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罩压力支持辅助通气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明 李明霞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面罩压力支持辅助通气
下载PDF
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比较
2
作者 漫伟兴 潘改桃 周瑞霞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2期37-39,共3页
分析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接收的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进行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分析对急性呼吸... 分析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接收的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进行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分析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影响情况。结果:和IPPV相比较,Ppeak方面,另外三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VE方面,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RR方面,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Vr方面,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WOBp方面,PAV1、PAV2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和IPPV相比较,CVP方面,PAV1存在明显差异(P<0.05);PCWP方面,PAV1存在明显差异(P<0.05);mPAP方面,PAV1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比例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间歇正压通气相比较,气道压力更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成比例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在运动状态下呼吸力学改变的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智 郑则广 +2 位作者 华冬明 谢育坤 陈荣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757-375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正常人应用成比例辅助通气(PA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时受试者呼吸力学的改变,从而为确定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目标及应用无创通气时模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7名健康成人在...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正常人应用成比例辅助通气(PA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时受试者呼吸力学的改变,从而为确定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目标及应用无创通气时模式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7名健康成人在不同运动负荷(轻度负荷、中度负荷、亚极限运动状态、极限运动状态)下,在自主呼吸(SB)及不同辅助通气模式(成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下,受试者的跨膈压(Pdi)、压力时间乘积(iPTP)、总做功(Wtot)、受试者自身做功(Wp)等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与自主呼吸比较,7名受试者均感觉在运动状态下PAV优于PSV。随运动负荷增加,SB、PAV和PSV状态下,受试者的Pdi、呼吸做功、iPTP均进行性上升。与SB比较,PAV和PSV均能够降低运动过程中的Pdi、呼吸做功和iPTP(各运动状态下P<0.05),亚极限运动及极限运动状态下PAV的作用优于PSV(P<0.05)。结论轻中度运动量时,PSV及PAV均能有效减少其呼吸做功,但亚极限负荷及极限负荷运动状态时,PAV减少呼吸做功的作用明显优于P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志愿者 运动 成比例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力学
下载PDF
比例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方智野 朱蕾 +2 位作者 李善群 宋元林 钮善福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比例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下载PDF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比例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的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曹玉书 童皖宁 曾葭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比较无创比例辅助通气(PA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2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选用PAV或PSV,记录患者动脉血气、平均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VE)、气道峰压(PIP)和夜... 目的比较无创比例辅助通气(PAV)和压力支持通气(PSV)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2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选用PAV或PSV,记录患者动脉血气、平均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VE)、气道峰压(PIP)和夜间通气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通气舒适性、睡眠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PAV和PSV治疗组VE和VT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PAV组PIP较低[(12.2±2.4)cm H2O比(15.6±3.8)cm H2O,P<0.05];PAV组夜间通气时间较长[(3.3±0.7)h比(2.6±0.5)h,P<0.05],口鼻咽干燥程度较轻[(3.6±0.7)分比(4.5±0.9)分,P<0.05],口腔漏气较少[(3.3±0.6)分比(4.4±0.8)分,P<0.01]。结论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PAV依从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比例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下载PDF
成比例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对自主呼吸试验患者效果交叉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雪英 廖起 +3 位作者 彭沪 刘煜昊 王启星 张翔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目的比较成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plus,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 ventilation,PSV)两种不同的自主通气模式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交叉设计的方... 目的比较成比例辅助通气(proportional assist ventilation plus,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support ventilation,PSV)两种不同的自主通气模式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交叉设计的方法,随机选择通气模式,分别采用PAV+与PSV模式进行30 min SBT,监测并记录患者在SBT前与SBT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P)、脉搏氧饱和度(SpO_2)、呼出潮气量(Vte)、平均气道压(MAP)、呼吸浅快指数(RSBI)等参数,以及SBT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SBT结束时,PAV组和PSV组的呼吸、循环相关参数比较,与PSV组相比,PAV组在Vte较SBT前有所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PAV组和PSV组增加量分别为(44.25±49.8)ml、(9.25±19.2)ml;PAV组在RSBI显著低于PSV组(P=0.041),PAV组和PSV组分别是(39±10)ml、(53±14)ml。与PSV组相比,PAV组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SBT后30min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与PSV模式相比较,PAV+模式下,Vte、MV等参数较SBT前有所增加;RSBI在PAV组显著低于PSV组;循环系统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试验 成比例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浅快指数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比例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利 李丽 +5 位作者 白艳玲 李娜嘉 马权 刘长波 郑东庆 顾国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0期2450-2451,共2页
