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臼缺损时全髋置换非骨水泥髋臼的重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晓华 周维江 吴海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 :研究髋臼缺损时全髋置换术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原因导致髋臼缺损的 118例 ( 12 5个髋 )行全髋置换术或翻修术 ,应用非骨水泥髋臼 ,并采用加深髋臼、上移髋臼、大型髋臼填充... 目的 :研究髋臼缺损时全髋置换术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等原因导致髋臼缺损的 118例 ( 12 5个髋 )行全髋置换术或翻修术 ,应用非骨水泥髋臼 ,并采用加深髋臼、上移髋臼、大型髋臼填充或结构植骨等方法。 118例中的 10 2例 (男 3 7例、女 65例 )得到随访 12个月至 10年 ,平均 62个月 ,另 16例失随访。结果 :根据 Merle D′Aubigne评分方法 ,优 2 2例 ,良 48例 ,中 3 1例 ,差 1例。结论 :各种髋臼骨缺损应根据 X线片及 CT加以明确 ,观察其运动中心、上移程度 ,结果对髋臼重建方法的选择特别有意义。非骨水泥髋臼重建成功与否有赖于假体稳定 ,并尽量与宿主骨接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关节置换术 非骨水泥髋臼
下载PDF
异体颗粒松质骨移植治疗髋臼杯稳定的髋臼周围骨溶解 被引量:2
2
作者 廉永云 Myung-chul Yoo +3 位作者 裴福兴 冯卫 Yoon-Je Cho Sung-Wook Chun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6-508,共3页
[目的]评价异体颗粒松质骨移植治疗THA术后髋臼杯稳定的髋臼周围骨溶解的效果。[方法]自1996年4月-2000年7月,对26例髋臼杯周围骨溶解而假体稳定者行保留髋臼杯,清除病灶、异体颗粒松质骨移植术,并更换聚乙烯内衬和股骨头假体。术后... [目的]评价异体颗粒松质骨移植治疗THA术后髋臼杯稳定的髋臼周围骨溶解的效果。[方法]自1996年4月-2000年7月,对26例髋臼杯周围骨溶解而假体稳定者行保留髋臼杯,清除病灶、异体颗粒松质骨移植术,并更换聚乙烯内衬和股骨头假体。术后平均随访5.5a。对临床结果、骨溶解病变范围和骨移植愈合分别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放射线影像学和骨移植愈合分级系统进行评价。[结果]Harri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平均82分增加到术后平均88分;X线片示髋臼杯周围骨溶解范围正位由术前23.8mm×24.9mm减小到术后11.5mm×8.2mm,侧位由术前的11.1mm×11.6mm减少到术后5.3mmx4.5mm;异体骨愈合程度Ⅰ级12例(46%),Ⅱ级14例(54%)。[结论]保留髋臼杯、清除病灶后行异体颗粒松质骨移植术是非骨水泥髋臼杯稳定的髋臼周围骨溶解治疗的有效措施,可以保留更多的髋臼骨量。降低手术的复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骨水泥髋臼 溶解 人工全关节翻修术 异体 颗粒型移植
下载PDF
人工全髋置换联合髋臼造盖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燚 严建军 崔志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434-5439,共6页
背景:以往采用单纯的人工关节置换、截骨重建等治疗成人Crown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都不是很满意。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联合髋臼造盖重建治疗成人Crown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全髋置换联合髋臼造... 背景:以往采用单纯的人工关节置换、截骨重建等治疗成人Crown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都不是很满意。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联合髋臼造盖重建治疗成人Crown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人工全髋置换联合髋臼造盖重建治疗23例成人Crown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其中男2例,女21例,年龄20-35岁,平均(24.26±3.56)岁。重建治疗后按Har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60个月,平均(26.60±13.16)个月。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比较后发现,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ri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人工全髋置换联合髋臼造盖能重建髋关节正常结构,缓解疼痛,增加髋关节稳定性,是治疗成人CrownⅣ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先天性脱位 关节置换 成人CrownⅣ型 造盖重建 非骨水泥髋臼假体
下载PDF
髋臼骨缺损的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10例
4
作者 李杰 黄聪 苏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初次人工髓关节置换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例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经验,应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采用加深髋臼、颗粒性植骨、结构性植骨等等方法重建骨性髋臼。本组男6例,女4例...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初次人工髓关节置换髋臼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例非感染性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置换经验,应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采用加深髋臼、颗粒性植骨、结构性植骨等等方法重建骨性髋臼。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27~68岁,平均46岁。根据美国骨科学会(AAOS)的分类方法:节段型骨缺损4例,腔隙型骨缺损5例,混合型骨缺损1例。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发生。并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2个月。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4,术后平均82分。结论(1)假体臼与宿主骨完全接触,加深髋臼或配用小型髋臼假体,无须植骨。(2)需行结构性植骨时,尽量采用自体骨材,配合颗粒压配植骨。术中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角度判断仍有待寻找更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水泥假体 关节置换 角度重建
