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方扩散和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熙 赵启梅 +1 位作者 周乐 屈建强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侧方扩散(LSR)和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MEP)作为面肌痉挛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面肌痉挛病人归为A组(无术中电生理监测),2013年1月~...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侧方扩散(LSR)和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MEP)作为面肌痉挛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2例面肌痉挛病人归为A组(无术中电生理监测),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5例病人归为B组(应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间术后1周治愈率。将B组中病人分为LSR消失组和LSR未消失组,或者FMEP消失组和FMEP未消失组,比较各组术后1周治愈率。将LSR消失组分为眼轮匝肌LSR消失组,颏肌LSR消失组和眼轮匝肌和颏肌LSR同时消失组,比较各组术后1周治愈率。结果 A组治愈率为72.2%,B组治愈率为8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R消失组的治愈率(92.3%)显著高于LSR未消失组(50.0%)。眼轮匝肌LSR组治愈率为88.9%,眼轮匝肌和颏肌LSR同时消失组治愈率为9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肌LSR消失组治愈率为75%,显著低于眼轮匝肌和颏肌LSR同时消失组。FMEP消失组和FMEP未消失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1%和64.7%,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EP消失组中,LSR消失率为98.3%,FMEP未消失组中,8例患者LSR消失,LSR消失率为47.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LSR和FMEP联合监测可以更好判断责任血管,提高面肌痉挛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侧方扩散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下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阳 王焕明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为观察组25例,在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下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5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为观察组25例,在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监测下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在临床痊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肌痉挛患者的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中,通过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辅助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对于帮助术者判断减压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TOF联合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在听神经鞘瘤术中的应用体会
3
作者 刘源 于天元 +1 位作者 宫砚泽 桑文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8期574-577,F0002,F0003,共6页
目的为了降低肌松药物对听神经鞘瘤术中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四成串刺激(TOF)监测实时判断术中肌松药物的代谢情况.方法应用凯威16通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将我院2020年5—11月采用TOF联合常规术中神经电生理... 目的为了降低肌松药物对听神经鞘瘤术中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敏感性的影响,采用四成串刺激(TOF)监测实时判断术中肌松药物的代谢情况.方法应用凯威16通道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将我院2020年5—11月采用TOF联合常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2例听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实时FNMEP监测.结果12例患者术中均在TOF值(T4/T1)≥50%的情况下实施常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FNMEP监测.术后随访5~6个月,其中大部分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较术后2周均有所恢复,其中Ⅰ级3例(25%),Ⅱ级6例(50%),Ⅲ级2例(17%),Ⅳ级1例(8%),无死亡病例.结论在TOF值≥50%的情况下实施FNMEP监测可能有助于提高术中FNMEP的敏感性及面神经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四成串刺激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评估颅内动脉瘤术后运动功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史琤莉 周倩 +1 位作者 张明铭 蒋宇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运动功能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i69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中行MEP监测,比较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和MEP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9例表现出MEP的异常,其...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运动功能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i69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中行MEP监测,比较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和MEP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9例表现出MEP的异常,其中6例术中采取相应措施后,1~40min内MEP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手术结束时3例MEP未能恢复到基线水平,与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一致性。结论:MEP的改变可较早地获得脑缺血的证据,预测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指导载瘤动脉的临时阻断时间。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在巨大及复杂动脉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监测面神经通路完整性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术中监测 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经颅电刺激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俊华 苏建华 +1 位作者 黄慧 孙亚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NMES联合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治... 目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运用药物治疗,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观察NMES联合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成3组:常规治疗组、试验用药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2例。3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理疗,试验用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静脉滴注,联合治疗组在试验用药组的基础上加用NMES治疗。在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和14 d时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在治疗14 d时予以临床疗效评定;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4 d检测面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M波)的潜伏期与波幅。结果治疗7 d时,联合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12.69±2.17)分]较常规治疗组、试验用药组[(10.31±2.74)分、(11.22±2.54)分]升高(P<0.05)。治疗14 d时,试验用药组、联合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14.25±2.37)分、(16.94±1.97)分]较常规治疗组[(12.69±2.53)分]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较试验用药组升高(P<0.01)。3组患者Portmann简易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1)。联合治疗组、试验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试验用药组(P<0.05)。治疗14 d时,联合治疗组、试验用药组M波潜伏期较常规治疗组缩短,波幅明显增高;联合治疗组波幅较试验用药组明显增高[(1.03±0.21)m V vs(0.93±0.15)m V,P<0.05]。结论 NMES和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运动传导诱发电位
下载PDF
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德宝 周世军 王之敏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是否存在增高,从而佐证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应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于术中监测其接受单脉冲...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患者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是否存在增高,从而佐证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应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30例面肌痉挛患者,于术中监测其接受单脉冲刺激和多脉冲刺激时患侧、健侧的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FNMEP)的波幅、刺激阈值电压,并监测患者吸入七氟烷前后FNMEP波幅的改变。结果在患侧可以用单脉冲刺激诱发出FNMEP波形者有26例(89.7%),明显高于健侧(5例,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侧记录到的FNMEP波幅[(207.2±62.1)μV]与健侧[(180.2±55.0)μ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侧获得相应波幅的刺激阈值电压[(140.3±26.8)V]却明显低于健侧[(177.0±23.2)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吸入七氟烷前及吸入七氟烷的0.5、1.0倍最低肺泡浓度时,患侧的FNMEP波幅分别为(207.2±62.1)μV、(133.0±36.5)μV、(70.4±40.2)μ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肌痉挛患者患侧存在面神经运动核团的兴奋性增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面肌痉挛发病的中枢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面神经核团兴奋性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悬吊技术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德宝 周世军 +3 位作者 王安琪 陈寒春 蒋栋毅 王之敏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技术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悬吊技术对58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总有效率达98.3%(57/58),术后治愈率为94.8%(55/58)。术后分别... 目的探讨悬吊技术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悬吊技术对58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总有效率达98.3%(57/58),术后治愈率为94.8%(55/58)。术后分别发生听力下降、迟发性面瘫、伤口感染者各1例。术后随访55例患者,随访时间1~9年,平均5.1年,其中1例患者复发。结论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采用胶水进行责任动脉悬吊,能够实现面神经的充分减压,尤其适用于复杂血管引起的压迫;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悬吊 异常肌电位 面神经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9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肌电图检查的相关参数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丹 《包头医学》 2022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患者肌电图(EMG)检查的相关参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行EMG检查,统计EMG检测病情程度结果、患侧与健侧上唇方肌、口轮匝肌、额肌的AmP(面神经运动神经诱发电...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患者肌电图(EMG)检查的相关参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均行EMG检查,统计EMG检测病情程度结果、患侧与健侧上唇方肌、口轮匝肌、额肌的AmP(面神经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波幅)、NCV(面神经传导速度)、R1、R2潜伏期及对侧R2潜伏期瞬目反射检查结果及治疗后随访2~6个月的病情程度与预后。结果:EMG检测异常率97.92%;患侧口轮匝肌、上唇方肌、额肌的AmP低于健侧,NCV慢于健侧(P<0.05);患侧R1、R2潜伏期及对侧R2潜伏期上瞬目反射高于健侧(P<0.05);病情程度越轻,治疗效果及预后越好(P<0.05)。结论:EMG检查可有效检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病情程度分级,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肌电图检查 面神经传导速度 面神经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波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