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净化效率研究 被引量:162
1
作者 高吉喜 叶春 +2 位作者 杜娟 孟裕芳 闫自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于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慈茹、菱白等7种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的净化率。结果表明,7种试验植物对水体中N、P均有很高的净化率,其中以慈茹和菱白的综合净化率为最高。由于不同植物对N、P的净化率不同,所以多种植物配置可提高植物对面... 于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慈茹、菱白等7种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的净化率。结果表明,7种试验植物对水体中N、P均有很高的净化率,其中以慈茹和菱白的综合净化率为最高。由于不同植物对N、P的净化率不同,所以多种植物配置可提高植物对面源污水的综合净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面源污水 净化 水污染 污染控制
下载PDF
内河滨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对面源污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诗乐 张帅 +3 位作者 王贺 王珊珊 沈海龙 高大文 《森林工程》 2015年第5期7-10,14,共5页
本试验选择东北地区常见植物,在哈尔滨市何家沟滨岸缓冲带设置3条不同植被配置的样带,以对比不同植被配置对地表径流和渗流污水中的NH+4-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面源污水中的NH+4-N物质;缓冲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 本试验选择东北地区常见植物,在哈尔滨市何家沟滨岸缓冲带设置3条不同植被配置的样带,以对比不同植被配置对地表径流和渗流污水中的NH+4-N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截留面源污水中的NH+4-N物质;缓冲带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随沿程距离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植被配置对滨岸缓冲带污水氨氮净化效果影响显著,其中蒙古栎+暴马丁香+早熟禾+黑麦草的植被配置方式对污水中NH+4-N去除效果最好,其对地表径流、土壤下20 cm渗流和土壤下40 cm处渗流中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5.3%、52.6%和65.3%。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内河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为河岸滨岸缓冲带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岸缓冲带 植被配置 面源污水 氨氮去除
下载PDF
基于周丛生物的“生态沟渠-人工湿地”处理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军权 吴永红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34-37,50,共5页
为了研究周丛生物对"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的影响,试验布设了有无周丛生物铺装的2种"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用于处理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结果显示,在进水流量在50^-150 m3·... 为了研究周丛生物对"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的影响,试验布设了有无周丛生物铺装的2种"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用于处理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结果显示,在进水流量在50^-150 m3·d^-1的情况下,有周丛生物组合工艺对TP,TDP,TN,NO3--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7%,94.2%,93.3%,80.4%和91.8%,比无周丛生物组合工艺平均去除率分别高30.0%,33.2%,22.0%,27.2%和28.0%。通过刈割,水生植物可以从系统中带走相当一部分氮磷,两次刈割结果显示,有周从生物存在时,从系统中带走氮磷负荷分别为63.3 kg和9.3 kg,是无周丛生物携带的氮磷1.45倍和1.38倍。周丛生物的铺装提高了"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的能力,适用于高负荷农业面源污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人工湿地 面源污水 周丛生物
下载PDF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面源污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家君 马莉 +2 位作者 李海翔 林华 姜彬慧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104,共6页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96%的村庄未建设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以模拟农村面源生活污水(简称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藻类塘小试装置对污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处理情况却不容乐观,96%的村庄未建设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以模拟农村面源生活污水(简称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藻类塘小试装置对污水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及处理机理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藻类最佳培养基的基础上,藻类塘脱氮除磷的最佳条件为全曝气、温度为24~35℃、光照强度为4 000 Lux、p H为7.5,藻类浓度为8×105个/m L,此时藻类塘对污水中NH+4-N去除率高达95%以上,TP去除率达60%以上,COD去除率高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面源污水 高效藻类塘 氨氮
原文传递
电化学工艺处理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水
5
作者 曾晓岚 尹嘉豪 +3 位作者 陈亮 张玉 刘长兴 丁文川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05-110,共6页
设计了一套电化学脱氮除磷系统,在滇池流域某水质净化厂进行中试,探讨了该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水中COD、TP、NH_(3)-N、TN的去除效果,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及电解质对强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强度为5 A、极板间距为7 cm、极板... 设计了一套电化学脱氮除磷系统,在滇池流域某水质净化厂进行中试,探讨了该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水中COD、TP、NH_(3)-N、TN的去除效果,并考察水力停留时间(HRT)及电解质对强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强度为5 A、极板间距为7 cm、极板数量为6对、HRT为6 h的条件下,电化学工艺对COD、TP、NH_(3)-N及TN的去除率分别为65.9%、79.9%、8.1%和6.8%,其中出水COD、TP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出水TP浓度可满足滇池流域磷的提标要求(<0.3 mg/L),但脱氮效果不理想。当HRT为20 h、NaCl投加量为3000 mg/L时,对NH_(3)-N、TN的去除率分别提升至48.5%、45.2%,但仍未达到排放标准。该电化学工艺对去除有机物和磷具有优异性,而脱氮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工艺 脱氮除磷 农业面源污水 滇池流域
原文传递
MBR处理滇池流域农业面源的运行参数调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杰 胡艳燕 +7 位作者 陈亮 曾晓岚 王涛涛 张玉 罗万申 丁文川 郑良秋 王健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5,共6页
