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文娟 沈曼琼 +1 位作者 李莹 王瑞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3-173,共11页
通过3个实验探讨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以及加工深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验1采用情绪面孔启动范式,探讨较深的情绪概念加工层面对情绪概念与情绪面孔的关系的影响。实验2更改概念任务,探讨较浅的概念加工层面对... 通过3个实验探讨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是否存在相互影响,以及加工深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验1采用情绪面孔启动范式,探讨较深的情绪概念加工层面对情绪概念与情绪面孔的关系的影响。实验2更改概念任务,探讨较浅的概念加工层面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实验3缩短启动面孔呈现时间,探讨较浅的面孔知觉层面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确实存在相互影响;(2)概念加工深度影响两者关系的方向性,在较深的概念加工层面,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在较浅的概念加工层面,两者的关系是单向的;(3)知觉加工深度也影响两者关系的方向性,在较深的知觉加工层面,两者的关系是双向的,在较浅的知觉加工层面,没有发现两者的相互影响。本研究为抽象概念的具身表征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概念表征 情绪面孔知觉 情绪概念 加工深度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知觉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4
2
作者 董问天 刘琳 +5 位作者 邹立秋 裴新龙 袁慧书 阎浩 谢敬霞 张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75-778,共4页
目的:探讨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面孔知觉的脑区激活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10名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名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面孔知觉测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面孔知觉的脑区激活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10名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0名年龄、教育程度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面孔知觉测试,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比较两组脑区激活区域的差异。结果:两组的面孔知觉任务平均反应时差异无显著性(1.32±0.29/1.28±0.18),但患者组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47.9±24.4/71.3±14.9,t=2.62,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面孔知觉时双侧梭状回、左丘脑部位激活降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梭状回、左丘脑功能低下,是其面孔知觉功能受损的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精神分裂症 病例对照研究 面孔知觉 功能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面孔知觉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樊倩 隋雪 符永川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2-1071,共10页
考察面孔知觉中特征加工、结构加工和整体加工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对应的眼动模式。实验1中,将以特征信息为主的错乱面孔和以结构信息为主的模糊面孔作为线索刺激,引发对测试面孔的特征加工和结构加工,眼动分析表明:特征加工表现为对面孔... 考察面孔知觉中特征加工、结构加工和整体加工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对应的眼动模式。实验1中,将以特征信息为主的错乱面孔和以结构信息为主的模糊面孔作为线索刺激,引发对测试面孔的特征加工和结构加工,眼动分析表明:特征加工表现为对面孔各特征内更长的凝视时间,结构加工表现为对面孔各特征间高频的眼跳。实验2采用相同的研究范式,将完整面孔、轻度错乱面孔和低水平模糊面孔作为线索刺激,引发对测试面孔除特征加工和结构加工外的另一种加工方式——整体加工,表现为注视点更多地落在测试面孔中央区的鼻子部位以扩大注视范围,进而把握整张面孔信息。本研究揭示了三种不同面孔加工方式眼动模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特征加工 结构加工 整体加工 眼动
下载PDF
基于面孔知觉的刻板印象激活两阶段模型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晓斌 佐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89-1201,共13页
