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任意干湿路径下非饱和岩土介质的土水特征关系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炎兵 韦昌富 +1 位作者 陈辉 栾茂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6-1052,共7页
土水特征曲线(SWCC)代表着基质吸力与含水量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在反复干湿循环路径下该曲线呈现出循环滞回特性。岩土介质在经历反复干湿循环之后,部分气体会以气泡的形式残留于孔隙中;这种残留的气体会对土水特征关系和流体的渗透系... 土水特征曲线(SWCC)代表着基质吸力与含水量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在反复干湿循环路径下该曲线呈现出循环滞回特性。岩土介质在经历反复干湿循环之后,部分气体会以气泡的形式残留于孔隙中;这种残留的气体会对土水特征关系和流体的渗透系数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毛细循环滞回的内变量理论和传统的土水特征关系经验模型,提出了一个能模拟在任意干湿循环路径下土水特征关系的数学模型。特别地,该模型考虑了介质中的残余含气量对循环土水特征关系的影响。在循环滞回边界给定的情况下,该模型只包含一个材料参数;该材料参数可以由任意一条一阶扫描线(或其上的一个数据点)来确定。利用所提出的数学模型结合欧拉迭代计算方法,对已有文献中的粉土、烧结玻璃珠、石灰岩及白云岩等不同岩土介质在任意干湿循环路径下的SWCC试验曲线进行了模拟。通过将预测结果与现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对描述复杂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土水特征关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非饱和岩土介质 土水特征关系 干湿循环 毛细滞回 残余含气量
下载PDF
某渣场污染物在非饱和岩土介质中的迁移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眭素刚 徐世光 +4 位作者 刘文连 范柱国 丁茂斌 韦立德 马宏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73-2180,共8页
为研究某渣场污染物对周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通过对渣场场地非饱和土壤弥散、渗流特性试验,并运用模拟地下水溶质迁移的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渣场污染物在非饱和岩土介质中的迁移模拟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扩散率D(θ)... 为研究某渣场污染物对周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通过对渣场场地非饱和土壤弥散、渗流特性试验,并运用模拟地下水溶质迁移的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渣场污染物在非饱和岩土介质中的迁移模拟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扩散率D(θ)和非吸附性溶质Cl-1的水动力弥散系数Dsh(θ)与土壤含水率θ成显著幂函数关系;同一吸力水头下,黏粒含量越高,储水能力越强,脱水速度越慢,即黏土②土样其持水性能远远高于熔炼渣①土样。100年内渣场污染物氟和锌的迁移污染对周边地下水污染浓度满足二类水标准;通过对渣场周边地下水试验结果表明:渣场现状下对周边地下水并未形成污染,这也验证了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渣场污染物迁移模拟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场 污染物迁移 非饱和岩土介质 弥散特性试验 渗流特性试验
下载PDF
基于SPH-FDM耦合算法的非饱和岩土介质中瞬态导热问题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佩佩 白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2-965,共14页
光滑粒子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到多种工程和物理问题的求解中.为修正光滑粒子法计算域边界附近粒子近似缺陷及弥补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的不足,将有限差分法耦合到光滑粒子法中,使所求解问题在整个计算... 光滑粒子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到多种工程和物理问题的求解中.为修正光滑粒子法计算域边界附近粒子近似缺陷及弥补边界条件处理方法的不足,将有限差分法耦合到光滑粒子法中,使所求解问题在整个计算域上的函数近似精度达到二阶,从而提高计算的求解精度;然后基于有限差分算法处理边界条件的思想来处理定解问题中的第二、第三类边界条件,使复杂边值问题的计算可以归于第一类边值问题的框架下求解.采用光滑粒子-有限差分耦合算法计算了各类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导热问题,通过和解析解的对比表明,相比传统光滑粒子法,耦合算法能够直接施加各类边界条件,计算结果精度高,求解过程可靠有效.最后模拟了非饱和岩土介质内的热能传输问题,得到了岩土介质中随时间变化的温度演化特点,并分析了隔热层对导热过程的影响以及隔热层导热性质不同情况下的温度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法 耦合算法 边界修正 非饱和岩土介质 热能传导
原文传递
非饱和岩土材料的固流转化数值模拟
4
作者 吕谦 李兆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7-173,共7页
为对非饱和岩土材料的固流转换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一个非饱和岩土材料固流转化模型。该模型由一个水力耦合弹塑性模型、一个宾汉黏性模型和一个固流转化准则组成,它可以在统一框架内描述非饱和岩土破材料坏前后的固流力学性质。与此同... 为对非饱和岩土材料的固流转换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一个非饱和岩土材料固流转化模型。该模型由一个水力耦合弹塑性模型、一个宾汉黏性模型和一个固流转化准则组成,它可以在统一框架内描述非饱和岩土破材料坏前后的固流力学性质。与此同时,还基于拉格朗日积分点有限元法(FEMLIP)提出求解水力耦合问题的方法,并采用平衡方程和连续方程,将固流转化模型植入一个FEMLIP数值软件中。为了精确处理非饱和岩土问题,该模型还引入了毕肖普有效应力及水分特征曲线。最后,通过模拟一个启发式渗流实验,定性地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准确的物理参数,使用FEMLIP方法和该固流转化模型对真实泥石流进行分析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耦合 固流转化 非饱和岩土介质 分岔破坏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中深层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鲍玲玲 李俊岩 郭海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81-2290,共10页
为了确定中深层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本文基于分形几何理论构建了求解中深层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液相分形维数D_(fl)、弯曲度分形维数D_(T)、孔隙率φ以及液体饱和度S_(w)等因素对有效导... 为了确定中深层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本文基于分形几何理论构建了求解中深层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液相分形维数D_(fl)、弯曲度分形维数D_(T)、孔隙率φ以及液体饱和度S_(w)等因素对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模拟所得数据利用已有的公开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随孔隙率φ的增大而降低,随液体饱和度S_(w)的增大而增大.可以得出结论:非饱和岩土介质的有效导热系数随D_(fl)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D_(T)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固气和液气导热系数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在固气和液气导热系数比一定时,非饱和岩土介质有效导热系数随φ的增加而降低.该预测模型可为计算中深层非饱和岩土多孔介质导热系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非饱和岩土介质 分形几何理论 孔隙率 液体饱和 有效导热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