为提高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中混合水质净化厂MBR工艺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水的处理效能,削减流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该研究利用厂内已建的MBR中试系统,优化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污泥浓度及溶解氧等4个运行参数,并将其应用于混合水质净化厂MB... 为提高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中混合水质净化厂MBR工艺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水的处理效能,削减流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该研究利用厂内已建的MBR中试系统,优化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污泥浓度及溶解氧等4个运行参数,并将其应用于混合水质净化厂MBR工艺优化调控。结果表明:硝化回流比200%、污泥回流比150%、MLSS 4 000~5 000 mg/L、DO 1~2 mg/L为中试最优运行参数,依据该成果指导规模2.5万m^3/d的混合水质净化厂进行参数优化,调试后出水水质稳定,在硝化回流比200%~300%、污泥回流比200%~300%、MLSS 6 000~7 000 mg/L、DO 2 mg/L条件下,COD、NH3-N、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94.2%、26.7%、39.8%,COD、NH3-N及TN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P需后续强化处理达标。研究成果可推广至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中类似水质净化厂,指导同类水质的MBR工艺运行参数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优化 MBR工艺 农业面源污水 滇池流域 运行调控
下载PDF
自动化低能耗综合治理农畜面源水污染技术研究
7
作者 吴菊珍 成和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6期567-568,571,共3页
针对农畜面源污水水质复杂且难降解等特点,将生物接触氧化法、超声波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3种处理方法有效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农畜面源污水的有效处理。通过智能化设计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操作和无人值守功能,再通过PLC技术与变频... 针对农畜面源污水水质复杂且难降解等特点,将生物接触氧化法、超声波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3种处理方法有效结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农畜面源污水的有效处理。通过智能化设计实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操作和无人值守功能,再通过PLC技术与变频技术的结合,减少了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使农畜面源水污染治理的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品应用的积极性和普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畜面源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 超声波技术
下载PDF
生物移动床处理农村面源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丽萍 姜彬慧 +2 位作者 王一迪 王海燕 胡筱敏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9,共4页
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利用生物移动床(MBBR)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检测反应器进出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性,确定MBBR挂膜条件及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启动期活性污泥产生的黏性膨胀对挂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调节ρ(C)∶... 在实验室常温条件下,利用生物移动床(MBBR)处理模拟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检测反应器进出水中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特性,确定MBBR挂膜条件及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启动期活性污泥产生的黏性膨胀对挂膜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调节ρ(C)∶ρ(N)∶ρ(P)=100∶5∶1,可以改善此现象;MBBR运行稳定后,进水ρ(COD)、ρ(NH4^+-N)、ρ(TP)分别为400,35,7 mg/L时,在p H约为7、ρ(DO)为2~4 mg/L、HRT为3h的条件下,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85%、60%、70%。MBBR对农村面源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适合于处理污水管网系统落后的地区和乡镇的面源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移动床(MBBR) 农村面源污水 处理效率
原文传递
滇池北岸典型农区韭菜田大气氮湿沉降与氮挥发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陆海燕 胡正义 +3 位作者 张瑞杰 殷小锋 逢玉万 吴永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9-1315,共7页
选择滇池北岸大清河下游典型农区韭菜田为对象,对雨水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2007年大气氮湿沉降通量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了地表(韭菜地土壤、韭菜废弃物原位腐解、沟渠污水)的氨氮挥发.结果表明,全年大气湿沉降氮(以N计)7.1kg... 选择滇池北岸大清河下游典型农区韭菜田为对象,对雨水进行化学分析,研究了2007年大气氮湿沉降通量及其动态变化,并通过田间试验观测了地表(韭菜地土壤、韭菜废弃物原位腐解、沟渠污水)的氨氮挥发.结果表明,全年大气湿沉降氮(以N计)7.1kg/hm2,其中雨季(4~9月份)占89%.韭菜一次基施尿素(以N计)276kg/hm2,35d累计氨挥发占施氮量的32%,其中前9d氨挥发占总氨挥发96%.韭菜残体腐解21d累计氮挥发占植株氮23%.含氮7~51mg/L的污水(其中氨氮2.7~25.8mg/L)露天放置12d,水体总氮的27%~38%挥发进入大气.可见,韭菜田氮挥发是该地大气氮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氨挥发 面源污水 农业固废处置 滇池
下载PDF
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婷 袁世斌 +2 位作者 张小平 董微 陈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44,共4页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水质净化技术,国内外在河流水质净化、水体修复中都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在实验室采用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系统处理模拟村庄面源污水,较好地去除了有机物并实现氨氮转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30~...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水质净化技术,国内外在河流水质净化、水体修复中都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在实验室采用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系统处理模拟村庄面源污水,较好地去除了有机物并实现氨氮转化。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30~290mg/L、氨氮为30~40mg/L、水力负荷为0.19~0.24m3/(m2·d)的条件下,该系统稳定运行11周,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5%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村庄面源污水 COD氨氮 污染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绿色泥岩改良生态沟渠基质降碳除磷研究
11
作者 翟旭 李亮 姜彬慧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64-68,共5页
为了改进生态沟渠处理污水的除磷效果,文章以不同含量抚顺西露天矿绿色泥岩为生态沟渠土壤改良基质,搭建反应器。模拟农村面源污水周期性进水,以COD、TP和TN等为检测指标,考察改良与未改良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利用扫描电镜(SEM)、... 为了改进生态沟渠处理污水的除磷效果,文章以不同含量抚顺西露天矿绿色泥岩为生态沟渠土壤改良基质,搭建反应器。模拟农村面源污水周期性进水,以COD、TP和TN等为检测指标,考察改良与未改良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绿色泥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绿色泥岩添加量为9%时,改良后的反应器对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83%和88%,比未改良的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7%、21%和5%。表明以绿色泥岩为改良土壤基质显著提升了生态沟渠对TP和COD的除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泥岩 生态沟渠 降碳除磷 农村面源污水
下载PDF