从个体建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了基于面孔知觉的刻板印象激活过程。实验一比较了性别分类判断、启动范式以及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性判断三者所用反应时的差异,结果发现,后者显著地大于前二者,且等于前二者之和;面孔倒置呈现使同... 从个体建构研究视角出发,考察了基于面孔知觉的刻板印象激活过程。实验一比较了性别分类判断、启动范式以及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性判断三者所用反应时的差异,结果发现,后者显著地大于前二者,且等于前二者之和;面孔倒置呈现使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显著增大,但其对启动范式中刻板印象匹配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没有影响。实验二基于同时呈现范式,通过不同程度的面孔变形来操纵性别类别提取的难度,更精确地探讨了基于面孔知觉的社会类别信息提取过程对刻板印象激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从面孔中提取类别信息难度的增加,刻板印象激活所用的反应时也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者所提出的刻板印象激活两阶段模型,即基于面孔知觉的社会类别提取阶段和刻板印象信息激活阶段,证实社会类别激活和刻板印象信息激活是两个分离的过程,以社会类别信息提取为目的的面孔知觉对刻板印象的激活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激活两阶段模型 面孔知觉 同时呈现范式 个体建构 类别提取
下载PDF
面孔知觉中的适应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馨 蒋重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40-1347,共8页
人们在比较长时间地知觉加工面孔中的性别、表情、种族、年龄等信息时,会产生适应现象,即对这些信息的变化更加敏感,甚至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面孔知觉错觉。研究者创设了适应范式(adaptation paradigm)用于面孔知觉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面... 人们在比较长时间地知觉加工面孔中的性别、表情、种族、年龄等信息时,会产生适应现象,即对这些信息的变化更加敏感,甚至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面孔知觉错觉。研究者创设了适应范式(adaptation paradigm)用于面孔知觉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面孔各个维度知觉上怎样出现适应效应,发现面孔适应效应受制于多种因素,最近几年研究焦点转向了对面孔属性间关系的探索。未来研究尚需要加强面孔知觉适应的过程研究以及提高面孔适应研究的生态效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适应 表情 性别
下载PDF
MCI患者早期面孔知觉加工N170效应与翻转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许桂春 孟庆慧 +2 位作者 杨海英 李秀艳 刘京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面孔知觉加工过程中N170效应与N170翻转效应。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从潍坊潍柴社区退休职工中选取受试对象,刺激程序使用stim2软件编写,采用美国Neuroscan公司脑电信号采集记录仪记录脑电后进行离线分析并用S...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面孔知觉加工过程中N170效应与N170翻转效应。方法采用配伍组设计从潍坊潍柴社区退休职工中选取受试对象,刺激程序使用stim2软件编写,采用美国Neuroscan公司脑电信号采集记录仪记录脑电后进行离线分析并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CI组与对照组均产生了明显的颞枕区分布的面孔特异性成分N170,且MCI组非靶刺激诱发的N170波幅比对照组降低(P<0.001),潜伏期延长(P<0.05)。②MCI组和正常老年人均产生N170效应(Nd170)以及N170翻转效应。结论 MCI患者存在早期面孔知觉加工障碍,可能发生在面孔基本分类水平,而结构信息的早期加工尚保持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N170效应 翻转N170 早期面孔知觉加工
下载PDF
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情绪表情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彬星 张智君 孙雨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3-952,共10页
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表情的加工有不同的机制。Bruce和Young(1986)及Haxby,Hoffman和Gobbini(2000)的面孔知觉理论虽然对表情加工也较为关注,但对面孔性别加工机制的解释却较少,也未能明确面孔性别与表情的相互关系。当前关于两者是... 面孔知觉中,面孔性别与表情的加工有不同的机制。Bruce和Young(1986)及Haxby,Hoffman和Gobbini(2000)的面孔知觉理论虽然对表情加工也较为关注,但对面孔性别加工机制的解释却较少,也未能明确面孔性别与表情的相互关系。当前关于两者是否独立加工尚无明确结论,但更多证据支持它们相互影响。我们认为,Garner范式下面孔性别与表情加工的研究可能忽略了面孔熟悉性因素。同时,面孔适应范式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文章对于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面孔性别 情绪表情 独立加工 相互影响
下载PDF
特征信息和呈现时间对异族面孔知觉的影响
8
作者 刘伟 贾玉雪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4期229-235,共7页
