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部穴位透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国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117-119,133,共4页
目的 探究面部穴位透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基于针刺方法分组,是观察组(n=41例,面部穴位透刺+温针灸)、对照组(n=41例,常规针... 目的 探究面部穴位透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基于针刺方法分组,是观察组(n=41例,面部穴位透刺+温针灸)、对照组(n=41例,常规针刺+温针灸)。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面部神经麻痹程度(H-B)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面部神经麻痹程度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结论 面部穴位透刺联合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恢复期的相关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恢复期 面部穴位透刺 温针灸
下载PDF
基于Web的针刺面部穴位定位、处方学习和虚拟仿真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旭明 彭昊宇 +2 位作者 方琢 徐凌宇 朱政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51-56,共6页
为了满足广大中医学生和中医爱好者的需求,研发了一款基于Web的针刺面部穴位定位、处方学习和虚拟仿真系统的软件。该软件通过建立虚拟仿真面部穴位定位坐标系统,应用信息融合算法获取多个专家对每个面部穴位点定位的"最佳精准值&q... 为了满足广大中医学生和中医爱好者的需求,研发了一款基于Web的针刺面部穴位定位、处方学习和虚拟仿真系统的软件。该软件通过建立虚拟仿真面部穴位定位坐标系统,应用信息融合算法获取多个专家对每个面部穴位点定位的"最佳精准值",采用人工智能模式匹配方法为上传的新图片进行穴位的自动定位、获取"专家对穴位定位的近似最优值"等,从而让"专家"与用户在网上随时随地进行交互,实现对面部穴位与针灸处方的学习、成绩评定,以及"专家"对上传图片进行仿真定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针刺 面部穴位 学习定位 虚拟仿真
下载PDF
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明兰 廖凌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614-1614,共1页
应用透刺穴位的方法配合电针刺激,利用针刺及脉冲电流对俞穴及局部肌肉有规律地刺激,增强肌肉的肌力改善面部肌肉肌力,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促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用于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电针 面部穴位透刺 面神经麻痹 俞穴 面部肌肉肌力
下载PDF
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
4
作者 刘健华 符文彬 +3 位作者 廖源 刘雪芳 陈杰斯 李心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内脏痛组、四白穴组、阳白穴组、颊车穴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ml/100g),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内脏痛组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电针口面部穴位对内脏感觉的调控作用及其途径。方法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内脏痛组、四白穴组、阳白穴组、颊车穴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ml/100g),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内脏痛组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后不给予其他任何处理;四白穴组先电针双侧四白穴20min,再腹腔注射乙酸造成内脏痛模型;阳白穴组和颊车穴组除电针穴位不同外,其余处理同四白穴组。处理完毕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扭体反应)以及孤束核(NTS)和三叉旁核(PTN)的c-fos表达。结果 (1)大鼠腹腔注射0.6%的乙酸后,引发典型的内脏痛行为反应(扭体反应)。电针四白穴和颊车穴预处理后,由内脏痛引发的腹部收缩次数明显减少,与内脏痛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电针阳白穴对内脏痛大鼠腹部收缩的次数无明显影响。(2)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内脏痛所致NTS的c-fos表达明显减少,与内脏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电针颊车穴亦产生类似的作用;电针阳白穴作用不明显。(3)电针阳白穴预处理PTN的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内脏痛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电针四白穴预处理后,三叉旁核的c-fos表达较阳白穴组明显增加(P<0.01);电针颊车穴亦出现与四白穴类似的效应。结论 (1)电针口面部穴位对大鼠内脏痛有显著的镇痛效应,且表现出一定的穴位特异性,与穴位的神经支配密切相关。(2)面口部穴位的躯体感觉传入可能经PTN中继后与胃肠道的内脏感觉传入在NTS发生汇聚并进行整合,PTN-NTS组成的二级神经元传入通路可能是面口部穴位调节内脏功能活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穴位 内脏痛 孤束核 三叉旁核
下载PDF
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1
5
作者 粱耀基 孙栋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073-3073,共1页
对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并与58例仅用超短波治疗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提示透刺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更为有效。
关键词 透刺 面部穴位 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短波疗法
下载PDF
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顽固性面瘫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晋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8期3919-3919,共1页
顽固性面瘫病程较长,难以康复。采用电针治疗42例为治疗组,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32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6%,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3,P<0.05)。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顽固性面瘫效... 顽固性面瘫病程较长,难以康复。采用电针治疗42例为治疗组,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32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6%,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13,P<0.05)。电针透刺面部穴位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面部穴位 治疗 顽固性面瘫 经络气血
下载PDF
贝尔面瘫患者急性期头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申斌 于川 +4 位作者 余威 支小晶 见国繁 刘福奇 许世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21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贝尔面瘫患者急性期头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改变特征。方法采用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了50例贝尔面瘫患者与50例健康人头面部穴位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群左右两侧面部穴位... 目的研究贝尔面瘫患者急性期头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改变特征。方法采用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了50例贝尔面瘫患者与50例健康人头面部穴位体表温度,并用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温度数值,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群左右两侧面部穴位体表皮肤温度分布基本对称,双侧温度差小于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而贝尔面瘫患者左右两侧面部穴位体表温度分布呈不对称性,双侧温度相差均大于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侧穴位温差与面肌瘫痪程度相关,瘫痪程度越重者,双侧温差越大。结论贝尔面瘫患者急性期面部穴位红外热像图存在改变,可根据变化指导临床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面瘫 急性期 红外热像图 面部穴位
下载PDF
定向磁珠耳穴结合面部穴位贴压治疗面瘫一例效果探讨
8
作者 李晓峰 周文婕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1期42-42,共1页
