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孔分类中空间高低频表征的神经机制:一个颅内脑电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史良 吴睿洁 +4 位作者 徐翠萍 张守文 朱宏伟 刘祖祥 李勇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6-793,共8页
来自多方面的研究表明,面孔的分类和识别位于特定脑区.同时,已有行为实验研究表明,图像的空间高低频特征在面孔分类的不同范畴中起不同的贡献,例如身份更多被低频信号传递,性别被高低频共同传递,而表情更多被高频传递.然而,空间频率在... 来自多方面的研究表明,面孔的分类和识别位于特定脑区.同时,已有行为实验研究表明,图像的空间高低频特征在面孔分类的不同范畴中起不同的贡献,例如身份更多被低频信号传递,性别被高低频共同传递,而表情更多被高频传递.然而,空间频率在面孔分类中的贡献,其表征和神经机制目前相关研究很少.利用特定癫痫患者植入颅内电极的监控期,呈现不同类型面孔图像,同时记录其颅内脑电,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考察了据认为是面孔特定成分的相关电位的潜伏期在170ms的波形(N170波形)的变化;用电极反应显著性分析考察了空间频率在不同分类特征上的贡献.结果表明,空间高频(HSF)图像的N170潜伏期显著延迟.只呈现空间低频(LSF)图像,N170的潜伏期对普通人面孔会延迟,而对熟悉的名人则没有这个差异.女性面孔诱发的N170在HSF条件下潜伏期明显晚于LSF条件,而男性面孔诱发的波形则不存在这个差异.表情在N170上没有体现出任何差异.但是基于电极的显著性分析表明,有更多的额叶电极参与了表情的加工;身份特征加工有更多电极在空间低频上表现出差异,而性别加工则空间高低频比较平衡.与以往行为结果不同的是,表情加工也有更多低频贡献,而且表情的差异可以在早达114ms的时候就发生.这符合表情信息在颞枕区域有一个快速基本加工,再传递到其他脑区的认知模型.因此,空间高低频信息在身份和性别上的贡献,可能发生在经典的面孔加工脑区,由N170表达,表情信息不由N170表达,而是在颞枕较广泛的范围内快速加工再传递到别的脑区,如额叶.这是首次利用颅内脑电就空间频率在面孔分类中的贡献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为深入理解脑内面孔各种特征加工的动态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表征 空间频率 颅内脑电 事件相关电位 N170波形成分
下载PDF
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国梅 张璐然 曾伟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3,共6页
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总是比不熟悉的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研究者对该效应提出多种解释。这些理论可分成三大类:侧重于社会认知的接触假说、效用分析;侧重于面孔表征的多维空间理论、整体/部分假说;侧重于加工过程的... 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总是比不熟悉的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研究者对该效应提出多种解释。这些理论可分成三大类:侧重于社会认知的接触假说、效用分析;侧重于面孔表征的多维空间理论、整体/部分假说;侧重于加工过程的认知忽视和注意、加工水平说、内群/外群模型、双加工理论。每种观点与其他观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均不能很好地解释现有的研究结果。未来的研究需致力于直接操纵可能影响本族效应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识别 本族效应 社会认知 面孔表征 加工过程
下载PDF
我是谁?——人际间多感觉刺激下的识脸错觉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爱保 张彦驰 +2 位作者 刘沛汝 尹玉龙 张奋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7,共9页
识脸错觉是在人际间同步多感觉刺激下将他人面孔感知为自我面孔的一种主观体验。继Tsakiris报告了识脸错觉现象之后,研究者通过选取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不同的被试,重点对被试的主观体验、行为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得到了大量新... 识脸错觉是在人际间同步多感觉刺激下将他人面孔感知为自我面孔的一种主观体验。继Tsakiris报告了识脸错觉现象之后,研究者通过选取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不同的被试,重点对被试的主观体验、行为反应两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并得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发现年龄、性别及内部敏感性是影响识脸错觉强度的重要因素,右侧颞顶联合区、顶内沟和枕下回的神经活动与被试主观报告的错觉体验强度相关。未来识脸错觉研究应侧重于研究策略的多样化并为生物特征识别中新模态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同步多感觉刺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会对自我新面孔认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触觉 识脸错觉 多感觉整合 自我面孔表征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cal Modified Activated Carbons from Bamboo Scaffolding
4
作者 W.H.Cheung S.S.Y.Lau +2 位作者 S.Y.Leung A.W.M.Ip G.McKay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515-523,共9页
In this study, bamboo scaffolding was used to produce activated carbon by carbonization at 600 ℃ and 900 ℃with the purge of nitrogen. The 600 ℃ char was then further modified chemically by acids and alkalis by refl... In this study, bamboo scaffolding was used to produce activated carbon by carbonization at 600 ℃ and 900 ℃with the purge of nitrogen. The 600 ℃ char was then further modified chemically by acids and alkalis by reflux for 6 hours. The produced chars were then characterized by nitrogen adsorption isotherm, He pyncometry, pH, elemental analysis and Boehm titration. For most of the chemically modified carbons, the micropore surface areas and volumes hav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600 ~C char, while the mesopore surface areas and volumes slightly decreased, which may have been due to the dissolving of some of the permeated inorganic matter and oxidizing deposited carbon that blocks the pore openings. For the acidic modified carbons, larger amounts of acidic groups were present in the carbons after being activated by phosphoric acid, phosphoric acid furth, er treated with 2 mol-L-1nitric-acid, and calcium hydroxide. Although carbon treated with 2 mol.L-1 and 5 mol·L-1 nitric acid also produced high acidity, the surface areas and pore volumes were relatively low,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pores by nitric acid oxidation. The reduction of porosity may impair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ed carbon BAMBOO surface area chemical activation POROSITY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