为了探讨面孔认知中内部特征和加工时间对种族判断的影响,采用面孔种族评价任务,选用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内部特征替换部位,刺激呈现时间,以及种族三个自变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被试来说,面孔种族信息的获取是一个随时间不断累... 为了探讨面孔认知中内部特征和加工时间对种族判断的影响,采用面孔种族评价任务,选用被试内设计,通过操纵内部特征替换部位,刺激呈现时间,以及种族三个自变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被试来说,面孔种族信息的获取是一个随时间不断累积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鼻和口特征并不能提供有效的亚洲和高加索种族信息,眼部特征和构型信息在加工中共同影响种族判断。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眼部特征提供的种族信息权重在不断增大,被试主要依靠眼部特征进行种族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异族面孔 特征信息 呈现时间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 被引量:55
9
作者 张佳佳 李敏 +2 位作者 彭李 韩爱华 廖文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进行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实验。结...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进行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实验。结果:①心理弹性高分组大学生宣泄调节(t=5.966,P=0.000)、内外向(t=3.903,P=0.000)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神经质(t=-3.036,P=0.000)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宣泄调节、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③在悲伤和高兴(S-H)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比低分组更多的将中性面孔判断为高兴(t=2.601,P=0.012);在高兴和恐惧(H-F)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比低分组更多的将中性面孔判断为高兴(t=2.003,P=0.05);在恐惧和悲伤(F-S)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对中性面孔判断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情绪宣泄调节、内外向及神经质有显著的相关;心理弹性高的大学生在面对更多复杂情境时比心理弹性较低的人更能积极认知和有效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情绪面孔知觉 大学生
原文传递
知觉适应对种族融合面孔的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严璘璘 王哲 +3 位作者 李圆圆 钟鸣 孙宇浩 张智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the other-race effects)指人们对面孔做个体辨别任务时辨别本族面孔的绩效优于辨别他族面孔的绩效,而做种族分类任务时分类他族面孔的绩效优于分类本族面孔的绩效。本研究通过知觉适应操纵被试对种族两歧(高加索和... 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the other-race effects)指人们对面孔做个体辨别任务时辨别本族面孔的绩效优于辨别他族面孔的绩效,而做种族分类任务时分类他族面孔的绩效优于分类本族面孔的绩效。本研究通过知觉适应操纵被试对种族两歧(高加索和亚洲)融合面孔的种族知觉,进而比较被试在两种条件下对同一张融合面孔进行种族分类和知觉辨别的绩效的差异。结果发现,知觉适应能使被试产生将两歧融合面孔知觉为与原始面孔所属种族相反种族的知觉偏向,并且,伴随着这种知觉偏向,两歧融合面孔的加工出现了他族分类优势和本族辨别优势,提示社会认知因素对面孔加工的种族效应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族分类 知觉辨别 种族效应 面孔知觉
下载PDF
面孔社会知觉模型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燊 韩尚锋 +4 位作者 王秀娟 李婉悦 甘烨彤 徐强 张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面孔作为一种复杂的特殊刺激,是人类表达自身情绪、认知他人情感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面孔识别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缺乏外部线索时,它有助于人们对他人面孔的熟悉度、年龄和种族等方面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社... 面孔作为一种复杂的特殊刺激,是人类表达自身情绪、认知他人情感的重要工具和途径。面孔识别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缺乏外部线索时,它有助于人们对他人面孔的熟悉度、年龄和种族等方面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社会交往和适应环境。大量研究表明,基于面孔的物理特征可以推断面孔所有者的内在特质,而这一推断又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因此,对面孔的认知不仅要关注面孔结构化特征,也要关注面孔社会化特征。针对面孔结构化特征,学者们提出了一些经典模型,如Bruce-Young模型、NBC模型等;针对面孔社会化特征,Alexander Todorov及其合作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含信任度和支配度的面孔社会知觉"二维"模型。Clare A.M.Sutherland及其合作者提出,吸引力和信任度是两个独立的维度,由此构建了包含可接近性、年轻的—吸引力和支配度的面孔社会知觉"三维"模型。本文认为,面孔社会知觉模型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可以从吸引力和信任度两个维度的关系进行探讨。面孔在社会互动中传递着大量的信息,信任度和吸引力是面孔所具有的两个重要的维度。其中,信任度评价具有决定性意义,信任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可能会给自身造成危害,而没信任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往往意味着失去了合作的机会;吸引力评价则具有进化上的意义,吸引力往往与潜在配偶的繁殖能力有关,尤其体现在长期择偶关系之中。基于本文介绍的面孔社会知觉模型,未来的研究可进行如下思考:第一,选取生态化效度更高的面孔刺激材料;第二,跨文化检验模型的普适性;第三,进一步探索面孔社会知觉模型的认知神经机制;第四,进一步拓宽面孔社会知觉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社会知觉 模型 信任度 支配度 吸引力
