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安市非OI群霍乱弧菌分布调查分析
1
作者 史玲 刘建华 +1 位作者 徐磊 康星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407-408,共2页
本文报告了1991~1996年对我市健康人群、腹泻病人、外环境等1509份标本进行非OI群霍乱弧菌病原学调查情况,共检出非OI群霍乱弧菌36株,检出率为2.39%。并对非OI群霍乱弧菌在我市的分布变化、致病性及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为疾病控... 本文报告了1991~1996年对我市健康人群、腹泻病人、外环境等1509份标本进行非OI群霍乱弧菌病原学调查情况,共检出非OI群霍乱弧菌36株,检出率为2.39%。并对非OI群霍乱弧菌在我市的分布变化、致病性及药敏试验进行了分析,为疾病控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i群霍乱弧菌 病原学 药敏试验 弧菌
下载PDF
1例非OI群霍乱弧菌致重症肠道感染患者的护理
2
作者 高柏青 关晶 《护理学报》 1995年第4期41-41,共1页
非OI群霍乱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存在海产品中,本菌群经口进入胃后多被胃酸杀死,当胃酸缺乏或入侵弧菌数量很多时,未被杀死的弧菌即可进入小肠,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并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引起胃肠粘膜炎症反应,毒素入血可迅速... 非OI群霍乱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存在海产品中,本菌群经口进入胃后多被胃酸杀死,当胃酸缺乏或入侵弧菌数量很多时,未被杀死的弧菌即可进入小肠,粘附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并大量繁殖产生大量肠毒素引起胃肠粘膜炎症反应,毒素入血可迅速引起全身衰竭。有文献报道,1994年在印度5个城市获得的60株非OI群霍乱弧菌被证实产生霍乱毒素。因此,非OI群霍乱弧菌所致的感染不容被忽视。我科收治的此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低下,加之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因此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i群霍乱弧菌 肠道感染 低血容量休克 海产品 沈阳军区总医院 霍乱毒素 过氧乙酸 条件致病菌 弧菌数量 电解质紊乱
下载PDF
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产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延学 黄春德 +1 位作者 刘长暖 陈天寿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7-289,共3页
作者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一株产褐色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具有这一特点之菌株尚未见有文献报道。虽该菌株未检出有肠毒素,但有溶血素,仍是可疑的腹泻病原菌。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非oi群 褐色色素 马鲛鱼
下载PDF
非OI群霍乱弧菌在不同理化环境中产生色素的研究
4
作者 黄廷学 黄春德 陈天寿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0-221,共2页
本文报道了理化因素对非OI群霍乱弧菌的生长及产生色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36℃、0%-3%NaCl、pH7.4~9.0;42℃、1%~3%NaCl、pH5.0—10.0为最佳生长环境,适宜生长,并有利于色素... 本文报道了理化因素对非OI群霍乱弧菌的生长及产生色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5℃~36℃、0%-3%NaCl、pH7.4~9.0;42℃、1%~3%NaCl、pH5.0—10.0为最佳生长环境,适宜生长,并有利于色素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i群 霍乱弧菌 色素 理化因素 环境
下载PDF
37株非OI群霍乱弧菌血清型分群
5
作者 袁茂欣 王莉萍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1,共2页
从来自人群的76株非Ol群霍乱弧菌中,有37株可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霍乱专业实验室研制的B组弧菌O抗原系统(简称VBO系统)免疫的83种血清定型。可定型率为48.68%,分属12个血清型,其中以O2最多(14株)占37.8%;O32居第二位(6株),占16.2%... 从来自人群的76株非Ol群霍乱弧菌中,有37株可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霍乱专业实验室研制的B组弧菌O抗原系统(简称VBO系统)免疫的83种血清定型。可定型率为48.68%,分属12个血清型,其中以O2最多(14株)占37.8%;O32居第二位(6株),占16.2%;第三位是O10(5株),占13.5%,其他各型均检出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非oi群 血清型
