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替取穴法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屈绮文 李智俐 陈煌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7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 观察交替取穴法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疗法,中医治疗组采取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交替取穴法针刺及牵正散治疗,... 目的 观察交替取穴法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例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疗法,中医治疗组采取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交替取穴法针刺及牵正散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31%(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H-B评分、FDI评分均明显改善,中医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H-B评分、F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交替取穴法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临床效果甚佳,患者症状改善,面部功能恢复较好,且未发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面神经炎 牵正散 交替取穴法针刺 H-B评分 面部残疾数量
下载PDF
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美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该院中医门诊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环项针刺法治疗,每周连续针5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该院中医门诊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环项针刺法治疗,每周连续针5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Sunnybrook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S)及面神经肌电图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Sunnybrook评分为(78.63±9.23)分、(71.65±9.41)分,FDIS评分为(9.01±2.46)分、(10.32±2.71)分,传导潜伏期为(4.27±0.56)ms、(4.72±0.51)ms,传导波幅为(0.56±0.23)m V、(0.44±0.22)m V,治疗4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Sunnybrook评分为(87.09±9.51)分、(79.76±10.03)分,FDIS评分为(7.15±2.34)分、(8.78±2.26)分,传导潜伏期为(3.87±0.51)ms、(4.23±0.49)ms,传导波幅为(0.71±0.25)m V、(0.58±0.23)m V,治疗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环项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显著,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社会功能,且患者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项针刺法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肌电图 Sunnybrook评分 面部残疾数量
下载PDF
深刺少阳经腧穴结合中药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THI、PSQ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宋红梅 徐芳 +5 位作者 陈燕 聂晓琳 赵兴泉 钟渠 蔡粤川 熊大经 《四川中医》 2020年第7期198-20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刺法结合中药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三家医院耳鼻喉科的门诊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深刺结合中药汤剂;普通针刺组:普通针刺结合中药汤剂;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每组28例患者,治... 目的:观察不同刺法结合中药对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来自三家医院耳鼻喉科的门诊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深刺结合中药汤剂;普通针刺组:普通针刺结合中药汤剂;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每组28例患者,治疗30次为1个疗程。针刺每天1次,每周针刺5次,周六、周日休息,共治疗30天。中药治疗方法:口服中药汤剂,每次150毫升,每日3次,统一煎中药和配送,周六、周日休息,共服用30天。针刺选穴:听会(患侧)、耳门(患侧)、听宫(患侧)、翳风(患侧)、率谷(患侧)、瘛脉(患侧)、风池(双侧)、头皮针:晕听区;中渚(双侧),外关(双侧),每治疗10天测定纯音听阈值,治疗前后测定耳鸣残疾量表(TH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得分,并进行比较,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SPSS统计分析。结果:深刺组治疗前耳鸣残疾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得分(P<0.05);深刺组治疗10天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听阈均值(P<0.05),治疗20天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10天后听阈均值(P<0.05),治疗30天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20天后听阈均值(P<0.05);普通针刺组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得分(P<0.05),普通针刺组治疗20天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10天后听阈值(P<0.05),治疗30天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20天后听阈值(P<0.05),治疗30天后听阈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听阈值(P<0.05);中药组治疗前耳鸣残疾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得分(P<0.05);治疗30天后听阈均值比治疗20天后听阈均值有明显下降作用(P<0.05)。结论:深刺组和中药组改善耳鸣效果好,普通针刺组改善睡眠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刺少阳经腧穴 难治性突发性聋 耳鸣残疾 匹兹堡睡眠质量数量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疗效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少华 《中国康复》 201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面肌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House-Brackma...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枢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结合面肌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内效贴扎治疗,治疗2周后采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估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FDIp和FDIs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常规治疗组FDIp、FDI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均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H-B分级和FDIp、FDIs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内效贴治疗中枢性面瘫有效,为中枢性面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中枢性面瘫 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 面部残疾数(fdi)
下载PDF
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梦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3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再选取少量常规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穴位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动气针法巨刺三泉穴再选取少量常规穴位电针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穴位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7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评价临床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House 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测试评分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5.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级及F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气法巨刺三泉穴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单纯常规电针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动气针法 董氏奇穴 三泉穴 巨刺 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评分 面部残疾数(fdi)
下载PDF
综合分期治疗小儿面瘫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唐艳 勾志静 《临床研究》 2016年第5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分期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50例患者按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采用西医结合针灸、低频脉冲电针仪、TDP微波照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等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并与50例常规针灸治疗患儿进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综合分期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50例患者按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采用西医结合针灸、低频脉冲电针仪、TDP微波照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等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并与50例常规针灸治疗患儿进行对照研究。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FDIs)、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FDIp和FDIs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FDIs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但FDIp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DIp和FDIs均优于治疗前,提示两种疗法均可改善面瘫患者的预后。结论两种疗法均可改善面瘫患者的预后,但采用不同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针刺 House-Brackmann分级量 面部残疾数(fdi)量 儿童
下载PDF
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曼洁 宁风风 +2 位作者 李建婷 赵明华 唐纯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74-2179,共6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FDI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DIS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田七口服液 穴位注射 顽固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分级量 面部残疾数量
下载PDF
通窍活血针法治疗风寒型Bell面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双岭 赵玮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8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针法治疗风寒型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门诊的60例风寒型Bell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针法治疗风寒型Bell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门诊的60例风寒型Bell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窍活血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3例、5例、2例、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10例、1例、4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本篇研究报道讨论通窍活血针法治疗Bell面瘫可以有效改善面部微循环,有利于受损神经纤维的修复,临床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风寒型Bell面瘫 面部残疾数(fdi)评分量 中医症候量 通窍活血针法 单纯针刺法
下载PDF
平行对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丽 汪庭娇 严兴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观察平行对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行对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1例。常规针刺组穴取患侧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及气海... 目的:观察平行对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行对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1例。常规针刺组穴取患侧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健侧合谷,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及气海等;平行对刺组在常规针刺组基础上,增加3组平行对刺组穴,分别为额纹组、面中组、口角组。两组均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中的躯体功能(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改善(P<0.05),FDIP总分及各分项评分升高(P<0.05),FDI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平行对刺组FDIP总分及进食评分高于常规针刺组(P<0.05)、FDIS总分及失眠程度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平行对刺组总有效率为90.3%(28/31),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1%(27/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行对刺法结合常规针刺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相当,但平行对刺法结合常规针刺在改善进食、失眠程度方面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气虚血瘀型 平行对刺法 H-B面神经功能分级 面部残疾数量(fdi) 中医证候积分
原文传递
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艳艳 谢军 李芳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7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50例耳鸣患者及50例无耳鸣主诉的对照人群,对耳鸣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起病情况、听力情况、全身疾病、伴随症状等进行调查,行耳内镜检查... 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50例耳鸣患者及50例无耳鸣主诉的对照人群,对耳鸣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起病情况、听力情况、全身疾病、伴随症状等进行调查,行耳内镜检查、听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使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估耳鸣残疾水平,对全部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 I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 50例耳鸣患者之中,有睡眠障碍表现38例(72%),平均PQSI得分10.64±4.89分;对照组有睡眠障碍者16例(32%),平均PQSI得分5.32±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QSI评分各项目除使用睡眠药物情况外,PQSI量表所涉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及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6个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耳鸣的响度与睡眠障碍总分相关(P<0.01)。对于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睡眠障碍障碍总分是加重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因素(P<0.01)。结论耳鸣患者易伴随睡眠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在耳鸣治疗中开展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耳鸣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睡眠障碍 耳鸣残疾评估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数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