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面具人格:格列佛与约里克形象塑造的一个范例 |
张瑄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
|
面具的“伪装术”与日本华文文学生产反思--以《无花果落地的声响》中“面具人格”的塑造为中心 |
张益伟
|
《华文文学》
|
2021 |
0 |
|
3
|
人格面具和阴影——《蝇王》中杰克心理历程分析 |
林秋
吴庆宏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4
|
《干旱的九月》和《喧哗与骚动》中南方白人的心理探析——以荣格人格理论为视角 |
吴悦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人格面具与道德认同危机 |
马向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6
|
人格面具与心理防御机制探析 |
余祖伟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7
|
人格面具理论与饭店服务质量的升级 |
邹蓉蓉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8
|
人格面具、阴影及自性——《野性的呼唤》的原型解读 |
裴秀娟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9
|
|
9
|
分裂的女性“精神”:人格面具和本能欲求——评徐小斌笔下女性人格分裂的现实状态 |
唐春兰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0
|
教师人格面具:一个两难的教师心理问题 |
杨多
|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2008 |
6
|
|
11
|
人格面具膨胀的启示——《白鹿原》人物形象的符号象征意蕴探析 |
王渭清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3
|
|
12
|
“两者都是浮士德”——论《大神布朗》的人格面具与浮士德主题 |
詹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3
|
《画皮》主人公的人格面具和暗影分析 |
吴卫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人格面具与阴影——安德森《小城畸人》心理探究 |
周莉
胡向华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5
|
《假面饭店》:路西法效应与人格面具 |
于晓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6
|
人格面具的认同、拒认与缺席——莫言《金发婴儿》的再解读 |
江涛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7
|
尤金·奥尼尔的两部实验剧中的人格面具 |
徐丛辉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8
|
人格面具与自我迷失——探究《长日入夜行》的人物悲剧性格来源 |
何静静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9
|
青少年人格面具发展及其心理意义 |
张亚亚
|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1
|
|
20
|
人格面具膨胀的悲剧——杰拉德的人格分裂刍议 |
闫晓茹
|
《文教资料》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