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面积转移矩阵的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灿 曾和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9-44,51,共7页
长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基于1982年和2016年龙川江流域遥感影像及地理信息软件,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成9类,即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 长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动态过程的认识。基于1982年和2016年龙川江流域遥感影像及地理信息软件,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成9类,即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水田、旱地、水域和居民区。基于Arcmap10. 1软件的分类统计功能,从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时空动态变化、动态度变化以及面积转移矩阵四个方面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为主。1982~2016年,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以及旱地面积呈下降趋势,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人工林、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水田、水域和居民区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水域面积增加不多。动态度最大的是人工林,其变化幅度也是最大,面积大幅增加;干热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和水域的动态度最小,其增幅也不大。研究成果对该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变化 面积转移矩阵 动态度 龙川江流域
下载PDF
马关县马白镇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2
作者 王熙林 张云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21-128,共8页
2003—2023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马白镇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期,城市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以2003年、2014年和2023年3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ENVI解译研究区域景观类型,借助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格局指... 2003—2023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马白镇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期,城市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以2003年、2014年和2023年3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ENVI解译研究区域景观类型,借助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景观面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马白镇2003—2023年景观类型结构变化明显,林地作为马白镇主要景观类型,2003年占比为37.13%,2023年占比为38.41%,建设用地面积在大幅度上升,从2003年的1 184.85 hm^(2)升至2023年的2 732.58 hm^(2);耕地、草地景观类型面积处于上下波动的态势,未利用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水体面积则变化较小,处于相对稳定的态势。马白镇草地、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四大类景观类型均呈相互转移的态势,其中耕地类型向建设用地转移面积最大,2003—2014年、2014—2023年分别为180.2、430.24hm^(2),建设用地不断扩张逐步成为马白镇的主要景观类型。在驱动力中,马白镇中高程、气温、GDP为研究区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气温对植物的生长起决定性作用,影响林地、草地较多;GDP作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林地与耕地相对较多,高程则作为重要的地理因子,对景观类型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 驱动力 景观格局指数 景观面积转移矩阵 马关县马白镇
下载PDF
2000—2020年攀枝花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丹丹 《测绘》 2023年第4期171-175,共5页
为研究高程差异明显的山地城市——攀枝花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选用200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地表面积计算模型提取地表面积,通过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高程分异等指标,研究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投... 为研究高程差异明显的山地城市——攀枝花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选用2000—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地表面积计算模型提取地表面积,通过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高程分异等指标,研究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投影面积和地表面积分别为7423.93km^(2)、8085.81k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增加,林地面积增加最多,为11.2%;(2)林地是研究区域的主要类型,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低海拔和中低海拔区域;(3)各地类相互转化主要是林地、草地、耕地相互转化;(4)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31,表现为变化平缓。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为草地,最小为耕地,分别为-1.59%、-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分类 地表真实面积 面积转移矩阵 高程分异 土地利用动态度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湿地动态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以黑河上游野牛沟河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冰殊 曹广超 +2 位作者 马燕飞 李健 韦金磊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6期98-102,共5页
以黑河上游野牛沟河为研究区,利用1987年、2006年两个时相的Landsat-5TM数据,结合植被类型图、SRTM高程数据、1∶5万地形图等数据,获取了该区13类地物类型。利用ENVI软件提取湿地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自1987年以来黑河上游野牛沟湿地的... 以黑河上游野牛沟河为研究区,利用1987年、2006年两个时相的Landsat-5TM数据,结合植被类型图、SRTM高程数据、1∶5万地形图等数据,获取了该区13类地物类型。利用ENVI软件提取湿地类型转移矩阵,分析了自1987年以来黑河上游野牛沟湿地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结果显示:该区湿地总面积从1987年的53000ha减少为2006年的51900ha,净减少量为1071.63ha,增减幅度较大。其中变化幅度最大的为沼泽湿地,减少1021.59ha,变化率为2.7%,其次为冰川湿地,减少50.04ha,变化率为0.67%。通过分析表明,在自然驱动力方面,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使湿地面积趋于减少;人文驱动力方面,人口增长的压力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才是导致该区湿地减少的根本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牛沟河 面积转移矩阵 驱动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郑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潇菲 《河南科技》 2022年第3期109-115,共7页
选取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13—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以郑州市为研究区,获取2013、2015、2017年研究区的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借助ERDAS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解译,得到研究区3个时段... 选取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2013—2017年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以郑州市为研究区,获取2013、2015、2017年研究区的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借助ERDAS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解译,得到研究区3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分布图。结合ArcGIS建立空间数据库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面积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该区域2013—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格局上,林地变化最多,并且大部分林地转化为建筑用地、耕地、湖泊、河渠、其他用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通过驱动机制分析,发现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面积转移矩阵 驱动机制 遥感 GIS
下载PDF
近10年甘井子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国安东 张振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7年第4期10-11,共2页
本文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动态度、转移面积矩阵来探讨甘井子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0年间,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正值,值分别为14.91%、0.74%,其他类型用地动... 本文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动态度、转移面积矩阵来探讨甘井子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0年间,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正值,值分别为14.91%、0.74%,其他类型用地动态度都为负增长;(2)到2015年,建设用地和林地所占面积最大,分别为250.01km2、153.83km2,自然保留地所占面积最小为3.68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面积矩阵 甘井子区
下载PDF
1990年与2016年干、湿季洞里萨湖湿地状况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庆吉 臧淑英 +2 位作者 宋开山 刘阁 房冲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1-807,共7页
以洞里萨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的遥感解译方法,对洞里萨湖湿地进行了遥感分类;运用遥感技术,对比1990年与2016年洞里萨湖湿地状况,研究年内干、湿季和年际湿地变化,揭示促使湿地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研... 以洞里萨湖湿地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采用人机交互的遥感解译方法,对洞里萨湖湿地进行了遥感分类;运用遥感技术,对比1990年与2016年洞里萨湖湿地状况,研究年内干、湿季和年际湿地变化,揭示促使湿地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2月、4月、9月和12月的洞里萨湖湿地总面积分别为8 420.1 km^2、7 875.8 km^2、12 122.4 km^2和8 996.5 km^2,湿季的湿地总面积明显增加,该湿地以天然湿地为主;2016年,与4月相比,9月,除草本沼泽外,其它各类型湿地面积都明显增加,在4月(干季),各类型湿地总体上在萎缩或被开垦为农田;在9月(湿季),农田和草本沼泽转变为湖泊和天然泡沼的面积较大。研究区天然湿地的年内变化主要是由降水量变化引起的,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以围湖造田为主的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里萨湖 湿地类型 干季 湿季 面积转移矩阵 驱动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景观结构方法的若尔盖高原土地退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丽 董治宝 颜长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122,共6页
以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及遥感图像技术提取了1990年的景观类型面积及1990年到2000年间各景观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面积,计算得到不同景观类型面积在此期间的相互转移概率。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结构动态转移模型应用于土地退化趋势... 以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域,基于GIS及遥感图像技术提取了1990年的景观类型面积及1990年到2000年间各景观类型之间的动态变化面积,计算得到不同景观类型面积在此期间的相互转移概率。在此基础上将景观结构动态转移模型应用于土地退化趋势的研究中。结果表明:经过多次迭代,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水域,沼泽分别减少了8.02%、21.62%、1.09%、9.66%,并呈现一直减少的趋势。而居民建设用地,沙地,未利用土地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5.76%、3.79%、17.09%。假设将来人类活动和农牧业生产保持1990到2000年间的发展水平而未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研究区域土地将持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退化 景观动态转移模型 面积比例转移矩阵 若尔盖高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