下载PDF
非骨水泥型髋臼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晖 裴福兴 +2 位作者 杨静 沈彬 石锐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0-514,共5页
目的对使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的患者进行术后中期(5~6年)的影像学及临床随访,探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固定效果、松动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1998年2月-1999年5月,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对使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的患者进行术后中期(5~6年)的影像学及临床随访,探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固定效果、松动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1998年2月-1999年5月,采用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疾患139例(148髋)。回顾分析获得随访的109例(116髋)的临床疗效及X线片表现。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学评估根据术后及随访时髋关节正、侧位片,观察髋臼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的骨质改变,并测量臼杯的磨损速度、磨损方向。结果患者术前Harris分值平均为44分,术后最近随访时Harris分值平均为92.4分,显著高于术前。影像评估显示1髋出现局灶性骨溶解;聚乙烯内衬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15mm/年,与垂线的成角平均为10.4°;髋臼外展角平均为46°;垂直距离平均为10.5mm,水平距离平均为8.7mm。截止随访时,无一例因无菌性松动或感染而翻修。结论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可以为患者提供完好的固定及临床效果。然而因为聚乙烯髋臼的磨损不可避免,以及骨盆骨溶解等潜在因素的存在,长期随访必不可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中期 影像学评估
原文传递
打压植骨结合非骨水泥型髋臼杯翻修重建髋臼 被引量:4
6
作者 廉永云 赵允济 +4 位作者 赵承斌 刘雪峰 潘世奇 王鲲鹏 李卫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的中期疗效。方法1995年4月-2001年12月,对58例62髋行髋臼杯翻修时采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其... 目的探讨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的中期疗效。方法1995年4月-2001年12月,对58例62髋行髋臼杯翻修时采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其中男32例34髋,女26例28髋;年龄(49.6±15.4)岁。左侧32髋,右侧30髋。髋臼翻修原因:髋臼杯无菌性松动56髋,感染性松动3髋,髋臼杯内衬脱落伴严重骨溶解3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至该次髋臼翻修时间为(10.1±3.9)年。术中骨缺损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分型Ⅱ型42髋,Ⅲ型20髋。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片对其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58例62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3年,平均8.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翻修术前(61.1±10.2)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2.0±7.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46髋,良10髋,可4髋,差2髋,优良率为90.3%。髋臼杯周围植入异体颗粒骨融合时间为(12.5±4.4)个月。术后髋臼杯内衬每年磨损(0.13±0.09)mm。末次随访时14髋(22.6%)发生髋臼杯假体周围骨溶解,其中2髋线性骨溶解,12髋腔隙性骨溶解。7髋(11.3%)发生异位骨化,根据Brooker法分级Ⅰ级3髋,Ⅱ级3髋,Ⅲ级1髋。其中3髋因髋臼再次翻修或X线片见松动征被评估为髋臼假体翻修术失败,术后8年髋臼假体Kaplan-Meier生存率为94.2%±3.3%。结论选择恰当的髋臼杯翻修适应证,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修复髋臼骨缺损、非骨水泥型髋臼杯重建髋臼,可获得较好的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翻修 水泥 异体 重建
原文传递
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在伴髋臼骨缺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亮亮 王黎明 唐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196-197,共2页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医疗器械的改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方面等具有比较好的疗效[1]。髋臼骨缺损后的修复重建是关节外科比较难以处理的难题...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医疗器械的改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方面等具有比较好的疗效[1]。髋臼骨缺损后的修复重建是关节外科比较难以处理的难题,伴髋臼骨缺损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也是关节外科中一项比较复杂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缺损 水泥假体 应用 关节性关节炎 手术技术 关节外科 头坏死