Analysis on Strategic Future of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ource in Control o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Xi River Area in Guangxi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永贤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期201-203,共3页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n aquat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challenges confronted by Xi River and proposed to construct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ou...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has become a hot issue on aquat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analyzed the challenges confronted by Xi River and proposed to construct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ource in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Xi Riv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cientific layout, legal construction, rout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environment in Xi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griculture Aquatic environment Xi River basi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ource
下载PDF
改良土地快滤系统强化除氮研究
13
作者 张南 孙宁静 《保山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9-63,共5页
通过在土地快滤系统中加设不同形式的卵石通气层,提高土地快滤处理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研究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和氮的各种形态在进出水中含量的变化和转化特点;结果表明,未加设卵石通气层的快滤箱对总氮的去除率仅为23.5%,单层卵石通气层... 通过在土地快滤系统中加设不同形式的卵石通气层,提高土地快滤处理系统对氮的去除效果,研究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和氮的各种形态在进出水中含量的变化和转化特点;结果表明,未加设卵石通气层的快滤箱对总氮的去除率仅为23.5%,单层卵石通气层通气处理对总氮的去除率为41.3%,双层卵石通气层通气处理对总氮的去除率则达到了56.5%;两种通气方式的快滤箱的COD去除率均接近或超过80%,优于对照的典型土地快滤系统的去除率或与之效果相当;由此可见,加设卵石通气层后,在保持土地快滤系统对好氧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同时,增强了其对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快滤 卵石通气层 氮的去除 面源污水
下载PDF
Waste Water Polishing Treatment by Wetlands
14
作者 Jarmo Sallanko Esko Lakso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12年第10期1423-1428,共6页
With the current tightening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 there is a need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process changes, or by adding a finishing tr... With the current tightening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f waste water treatment, there is a need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process changes, or by adding a finishing treatment after the process, like flotation or filtration. Wetlands are also one possibility for the finishing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In Finland Wetlands have been used as a polishing treatment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for approx. 20 years. Most of these are natural wetlands. Using wetlands after effici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is an economical way of producing high quality treated water and cutting down the pollution load of water bodies. Wetlands have also been used in the control of diffuse pollu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wastewater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tertiary treatment polishing treatment BOD nutrients
下载PDF
Evaluating Agricultural Water Pollution with the Waste Absorption Footprint(WAF)in Huzhou City,China
15
作者 LI Jing JIAO Wenjun +2 位作者 MIN Qingwen LI Wenhua ZHAO Junkai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1期93-99,共7页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the Taihu Lake Basin,China.Crop farming,livestock&poultry breeding and aquaculture are primary agricultur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the Taihu Lake Basin,China.Crop farming,livestock&poultry breeding and aquaculture are primary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are,in most cases,evaluated separately.Therefore,it is a challenge for current research to consider all of the differen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s as a whole and assess their combined influence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conjoint impact that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s such as crop farming,livestock&poultry breeding and aquaculture have had on the local water environment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by taking Huzho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To achieve this,a new,innovative approach named the“Waste Absorption Footprint”(WAF)is appl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generat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re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organic substances,while aquaculture and crop farming are more critical pollution sources compared with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and so they should be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ollution control initiatives.There is a regional discrepancy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cross counties and districts,which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key reg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WAF method can mak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pollution agriculture non-point sources Waste Absorption Footprint(WAF) Huzhou C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