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黄静仪 刘林 张建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912-1915,共4页
目的:分析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病理证实的SCC患者26例(SCC组),BCC患者22例(BCC组)。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采用SABC法行免疫组化检测,记录各因子表达阳性率、染色... 目的:分析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病理证实的SCC患者26例(SCC组),BCC患者22例(BCC组)。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采用SABC法行免疫组化检测,记录各因子表达阳性率、染色强度和表达强度。同时,取20例正常皮肤为对照组。比较SCC组、BCC组患者及对照组各因子表达情况差异。结果:SCC组和BCC组与对照组MMP-2、MMP-9相比,表达阳性率、染色强度和表达强度显著增高,SCC组和BCC组与对照组TIMP-2、TIMP-1的表达阳性率、染色强度和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SCC组MMP-2、MMP-9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和BCC组,而TIMP-1、TIMP-2表达强度显著低于BCC组(P<0.05)。结论:MMP-2、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2、TIMP-1与NMS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在NMSC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非黑色素性皮肤癌 表达
下载PDF
CYP1A1基因MSP1 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李夏西 王伟 +4 位作者 唐颖 杜萌 龙国梁 卢毅荣 刘占国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2期1643-1647,共5页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CYP1A1基因MSP1、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hrance,CNKI、维普、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平台,查找文献从建库到2015年10月。采用RevM...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CYP1A1基因MSP1、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hrance,CNKI、维普、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平台,查找文献从建库到2015年10月。采用RevMan5.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篇文献,Meta分析见CYP1A1基因IIe-Val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IIe和Val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有显著关联(IIe vs Val:OR=0.56,95%CI=0.37~0.85,P=0.007),未见CYP1A1基因MSP1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易感性相关。结论CYP1A1基因IIe-Val多态性与非黑色素性皮肤癌相关,携带等位基因Val可增加非黑色素性皮肤癌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50酶 多态性 非黑色素性皮肤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莪术提取物对非黑色素性皮肤癌小鼠TIMP-2、TIMP-1、nm23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康康 张晓云 +1 位作者 陈昭 张晶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66-2669,共4页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对非黑色素性皮肤癌小鼠TIMP-2、TIMP-1、nm23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莪术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莪术组小鼠皮肤上涂含60%二甲基苯蒽的矿物油建立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模型,对照... 目的探讨莪术提取物对非黑色素性皮肤癌小鼠TIMP-2、TIMP-1、nm23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莪术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莪术组小鼠皮肤上涂含60%二甲基苯蒽的矿物油建立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模型,对照组小鼠皮肤上涂不含二甲苯崽的矿物油,位置及剂量同模型组,1次/d,连续10 d,从造模后第2天开始,莪术组在造模处皮肤上涂抹莪术水提取物乳液,约0.8 g。模型组和对照组均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涂抹,1次/d,连续4周。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莪术组TIMP-1、TIMP-2、nm23、p53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病理切片可见模型组恶性程度高,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细胞核固缩,细胞异型性明显,局部可见坏死,肿瘤细胞发生转移。莪术组可见肿瘤周边的浸润较局限,部分细胞异型性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莪术提取物对非黑色素性皮肤癌小鼠TIMP-2、TIMP-1、nm23与p53表达有改善作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提取物 非黑色素性皮肤癌 TIMP-2 TIMP-1 NM23 p53
下载PDF
我国皮肤癌的发病与死亡状况分析
4
作者 唐明秀 练娜 +1 位作者 费双雪 杨瑶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6期4-7,12,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皮肤癌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为皮肤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肿瘤登记数据,对554个登记处上报的2017年有效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全国皮肤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国人口标化率(... 目的:分析我国皮肤癌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为皮肤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肿瘤登记数据,对554个登记处上报的2017年有效肿瘤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全国皮肤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构成,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结果:2017年,554个肿瘤登记地区覆盖人口为436336955人(男性221134960人,女性215201995人),占当年全国人口数的31.16%。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皮肤癌新发病例数13505例,粗发病率为3.1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7/10万,世标发病率为1.84/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20%。男性发病率为3.11/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8/10万;女性发病率为3.08/10万,中标发病率为1.77/10万。皮肤黑色素瘤发病率为0.51/10万,中标发病率为0.33/10万;非黑色素性皮肤癌(NMSC)发病率为2.59/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4/10万。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皮肤癌死亡病例数4963例,粗病死率为1.13/10万,中标病死率为0.64/10万,世标病死率为0.65/10万,0~74岁累积病死率为0.05%。男性病死率为1.27/10万,中标病死率为0.77/10万;女性病死率为1.00/10万,中标病死率为0.50/10万。皮肤黑色素瘤病死率为0.36/10万,中标病死率为0.23/10万。NMSC病死率为0.77/10万,中标病死率为0.41/10万。结论:我国皮肤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总体较低,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应针对性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皮肤黑色素瘤 非黑色素性皮肤癌 发病率 病死率
下载PDF
皮肤恶性肿瘤误诊情况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道远 蔡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37-39,共3页
皮肤恶性肿瘤(SC)通常指恶性黑素瘤(MM)及非黑色素性皮肤癌(NMSC),近年来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SC多为隐匿性发病且缺乏典型表现,易导致患者自身不重视、拒绝有创检查、临床医师误诊、耽误及时彻底的治疗等不良后果。本文对SC的误诊... 皮肤恶性肿瘤(SC)通常指恶性黑素瘤(MM)及非黑色素性皮肤癌(NMSC),近年来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SC多为隐匿性发病且缺乏典型表现,易导致患者自身不重视、拒绝有创检查、临床医师误诊、耽误及时彻底的治疗等不良后果。本文对SC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本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恶性黑素瘤 非黑色素性皮肤癌 误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