目的:观察耳穴结合面部穴位贴压治疗肝硬化并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辨证后,耳穴取:肝、心、脾、肾、神门、皮质下、脑、脑干、枕;面部穴位取:神庭、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巨口、承浆、迎香、太阳、印堂。两耳交替使用,... 目的:观察耳穴结合面部穴位贴压治疗肝硬化并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辨证后,耳穴取:肝、心、脾、肾、神门、皮质下、脑、脑干、枕;面部穴位取:神庭、阳白、四白、地仓、颊车、巨口、承浆、迎香、太阳、印堂。两耳交替使用,每3-4天更换1次。5次为一疗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面部的症状、自我感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及自我感受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耳穴结合面部穴位贴压对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耳穴结合面部穴位贴压 定向磁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三叉神经第三支及第二支与中枢神经核团的联系(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痛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陶之理 王良培 温宝珠 《解剖学报》 CAS 1980年第2期168-175,228,共9页
为了初步探讨针刺麻醉作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针刺面部穴位(人中、承浆、新穴Ⅱ)对内脏痛反应有抑制效果的形态学基础,我们用实验形态学的方法做了下面的工作:分别损毁猫单侧三叉神经第Ⅲ支,第Ⅱ支及其相应的神经节,用改良Fink和Heimer溃... 为了初步探讨针刺麻醉作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针刺面部穴位(人中、承浆、新穴Ⅱ)对内脏痛反应有抑制效果的形态学基础,我们用实验形态学的方法做了下面的工作:分别损毁猫单侧三叉神经第Ⅲ支,第Ⅱ支及其相应的神经节,用改良Fink和Heimer溃变染色法染色,观察一级溃变纤维进入脑干后的联系。当损毁三叉神经第三支或是第二支及其相应的神经节后,其溃变纤维可下降至颈髓第三节的后外束及后角胶状质细胞,在脑干部分终止于同侧的三叉神经脊束核,网状结构、孤束及孤束核、巨细胞核及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此外,蓝斑细胞及缝隙核区亦可见到少量溃变纤维。以上实验结果初步证明了三叉神经第三支及第二支与巨细胞核、网状结构、孤束核有着形态学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认为是针刺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痛反应的形态学基础。蓝斑及缝隙核与三叉神经的联系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上的实验形态学研究,对针刺面部穴位抑制内脏痛的效果提供了依据,对初步阐明针麻原理中体表内脏相关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溃变 纤维 神经节 脊髓 面神经 面部穴位 内脏痛 神经核团 中枢
下载PDF
面部穴位刺激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桂荣 郭丽楠 王秀兰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配合面部穴位按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配合面部穴位按摩,对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1个月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训练配合面部穴位按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康复训练配合面部穴位按摩,对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1个月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显著进步42例(70.0%),进步16例(26.7%),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著进步34例(56.7%),进步18例(30.0%),总有效率8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面部穴位按摩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但其是否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训练 面部穴位按摩
原文传递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新生儿经口喂养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建平 周迎春 +1 位作者 潘迎洁 鲁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改善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380例存在经口喂养困难的新生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90例,A组(...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改善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380例存在经口喂养困难的新生儿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90例,A组(干预组):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B组(对照组):仅进行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胎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天数、住院天数、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出院时纠正胎龄、住院时体重增长情况。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进行早期干预组(C组)与晚期干预组(D组)对比,观察两组结果差异。[结果] A组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完全经口喂养天数、住院天数、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对比,新生儿在入科体重、出生胎龄、达出院时纠正胎龄、住院期间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中把干预时纠正胎龄<35周为早期干预组(C组),干预时纠正胎龄≥35周为晚期干预组(D组)。C组在出生胎龄、管饲喂养天数、经口喂养过渡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期间体重增长均少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完全经口喂养时纠正胎龄和达出院时纠正胎龄差别更明显(P<0.001)。C组与D组在入科体重和机械通气时间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较非营养性吸吮在提高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其中早期干预比晚期干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特定穴位刺激 口腔运动干预 新生儿 经口喂养困难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改善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改善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择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180例。将入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改善新生儿经口喂养困难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择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口喂养困难早产儿180例。将入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仅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口腔运动联合面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儿的每日摄入奶量比、日均体重增长及过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日均摄入奶量比、日均增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过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可以改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缩短喂养过渡时间,提高日均摄入奶量比和日均增长体重,从而改善喂养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运动干预 面部穴位刺激 新生儿 经口喂养困难
下载PDF
针刺面部局部穴位在淡化法令纹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陈燕燕 张泓鑫 欧阳八四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7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局部穴位在淡化法令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参与面部祛皱(淡化法令纹)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使用洁面、按摩及补水等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共治疗10周。治疗结束后... 目的:观察针刺局部穴位在淡化法令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参与面部祛皱(淡化法令纹)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使用洁面、按摩及补水等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共治疗10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淡化法令纹的效果。结果:治疗10周后,观察组优良率为75.0%(21/28),高于对照组的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面部局部穴位有助于淡化法令纹,改善面部状态,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法令纹 面部穴位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新生儿经口喂养效果评价
