔震两种博物馆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环境振动测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选取了7条罕遇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通过加速度峰值、频谱两参数进行隔... 为得到博物馆隔震前后的楼层反应谱及设计谱以进行附属结构的防震设计,首先建立了非隔震、隔震两种博物馆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环境振动测试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选取了7条罕遇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通过加速度峰值、频谱两参数进行隔震前后的楼层波及其与地震波的差异分析.进而将楼层波作为输入,通过MATLAB程序计算非隔震、隔震结构对应的楼层加速度反应谱,并根据地震抗震设计谱理论拟合用于附属结构设计的楼层设计谱.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的动力特性与振动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隔震后楼层加速度峰值较非隔震峰值降低约75%,楼层波卓越频率均与两种结构对应的自振频率相吻合,结构起主控作用;楼层反应谱是地震波与主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二者的特性;最后得到了加速度标准化设计谱曲线及数学表达,隔震前、后设计谱划分区段不同,非隔震楼层设计谱有1个平台段,隔震楼层设计谱有2个平台段,设计谱研究成果可用于不同结构内部展陈等附属结构的防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震 楼层波 频谱 楼层加速度反应谱 设计谱
下载PDF
凯德·风尚9号楼(G户型)隔震设计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小燕 李永双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本文介绍了隔震建筑和非隔震建筑的费用形成,分析了凯德·风尚9号楼(G户型)采用隔震和非隔震设计所产生的原材料费用差额,从而为隔震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经济性的参考。
关键词 经济性分析 设计 非隔震设计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乔虹 《三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85-592,共8页
隔震技术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使隔震支座和消能装置吸收地震时地面输入建筑物的能量,减小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的振动,有效保护建筑结构及内部设施。依托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大厦的隔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PKPM系列软件及具有强大非线性分... 隔震技术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使隔震支座和消能装置吸收地震时地面输入建筑物的能量,减小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的振动,有效保护建筑结构及内部设施。依托福建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大厦的隔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PKPM系列软件及具有强大非线性分析功能的ETABS软件,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的消能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构 非隔震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公路桥梁隔震支座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学义 《工程与建设》 2012年第6期794-796,共3页
伴随着国际性的减隔震设计思潮,减隔震技术理念在我国逐渐树立并推广开来。以某公路桥梁为背景,通过对比采用高阻尼橡胶支座与其他类型桥梁支座时,在不同墩高条件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了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在该类桥梁中的隔震效果。
关键词 桥梁减技术 效果 非隔震支座 普通板式橡胶支座 高阻尼橡胶支座
下载PDF
4×5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减隔震动力分析
11
作者 杨松 《新疆交通科技》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取其中一联4×50m 简支变连续预制T 梁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了在E2 水准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非隔震支座和HDR 隔震支座时,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情况.结果表明HDR 隔震支座能够有效减小桥...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取其中一联4×50m 简支变连续预制T 梁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比了在E2 水准地震作用下,分别采用非隔震支座和HDR 隔震支座时,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情况.结果表明HDR 隔震支座能够有效减小桥墩所受弯矩和剪力,同时桥墩墩顶位移也有所减少,使各墩在地震力作用下均匀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用 T梁 非隔震支座 HDR支座
下载PDF
隔震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卜龙瑰 苗启松 +3 位作者 朱忠义 束伟农 姚立新 伍炼红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09-112,148,共5页
国内规范对于隔震设计的相关规定大多是指导性、原则性的,理论解释较简单,实际应用却会遇到许多问题。以层间隔震为例,在性能化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与上下部结构相匹配的性能标准,同时又不至于设计过于保守,采用单一计算模型难以实现,... 国内规范对于隔震设计的相关规定大多是指导性、原则性的,理论解释较简单,实际应用却会遇到许多问题。以层间隔震为例,在性能化设计过程中,如何实现与上下部结构相匹配的性能标准,同时又不至于设计过于保守,采用单一计算模型难以实现,需要对上下部结构或构件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和内力调整来完成设计,这使得设计的技术门槛过高,影响了隔震设计的广泛推广。结合两个具体的隔震工程,对隔震的设计思路、计算模型适用条件、参数的合理选取及具体的实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阻尼比 系数 扭转效应 非隔震模型 等代模型
原文传递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in China 被引量:10
13
作者 PAN Peng YE LiePing +1 位作者 SHI Wei CAO HaiYu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36-3046,共11页
The concepts of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emerged in the early 1970s.In China,the first seismic isolation structure was finished in 1993,and the first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was built a... The concepts of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emerged in the early 1970s.In China,the first seismic isolation structure was finished in 1993,and the first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was built at about the same time.Up to 2007,China had more than 600 seismic isolation and about 100 energy dissipation building structures.In 2008,the huge Wenchuan earthquake hit the southwest of China,which triggered a bloom of new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representative applications of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in China,reviews the state-of-the-practice of Chinese design,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applications.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Basic design procedures are becoming standardized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experiences,which mainly involve determination of design earthquake forces,selection of ground motions,modeling and time-history analyses,and performance criteria.Nonlinear time-history analyses using multiple ground motions a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sign of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Regulations,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devices,balance between performance and cost,comparison with real responses,and regular inspection are identified as the issues that should be improve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seismic isol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isolation structure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development history design practic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rubber-bearings in base-isolated buildings with limited seismic response data 被引量:3
14
作者 LEI Ying HE MingY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224-1231,共8页
Seismic behaviors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are highly affected by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lated systems. Most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iso... Seismic behaviors of base-isolated structures are highly affected by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lated systems. Most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isolator require either the measurements of all structural responses or the assumptions of the proper mathematic models for the rubber-bearings. In this paper, two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rubber-bearings in base-isolated buildings using only partial measurements of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s. The first algorithm is applicable to the case that proper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available for the base isolators. It is based on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for the parametric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models of rubber-bearing isolators and buildings. For the general case where i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a proper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a rubber-bearing isolator, another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model-tYee nonlinear property of rubber-bearing isolated system. Nonlinear effect of rubber-bearing is treated as 'fictitious loading' on the linear building under severe earthquake.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the sequential Kalman estimator for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and the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of the 'fictitious loading' to identify the nonlinear force of rubber-bearing isolator.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two algorithms are capable of identifying the nonlinear properties of rubber-bearing isolated systems with good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ISOLATION nonlinearit system identification partial observation MODEL-FRE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Kalman esti-mator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