下载PDF
中国面孔中的人格知觉维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琦 刘颖 +2 位作者 李东 冷海州 蒋重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要求中国被试基于对中国面孔图片的第一印象对图片中人物进行人格判断,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平行分析的方法,探究面孔中的人格知觉维度。结果发现,中国被试知觉本族男性、女性面孔时存在“亲和性”和“能力”两个人格知觉维度。初步揭示了... 要求中国被试基于对中国面孔图片的第一印象对图片中人物进行人格判断,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平行分析的方法,探究面孔中的人格知觉维度。结果发现,中国被试知觉本族男性、女性面孔时存在“亲和性”和“能力”两个人格知觉维度。初步揭示了亲和性维度具有跨文化的共性,并提出更广义的能力维度,其内容包含支配性特质和坚韧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知觉 面孔知觉 第一印象
下载PDF
局部特征信息对面孔生命性感知的影响
13
作者 程慧美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4期1624-1631,共8页
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面孔进入大众视野。人工面孔和真人面孔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性。近年来,作为面孔的基本属性之一,面孔生命性日渐成为面孔感知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历史原因,面孔生命性在人脑视觉系统中的... 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面孔进入大众视野。人工面孔和真人面孔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性。近年来,作为面孔的基本属性之一,面孔生命性日渐成为面孔感知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历史原因,面孔生命性在人脑视觉系统中的神经表征和识别机制没有得到清晰阐释。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经典适应范式探讨了存在基于独立组件的面孔生命性神经表征的可能性和面孔特征信息对面孔生命性知觉的影响。适应是发生在人类感知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由于适应会依赖于神经元群的激活,可以反映外部刺激在大脑中的内在神经表征,因而视觉适应现象长期被作为探索视知觉机制的有效实验范式。该研究最终揭示了与面孔生命性知觉相关的面孔组件,例如眼睛区域,可以产生对生命性的神经系统激活,而嘴巴区域的适应没有发现这种激活。实验结果表明存在着基于独立眼睛组件的生命性神经表征,眼睛是影响面孔生命性知觉的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面孔生命性 适应范式 适应后效
下载PDF
心理学视角下的社会知觉
14
作者 李文杰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9期5464-5470,共7页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他人的感知而对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行为意向等进行推断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以及对事件的归因几个方面的内容。近年来,研究者主要关注对他人面孔的社会知觉以...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对他人的感知而对其心理状态、行为动机、行为意向等进行推断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以及对事件的归因几个方面的内容。近年来,研究者主要关注对他人面孔的社会知觉以及这种知觉在道德捐赠领域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知觉的概念的发展、影响因素、主要内容以及近期的一些研究进展。文章认为将社会知觉和社会事件联系起来,将有利于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知觉 面孔知觉 “大二”模型
下载PDF
基于面孔的社会知觉对社会排斥接受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梦珠 李莉 +1 位作者 冯柔佳 张春雨 《心理研究》 2019年第6期509-516,共8页
目的是探究个体作为社会排斥的旁观者,面孔社会知觉对其社会排斥接受度的影响。采用真人中性情绪面孔图片为材料开展了知觉受排斥者面孔及知觉排斥者面孔两项实验研究。结果:(1)受排斥者面孔被知觉为热情高且能力高时,个体的社会排斥接... 目的是探究个体作为社会排斥的旁观者,面孔社会知觉对其社会排斥接受度的影响。采用真人中性情绪面孔图片为材料开展了知觉受排斥者面孔及知觉排斥者面孔两项实验研究。结果:(1)受排斥者面孔被知觉为热情高且能力高时,个体的社会排斥接受度更低;(2)排斥者面孔被知觉为能力低时,个体的社会排斥接受度更低。这些结果表明,面孔代表社会排斥中不同角色时,热情—能力二维度社会知觉对社会排斥接受度的影响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社会知觉 社会排斥接受度 热情 能力
下载PDF
