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ABC-X模型护理在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谷宇欣 王爱环 王付勇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0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ABC-X模型护理在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62例面部烧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ABC-...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ABC-X模型护理在面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1日~2022年10月31日62例面部烧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ABC-X模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歧视感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ABC-X模型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面部愈合时间,减少歧视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行为转变理论 ABC-X模型 歧视感 护理
下载PDF
成人面部烧伤患者护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鸣雁 韩琳秋 +2 位作者 唐心怡 劳玲娣 冯志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 :遴选并总结成人面部烧伤患者护理的证据,为临床面部烧伤患者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和专业学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面部烧伤患者评估及护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 目的 :遴选并总结成人面部烧伤患者护理的证据,为临床面部烧伤患者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和专业学会网站、数据库中关于面部烧伤患者评估及护理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2篇指南、1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和2篇系统评价。围绕多学科团队及职责、面部烧伤患者的评估、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3个方面形成了37条证据。结论 :本证据总结内容可协助临床护理人员护理面部烧伤患者,为提升患者照护质量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成人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后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探讨
3
作者 李素玲 姚秋雪 +2 位作者 刘洪燕 黄鸿深 冯小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206-0209,共4页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后患者进行干预意义。方法 时间设置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样本规定为27例面部烧伤后患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分别13例、14例,一组接受全程护理、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研究...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面部烧伤后患者进行干预意义。方法 时间设置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样本规定为27例面部烧伤后患者,电脑抽号法分组,研究组、常规组,分别13例、14例,一组接受全程护理、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效果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SAS、SDS、睡眠质量评分等更低(p<0.05)。结论 对面部烧伤后患者提供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 面部烧伤后患者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冷热喷雾疗法对头面部烧伤患者的康复效果
4
作者 粱素丽 江晓声 庄美平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79-8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冷热喷雾疗法对头面部烧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科收治的头面部Ⅱ度烧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头面部创面均采用暴露疗法,给予抗菌、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冷热喷雾疗法对头面部烧伤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我科收治的头面部Ⅱ度烧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头面部创面均采用暴露疗法,给予抗菌、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入院后即进行创面湿敷冷疗30min,观察组早期采用冷喷治疗,每日2次,每次30min,持续3天后使用热喷治疗,每日2次,每次30min,持续至患者创面脱痂。观察两组头面部创面疼痛、肿胀、脱痂和瘙痒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痂皮脱落时间少于对照组,瘙痒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面部烧伤患者早期进行冷喷治疗能减轻创面疼痛,后期进行热喷治疗可缓解创面瘙痒症状,促进创面恢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冷热喷雾疗法
下载PDF
叙事护理处置对面部烧伤患者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陈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8-0172,共5页
揭示叙事护理指向面部烧伤患者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将128例面部烧伤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叙事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高于参照组(P<0.05)。... 揭示叙事护理指向面部烧伤患者的作用质效。方法 2021年2月-2023年3月,将128例面部烧伤患者分两组,各6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叙事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绕面部烧伤患者叙事护理,质效显著,能改良患者治疗结局,优化患者生存状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患者 叙事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分析
下载PDF
认知行为护理用于面部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分析
6
作者 李贵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44-247,共4页
基于面部烧伤患者,对认知行为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开展论证,并评估其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这一阶段内接收的面部烧伤确诊病例72个为数据分析基础,由随机信封原则着手开展组别划分,均纳入36个病例,传统... 基于面部烧伤患者,对认知行为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开展论证,并评估其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 研究时段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这一阶段内接收的面部烧伤确诊病例72个为数据分析基础,由随机信封原则着手开展组别划分,均纳入36个病例,传统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传统护理+认知行为护理用于观察组,由负性心理[焦虑(SAS)、抑郁(SD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 评分、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 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维度着手,开展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 在SAS、SDS、SPBS评分维度来看,观察组相对更低,相较于对照组(P<0.05),在QOL评分维度来看,观察组相对更高,相较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分析来看,观察组(97.22%)相对更高,相较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 将认知行为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应用在面部烧伤病人护理工作中,不仅可以纠正其疾病所致的负面情绪,改善自我感受负担问题,也能够巩固疾病治疗效果,进而使其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整体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认知行为护理 生活质量 自我感受负担
下载PDF
应用暴露疗法并辅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在儿童面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7
作者 徐欢 林光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52-0055,共4页