下载PDF
99株非OI群霍乱弧菌血清型的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增 潘跃顺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霍乱弧菌 非oi群 血清型 鉴定
原文传递
从龙虾和石斑鱼分离2株非OI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报告
7
作者 蔡洁贞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介绍了从龙虾、石斑鱼中分离出两株非OI群霍乱弧菌,对其形态学、生化特性、血清学、耐药情况及毒力等检测结果。
关键词 oi弧菌 非oi群弧菌 VBO系统分型血清
原文传递
秦皇岛港湾及河口非OI群霍乱弧菌的血清型分布
8
作者 王海军 张琮 陈雍雅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1990年第1期26-27,40,共3页
本文报告了作者于1987年7月中旬到9月中旬对秦皇岛港湾海水及河口水进行检测,分离出40株非OI群霍乱弧菌,其中Heiber氏生化I群13株,占32.5%;Heiber氏生化Ⅱ群27株,占67.5%。按VBO分型系统共鉴定出18个血清型。以0:5、0:13、0:38较多,... 本文报告了作者于1987年7月中旬到9月中旬对秦皇岛港湾海水及河口水进行检测,分离出40株非OI群霍乱弧菌,其中Heiber氏生化I群13株,占32.5%;Heiber氏生化Ⅱ群27株,占67.5%。按VBO分型系统共鉴定出18个血清型。以0:5、0:13、0:38较多,其余血清型呈现高度分散,海水与河水株Heiber氏生化分群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i群霍乱弧菌 VBO分型系统Heiber氏生化分
原文传递
一种由非O_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
9
作者 王健 《浙江预防医学》 1995年第2期4-6,共3页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霍乱,无论前六次(1817~1923年)流行的古典型霍乱或简称霍乱,还是第七次(1961年至今)流行的埃尔托型霍乱或简称副霍乱都是由O<sub>1</sub>群霍乱弧菌(分别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起的。由于...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霍乱,无论前六次(1817~1923年)流行的古典型霍乱或简称霍乱,还是第七次(1961年至今)流行的埃尔托型霍乱或简称副霍乱都是由O<sub>1</sub>群霍乱弧菌(分别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起的。由于霍乱弧菌的这两个生物型在形态及血清学性状方面几乎一样,同时无论是由古典型霍乱弧菌引起的古典型霍乱,还是由埃尔托霍乱弧菌所引起的埃尔托型霍乱,它们在临床表现、防治对策及影响流行过程的社会和自然因素方面也基本相同,故1962年5月第15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埃尔托型霍乱也列入《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检疫传染病“霍乱”项内之后,国际上即不再按以往习惯命名而一律称之为霍乱并同样处理。至于非O<sub>1</sub>群霍乱弧菌(从O<sub>2</sub>直至O<sub>138</sub>的137个血清群),尽管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体中,但多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食物中毒和肠道外感染,从未有因非O<sub>1</sub>群引起霍乱大流行的报道。因而多被视为条件致病菌,从未将其视为人类霍乱的病原菌。非O<sub>1</sub>群霍乱弧菌由于不与O<sub>1</sub>群霍乱弧菌抗血清发生凝集,也被称之为不凝集弧菌(NAGV)。不言而喻,由不凝集弧菌引发的腹泻患者,自然也从不会被视为霍乱或按霍乱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霍乱弧菌 非oi群霍乱弧菌 霍乱流行 埃尔托霍乱 埃尔托型 霍乱毒素 生物型 古典型 国际卫生条例 沿海地区
下载PDF
57株非O_1群弧菌噬菌体及生物学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培龙 吴凡生 +2 位作者 李卓 李月兰 王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非oi群弧菌 弧菌 噬菌体 生物学分型
下载PDF
非O_Ⅰ群霍乱弧菌VBO_2型致腹泻4例
11
作者 孙天梅 刘均凤 谢运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腹泻 霍乱弧菌 非oi群 病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