目的探讨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这两种不同气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于我院呼吸科治疗的患者18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及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患者... 目的探讨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PA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这两种不同气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6月于我院呼吸科治疗的患者18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及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患者,经治疗进入低辅助通气后比较在PSV、PAV两种通气模式下心肺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PAV模式较PSV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CO和CI的改善均优于PSV,明显增加心输量,气道峰压(Ppeak)及内源性PEEP(PEEPPi)明显下降(P<0.05)。结论PAV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最小,较适合用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无创比例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志强 黄胜利 谢佳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7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比例辅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9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压力支持辅助无创通气,观察组实施无创比例辅助通气,比较... 目的探讨无创比例辅助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96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压力支持辅助无创通气,观察组实施无创比例辅助通气,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气分析中氧代谢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呼吸机治疗及总住院时间,两组有创气管插管率及救治成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氧摄取率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_1大于对照组(P<0.05),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创气管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行无创比例辅助通气,更好的改善机体氧供需平衡,促进肺功能恢复,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治疗 比例辅助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压力支持通气
下载PDF
比例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群 陈荣昌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比例辅助通气 (PAV)和压力支持通气 (PSV)都是部分机械通气支持模式 ,PSV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较多的使用 ,PAV在临床的应用报道逐渐增加。它们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但它们在机械通气的原理、装置、生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等... 比例辅助通气 (PAV)和压力支持通气 (PSV)都是部分机械通气支持模式 ,PSV已经在临床中得到较多的使用 ,PAV在临床的应用报道逐渐增加。它们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能力的患者 ,但它们在机械通气的原理、装置、生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现针对这几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分析比较 工作原理 设计原理 生理学特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压力支持通气与成比例辅助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喆 金秋根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5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压力支持通气(PSV)和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PSV组和PAV组,分别予PSV和PAV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 目的观察压力支持通气(PSV)和成比例辅助通气(PAV)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PSV组和PAV组,分别予PSV和PAV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气道峰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HR、RR、MA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 O2和Pa O2/Fi O2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V组气道峰压低于PSV组,呼吸舒适度(包括VAS评分、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低于PS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V、PAV能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氧合功能,缓解呼吸困难;PSV与PAV的疗效相仿,PAV的同步性、舒适性优于P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通气 成比例辅助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11
作者 方东升 冀小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45-24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呼吸衰竭 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治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序贯应用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抢救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梅松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抢救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择287例危重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序贯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观察本组患者通气效果。结果:压力支持通气后2 h的PaCO2、PaO2、pH值...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抢救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择287例危重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序贯辅助-控制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观察本组患者通气效果。结果:压力支持通气后2 h的PaCO2、PaO2、pH值分别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支持通气2 h后的PaCO2高于辅助-控制通气后,而pH值低于辅助-控制通气后(P<0.05);压力支持通气后2小时的气道峰压、心率低于辅助-控制通气后(P<0.05)。结论:辅助-控制通气能及时有效改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症状,而后给予压力支持通气更符合呼吸生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呼吸衰竭 辅助-控制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下载PDF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时无创性成比例辅助通气与无创性压力支持通气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松 俞森洋 《世界医学杂志》 2002年第1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性成比例辅助通气 无创性压力支持通气 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
14
