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罗欢
陈秀洪
+2 位作者
吴琼
罗娜
黄徐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18-3028,共11页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对水环境的胁迫日益突出。基于土地遥感数据、城市排水管网等资料,构建流域-海湾一体化水环境模型,探讨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雨季COD、NH...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对水环境的胁迫日益突出。基于土地遥感数据、城市排水管网等资料,构建流域-海湾一体化水环境模型,探讨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雨季COD、NH3-N和TP单位面积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负荷分别为17.21 t/km^2与10.21 t/km^2、0.17 t/km^2与0.69 t/km^2、0.04 t/km^2与0.07 t/km^2;(2)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大雨及以上等级降水较多的5月和8月,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截排工程集中、下垫面面积较大且坡度较陡的深圳河、大沙河和新洲河流域;(3)面源与截排溢流水体COD、NH3-N和TP浓度可达地表水V类标准的3.7倍、18.2倍和8.5倍;(4)雨季COD、NH3-N和TP浓度高于旱季的区域分别超过深圳湾总面积的40%、60%和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
流域—海湾一体化水环境模型
时空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题名
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罗欢
陈秀洪
吴琼
罗娜
黄徐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18-3028,共11页
基金
深圳市水务科技创新项目(深水务[2017]27号)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19B11020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252)。
文摘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对水环境的胁迫日益突出。基于土地遥感数据、城市排水管网等资料,构建流域-海湾一体化水环境模型,探讨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雨季COD、NH3-N和TP单位面积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负荷分别为17.21 t/km^2与10.21 t/km^2、0.17 t/km^2与0.69 t/km^2、0.04 t/km^2与0.07 t/km^2;(2)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大雨及以上等级降水较多的5月和8月,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截排工程集中、下垫面面积较大且坡度较陡的深圳河、大沙河和新洲河流域;(3)面源与截排溢流水体COD、NH3-N和TP浓度可达地表水V类标准的3.7倍、18.2倍和8.5倍;(4)雨季COD、NH3-N和TP浓度高于旱季的区域分别超过深圳湾总面积的40%、60%和65%。
关键词
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
流域—海湾一体化水环境模型
时空分布特征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and sewer overflow pollution
basin-bay integrated water environmental model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圳湾流域面源与截排溢流污染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罗欢
陈秀洪
吴琼
罗娜
黄徐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