14
作者 万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0046-0047,共2页
评价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在促进新生儿难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从本院NICU选择2019年4月~2020年7月200例具有难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均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参照组(B组):非营养性吸吮。详细记录... 评价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在促进新生儿难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从本院NICU选择2019年4月~2020年7月200例具有难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均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参照组(B组):非营养性吸吮。详细记录两组情况,比较早期C组(研究组)和D组(晚期研究组)的不同。结果:研究A组纠正胎龄短过B组(P<0.05)。据比较A组和B组知,体重、胎龄、出院纠正胎龄、院期体重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项目增长都低于D组(P<0.05),且完全口喂纠正胎龄与出院纠正胎龄更多相差(P<0.001)。C D组的体重、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通过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比非营养性吸吮更能改善口喂养难度,能大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且早期优于晚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特定面部穴位 口喂养困难 口腔运动
下载PDF
吞咽功能训练操结合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顾金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0241-0242,共2页
分析吞咽功能训练操结合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计8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训练操... 分析吞咽功能训练操结合头颈面部穴位按摩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计8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吞咽功能训练操。观察并记录两组训练2周后吞咽障碍程度、训练依从性和训练前后生存质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训练2周后吞咽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训练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操结合头颈面部穴位按摩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训练依从性,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操 头颈面部穴位按摩 吞咽功能
下载PDF
穴位割敷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06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万高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3-444,共2页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面部穴位 治疗 敷法 中药膏剂 患侧 疗效
下载PDF
面部透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3
17
作者 曾庆明 熊毅 +1 位作者 芳丽萍 叶珊芬 《中国康复》 2007年第4期272-272,共1页
目的:观察面部透穴法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针刺组同时增加面部透穴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针刺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2.4%、97.6... 目的:观察面部透穴法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2例,均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针刺组同时增加面部透穴疗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针刺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2.4%、97.6%与31.0%、78.6%,P<0.01)。结论:面部透穴法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穴疗法 面部穴位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电针治疗急性期面瘫100例的体会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江莹 刘晓新 吴明达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期面瘫用电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电针浅刺面部穴位和对照组常规取穴。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 88% ,进步 12 % ;对照组痊愈率 6 8% ,进步 32 % ,痊愈时间 30天左右 ;治疗组89% ,对照组 4 0 % ,痊愈时间 5 0天以上治疗... 目的 :观察急性期面瘫用电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电针浅刺面部穴位和对照组常规取穴。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 88% ,进步 12 % ;对照组痊愈率 6 8% ,进步 32 % ,痊愈时间 30天左右 ;治疗组89% ,对照组 4 0 % ,痊愈时间 5 0天以上治疗组 11% ,对照组 6 0 % ,治疗组痊愈率和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尤其是治疗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治疗 急性期面瘫 面部穴位
下载PDF
埋线薰洗按摩法治疗Bell面瘫68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利民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30-931,共2页
目的 :观察微创综合疗法治疗 Bell面瘫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8例采用微创治疗 ,即患侧足三里穴埋线、中药薰洗热敷、面部穴位按摩 ,对照组 3 0例常规针刺配中药内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1 %,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目的 :观察微创综合疗法治疗 Bell面瘫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8例采用微创治疗 ,即患侧足三里穴埋线、中药薰洗热敷、面部穴位按摩 ,对照组 3 0例常规针刺配中药内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1 %,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提示 :该法简单经济、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好、毒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瘫痪 穴位埋线疗法 中药熏洗法 面部穴位按摩
下载PDF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125) 常见疾病的火针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麟鹏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5期87-88,共2页
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1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1.1常用器具火针根据临床的需要分... 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人体腧穴或患处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助阳、祛邪引热的功效,临床可单独或与其他针法结合应用。1常用器具和基本操作方法1.1常用器具火针根据临床的需要分为粗、中粗、细3类。细火针针体直径不超过0.5mm,适用于面部、四肢等皮肉浅薄部位。中粗火针直径0.8mm,除面部穴位及肌肉浅薄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均可应用。粗火针直径1.1mm或更粗,主要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漏、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皮肤病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常见疾病 面部穴位 病灶部位 治疗方法 温通经络 基本操作 淋巴结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