评估在治疗儿童面部烧伤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暴露疗法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儿童面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在治疗方案上... 评估在治疗儿童面部烧伤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暴露疗法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儿童面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在治疗方案上,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暴露疗法,试验组在暴露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时间、溶痂时间和疼痛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系列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试验组在治疗效果上取得较高的总有效率,达到93.75%(23/24),而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18/24),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溶痂和疼痛缓解等方面显著快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VAS评分、IL-6、hs-CRP和TNF-α水平上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且在柔软度、色泽、厚度和血管分布评分上也均低于常规组,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然而,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并未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 暴露疗法与rb-bFGF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儿童面部烧伤的治疗效果,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促进创面快速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面部烧伤 暴露疗法 RB-BFGF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面部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方佳敏 赵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94-0097,共4页
探讨在面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的具体应用成效。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过面部烧伤整形治疗的46例患者进行重点研究,以深入了解其护理效果。在试验开始前收集患者信息并根据受... 探讨在面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的具体应用成效。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过面部烧伤整形治疗的46例患者进行重点研究,以深入了解其护理效果。在试验开始前收集患者信息并根据受试者自身的意愿,采用一定的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数量相同且数量均为23例的两个组,采取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实施人性化护理作为本试验的观察组。护理结束后,分析比较接受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面部烧伤整形患者的具体住院时长、后续面部愈合所使用的时间、面部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具体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此次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与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加以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受试者的后续面部愈合所使用的时间和VAS评得分均较少,而且观察组受试者在面部瘢痕遗留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也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对于本次护理过程及结果的满意度也较高(P<0.05)。结论 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面部烧伤手术的患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从而省去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与此同时人性化护理还能有效减少面部疤痕残留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最终达到更好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面部烧伤整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前因-行为-后果-额外X因素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面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9
作者 吴虹 薛亚萍 丁红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4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前因-行为-后果-额外X因素(ABC-X)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面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一〇〇医院收治的75例面部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目的探究基于前因-行为-后果-额外X因素(ABC-X)模型的护理干预应用于面部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为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一〇〇医院收治的75例面部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7例,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38例,常规组+ABC-X模型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周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歧视感评价量表、伤残接受度量表(AODS)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结果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各项CD-RISC评分、AODS评分及心理、环境、生理及社会关系4个维度的SF-36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均高于常规组;MCMQ评分中屈服、回避应对方式评分及歧视感评价量表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均低于常规组,MCMQ中面对应对方式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将ABC-X模型护理干预应用于面部烧伤患者的临床干预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伤残接受度,减少歧视感,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前因-行为-后果-额外X因素模型 心理弹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伟峰 徐文举 +2 位作者 李翔 胡楠 马常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 总结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86例面部烧伤患儿,年龄5~14岁,均伴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清创处理,在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抗感染,定时在创面外涂抹湿润烧伤膏(MEBO),... 目的 总结小儿面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86例面部烧伤患儿,年龄5~14岁,均伴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所有患儿入院后给予清创处理,在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给予氧氟沙星抗感染,定时在创面外涂抹湿润烧伤膏(MEBO),针对创面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加强心理护理及气管切开护理。结果 浅Ⅱ度烧伤易引发轻度吸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深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P〈0.05);深Ⅱ度烧伤引发中度吸入性损伤概率最高(P〈0.05),深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在引发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概率上,均高于浅Ⅱ度烧伤(P〈0.05)。与浅Ⅱ度烧伤相比,深Ⅱ度烧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P〈0.05),而Ⅲ度烧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最久(P〈0.05),Ⅲ度烧伤术后感染、色素沉积、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患儿烧伤程度越严重,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越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受损皮肤愈合时间久。因此,患儿烧伤后应及时入院诊治,给予抗感染和行气管切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吸入性损伤 MEBO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面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与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1
作者 高利娟 刘义娟 高巧妮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年第6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调查面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临床现状,并分析伤残接受度与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面部烧伤患者,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面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临床现状,并分析伤残接受度与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西安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面部烧伤患者,采用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 sability Scale,AODS)、希望水平指数量表(Hope Level Index Scale,HII)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ethods Questionnaire,MCMQ)对患者进行调查。本研究共计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2份。结果:面部烧伤患者的伤残接受度较低,总分为63.05±14.39;希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总分为31.40±5.00,在回避应对及屈服应对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在面对应对的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希望水平各维度得分与伤残接受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0.223~0.325,P<0.05),回避应对及屈服应对与伤残接受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负相关关系(r=–0.281~–0.151,P<0.05),面对应对与伤残接受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关系(r=0.375~0.406,P<0.05)。结论:面部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水平相对较低,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调动积极心理资源及帮助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提升其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伤残接受度 希望水平 应对方式 护理