原文传递
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内衬背侧磨损 被引量:1
8
作者 戴雪松 严世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水泥假体 内衬背侧磨损 临床应用 翻修术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高位植入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应用——对以往报道15年以上的简明随访
9
作者 KELLY J. HENDRICKS WILLIAM H. HARRIS +2 位作者 张辉(译) 刘必全(译) 尹宗生(译) 《骨科动态》 2007年第2期73-77,共5页
我们曾经报告采用高髋臼中心植入多孔涂层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方法,对34例(36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0年的结果。本文将报告对21例(23髋)患者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在最初的44例(4... 我们曾经报告采用高髋臼中心植入多孔涂层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方法,对34例(36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严重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行翻修手术,术后随访平均10年的结果。本文将报告对21例(23髋)患者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在最初的44例(46髋)患者中,39例(41髋;89%)患者仍使用原来的髋臼杯。2例(4.3%)髋臼杯因无菌性松动而翻修,3例(6.5%)髋臼杯因感染而翻修。6例股骨侧假体因为股骨骨溶解行翻修,另外7例无骨溶解但因无菌性松动行翻修。基于我们平均随访16.8年的结果,我们相信:在部分髋臼严重骨缺损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时,高髋臼中心植入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方法。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假体 关节置换术 术后随访 翻修术 植入 缺损 无菌性松动 侧假体
原文传递
初次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治疗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完全脱位术后平均16年的随访
10
作者 BRETT J HAMPTON +4 位作者 WILLIAM H HARRIS 曹沛宏(译) 于建华(译) 费起礼(校) 《骨科动态》 2006年第4期217-220,共4页
我们早期曾报道应用半球窝状多孔涂层髋臼假体,连续对20例高选择性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完全脱位患者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年的结果报道。此文是对这些髋关节在其后9年,即术后平均随访16年(范围,11.5~19年)的结果报道。在... 我们早期曾报道应用半球窝状多孔涂层髋臼假体,连续对20例高选择性严重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完全脱位患者施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年的结果报道。此文是对这些髋关节在其后9年,即术后平均随访16年(范围,11.5~19年)的结果报道。在我们早期报道后,有2个髋臼壳行翻修术,其中1个由于无菌性松动,另1个由于聚乙烯衬垫在固定齿片未破裂情况下脱落。其余髋臼壳固定良好。X线片未见骨盆骨溶解,聚乙烯衬垫平均磨损率为0.09mm/年。髋臼壳的无菌性松动定义为失败,术后平均16年髋臼壳的生存率为92%。我们认为本组经严格选择的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患者,经长达16年的随访髋臼杯的固定极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假体 关节发育不良 完全脱位 治疗性 术后 随访 初次 无菌性松动
原文传递
混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戴雪松 Wui K.Chung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09-512,i001,共5页
目的 随访一组经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的患者 ,了解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组合应用于健康和骨质质量较差的老年患者的情况。方法  4 1名患者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 目的 随访一组经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的患者 ,了解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和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的组合应用于健康和骨质质量较差的老年患者的情况。方法  4 1名患者得到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对于骨形态、骨水泥固定质量和假体稳定性。结果 未出现与骨水泥相关的术中和或术后死亡 ,各类全身性疾病在围手术期无加重表现。Harris评分为 81 1分。股骨近端骨形态A型占 2 0 % ,B型 5 6 % ,C型 2 4 %。骨水泥固定质量分为A级 37% ,B级 4 9% ,C级 4 %。结论 混合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为适用。混合型人工关节的术后即时稳定性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在手术中必须应用现代骨水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治疗 老年 水泥型股假体 水泥假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