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论治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慧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论治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7例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辨证取穴;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次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论治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7例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予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分经辨证取穴;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价、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隔姜灸联合温针疗法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神经麻痹,分经络辨证论治,可以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风寒外袭 分经论治 隔姜灸 疗法
下载PDF
针刺结合肺俞拔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2
作者 陈强林 庄展铁 +1 位作者 罗馨媚 任小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634-163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肺俞拔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0例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结合肺俞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和愈显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肺腧拔罐治疗特...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肺俞拔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0例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结合肺俞拔罐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和愈显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肺腧拔罐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拔罐 肺腧
下载PDF
穴位注射甲钴胺联合艾灸灯加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3例
3
作者 王滢婷 杨向炎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4期322-323,共2页
本研究探讨在艾灸灯和针刺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针灸科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9例为... 本研究探讨在艾灸灯和针刺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针灸科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均为门诊患者。A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为10~80岁,平均年龄为43.09岁;病程为3~26d,平均病程为9.04d;左侧面瘫8例,右侧面瘫15例。B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为16~82岁,平均年龄为42.04岁;病程为1~30d,平均病程为10.70d;左侧面瘫9例,右侧面瘫14例。C组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为14~81岁,平均年龄为45.26岁;病程为2~20d,平均病程为8.04d;左侧面瘫12例,右侧面瘫11例。3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伦理审批号:(2023)伦审第(29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甲钴胺 艾灸灯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房慧岭 赵鹏飞 王迅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184-188,共5页
目的:探究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配合针刺)、观察组(n=30,对照组基础上配... 目的:探究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治疗配合针刺)、观察组(n=30,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翳风穴温和灸),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疗效、面部残疾指数、炎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1)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2)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I级和II级占比、H-B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H-B V级占比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4)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得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P<0.05);(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有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翳风穴温和灸联合针刺治疗对于面神经炎患者而言,更能改善中医症状、面部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面部残疾指数,有利于提升疗效,降低炎症水平,且安全性高,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翳风穴温和灸 面神经 面神经麻痹程度及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永利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51-153,共3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症,是临床常见病。西医以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药治疗,疗效欠佳。针刺治疗能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检索近5年国内外针刺治疗IFP的文献,从神经修复、中枢代偿、微循...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以面部表情肌瘫痪为主症,是临床常见病。西医以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药治疗,疗效欠佳。针刺治疗能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检索近5年国内外针刺治疗IFP的文献,从神经修复、中枢代偿、微循环、免疫调节方面,探讨针刺作用机制,以期为本病的临床、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余天其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市湄潭县中西结合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遵义市湄潭县中西结合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康复时间、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面容、表情、味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面部肌肉麻木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情感功能、人际关系、社会功能、生活功能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面部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刺结合眼部拨筋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
7
作者 安巧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81-0084,共4页
探讨和分析针刺结合眼部拨筋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动眼神经麻痹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参考组,研究组结合眼部拨筋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瞳孔直径更小,睑裂高度、眼球... 探讨和分析针刺结合眼部拨筋疗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动眼神经麻痹病人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参考组,研究组结合眼部拨筋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瞳孔直径更小,睑裂高度、眼球活动度更大,总有效率更高。结论 在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过程中,采用针刺结合眼部拨筋疗法,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拨筋疗法 动眼神经麻痹
下载PDF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小儿面神经损伤验案举隅
8
作者 钟喻霞 韩荟晶 +1 位作者 吴淑慧 曹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145-147,共3页
小儿面神经损伤以颅脑外伤较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面部运动功能障碍、眩晕等,是导致面瘫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等药物口服或手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欠佳。文章主要根据中医理论,采取针刺配合热敏灸的方... 小儿面神经损伤以颅脑外伤较为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面部运动功能障碍、眩晕等,是导致面瘫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皮质激素等药物口服或手术等方法治疗,但效果欠佳。文章主要根据中医理论,采取针刺配合热敏灸的方法治疗面神经损伤患儿,并通过分析研究证实该方法对患儿康复的意义,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促进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面神经损伤 中医儿科学 疗法 热敏灸疗法
下载PDF
飞针刺法联合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治疗孕期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倪文杰 段淑琴 赵立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3期86-89,125,共5页
目的:观察飞针刺法联合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治疗孕期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孕期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_(1)片(10 mg/次,3次/日)、维生素B_(12)片(25μg/次,3次/日... 目的:观察飞针刺法联合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治疗孕期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孕期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_(1)片(10 mg/次,3次/日)、维生素B_(12)片(25μg/次,3次/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飞针刺法治疗(30 min/次,1次/日)。连续治疗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0 d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针刺法联合口服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可明显改善孕期面神经麻痹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疗效优于口服维生素B_(1)、维生素B_(12)治疗,安全且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 维生素B_(12) 孕期 面神经麻痹 面瘫
下载PDF
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宁雷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PFP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急性PF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毫针穴位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面瘫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面神经麻痹症状、FDIP及FD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1.... 目的探讨急性PFP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急性PF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毫针穴位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面瘫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面神经麻痹症状、FDIP及FDI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1.79%(χ^(2)=7.48,P=0.006);研究组面神经麻痹症状、FDIP及FDI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4.35~7.25;P<0.01)。结论采用毫针穴位针刺联合面瘫散治疗急性PFP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面瘫散 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初步构建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核心结局指标集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懿囡 徐天宇 +3 位作者 李泽鑫 谢玥 白杨 杜元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9-1077,共9页