下载PDF
液体敷料治疗面部烧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智康 董政 +2 位作者 刘樾 史强 成斌贝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2-72,74,共2页
面部是五官集中的重要部位,但因其部位暴露,所以遭受烧伤的机会多。面部烧伤后易出现创面感染、组织坏死、创面加深、瘢痕愈后发生率高,甚至引起外观残损,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面部创面修复质量直接影响颜面部的功能和外观。作者2... 面部是五官集中的重要部位,但因其部位暴露,所以遭受烧伤的机会多。面部烧伤后易出现创面感染、组织坏死、创面加深、瘢痕愈后发生率高,甚至引起外观残损,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面部创面修复质量直接影响颜面部的功能和外观。作者2010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汇涵术泰护创液体敷料外用治疗51例面部Ⅱ度烧伤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液体敷料 Ⅱ度烧伤 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中药面膜超声导入治疗在面部烧伤后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茵华 陈碧君 +2 位作者 苏青和 虞俊杰 韦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824-1824,共1页
目的为改善面部烧伤后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及游离植皮挛缩畸形等后遗症。方法60例面部烧伤病人分浅Ⅱ度、深Ⅱ度和大张游离植皮三组,分别采用中药面膜粉超声波导入治疗并配合皮肤美容护理。结果三组观察对象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目的为改善面部烧伤后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及游离植皮挛缩畸形等后遗症。方法60例面部烧伤病人分浅Ⅱ度、深Ⅱ度和大张游离植皮三组,分别采用中药面膜粉超声波导入治疗并配合皮肤美容护理。结果三组观察对象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浅Ⅱ度100%,深Ⅱ度85%,大张游离植皮80%。结论中药面膜超声导入治疗,配合皮肤美容护理能有效地改善面部烧伤患者的色素沉着、面色发红以及防止皮片挛缩、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面膜 超声导入 面部烧伤 皮肤护理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可 景福琴 +1 位作者 李金丹 李晓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烧伤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烧伤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发生面部烧伤的女性青年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使其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青年 女性 认知行为干预 护理
下载PDF
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建春 陈峰山 张广泰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7期1020-1020,共1页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将压力法、硅凝胶法及压力联合硅凝胶法3种防治方法在面部增生性瘢痕中的防治效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压力联合硅凝胶法防治效果最佳,硅凝胶法其次,压力法再其次。结论:在面... 目的:探讨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将压力法、硅凝胶法及压力联合硅凝胶法3种防治方法在面部增生性瘢痕中的防治效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压力联合硅凝胶法防治效果最佳,硅凝胶法其次,压力法再其次。结论:在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中应优先选用综合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烧伤 增生性瘢痕 压力法 硅凝胶法
下载PDF
皮肤美容对面部烧伤色素沉着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贾芸玲 王兴刚 王雪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754-755,共2页
临床上采用芦荟胶、海藻面膜或中草药面膜配合褪黑精华素局部按摩及超声波导入的方法,为愈合的面部烧伤患者实施局部皮肤护理,将美容技术应用于烧伤后期康复治疗,对改善面部烧烫伤后色素沉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面部烧伤 色素沉着 康复治疗 治疗作用 皮肤美容 海藻面膜 超声波导入 局部按摩
下载PDF
氢醌乳膏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35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红莉 王志刚 +1 位作者 吴惠春 吕燕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717-1717,共1页
面部烧伤引起的色素沉着是最常见的症状,部分色素沉着会在一定时间内消失,有些则会长期存在,影响患者的容貌并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近年来,我们采用2%氢醌乳膏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色素沉着 面部烧伤 乳膏治疗 烧伤 氢醌 心理压力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时磊 于群 +1 位作者 张琦 朴正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0例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维芎瘢痕霜进... 目的:探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0例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维芎瘢痕霜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北卡罗纳大学瘢痕量表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血流灌注量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8例复发,1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有3例复发,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SS评分和北卡罗纳大学瘢痕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SS评分和北卡罗纳大学瘢痕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流灌注量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血流灌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流灌注量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且治疗组血流灌注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维芎瘢痕霜治疗烧伤后面部增生性瘢痕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瘢痕增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血流灌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 维芎瘢痕霜 面部烧伤 增生性瘢痕 疗效
下载PDF
胶原贴敷料在面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钟芹锋 王俊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495-1496,共2页
头面部颈部为人体暴露范围最广的部位,被烫伤的几率较其他部位高。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我科在面部烧烫伤患者中早期应用胶原贴敷料处理创面,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面部Ⅱ度烧烫伤的患者,男性113... 头面部颈部为人体暴露范围最广的部位,被烫伤的几率较其他部位高。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间,我科在面部烧烫伤患者中早期应用胶原贴敷料处理创面,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面部Ⅱ度烧烫伤的患者,男性113人,女性87人,年龄22~60岁;其中深Ⅱ度100例,浅Ⅱ度100例;均随机分成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贴敷料 面部烧伤 疗效观察 治疗 2009年 暴露范围 早期应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小儿头面部烧伤合并眼部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月兰 柴雪珺 张晓燕 《全科护理》 2013年第24期2242-224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头面部烧伤合并眼部损伤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总结29例小儿头面部烧伤合并眼部损伤的护理体会。[结果]29例头面部烧伤的患儿均无眼睑、球粘连的后遗症,无感染、无并发症。[结论]由于护理人员的思想重视,心理护理,加... [目的]探讨小儿头面部烧伤合并眼部损伤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总结29例小儿头面部烧伤合并眼部损伤的护理体会。[结果]29例头面部烧伤的患儿均无眼睑、球粘连的后遗症,无感染、无并发症。[结论]由于护理人员的思想重视,心理护理,加强了无菌观念,重视了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配合良好的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面部烧伤 眼部损伤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