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非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降低强度的规范化治疗
1
作者 高文瑾 王华 +2 位作者 白洁 秦爽 刘安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2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了解"非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降低治疗强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应用改良Dutch ALLⅥ方案治疗35例"非高危型"ALL患儿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应用改良IC-2002-ALL方案治疗的&q... 目的了解"非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降低治疗强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应用改良Dutch ALLⅥ方案治疗35例"非高危型"ALL患儿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应用改良IC-2002-ALL方案治疗的"标危组"ALL患儿1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诱导缓解率、3年无事件生存率、感染病死率、复发率指标和病人的住院治疗费用。结果 35例治疗组患儿诱导缓解率100%;3年无事件生存率85.71%;感染病死率2.86%;复发率11.43%;无失访病例;总治疗失败率14.29%;每位患儿平均住院次数8.60±2.40次;平均每次住院费用4 486.78±2 358.42元。112例对照组患儿诱导缓解率100%,3年无事件生存率60.71%;感染病死率7.14%;复发率7.14%;失访率25.00%;总治疗失败率39.29%;每位患儿平均住院次数9.80±3.90次;平均每次住院费用6 137.93±3 597.23元。两组患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0.65,P>0.05);3年无事件生存率,感染病死率和总治疗失败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50、4.22、5.78,均P<0.05);两组患儿平均每次治疗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平均住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结论改良Dutch ALLⅥ方案治疗"非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步结果安全可行,疗效满意,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危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低强度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丹 井海云 +3 位作者 翟关群 卢迎宏 员小利 王梦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均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后给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均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后给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药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分级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后TIMI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降低替罗非班给药剂量亦可获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疾病满意治疗效果,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 高危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围介入术期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
3
作者 黄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4期133-135,共3页
目的:系统地研究围介入术期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 目的:系统地研究围介入术期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00例患者在手术前均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常规抗凝治疗,然后对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0%,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6.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0%,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介入术期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介入术期 高危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
下载PDF
PAX1甲基化检测对于非16/18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人群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林珺 黄勉 +2 位作者 金琼 沈张 吴三山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甲基化检测对于非16/18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人群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福州市第一医院的267例非16/18型HR-HPV阳性的女性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 目的探讨宫颈癌甲基化检测对于非16/18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人群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就诊于福州市第一医院的267例非16/18型HR-HPV阳性的女性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PAX1检测、TCT检测,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两种筛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转诊阴道镜检出率。结果PAX1检测的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43.90%,阳性预测值为28.99%,阴性预测值为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200,P<0.05);TCT检测的灵敏度为96.20%,特异度为14.00%,阳性预测值为21.70%,阴性预测值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045,P<0.05)。两种筛查方法比较TCT的灵敏度高于PAX1检测,PAX1检测的特异度高于TCT检测,PAX1检测与金标准的Kappa值大于TCT与金标准的Kappa值,PAX1检测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优于TCT与金标准;TCT检测阳性转诊阴道镜检率为88.01%(235/267),PAX1检测阳性转诊阴道镜检率为63.30%(169/267),PAX1检测与TCT检测比较,阴道镜检率减少24.72%。结论对于非16/18型HR-HPV感染人群采用PAX1检测,可以降低长期随访人群的恐慌,避免过度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检测 16/18高危HPV感染 HR-HPV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女性HPV35/39/51/56/59/68感染情况分析及其遗传变异研究概述
5
作者 蓝锶菡 张红平 冯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8-376,共9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PV,HR-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接种HPV疫苗和筛查是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目前即使是九价疫苗也未能完全覆盖临床上可引起宫颈恶性病变的HR-HPV型别。针对非疫苗型别HR-HPV感染研究数据较...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PV,HR-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接种HPV疫苗和筛查是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目前即使是九价疫苗也未能完全覆盖临床上可引起宫颈恶性病变的HR-HPV型别。针对非疫苗型别HR-HPV感染研究数据较少,以及未来大范围接种HPV疫苗后,不同型别HPV的人群感染分布可能有所变化,疫苗开发和接种策略也会相应调整等情况,本综述对目前九价疫苗中未包括的高危型别HPV35/39/51/56/59/68在不同人群、不同国家/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及其遗传变异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不仅有利于明确非疫苗型别HR-HPV在女性人群中的感染变化趋势和病毒进化特征,还可对未来相关疫苗的开发应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九价疫苗高危 感染情况 遗传变异分析
原文传递
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袁诗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45-48,共4页
探讨罹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临床中行亚砷酸治疗的价值。方法 共计择取56例初治非高危APL患者,均为我院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选取,经回顾性分析原则,28例对照组行亚砷酸(arsenious acid,H... 探讨罹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临床中行亚砷酸治疗的价值。方法 共计择取56例初治非高危APL患者,均为我院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选取,经回顾性分析原则,28例对照组行亚砷酸(arsenious acid,H3AsO3)联合全反式维A酸治疗,28例观察组口服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治疗,,对比两组经治疗后不同阶段内的血清值、白细胞峰值、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率结果。结果 在两周期的治疗后,两组血清胆固醇值、三酰甘油水平均有提升,但是两组无差异(P>0.05),两组诱导治疗、治疗后1周期、2周期白细胞峰值、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率比较,组间无差异性(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其中两组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亚砷酸+全反式维A酸治疗初治非高危APL患者的价值,与口服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A酸的治疗效果接近,均可合理稳定血脂水平,对白细胞水平表达形式进行改善,同时对PML-RARa融合基因转阴率有促进提升作用,远期生存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高危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亚砷酸 复方黄黛片 全反式维A酸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