下属对领导以貌取人的影响及启示——基于面孔社会知觉模型的分析
16
作者 赵春妮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88,共4页
按照面孔社会知觉模型的解释,下属会对领导以貌取人。下属会根据对领导面孔的认知对其吸引、能力、信任等进行判断,进而做出选择。在这一逻辑框架下,面孔年龄、面孔宽高比和面孔特质对领导管理都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并对管理绩效产生差异... 按照面孔社会知觉模型的解释,下属会对领导以貌取人。下属会根据对领导面孔的认知对其吸引、能力、信任等进行判断,进而做出选择。在这一逻辑框架下,面孔年龄、面孔宽高比和面孔特质对领导管理都会产生相应的作用,并对管理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面孔只是影响领导管理的因素之一,领导者应通过素养与能力提升打破面孔刻板印象,扭转"面孔颓势"。领导面孔与管理研究刚刚起步,今后可从本土化领导面孔研究、领导面孔微观权变因素等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社会知觉 领导者 下属 领导管理 领导面孔
下载PDF
面孔—人格知觉的影响因素
17
作者 田杨阳 吴琦 +4 位作者 李东 闫向博 李雅宁 魏鹏霏 蒋重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1-458,共8页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更系统、科学地研究与看待面孔—人格知觉,并为人际印象设计与管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社会知觉 面孔—人格知觉 第一印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我参照框架决定了自我面孔优势效应的出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凌云 张明 隋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研究使用外显面孔再认实验(实验一)和内隐面孔感知实验(实验二)检验自我参照框架是否是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假设。具有不同朝向(左或右)的被试自己面孔和朋友面孔呈现在视野中央,实验一中,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 研究使用外显面孔再认实验(实验一)和内隐面孔感知实验(实验二)检验自我参照框架是否是自我面孔加工优势出现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假设。具有不同朝向(左或右)的被试自己面孔和朋友面孔呈现在视野中央,实验一中,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观察者角度)或他人框架(被观察的像的角度)判断自我面孔的朝向(忽视朋友面孔),或者判断朋友面孔的朝向(忽视自我面孔);实验二中,被试的任务为参照自我框架或他人框架判断所有面孔的朝向。结果表明:自我参照框架促进自我面孔加工优势的出现,而他人参照框架消减自我面孔优势,这种效应稳定地存在于外显和内隐两项任务中。并且,自我参照框架对自我优势效应的促进作用不依赖于面孔刺激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优势 面孔知觉 自我参照框架 注意
下载PDF
双侧梭状回面孔区在面孔加工中的功能分工与协作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丹 张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0-516,共7页
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FFA)是视觉皮层上专门加工面孔的区域。然而,双侧FFA在面孔加工中的功能分工与协作还存在争议。在特异性刺激的加工上,右侧FFA主要负责人类面孔类别的知觉,而左侧FFA的功能与面孔精细特征的感知有关;... 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FFA)是视觉皮层上专门加工面孔的区域。然而,双侧FFA在面孔加工中的功能分工与协作还存在争议。在特异性刺激的加工上,右侧FFA主要负责人类面孔类别的知觉,而左侧FFA的功能与面孔精细特征的感知有关;在皮层可塑性上,右侧FFA主要参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学习,而左侧FFA负责成年人的知觉学习;在面孔网络中,二者与不同区域的连接用以适应不同的认知需求;他们之间的有向协作具有任务特定性。未来研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左侧FFA的可塑性程度及这一可塑性是否是认知特定的、左侧FFA及其形成的网络连接的认知意义,双侧FFA在面孔网络中的连接有向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知觉 双侧梭状回面孔 功能分工 功能协作 面孔网络
下载PDF
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甘烨彤 刘燊 +5 位作者 汪琛 沈洁 曹斐臻 王秀娟 徐强 张林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1年第1期20-29,共10页
面孔吸引力作为反映进化结果和社会知觉的重要刺激信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宏观视角呈现了近三十年来面孔吸引力研究的进展。结果发现,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发文量呈指数型增长,主题从关注面孔特征对吸引力的... 面孔吸引力作为反映进化结果和社会知觉的重要刺激信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宏观视角呈现了近三十年来面孔吸引力研究的进展。结果发现,面孔吸引力研究的发文量呈指数型增长,主题从关注面孔特征对吸引力的影响过渡到面孔吸引力的社会知觉,及其与社会互动情境的结合。最后,本研究还对面孔吸引力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吸引力 文献计量学 面孔社会知觉 社会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