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面罩法与呼吸测热装置测定绵羊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周虹 班志彬 +3 位作者 孙雨坤 梁浩 杨华明 赵玉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130,共3页
为了明确呼吸面罩法与呼吸测热装置测定绵羊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异同,试验选择8只体况良好、年龄相近的东北细毛羊×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羯羊,利用呼吸面罩法和呼吸测热装置分别对耗O_2量及CO_2排放量、CH_4排放量进行测定。结... 为了明确呼吸面罩法与呼吸测热装置测定绵羊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异同,试验选择8只体况良好、年龄相近的东北细毛羊×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羯羊,利用呼吸面罩法和呼吸测热装置分别对耗O_2量及CO_2排放量、CH_4排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呼吸面罩法测定的耗O_2量和CO_2排放量显著高于呼吸测热装置(P<0.05);而CH_4排放量两种方法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面罩法 呼吸测热装置 绵羊 耗O2量 CO2排放量 CH4排放量 气体回收率 内标 外标
下载PDF
GOE面罩法吸入麻醉在小儿门诊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苏尔瞻 徐旭仲 连庆泉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60-61,共2页
门诊小儿短小手术,通常多采用基础麻醉和小剂量静脉麻醉,采用面罩法吸入麻醉报道较少。 本院自1988年以来,将GOE(笑气、氧气、安氟醚)面罩法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门诊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108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GOE面罩法 麻醉 儿童 门诊 手术
下载PDF
面罩“OK”使用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慧 何宝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8期2058-2058,共1页
关键词 面罩法 简易呼吸器 按压方 抢救过程 危重病人 单向阀 转运 氧气
下载PDF
面罩吸氧法与鼻塞吸氧法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红莉 李小玲 覃颖鲜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9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面罩吸氧 鼻塞吸氧 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冠心病 合并症 急性左心衰竭
下载PDF
CT图象的面罩式覆盖法定量诊断脂肪肝 被引量:1
5
作者 党俊 徐芸 魏岩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脂肪浸润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 GE 30 0 0 I CT机扫描 36例脂肪肝患者肝脏、脾脏 ,用 CT机配备软件处理数据 ,面罩式覆盖法计算肝脏各个层面的脂肪面积与对应层面肝脏面积 ,并得出比值 (脂肪浸...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脂肪浸润程度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 GE 30 0 0 I CT机扫描 36例脂肪肝患者肝脏、脾脏 ,用 CT机配备软件处理数据 ,面罩式覆盖法计算肝脏各个层面的脂肪面积与对应层面肝脏面积 ,并得出比值 (脂肪浸润指数 )。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指标。肝穿刺病理检测肝组织内脂肪浸润程度。结果 平均脂肪浸润指数与肝功能状态呈显著正相关 ,亦与肝穿刺的病理结果呈正相关 (r=0 .86 5 ,P<0 .0 1)。结论  CT图象面罩式覆盖法对脂肪浸润的定量分析是诊断脂肪肝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CT 面罩式覆盖 肝穿刺 诊断
下载PDF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持续面罩湿化法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茅俊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147-148,共2页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1],继而导致...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1],继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称,气管切开4 d 以上者,54%的患者出现继发性肺部感染[2],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率会随气道湿化程度降低而升高[3]。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做好术后护理至关重要[4],气道湿化作为气管切开后的重要护理措施,可以使吸入气体在温度、湿度等方面尽量维持生理状态,减少刺激、增强排痰功能、减少并发症以促进患者恢复[5],因此采用合理有效的湿化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科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住的84例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气道持续面罩湿化法,并与传统的间断湿化、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液湿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道持续面罩湿化 护理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头部面罩固定法重复摆位精度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爱群 邓江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头部面罩固定 重复摆位 精度 误差
下载PDF
面罩固定标记法在脑瘤放疗设野中的应用
8
作者 宋永浩 夏炎春 +3 位作者 周诚忠 潘绍良 华海燕 夏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11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面罩固定标记 脑瘤 放疗设野 应用 治疗
下载PDF
鼻导管、面罩双重给氧法在开胸术后早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兰芳 费艳艳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4424-4425,共2页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早期护理中合理给氧方法。方法:本组共115例,食管癌54例,贲门癌35例,肺切除26例,术前检查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术后24 h内均等用鼻导管及面罩双重给氧,鼻导管3~5 L/min,面罩5 L/min左右,采取无创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早期护理中合理给氧方法。方法:本组共115例,食管癌54例,贲门癌35例,肺切除26例,术前检查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术后24 h内均等用鼻导管及面罩双重给氧,鼻导管3~5 L/min,面罩5 L/min左右,采取无创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结果:血氧饱和度提高3%~6%,心律失常8例,占6.95%,肺部感染3例,占2.6%。结论:开胸术后早期予以鼻导管、面罩双重给氧可以有效维持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肺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 面罩给氧 开胸术后早期护理 血氧饱和度 心肺并发症
下载PDF
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用于院前急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对抢救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义翰 吴小君 崔英胜 《当代医学》 2021年第2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抢救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程序,根据通气方案,分为气管插管组(n=45)和气囊面罩组(n...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抢救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程序,根据通气方案,分为气管插管组(n=45)和气囊面罩组(n=50)。气管插管组实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气囊面罩组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治疗前后血气水平及治疗相关时间。结果气囊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PO2、PCO2、pH水平均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相比,予以心脏骤停患者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通气,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使心跳恢复,进一步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气囊面罩通气
