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小陇山林区降雨型浅层滑坡汇水面积-坡度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曼 马超 +2 位作者 张岩 邓家勇 代智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沟头发生侵蚀的地形临界模型可有效预测侵蚀沟的形成条件,浅层滑坡失稳形成的洼地也是沟头形成的方式之一。为探究浅层滑坡临界起动模型的特点,以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区的降雨型浅层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汇水面积-坡度关系,构建临界起... 沟头发生侵蚀的地形临界模型可有效预测侵蚀沟的形成条件,浅层滑坡失稳形成的洼地也是沟头形成的方式之一。为探究浅层滑坡临界起动模型的特点,以甘肃省天水市小陇山林区的降雨型浅层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汇水面积-坡度关系,构建临界起动模型,与黄土高原典型侵蚀沟(浅沟、切沟)的临界起动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质地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浅层滑坡临界起动模型为S=3.50 A s-0.34,其侵蚀阈值为3.50,大于黄土高原典型浅沟(0.96)和切沟(1.54)的侵蚀阈值。研究区浅层滑坡一般发生于土层较薄的陡坡地带,其平均坡度(S=1.26)大于浅沟(S=0.35)与切沟(S=0.46),单位汇水面积(A=89.08 m^(2)/m)小于浅沟(A=920.93 m^(2)/m)和切沟(A=1129.82 m^(2)/m)。(2)汇水面积与坡度平方的乘积(AS 2)代表了沟头产生侵蚀的能量指标值。研究区浅层滑坡AS 2值在269.1~5703.2 m^(2),平均值为1772.97 m^(2),黄土高原浅沟AS 2值在4.74~892.66 m^(2),切沟在41~814 m^(2),启动能量值方面,浅沟<切沟<浅层滑坡。(3)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和土壤质地通过影响土壤的抗冲力、渗透性和黏粒含量,从而对浅层滑坡的起动难易程度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农地最易发生侵蚀,其次是林地。油松林附近浅层滑坡的抗侵蚀能力高于日本落叶松林。研究结果为探究浅层滑坡的起动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滑坡 汇水面积-坡度 地貌阈值 植被种类
下载PDF
青海玉树巴塘乡地区地貌特征与构造运动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王俊 李家存 杨振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8,共10页
针对目前巴塘乡断裂垂向上运动性质尚无统一定论问题,基于12.5 m分辨率的ALOS DEM,通过改进的Chi-z法计算巴塘乡地区河流陡峭指数并识别裂点,利用地貌指数对玉树巴塘乡地区进行构造地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巴塘乡盆地河流陡峭指数... 针对目前巴塘乡断裂垂向上运动性质尚无统一定论问题,基于12.5 m分辨率的ALOS DEM,通过改进的Chi-z法计算巴塘乡地区河流陡峭指数并识别裂点,利用地貌指数对玉树巴塘乡地区进行构造地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巴塘乡盆地河流陡峭指数明显小于其南侧山地的;(2)构造活动是研究区内河流陡峭指数分布差异的控制因素,同时也是裂点成因之一;(3)巴塘乡断裂是一条具有正倾滑分量的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羌塘块体在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挤出过程中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具有向南的运动分量,形成了兼具正倾滑分量的巴塘乡左旋走滑断裂,并在断裂控制下形成了巴塘乡断陷盆地和地貌侵蚀的差异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塘乡断裂 构造地貌 河流陡峭指数 面积-坡度 Chi-z
下载PDF
河水动力侵蚀模型及其在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一舟 《国际地震动态》 2018年第7期45-48,共4页
活动造山带的地形地貌是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河流作为对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最为敏感的地貌单元,无论是流域平面展布还是河道剖面形态,都深受构造、气候、岩性等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及其变化特征也被流... 活动造山带的地形地貌是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河流作为对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最为敏感的地貌单元,无论是流域平面展布还是河道剖面形态,都深受构造、气候、岩性等的影响;同时,这些因素及其变化特征也被流域水系所记录。研究造山带河流水系,从中提取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信息,有助于理解区域地貌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水动力侵蚀模型 坡度-面积分析 积分法 统计检验 稳定裂点 磷灰石裂变径迹 锆石U-Th/He 榆木山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晚第四纪构造隆升作用的河流地貌响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亮 李勇 +7 位作者 赵国华 梁明剑 颜照坤 邵崇建 李奋生 云锟 马超 张威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基于ASTERGDEM数据,提取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12条基岩河道纵剖面,通过河流纵剖面形态的数学函数拟合、坡度-面积双对数函数关系以及基岩水力侵蚀模型的分析,探讨了龙门山北、中、南段不同河流水系地貌对其晚第四纪构造隆升运动... 基于ASTERGDEM数据,提取了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12条基岩河道纵剖面,通过河流纵剖面形态的数学函数拟合、坡度-面积双对数函数关系以及基岩水力侵蚀模型的分析,探讨了龙门山北、中、南段不同河流水系地貌对其晚第四纪构造隆升运动的响应过程。研究表明:1)龙门山地区的河流纵剖面拟合形态中段多为对数型、指数型,南段多为指数型、直线型,北段均为对数型,表明了龙门山中段和南段的河流受构造运动的控制作用强烈,隆升较快,而北段隆升相对较慢。2)河流水力侵蚀模型中段多呈直线型和上凸型,南段均为上凸型,北段则呈直线型,表明了龙门山地区的河流水系地貌具有由SW向NE逐渐从前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转换的特征,指示了其构造隆升速率也由SW向NE逐渐递减。3)河流地貌的参数值表明了龙门山北段的河流地貌处于均衡状态,而龙门山中、南段的河流地貌则受构造隆升运动的影响较强;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向东扩展的时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侵蚀模型(坡度-面积(S-A)模型) 河流纵剖面 差异性隆升作用 构造响应 龙门山构造带 青藏 高原东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