作者 李国保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 研究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 5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前 30min查动脉血气分析。对照组给予氧疗、敏感抗菌药物、平喘药如氨茶碱、氢化考的松、可拉明、洛贝林静脉滴注 ... 目的 研究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 5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前 30min查动脉血气分析。对照组给予氧疗、敏感抗菌药物、平喘药如氨茶碱、氢化考的松、可拉明、洛贝林静脉滴注 ,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 ,治疗 5 .5h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应用西门子Servo90 0c呼吸机 ,经鼻罩或鼻面罩PSV ,通气治疗 5h ,结束后 30min复查动脉血气分析。观察记录通气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组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不同程度减慢 ,胸闷减轻 ,血压无变化 ;嗜睡 8例 ,其中 6例神志转清。对照组 10例呼吸减慢 ,7例心率减慢 ;嗜睡 7例 ,其中 3例神志转清 ,2例神志转昏迷。治疗组PaCO2 、PaO2 、SaO2 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经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在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英霞 欧平华 王亮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评价用PB840呼吸机行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对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无创通气组(n=20),标准氧疗组(n=20),进行分组治疗。无创通气组在患者面罩固定后,给... 目的:评价用PB840呼吸机行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对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无创通气组(n=20),标准氧疗组(n=20),进行分组治疗。无创通气组在患者面罩固定后,给予经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标准氧疗组给予面罩供氧,氧流量3-5L/min。结果:无创通气组:18例患者在2h后呼吸、心率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氧饱和度上升至理想范围(98%左右),失败2例。标准氧疗组:15例患者经治疗后呼吸、心率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氧饱和度逐渐上升至理想范围(95%左右),失败5例。结论:以PB840呼吸机行经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治疗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患者疗效优于标准氧疗组,并降低了气管再插管或气管切开率,缩短了患者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840呼吸机 面罩无创压力支持通气 全麻恢复期低氧血症
下载PDF
压力支持通气辅助控制通气在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比较
16
作者 余衍亮 孙秀明 +1 位作者 李翠莉 戴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9期658-659,共2页
目的 评估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在治疗呼吸衰竭病人中是否可以互换。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系机械通气支持的30例病人 ,行辅助控制通气2天以上 ,切换成压力支持通气后6小时 ,... 目的 评估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在治疗呼吸衰竭病人中是否可以互换。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限制性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系机械通气支持的30例病人 ,行辅助控制通气2天以上 ,切换成压力支持通气后6小时 ,然后恢复辅助控制通气。结果 压力支持通气与辅助控制通气相比 ,显示有更高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吸气时间相对比较长。吸气/呼气比值增大 ,心率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控制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压力支持通气 呼吸衰竭 治疗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疗效比较及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莉莉 王箴 +3 位作者 袁莉萍 江海娇 莫锦 杨尚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1期2739-2741,共3页
目的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总结其有效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比较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总结其有效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NAVA组和PSV组两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谵妄、意外拔管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ECOPD患者机械通气24小时后,NAVA组PaCO 2要显著低于PSV组(36.15±0.48 vs.44.06±0.51,P=0.010),PaO 2(89.57±5.15 vs.79.24±2.98,P=0.012)与SpO 2(96.08±4.24 vs.91.24±3.67,P=0.021)显著高于PSV组;NAVA组ICU住院时间较PSV组明显减少(8.2±2.3天vs.10.6±2.0天,P=0.014),机械通气时间也明显缩短(5.1±1.6天vs.7.3±1.8天,P=0.008);并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意外拔管,谵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6.7%vs.10%,P=0.311)。结论与PSV相比,NAVA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护理
下载PDF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VV+与辅助-控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比较分析
18
作者 黄文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VV+与辅助-控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比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依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双...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VV+与辅助-控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比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0例,依据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组30例、VV+与辅助-控制通气组30例、压力支持通气组30例。结果 VV+与辅助-控制通气组、压力支持通气组PIF、Pplat、PIP均明显低于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组,Cst明显高于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V+与辅助-控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效果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VV+与辅助-控制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神经适应性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在婴幼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恢复中的研究
19
作者 胡顺振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185-185,187,共2页
目的:神经适应性辅助通气(NAVA)是一种新的具有同步机械通气模式,本研究目的是验证NAVA是否可行且安全,能否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恢复生理和临床健康。本研究试验旨在帮助未来的临床研究,在三级学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 目的:神经适应性辅助通气(NAVA)是一种新的具有同步机械通气模式,本研究目的是验证NAVA是否可行且安全,能否使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恢复生理和临床健康。本研究试验旨在帮助未来的临床研究,在三级学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方法:实验组为需要高频通气的重症ARDS婴儿,采用NAVA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辅助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适应性 神经 婴幼儿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模式
全文增补中
经面(鼻)罩压力支持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
20
作者 潘强 《中原医刊》 2004年第5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 (PSV)加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治疗作用 ,探讨将该通气模式应用于无创通气能否减少或避免使用有创通气。方法 :选择 2 0例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 10例、...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 (PSV)加呼气末正压 (PEEP)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治疗作用 ,探讨将该通气模式应用于无创通气能否减少或避免使用有创通气。方法 :选择 2 0例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 10例、对照组 10例 ,实验组患者应用经面 (鼻 )罩PSV加PEE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结果 :实验组 10例患者经治疗后动脉血 pH、PaCO2 及呼吸频率、心率、呼吸肌动用情况均明显改善 ,皆在治疗时间内成功脱机 ,无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对照组 10例患者动脉血 pH、PaCO2 及呼吸频率、心率、呼吸肌动用情况无明显改善 ,气管插管 3例 ,死亡2例。结论 :经面 (鼻 )罩应用PSV加PEEP机械通气治疗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支持 PSV 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治疗 COPD 呼吸衰竭 PSV 面罩 鼻罩 通气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