目的采用国际公认的研究方法,构建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建立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核心指标,为IFP针刺临床研究提供疗效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近两年国内外发... 目的采用国际公认的研究方法,构建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建立与临床密切相关的核心指标,为IFP针刺临床研究提供疗效评价体系。方法通过全面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近两年国内外发表的IFP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患者半结构化访谈结果相结合构建结局指标池;以此清单为基础进行两轮德尔菲问卷调查,获得不同利益群体对IFP结局指标的Liker评分,在评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共识会议的方式确定最终纳入的指标,最终形成针刺治疗IFP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结果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核心结局指标集最终纳入结局指标包括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肌力比较以及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耳后/周疼痛程度、耳后/周疼痛时长、心理状态、日常功能活动、治疗满意度、成本-效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实验室指标、生命体征以及痊愈率共15个指标。结论通过构建针刺治疗IFP的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建立与针刺临床紧密相关的评价体系,此举对后期循证医学证据的产生提供了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评价 临床结局指标 核心结局指标集
下载PDF
常规针刺结合唇四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皓裕 陆瑾 +4 位作者 魏心昶 吴若莹 侯瑞涵 韩小玉 王雪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结合唇四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加用唇四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NFI、H-B...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结合唇四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组加用唇四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NFI、H-B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唇四针可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口角歪斜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唇四 常规
下载PDF
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GDNF和NGF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臧娜 顾伟 +1 位作者 马艳伟 文和领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 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 目的探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血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ine-deri 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来医院治疗的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期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FDIP评分、FDIS评分和Sunnybrook评分、H-B分级及血清GDNF和N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GDNF和N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DIP评分、FDIS评分和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B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鳄鱼泪证候群、面肌联带运动、面肌萎缩及痉挛等后遗症发生率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分期针刺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血清GDNF NGF水平
下载PDF
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璐 李小莹 +1 位作者 陈江炜 杨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4期47-51,共5页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是由急性非特异性炎症诱发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研究显示针刺疗法可通过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循环、调节免疫等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并缓解并发症。虽然目前针刺治疗IFP已取得共识,但对治疗介入时期、针刺手法及穴位选择...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FP)是由急性非特异性炎症诱发的面神经功能障碍,研究显示针刺疗法可通过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循环、调节免疫等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并缓解并发症。虽然目前针刺治疗IFP已取得共识,但对治疗介入时期、针刺手法及穴位选择等仍存在争议。本文归纳近年相关研究发现,IFP针刺治疗应及早介入;选穴采取辨证与辨经络相结合、局部与远端结合,同时强调结合疾病分期选穴,调整针刺手法;不同针刺治疗方法及中医外治法均可联合应用,优势互补,提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选穴规律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针刺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面神经麻痹
15
作者 刘利群 徐伟辉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0期1935-1938,共4页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后天性为临床上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特发性面瘫、面神经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外伤、手术等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原因,手术导致面神经麻痹较少见,此次分享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后天性为临床上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特发性面瘫、面神经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外伤、手术等等。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原因,手术导致面神经麻痹较少见,此次分享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的病例。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方法主要有抗病毒、口服营养神经药物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而针刺作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能够起到疏经通络、调气和血作用,在治疗神经系统疾患尤其有独特优势。此次采用针刺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出现的面神经麻痹病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临床上用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效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法 腮腺多形性腺瘤 面神经麻痹 面瘫
下载PDF
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58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8例应用针刺结合埋线疗法,对照组54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8例应用针刺结合埋线疗法,对照组54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埋线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疗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 总有效率 显著性 治愈率 疗效
下载PDF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7
作者 陈惠婷 陈国莲 陈荣钊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 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患者接受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2020年9月接诊且行针刺治疗的30例PFP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的30例PFP患者作为观察... 目的 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患者接受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9月~2020年9月接诊且行针刺治疗的30例PFP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的30例PFP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中医证候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口角偏斜评分、眼裂闭合评分、幸福感评分(MUNSH)、生活质量评分(QOL-BREF)、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展开分析。结果 (1)组间中医证候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口角偏斜评分、眼裂闭合评分、MUNSH评分、QOL-BREF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口角偏斜评分、眼裂闭合评分、MUNSH评分、QOL-BREF评分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2例无效(6.67%),对照组10例无效(33.33%),P<0.05;(3)两组均无滞针、血肿、晕针、弯针、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 对PFP患者行针刺+中药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尽快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面瘫Ⅰ号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珍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774-3777,共4页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面瘫I号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加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面瘫I号加... 目的 本研究主要观察面瘫I号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外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加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面瘫I号加减治疗,2组均7 d/疗程,共4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瘫I号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外袭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风寒外袭证 面瘫I号 疗法
下载PDF
芒针透刺加灸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
19
作者 鲁海娟 李成国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4期146-150,共5页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加灸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痰瘀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加灸法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痰瘀阻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芒针透刺加灸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FDI)、多伦多面神经分级系统(TFGS)评分,以及免疫球蛋白(Ig)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2组FDI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DI躯体功能、TFG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DI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DI躯体功能、TFG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gM、IgA、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与对照组13.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使用芒针透刺加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痰瘀阻络证可增强疗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痰瘀阻络证 灸法 面部残疾指数 多伦多面神经分级系统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面部PNF技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楠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3期70-71,共2页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又叫PNF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又叫PNF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以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又称口眼喁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本临床观察通过采用传统中医针刺疗法,与现代康复治疗PNF技术相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30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面部PNF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