下载PDF
两种面罩标记法在重复摆位中的精度比较
11
作者 范乃斌 夏廷毅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面罩标记 重复摆位 放射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立体定位技术 颈部肿瘤 头部肿瘤
全文增补中
带贮氧袋面罩吸氧法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12
作者 时晶 《医疗装备》 2021年第9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究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采用带贮氧袋面罩吸氧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究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采用带贮氧袋面罩吸氧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带贮氧袋面罩吸氧法干预,均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相关康复指标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自觉症状消失时间、昏迷转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贮氧袋面罩吸氧法干预应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可改善患者的相关康复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带贮氧袋面罩吸氧 急救效果
下载PDF
便捷式面罩固定带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宝丽 于美华 +1 位作者 何丽云 谢玮娜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7期6-8,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临床使用的便捷式面罩固定带,解决传统面罩固定法存在的各种不足与缺陷,为急、危、重症患者面罩法给氧提供安全、舒适的技术措施。方法:根据面罩结构及人体头面部特点,经取样测量,设计研制出一体成形的便捷式面罩固定...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临床使用的便捷式面罩固定带,解决传统面罩固定法存在的各种不足与缺陷,为急、危、重症患者面罩法给氧提供安全、舒适的技术措施。方法:根据面罩结构及人体头面部特点,经取样测量,设计研制出一体成形的便捷式面罩固定带,由中央固定带和左、右连接带两部分组成,双层棉片缝制;分为大、中、小3种型号,供不同年龄患者使用。结果:便捷式面罩固定带适用于面罩法给氧的固定,操作便捷,可快速展开救治;固定牢固,能有效防止面罩非计划拔管、脱落及移位;该项设计有效避免了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结论:便捷式面罩固定带结构简单、小巧美观、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可清洗和消毒;存储、运输及携带便捷,不仅可用于临床,也可用于危重患者野外安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捷式面罩固定带 牢固 安全 舒适 面罩法给氧
下载PDF
安氟醚面罩开放吸入麻醉法用于新生儿婴儿腹部手术的体会
14
作者 孙海明 杨海波 王凤江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2期120-12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婴儿 腹部手术 安氟醚面罩开放吸入麻醉
下载PDF
老年患者短时间面罩给氧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15
作者 汪小海 孙春洪 陈载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0年第6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面罩给氧 ATP 含量 红细胞
下载PDF
对COPD病人采用不同给氧方法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龚小飞 唐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COPD患者安全、有效的给氧方法。方法将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组20例。分别采用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4组给氧宣教、给氧浓度、给氧时间、给氧温度与湿度,监测方法相同。结果单侧... 目的探讨COPD患者安全、有效的给氧方法。方法将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组20例。分别采用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4组给氧宣教、给氧浓度、给氧时间、给氧温度与湿度,监测方法相同。结果单侧鼻导管法和鼻塞法纠正缺氧效果好,双侧鼻导管法居中,面罩法效果差。结论COPD患者采用鼻塞法优于单侧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面罩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氧方 COPD病 COPD患者 鼻导管 疗效 鼻塞 面罩法 给氧浓度
下载PDF
面罩固定带的改进
17
作者 郑坤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8期2028-2028,共1页
关键词 面罩吸氧 固定带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应用 皮肤损伤 常见并发症 吸氧方 松紧带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18
作者 赵林 黄桃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6月收治的37例进行氧疗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面罩(face mask,FM)组(n=18)...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氧疗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6月收治的37例进行氧疗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面罩(face mask,FM)组(n=18)和HHFNC组(n=19)。分别监测治疗前、治疗1 h、治疗5 h血气分析数值变化。结果:2组治疗1 h、治疗5 h时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 h、治疗5 h组间数据比较,HHFNC组p_a(O_2)均显著高于FM组(P<0.05)。结论:HHFNC氧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既能有效纠正缺氧,又能提供很好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 面罩法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幼年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海岚 王瑞卿 吕帆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的评价幼年期豚鼠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进展过程中眼球各项参数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8只幼年期雄性花色豚鼠(出生后3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单眼眼罩遮盖,n=24)和对照组(n=24)。每组又分为 4个亚组(n=6),分别在形觉遮盖开始前及开始后2、4... 目的评价幼年期豚鼠在形觉剥夺性近视进展过程中眼球各项参数的动态变化。方法将48只幼年期雄性花色豚鼠(出生后3周)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单眼眼罩遮盖,n=24)和对照组(n=24)。每组又分为 4个亚组(n=6),分别在形觉遮盖开始前及开始后2、4、6和8周进行实验眼和对侧眼的生物学测量(屈光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后巩膜干重)。使用线形相关分析遮盖时间与各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单眼面罩遮盖动物眼2周组实验眼较对侧眼增加(-1.79±0.58)D的近视(mean±SE;P<0.05;配对t检验;表1),遮盖8周组可达(-4.71±0.74)D(实验眼与对侧眼比较,所有时间段P<0.05);玻璃体腔长度较对侧眼延长,自遮盖2周组的(0.14±0.01)mm到遮盖8周组的(0.29±0.02)mm(试验眼与对侧眼比较,所有时间段P<0.05)。后巩膜干重较对侧眼减轻,自遮盖2周后的(-0.17±0.02)mg至遮盖8周后的(-0.35±0.04)mg(实验眼与对侧眼比较, 所有时间段P<0.05);(2)4组实验眼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与对侧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对比实验眼与对侧眼之间屈光力、玻璃体腔长度、后巩膜干重的差异,面罩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时间段P<0.05)。(4)面罩组实验眼与对侧眼之间屈光力、玻璃体腔长度、后巩膜干重的差异与遮盖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随时间的延长,遮盖豚鼠眼可诱导更多的近视度数,而后巩膜进一步变薄,干重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面罩法 形觉剥夺性近视 动态变化
下载PDF
CT图像的面罩式覆盖法对脂肪肝脂肪浸润的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芸 王振豫 +1 位作者 宋燕 李继昌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脂肪肝 脂肪浸润 CT 面罩式覆盖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